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道教-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郊祭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郊社所从来尚矣。〃③至汉武帝时〃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④公孙卿还对武帝说〃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下令在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将招来仙神人之属〃。⑤由此可见,宫、观之名在道教产生以前就有了。《说文》:
〃宫,室也。〃⑥〃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⑦宫室原指普通的房屋,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宫和殿才成了帝王居处的专名。《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室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⑧由于封建帝王要突出〃君权天(神)授〃的至高无上性,就将祭祀神灵的祠宇升格为〃宫〃为〃殿〃,原意在以示区别,后来凡天下寺庙的一些重要建筑也就同此称呼了。
至于〃观〃,据《尔雅·释宫》称:〃观谓之阙。〃郭璞注:
〃宫门双阙〃,邢昺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⑨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乃取其高峻,可登临观望之义。
《新唐书·李叔明传》:〃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留道士十四。〃AB至此,〃观〃似已成为道教庙宇的专称了。
演变和发展东汉末年,道教初创,山居修道者,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舍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旨趣。汉张道陵在巴蜀汉中创五斗米道时,设二十四治所,建筑规模也是不大而简陋的。《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称:
〃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正中央名崇虚堂,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开起堂屋,上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层崇玄台。当台中安大香炉,高五尺,恒火贲香。开东西南三户,户边安窗。两头马道。厦南户下飞格上朝礼。……
崇玄台北五丈起崇仙堂,七间十四丈七架,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玄台之南,去台十二,又近南门,起五间三架门室。门室东门南部宣威祭酒舍。门屋西间典司察气祭酒舍。其余小舍,不能具书。二十四治,各各如此。〃AC所谓堂、室、间、架等都是指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不管是抬梁式或穿斗式梁架结构,四柱落地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一间;从承托中央脊檩的梁柱,到承托前后两檩的梁柱,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三架梁。早期道教的生活修炼和进行宗教活动的房舍,都是此类传统建筑。
五斗米道的治所,有的也称静室,或单言靖,是供道师修炼或为人治病、闭门思过之用的,取其安静之义。与静室相类似的是江淮一带道士的精舍。《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AD此精舍当与儒家的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以及佛教云房等同类。如《晋书·孝武帝纪》称:〃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AE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李宽的道室称庐,许逊则称馆。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寇谦之、南方陆修静分别整顿改革道教,创立了新的南、北天师道,以适应儒家的礼法制度,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欢迎,很多崇道皇帝在京邑为道士大兴道观。
如北魏太武帝为寇谦之建五层重坛道场;南朝宋建崇虚观;齐梁建兴世馆、朱阳馆;北周改馆为观等。当时道教建筑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并趋于定型。
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祠部》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旧唐书·高宗本纪》载:乾封元年(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各州设一观一寺;《玄宗本纪》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在东、西两京和各州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743),将西京东京及各州玄元庙分别改为太清宫、太微宫和紫微宫,并在太清宫立玄宗像,侍立于老子塑像之右。
后来更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陪祀老子。此后,规模较大的道观多称宫。
宋太宗赐华山道士陈抟为〃希夷先生〃,在全国各地大修宫观。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建玉清昭应宫,〃总二千六百一十区〃。从宋真宗起,道教在宫观内才开始普遍塑像供奉。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圆融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官方建筑固然已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
元明以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没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全真道主张出家清修,因而它的宫观建筑也多仿照佛教禅院,并且建立起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个系统。庙中师傅即住持,收授弟子,称道童。十方丛林不招收弟子,只为各小庙推荐来的弟子传戒。教规和财产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
形制和布局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另一种就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傍设灵官、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
一般在西北角设会仙福地。有的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造成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效果。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
第二种五行八卦式建筑,可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池、龙虎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间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方位一一对应排列。而它的南北中轴线特别长,所有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的两端一一展开,构成一个严密的建筑体系。这是由道教内丹学派取人体小宇宙对应于自然大宇宙,同步协调修炼〃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在风景名胜点建筑的道观,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为服从宗教需要显得比较刻板外,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阁、亭、榭、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供人观赏。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装饰道教建筑的装饰,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蝠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凤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其形体,用在窗棂门扇裙板及檐头蜀柱、斜撑、雀替、梁枋等建筑构件上,其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又如八宝图、福寿双全图,这些源自道教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都远远越出了道教的范围,深入到千家万户的各类建筑构件和日常器具中。至于八仙和八仙庆寿的道教故事和图案更是家喻户晓。
道教现存宫观道教宫观遍布全国各地,唐宋以前的古建筑已很少见,现存的木构建和石构建道教宫观大多修建于明清。较著名的现存宫观,本卷已分别作了介绍,不赘。其他还有为数甚多的民俗奉祀之庙,如关帝、土地、文昌、城隍、妈祖、龙王、药王等庙,也是道教建筑的一部分。
道教建筑在中国古建筑的园林内,占有很突出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重要建筑已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解剖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都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注:
AC《道藏》第19册543页,第8册437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③④⑤《史记》第4册1357页,1357页,1402页,140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⑥⑦《说文解字》152页,150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⑧《汉书》第11册363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⑨《十三经注疏》下册2597~2598页,中华书局,1980年
AB《新唐书》第15册4758页,中华书局,1975年
AD《三国志》第5册1110页,中华书局,1959年
AE《晋书》第1册231页,中华书局,1974年

道教医药学 
道教以长生不老、修炼成仙为最终目标,为此特别重视医药学及保命延生之术。在道教创立以后的较长历史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在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医学基本理论和优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自成一家,创建了与传统医学同步发展、既有联系又独具特色的道教医药学。 

东汉中后期道教创立之际,社会动乱,战火连绵,灾害频仍,疫病流行。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缺医少药,横死者载道。道教乃从其教义和信仰出发,利用符、咒以及跪拜首过等法,企图解救民众的危难,并以此为传教的手段,扩大影响。符、咒治病源于古代巫、医不分,流行于民间已有一定的基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从现代医学心理的角度来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起缓解患者潜在的心理困扰,满足其某种心理需要,达到暂时宁其心志的作用,但无实际上的医疗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道士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人的生理现象和各种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有关医论部分指出:〃人生百二十上寿,八十中寿,六十下寿,过此皆夭折。此盖神游于外,病攻其内也。〃①阐明了人生死的必然性和对寿限的认识。又云:〃天道三合而成,故子三年而行。三三为九,而知道究竟。……天数五,地数五,人数五,三五十五,而内脏气动。四五二十,与四时气合而欲施,四时者主生,故欲施生。五五二十五,而五行气足而任施,五六三十而强。故天使常念施,以通天地之统,以传类,会三十年而免。老当衰,小止闭房内……。〃②即认为人三岁会走路,九岁明事理,十五岁生理发育完善,二十岁具有生育能力,至三十岁而极盛,此后渐次转衰,应当节欲保精以养生。这样的年龄划分虽不免牵强,但与一般生理现象也大体相似。该经还继承《黄帝内经》〃天人一体〃和〃脏腑学说〃等方面的理论,认为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外界因素(自然界和社会条件)、内在因素(脏腑机能、精神状态等)是密切相关的。东晋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在他的医著中对致病的内因、外因及其互相作用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南朝齐梁间杰出道士陶弘景则将先秦道家关于精气一元论的思想用以阐发人的生理和病理,并提出了按病分类的主张。他认为:病虽千种,不外三条,一则腑脏经络因邪生疾,二则四肢九窍内外交媾,三则假为他物横来伤害。总之,从葛、陶有关医著涉及致病因素的分析,大体可分为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和精神等方面,而致病后又多涉及人体的呼吸、消化、神经、循环等系统的病变,以及诸如皮肤科、五官科、妇儿科等等。唐代著名道士孙思邈更在全面分析致病的主客观因素后,又提出〃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③的积极医学思想。
在病因的认识上,陶弘景早就指出〃尸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