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勋说宋词-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门口就是江水。“依仗听江声”是一种生命的豁达,生命没有必要非要进门不可。所以我们看到他这个时候的词句,都变成了在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是因为他多半做不到,他还是会生气的,你不要以为他已经修行很好,他还是很容易发脾气的人。

    “夜阑风静縠纹平”,景色已经到了夜晚,风停止了,水面上几乎完全平静,好像没有波浪的生命的形式。“小舟从此逝”,他愿意坐着一叶小舟从这里就消逝了。“江海寄余生”,在江海当中去隐居。据说他当时就拿毛笔在墙壁上写了这个,然后人就不见了,第二天当地的太守吓死了,到处派人去找,还到水里面去捞,以为他自杀了,没有想到他已经进了门,在里面呼呼大睡。

    在苏轼的传记里,你常常会看到他的有趣,他从来不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命的结论,而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断领悟而已,它也可以修正,也可以修改,也可以再反证再修行,所以它是一个过程。

    《寒食帖》

    我们下面要讲的是苏轼在黄州这段时间所写的诗稿《寒食帖》,这个作品现在正在台北故宫展出,大家看一下他这个时候写出来的手稿。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从我到黄州,已过了三个寒食节了。“寒食”是因为介之推被烧死在绵山以后,晋文公哀悼他,要求全天下在这一天不要吃热的菜,就是不烧热菜,所以叫“寒食节”,它是纪念一个在历史上最有风骨的文人。当然苏东坡这里写到的寒食,对他而言意义非常特殊,就是一个不趋附潮流的人,在表达自己对生命的领悟过程。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非常自在,它以最平白的口吻开头。所以我一直跟很多年轻的朋友建议,其实文学可以从这么简单的东西开头,不要怕后面没有伟大的东西,问题在于你怎么来布局、安排,苏东坡几乎拿起笔来就随意写了。

    作为书法,《寒食帖》被称为苏东坡传世书法的第一名,也是中国行书里面最受赞赏的,可能有些写书法的朋友会觉得,这我也写得出来呀,因为它很随意,非常随意,苏东坡的东西常常会让你觉得我也写得出来。可是为什么一个作品非要让别人觉得那么伟大,谁都写不出来呢?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年年欲惜春”,每一年到寒食节这个时候都想惋惜,春天要过完了,可是“春去不容惜”。我们注意他重复这个“春”字。“今年又苦雨”,今年雨下得特别多,“两月秋萧瑟”,“两月”就是阴历三四月份的时候,寒食节的前后,两个月像秋天一样非常萧瑟,不像春天;因为一直在下雨,有一点阴森森的感觉。“卧闻海棠花”,他躺在床上看海棠花,“泥污燕支雪”。“燕支”是美丽的红色颜料,女人也用它来化妆,雪是白色;海棠花有红色有白色,红色、白色的花瓣掉在泥土里,被泥土弄脏了。我们注意花跟泥,花是我们觉得高贵的、完美的,泥土是肮脏的、卑微的。可是他把花跟泥放在一起,花瓣掉落了会跟泥土在一起。

    “花”和“泥土”,四十三岁前后两个不同的苏轼

    那么在苏轼的世界里,要怎么样把自己从四十三岁以前的花一般的瑰丽,变成四十三岁以后东坡泥土般的卑微呢?他要转化了,他要用花跟泥来做他的一个心情上的领悟。

    “花”和“泥土”,刚好是四十三岁以前的苏轼跟四十三岁以后的苏轼两面的东西。花变成泥土再变成养分,去供养下一朵花的出现。我们平常会区分高贵与卑微、美丽与丑陋,可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当中,美丽与丑陋是可以和解的,高贵与卑微也是可以和解的。所以花和泥在这里变成另外一个形态。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这个是用庄子的典故,庄子说:“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就是有人把船藏在山谷当中,可是夜半忽然发现船不见了,因为有个大力士把船给背走了。庄子的意思是说,把东西带走的是时间,没有一个东西比时间更厉害,它会把所有东西偷走。这也是苏轼用庄子典故的意义所在。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觉得自己原来还很年轻,还是少年,可是怎么生了一场大病,头发都白了。这个病当然指的不是生理上的病,是讲他坐了一次牢,对他而言是一场大病,出了牢以后头发都白了。在“病”之前他写错了一个字,就点了四个点,告诉你写错字了。所以草稿的这种自在性跟唐代书法的严格性非常不一样,就是他非常随意,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写错了就修改,然后让你再看到。他让所有的线条非常自由地流走,变成一个随意走的东西。

    上面是《寒食帖》的第一首。第二首的开头是:“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语言还是非常的白话。因为一直下雨,春天的江水好像要涨到进到房间来了,他就住在江边嘛。“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说他的小屋子像一个渔船一样,被一片水雾包围。“空庖煮寒菜”,大概有点饿了吧,就跑到厨房去找一点冷菜来吃,因为寒食节不能够煮热的菜。可这里的“寒”其实是一个心情,“空”也是一个心情,空的厨房里面只有冷的菜,其实是一个心境,好像热不起来了,好像他所有的热情在这个时候变得好冷。

    写诗与写字,难的不是技巧,而是不卖弄

    他的字当时被很多人笑,说好像石压蛤蟆。他自己也说,我的字像石头压死一个蛤蟆,扁扁的。可很好玩的就是,所有认为苏轼的字了不起的人,都是大家觉得字写得最好的人。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其实一般人看不懂苏轼的字,觉得这种字很容易,我也会写。可是黄庭坚就说这种字简直美得不得了,因为它是率性而为,所以它是最难的。美学当中最难的是自然而不做作,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个书法是难,因为它难的不是技巧,而是难在心境上不再卖弄。写诗不卖弄,写字也不卖弄,写得丑丑的,让人家觉得不太会写字,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刚才说他被一个流氓打倒在地以后,忽然完成了一念之间的转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很好吗?你被抓到监牢当然是不平凡,可这个时候他多么渴望做一个完全平凡的人,一个不被人家招惹,也不招惹别人的人。

    “破灶烧湿苇”,破破烂烂的炉灶,要想煮一点菜的时候,芦苇、柴是湿的,因为下雨下了太久,所以烧不起来。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感觉到这都是我们讲的宋代的意象:空庖、寒菜、破灶、湿苇,好像都是发霉的感觉。

    “那知是寒食”,他说他其实过日子过得根本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天,因为他也不做官了,已经被下放了,所以今天是礼拜几有什么关系,反正也不上朝了。

    “但见乌衔纸”,看到乌鸦嘴巴里咬着一张烧剩的纸钱的纸灰飞过去。各位特别注意,这个画面很惊人,因为寒食节在清明前后,所以清明节扫墓以后烧纸钱会有剩下的纸灰,乌鸦飞过去的时候,嘴巴里咬着那个。我们看到他写到“乌衔纸”,尤其是“纸”的时候,有没有感觉那个笔锋变了,像刀子一样很锐利。因为他其实这个时候非常痛苦,我们能感觉到真是悲哀的一个心情,所以写到“破灶”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落寞、敦厚,可是写到“衔纸”的时候,他是非常锐利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卷帙在书法上受到非常的推崇,因为很少书法家从毛笔的笔尖到笔根全部用到。

    “君门深九重”,大家看一下这些部分,有一点像回到孩子的天真去写字了。“衔纸”那个笔划的尖锐,直接这样拉下来,而这个拉下来后面跟了一个“君”字。这个“君”字,大概真的就是跟他最有关系的,他一直觉得对宋代忠心耿耿,一直希望宋代好,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一直论辩新法得失。苏轼其实不是不同意王安石,他觉得王安石太急,这样的话新政会让老百姓更辛苦,因为要交那么多的税,老百姓会受不了。你虽然要国家富强,可有一个原则是老百姓日子要过得去,如果国家富强,老百姓都活不下去,变法还是很难推行,他的争辩其实重点在这里。

    然而当时的皇帝急于要变法,希望能够国家富强,所以当然就把他下放贬官。这个时候他内心对这个“忠心耿耿”其实有很大的矛盾,可是对于儒家一分子来讲,尽忠是重要的事情,所以他说“君门深九重”,“君门”是说一个知识分子尽忠于皇帝。可是皇帝这个时候不见他,因为他已经犯法了。“深九重”是见不到,好像在九重天上,所以他无法尽忠。

    接下来他想说那我就尽孝吧,可是“坟墓在万里”。他爸爸的坟墓在四川,所以他连清明节回去扫墓都不行,对父亲的孝道也无法尽到。因为过去的人当然觉得清明节你要回去扫墓的,所以他看到“乌衔纸”的时候,他的笔画变了,是因为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也拟哭途穷”,“途穷”,就是道路到了尽头。觉得生命到了这样的状态,很想学着魏晋时竹林七贤的阮籍,走到没有路可走的地方坐下来大哭。可是好像觉得连哭都哭不出来,因为“死灰吹不起”,自己的心境已经一片死灰,根本没有任何激情了,连哭的激情都没有了。

    中国美学讲究“棉中裹铁”

    上面介绍了《寒食帖》的两首诗,我还是很希望大家有机会看一下他的毛笔怎么运动。那种不再表现刚锐的、或是工整的柔的美学,里面含着很大的力量,我们叫“棉中裹铁”,外面看起来软绵绵,可是里面有刚硬的东西。

    大概在整个中国的美学里,不管是舞蹈、身体,还是书法、绘画,都在讲这个东西,就是让里面有一个刚硬的东西,可外面是可以柔和的东西。苏轼在这一时期的书法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不再像他以前写那种很卖弄性的线条。《寒食帖》写得非常惊人,我觉得几乎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

    “又黄州寒食二首”,苏东坡写到这里,连签字都没有签,就结束了这样一个诗稿。我希望这个诗稿可以帮助我们对比一下苏轼在这段时间的其他作品。

    我不晓得在看完《寒食帖》以后,大家再来读苏轼在黄州所写的一些重要的东西,是不是会有一个不同的感觉。我想它是一个创作者中年非常重要的心境的转变,从这个之后我们会发现苏轼有更大的包容跟豁达,他此后的命运没有比以前更好,不断被贬官。每一次的贬官对皇帝来说是对苏东坡的惩罚,可对苏东坡来讲是一个人生难得的赏赐,因为不贬官还不会到这些地方。所以他每一次都要发现这一次贬官又有一个很快乐的东西,到了广州就说唐朝以后宰相没有被贬过五岭以南的,他破纪录了,所以很高兴。皇帝就很生气,于是把他贬到海南岛,再往南一点。

    苏轼每到一地都在发现新的东西,到了广州,人家觉得这是活不下去的地方,他却写信说荔枝很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颗”,我到现在都不太晓得一天吃三百个荔枝是什么感觉,这个人大概够贪吃的。他一直在生活里发现活着这么好,实际上活着这么好是不可能被惩罚的,就是他把惩罚变成了祝福。一个外在客观的惩罚,如果你自己有一念之间的转变,你会发现没有事情是悲苦的。到了海南岛,他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原住民,看他们怎么编织,他在文章里做了好多记录,有趣得不得了。所以你会感觉到他的生命一直在开阔,当时不太知道台湾,不然他大概也来台湾了。

    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我想这样的一个生命形态,使我们今天会发现,文学史上的苏轼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开阔的个性,树立起一个生命典范的,这个生命典范让你知道其实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回来做自己这件事情变成这么重要,它不是一种形式,它变成这么随意自在的一件事情。

    最后我想大家可以看一下《水调歌头》,这是在中秋节写给他弟弟的,这首词十分有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