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述上鱼的过程。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每家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己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家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则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买。自己动手制作工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现在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鱼饵,自行车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玉渊潭公园是离家最近的水面了,骑车大概要一小时左右。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哪儿管什么叫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千斤重了,一概不知道,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呢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来人是公园管理处的,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来跟他对付,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在我是个孩子的分儿上,破鱼竿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喜的是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该!谁让你丫撅我竿儿来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分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死了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了家,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使我没有时间再尽情地玩儿了,尤其曲艺团学员班三年的住校学习,哪儿还有条件养鸟、喂狗、轰鸽子、钓鱼?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里,每天从早到晚的台词课,声乐课,形体课,专业课,观摩课,文化课,早自习,晚自习,早锻炼,晚开会,累得跟臭贼似的,直到学员班毕业回家才算过了钓鱼的瘾。那时,我家搬到了西直门外大街高梁桥,这对于钓鱼者来说有个特别方便的条件,一出楼门就是高梁河,早晨拿着竿儿出门,玩儿到十一点五十收竿儿,绝不耽误十二点吃饭。而且沿河往西走上十分钟就是展览馆后湖对外开放的高钓区,看守鱼池的人对我们这些老街旧邻不敢得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那时我基本上天天泡在鱼坑边儿上,当然,这一切都沾了相声不景气的光。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时间长了慢慢觉得钓鱼不过瘾了,几个人在一起开始琢磨新招儿。找来一张捕鱼用的撒网,几个人在家换好了游泳裤,出门下河摸鱼去了。所谓的摸鱼就是几个人在水中把撒网拽平,憋一口气同时钻入河底,将撒网的边缘踩进泥里,然后潜水去摸网中扣住的鱼。这本是大家想出来的一个以玩儿为主,以鱼为辅的消遣方式,可谁曾想从家门口沿河摸到动物园后门,除去捞上来的破皮鞋、烂袜子、废酒瓶、罐头盒、旧衣服、脏裤子等垃圾之外,居然还有二十多条鲫鱼和两条大鲤鱼,加在一起怎么也得够十多斤。这个收获可真让我们哥儿几个兴奋异常,这游戏自始至终是我们自己的创意,并且通过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回家以后,焖酥鱼、熘鱼片、红烧头尾、酸辣鱼骨汤,再配上点儿花生、毛豆,哥儿几个美美地喝上一顿。
什么东西好玩儿也架不住天天玩儿。时间一长,又盘算着该换点儿什么新鲜玩意儿了,随即大伙想到了偷鱼。其实说“偷”太难听了,也不太准确。当时的初衷是寻找更刺激的玩儿法,而重点不在鱼,更何况俗话说,偷猫偷狗都不算贼,几条鱼还算个事儿?本着这句话,一群半大小子,谁做事还会思前想后?有了这么刺激的玩儿法,自然顺理成章,一呼百应。
首先要仔细遴选一下参与人员,要求还挺严格。其一,夜间偷鱼,钓位分散,沟通不便,相互交流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大声喊叫,因此默契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有长时间相处的基础,多次出游钓鱼的经历,才能做到相互了解,心有灵犀。其次,钓技要高超,钓鱼过程当中遇到的一切技术性问题必须果断解决且中鱼率要高。如果去俩二把刀,钓不着鱼不说,遇上问题再一咋呼,非暴露目标不可。这第三,严格控制人数。这点不用我多解释了,去三五个人是偷鱼,要去一个连,那就是打狼去了!但人数也不能太少,如果真被人发现,动上手也不会吃亏才行。挑来选去,还是我们这几个老搭档。三哥、老六,再加上三哥的同学小军,还有我。我们这四个人被认为是夜间偷鱼的最佳搭档,“锵锵四人行”!
展览馆后湖高钓区,白天对外开放,夜间有专人轮流值班,防止偷钓。之前说过,这个地方对于我们这些老住户网开一面,鱼随便钓,不收钱的。而今天我们这帮人用句老北京土话就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让钓不钓,偏偏要偷。正应了那句笑话,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为这次行动,大家进行了周密地思考,此地,离家近,来去便捷;地形熟,宜于隐藏;水面大,巡查不便;不清塘,鱼多且大。大家商量好来回的路线、联络的暗号和应急的方案以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背着早已准备好的渔具出发了。
偷鱼的渔具和平时钓鱼的渔具可大不一样了,绝不能扛着鱼竿儿,提着钓箱,大摇大摆地上塘边晃悠去,要那样非让人逮住不可,最关键的是要简便。把鱼线在易拉罐上拴死、缠好,这头绑上串儿钩(串儿钩就是在一条长一米左右的鱼线上,每间隔十几厘米拴一个钩,下水后水的底层中层都有饵,上鱼率很高),串儿钩的上部穿上一个特大号的活铅坠,让鱼线在铅坠中间能够自由活动。操作者左手持罐儿,右手拿线抡成圆圈,找好角度后松手,铅坠带线落入水中,然后再慢慢收线,直至手中感觉到鱼线带住铅坠后渐渐绷直。这时,只要水底有鱼吃饵,手上就会感到轻微抖动,使劲拉线,鱼钩就会钩住鱼唇,将鱼拉出水面。这种方法省去竿儿、漂儿等环节,依靠手上的感觉上鱼,既简单又便捷,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小,花钱少。如遇紧急情况,扔下就跑,不会心疼。钓鱼的人称它为拉砣儿,是最佳的偷鱼方法。
我们悄悄地来到湖边,按事先设计好的位置分散开来。每个人之间相隔大概十米左右的距离,有藏身树后的,有背靠桥墩的,有隐身假山的,各自找好掩体之后,扔下早已准备好的拉砣儿,静等鱼儿吃食。
夏天夜晚,潮湿、闷热,草地、湖边,不一会儿,我们就意识到这次行动策划中的一个重大失误——没有准备驱蚊药。成群的蚊子扑脸撞来,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只要是暴露在外的皮肤都是它们攻击的目标。用手轰吧?不行。手中牵着鱼线,鱼线必须与水中的铅坠吃上劲儿,既不能拉动铅坠,又不能放松。拉动铅坠鱼钩会与鱼饵分离,鱼线稍松,鱼儿吃食时手上就会感觉不到,所以只能一动不动地拉着鱼线,感受着线上传来的每一点儿轻微抖动。抽烟更是不行,这在之前就已想到,烟头儿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非常醒目,夜里两三点钟巡逻的人看见湖边一排烟头儿,绝不会认为是搞对象的,所以烟是绝对不能抽了。
幸好我们穿的都是长衣长裤,把手退到袖口里,只留两根手指在外边拉着鱼线,另一只手不停地在脸和脖子四周挥舞。就这样,还不时地被蚊子偷袭,浑身奇痒难熬,单手由轰改挠,不停地抓着身上的大包。当时的狼狈相,真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我们在岸上受罪也还罢了,只要能钓上鱼来也心甘情愿,可谁知道由于连日的闷热,导致水中缺氧,鱼儿不是浮在水面呼吸,就是扎在水底纳凉,没有心思吃食,拉砣像扔进水缸里一样安静。任凭我们百般的美食诱惑,从蚯蚓改颗粒,从面食到昆虫,不断换饵,鱼儿就是不吃一口,急得哥儿几个抓耳挠腮——当然,主要是因为痒痒。
一直坚持到半夜三点左右,天下雨了,哥儿几个精神为之一振,下雨对我们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儿,它既可以缓解闷热的天气,又可以减少蚊子的叮咬。虽然湿漉漉的衣服粘在身上也不是什么舒服事儿,但相比起前边的时光那真无异于雪中送炭。最关键的一项好处就是,天气凉爽,气压正常,水中含氧量增高,鱼才会活跃、游动,进食才能恢复。也只有这样,辛苦一宿的我们才可能有所收获。这场雨,让心灰意懒、疲惫不堪的我们又恢复了之前的雄心壮志,打起十分的精神重新起钩、换饵,准备大干一场,就在这时,值班室的灯亮了。
岸边所有人的动作似乎都定格了,目光共同注视着对岸房间那扇透出昏暗灯光的小窗户。瞬间我们又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不约而同地放长鱼线,慌张后退,隐身在各自的掩体之后。又过了几分钟,值班室的门开了,两道手电筒的光束由内而外射了出来,随之带出两个人,披着衣服,叼着烟,沿湖岸转来,边走边用手电筒四下晃着。我屏住呼吸,目光不敢移动,看着他们一步步走进我们的活动范围。
我们一共四个人,离他们最近的是小军,隐身在鱼塘西侧的桥墩后,下桥沿北岸往东有一片小树林,三哥就躲在树林的深处,树林旁沿湖岸设置了一排排的路椅,路椅之间栽有半人高的黄杨树,我正是凭借着这排黄杨阻挡着巡夜人的视线。湖岸的东北角,紧靠水边人工造景,荷花、芦苇、平台、假山,是白天游人观景的好场所,也是夜间藏身的好地方,假山洞中潜伏着四人中最实诚的兄弟老六。巡夜的两个人走到桥上,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着,可能在他们看来,这个桥只不过是巡夜查看的必经之路而已,是不会有人在这里做文章的。因为站在桥头一眼望去,整个桥面一览无遗,没有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
可就在他们手电光晃过的刹那,我看到桥墩的外壁,紧贴水泥柱直直地立着一个人形的黑影,当时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豁然间意识到了减肥的重要性,一个稍胖一点儿的身躯是绝对无法在桥体外部的装饰性台阶上找到平衡的。直到多年后欣赏美国大片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蜘蛛侠的祖师爷诞生在中国并且和我是发小儿。两个值班人员毫无察觉,径自走过我偶像的身边,下桥向东而来,就在他俩拐弯时,我仿佛看到了黑影慢慢移动,知道是小军已转向了桥墩内侧,我的心也暂时平静了一点儿。
二人沿河向东走来,有一搭无一搭地拿手电向左边的小树林里晃着。从状态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吹草动,只不过是每天夜间的例行检查而已。如果一路这样走下去,不刻意地往可能藏人的黑暗处巡查的话,我们都不会暴露的,等他们两人走过一圈儿回屋睡觉之后,湖岸边又将是我们的天下了!
我正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这时他们脚下绊到了鱼线。原来树林中的同伴在刚才慌猝后退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