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女首富:张茵-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了成本。可以说,正是美国废纸行业的这种粗放生态,使得张茵早早地完成了旗下公司的业务对接。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1)

十年磨一剑。当熟谙造纸原料之后,张茵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自己动手造纸,经济学上称之为“纵向一体化”。由此,张茵完成了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

一、“纵向一体化”造就纸业巨富

在东莞玖龙生产基地,占地几万平方米的造纸厂房只有几十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环保设备均进口自欧洲;自建的热电厂不仅能满足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缺电时还有多余电量上网,双方得益,待新纸机投产后可以平衡自用电量;自建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数百辆自有卡车忙碌地穿梭在厂区中……

配套的电厂、水厂、码头、车队、仓库一应俱全。在外人眼里,玖龙纸业犹如一个“造纸王国”。

前文已经提到,当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的时候,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而且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为她世界第一的包装纸厂商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规划,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

完成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不仅和张茵敏锐的判断力有关,更得益于她长期以来专注于做造纸原料的经验积累,“我当初在做包装纸的时候,中国基本上还没有人去做包装纸的。”

以“规模”论英雄

在张茵看来,她的事业从“原料”转到“制造”是自然的结果。

“我是做造纸原料出身的,看到中国纸业市场90%都是进口产品,我觉得这个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当时的市场主要是以文化用纸、高档用纸为主,没有人去做包装纸行业的。因此,虽然当时包装纸的价格卖到了四五千块钱一吨,但还是没有人去做,我觉得包装纸是低价货,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1996年,国内高档包装用纸——牛卡纸、高强度瓦楞芯纸和涂布灰底白板纸需求及进口量大增。牛卡纸是以木浆或木浆含量高的废纸制造的本色卡纸,用途极广;瓦楞芯纸是纸板箱的关键材料,提高强度可减轻包装箱的重量、节约材料及运费;涂布灰底白板纸一面有光滑的涂布面层,具有优越的印刷适应性,常用作电子消费品、化妆品的包装盒。

既然原料在握,为什么不自己动手造纸呢?

1995年,张茵建立东莞玖龙,开始了她的造纸事业。将自己的事业从贸易转向实业,从原料供应直接切入到生产环节,张茵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又一次大转折。

把自己的事业向下游延伸,从经营废纸到以废纸为原料造纸,这种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在经济学里叫“纵向一体化”。张茵那时不见得听说过这个词儿,但具有极佳商业悟性的她却很早就开始了向造纸领域的进军。

张茵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执行决心。

1998年7月,玖龙纸业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年预计产能为20万吨牛卡纸,这在当时来说,产能是相当惊人的,这种大胆的理念也相当超前,因为“当时的机器最大是五万吨,多数是两三万吨的小机器”。

在东莞市麻涌镇新沙港工业区,玖龙纸业打下了第一根基础桩,征得了近2000亩土地,拿地成本很便宜,据说每亩仅2万元。所征土地全部是香蕉林,没有涉及一户动迁。麻涌镇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最初还占玖龙纸业132%的股份,2002年这些股份又转让给了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2)

1998年之前,国内牛皮卡纸全部要依靠进口,国外做牛皮卡纸以木浆为原料,在国内如全部用木浆的话没有足够资源,所以玖龙就研制出大部分用废纸、少部分用木浆的技术,这样的产品比纯用木浆的成本每吨可节省1000元。进口纸卖5000元钱,玖龙就卖四千七八百元。使用玖龙纸的下游客户不仅资金占有率降低,而且不用进口之后,库存压力也变小了。原来进口周转要一两个月,纸一来就是一大批压在库里,而从玖龙进货8天左右就能到厂了。

市场由此打开,玖龙牛卡纸标准后来成了全国行业标准。

简单一张纸中也有大学问,一个水果箱冬天要放在温室里储存,必须能抗潮,纸箱水平摆放,放到屋里面再久也不能出现坏损。玖龙就在这些门门道道上下工夫,一直追求高附加值。

造纸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建设之初张茵就采用全球著名的纸机生产商福伊特的设备。第一台纸机20万吨,之后陆续投入10余条生产线,每条均动辄上亿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除了自有资本,张茵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自从在美国获得了来自中国银行海外分行的第一笔贷款后,张茵就逐渐与银行业建立起了密切关系,并逐渐将贷款转移到美国银行。而她多年在银行那儿塑造的形象是:只要给我钱,我就能做大。

的确,包装纸要取得好的利润,必须形成规模。

雄才大略少有人“能出其右”

张茵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她眼光的专业前瞻性。

事实上,很多年前,张茵就开始为她的造纸事业的前期基本设施建设注入资本。前期投入既有10年间花巨资建成的十条大型纸机生产线,也有最新在太仓建成的玖龙纸业专用码头。“玖龙自己的码头,这在造纸行业里面也是非常少见的,光一吨煤的费用就省了60块钱,同时我的产品还可以辐射到中西部、北方,这个码头是允许5万吨的,它不单只是节省材料,同时也能把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

与张茵的判断力匹配的,是她的执行力。“我上第四台造纸机的时候,那时贷款还没下来,但我早就把设备定下来了。”张茵笑着说,“其实当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我熟悉这个行业,对自己的判断还是有信心的。”

当时,银行的人听不懂张茵的“规模论”。“我和银行的人说,我需要快速把规模做大,但他们对纸业的事看得不是太明白。”幸运的是,凭借张茵出众的游说能力,一台台设备最终还是顺利到达了玖龙。

从那时起,大投入、高起点成了张茵进军造纸业的特点。以第一条生产线为例:全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质量稳定,迅速替代了外国进口产品。可口可乐、耐克、索尼、三洋、长虹、康佳、海尔、TCL、科龙、宝洁、美的等知名品牌先后采用了东莞玖龙纸业的产品。“当时,玖龙纸业一开工就生产高档牛卡纸。非常火,很多接货车排着队在厂门口等货。”

1999年7月,张茵为二期工程再投1亿美元,新增一条年产40万吨的生产线。设备从芬兰成套引进,是当时世界一流的造纸生产线。随着2000年6月二期工程成功投料出纸,东莞玖龙以60万吨产能跻身国内包装纸生产巨头之列。一年之后,第三期年产40万吨的生产线又动工了,这次仅用9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造纸行业内的又一个奇迹。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3)

东莞玖龙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百万吨级巨型包装纸生产厂商之一。

至此,张茵在东莞玖龙已累计投入37亿美元,其雄才大略在中国女企业家中无出其右。

然而,张茵的创业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慢下来,在一条接一条的新生产线出炉的同时,她还挥师北上江苏太仓,迅速形成95万吨产能,几乎是再造了一个玖龙。2005年初,她旗下企业的总产能已达235万吨;年底,产能又上升近百万吨,达到了330万吨,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玖龙纸业已超越晨鸣纸业(年产144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纸巨头(2006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都需要高质量的包装物,玖龙纸业产品因此供不应求。“现在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珠江和长江区域,未来三五年,我们会扩展到中西部和北方。”

张茵的“造纸大王”之梦又很快得以实现了!

据介绍,玖龙的副总经理吴国勋经常会带一些投资者去生产基地参观。他会告诉这些投资者,东莞的基地有11条生产线,已实现300多万吨的产能;太仓基地离海岸线只有11公里,东靠长江口、南邻上海、西望苏州,运输方便,年设计总产能达到500万吨。

吴国勋希望投资者了解,这些基地是玖龙的“法宝”。因为张茵的观点是:“造纸行业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玖龙的议价能力越强,成本越低。”

如今,玖龙的纸业王国雏形初显。玖龙已经在珠江三角洲的东莞、长江三角洲的太仓、西部的重庆、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分别建立了四大造纸基地,加上2008年成功收购越南正阳造纸厂的控股权,以及在美国及欧洲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全球最大的环保造纸原料供应商美国中南集团公司的支持,集团形成了一个四平八稳的战略布局,得以稳步发展。此外,集团在内蒙古资源丰富的林区合资成立了木浆生产基地,连同位于四川乐山的特种纸及竹木浆项目,集团正式进入高价值纸品市场,稳占世界造纸行业的前列。其拥有的东莞基地(华南)、太仓基地(华东)已经投产。如果全部实现投产,这些基地总共可以提供1900万吨的产能。

生产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在张茵看来,这是企业持续盈利的重要因素。

张茵列举道:基地辐射的市场,是否靠近水源,交通是否便利都是选址的重要依据。玖龙现有的四大生产基地,无一不具备以上的共性。“很多造纸企业不了解选址的重要性。有的离水源太远,有的则辐射不够”,在选择每个基地之前,玖龙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调研。

以天津工厂为例。进入之前,玖龙发现天津只有一家近40万吨的造纸厂,其他都是5万吨以下的工厂,这个市场尚属空白。细心的张茵计算了一下:要是产品从太仓基地运过去的话,运费要300块钱左右。何必舍近求远,玖龙便把天津基地纳入到规划当中。

“除了广东、江苏等地,还有很多地区的包装纸业是不发达的。这都是我们的市场。”张茵说。不断地扩大规模,“每个基地都辐射了四到五个省份。”在她看来,这是“分秒必争”的事情。

面对需求巨大且高速增长的市场,以庞大的产能输出产品,这是所有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但没有长远的眼光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特别是造纸行业,投入大、占地广、建设周期长,必须及早布局才能抓住市场机遇。

中国女首富—张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4)

土地问题的解决就是最好的例子。玖龙纸业在东莞市麻涌镇的1353亩土地上建筑了35万平方米厂房,土地成本仅为每亩2万元!江苏太仓所获3839亩土地的买入单价则在8到万元;内蒙扎兰屯739亩土地单价为万元……如果当初没有以坚定的信心和雄厚的财力果断出手,今天花多少钱也难找到这么大片的土地了。张茵介绍说:“我们在太仓有几千亩土地,在2000年前后这么大规模的拿地是绝无仅有的。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预投资使得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此后几年,由于中国对箱板纸的需求不断增长,张茵不断投资大型造纸机,到2005年底,仅玖龙纸业在大陆持有的物业(厂房、土地、楼宇等)估值即达亿。

原料保障是竞争利器

以低廉的价格在美国收购废纸;以低廉的运费运到中国;利用大陆土地、能源、人力方面的优势,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紧俏的高档产品——张茵夫妇构建的产业链,从前端起每一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都具备成本优势,都有利可图。产业链末端输出的则是供不应求的高档产品……成功的“纵向一体化”及对产业链的优化把握,这就是中国新首富诞生的秘密。

事实上,玖龙纸业强劲的业绩表现,从CAN(美国中南公司)在美国的废纸回收就开始了。如果说废纸回收再利用链条,一端是价值不菲的造纸机,那么另外一端就是美国的废纸回收系统。

与单一产品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理文纸业、景兴纸业、山鹰纸业等相比,玖龙是牛卡纸、高强度瓦楞芯纸和涂布灰底白板纸三个单项上的冠军,产能距离与对手越拉越大。而它最突出的竞争力是能通过中南公司获得稳定廉价的原料供应,根据中诚信国际2007年对玖龙纸业的评级报告,造纸原料约占总生产成本的60%,其中废纸占54%。“废纸现在是抢手货”广东省造纸协会副会长吕永松说,“扔一团废纸在外面,没10分钟就被人拣走了”。

根据统计,2007年造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