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参禅,右手修佛-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开心量,包容过失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襄王被杀。襄王有两个兄弟,一个名为公子纠,当时曾在鲁国;一个名为公子小白,当时曾在莒国。在他们两人身边,各有一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名为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名为鲍叔牙。当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后,争先恐后地奔向齐国篡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途中,管仲早已派好人马对其拦截。管仲拈弓搭箭,向小白对准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一动不动。
管仲原以为公子小白已被自己刺死了,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公子小白却是炸死。等到公子纠与师傅管仲进入齐国国境的时候,公子小白与其师傅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国都临淄,理所当然,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便命令手下杀害公子纠,并将管仲送往齐国治罪。当管仲被关在囚车中被送至齐国的路上,鲍叔牙急忙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齐桓公异常气愤地说道:“管仲竟然用箭射我,置我于死地,我还能重用他吗?”鲍叔牙意味深长地回答道:“曾在那时,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之所以用箭射您,也是出于对公子纠的忠心耿耿。论本领,他位于我之上。主公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一个颇有用途的人。”齐桓公也是一个极度包容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语,不但没有定管仲的罪,反而任命他为相,让其管理国政。
就这样,管仲不仅帮助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还助其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变得日益富强。
如果一个家族不能包容另一个家族,这两个家族就会发生械斗;与之相同,如果一个官员不能包容另一个官员,这两个官员就会发生战争。在上述故事中,正是由于公子小白拓开心量,包容管仲,才使其被加以重用,使齐国由此富强。
包容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与其在不尽的愤恨与埋怨中挣扎而过,还不如在理解与包容的幸福中沐浴而过。只有拓开心量,才能包容他人的过失;只有包容他人的错误,才能消除不必要的隔阂。;
读禅悟人生
拓开心量是一种境界,它既是一份坦荡,又是一种气概;包容他人是一种美德,它既能使其人格得以升华,又能使其心灵得以净化……只有拓开心量,才能包容他人之举;只有包容他人,才能拥有坦然的人生。
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禅的智慧:一面之缘结深恩。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向人们阐述出这样一个禅机:“如果帮助别人,做了好事,就不要时刻念叨,而应把它忘掉;如果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永不忘怀,懂得知恩图报。”这句贤文旨在启示人们施恩不图回报,意在引导人们心中长存感恩之心。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
施恩无求积大德
在幼小的时候,韩信生活极其贫穷,经常吃不上饭,因此看起来总是面黄肌瘦,甚为可怜。他经常在淮阳城下的小河边钓鱼,与此同时,很多妇女在那里洗衣服。
一天,一位洗衣妇看着面黄肌瘦的韩信,十分同情,便主动把自己带来的饭食分出一多半给韩信吃。一餐又一餐,就这样,韩信一连吃了十几天充满恩情的饭食,且天天如此。他觉得恩重如山,既感动又感激,于是,便对那位洗衣妇说道:“将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你。”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那位洗衣的妇女却以很平淡的口吻回答道:“男子汉大丈夫,本应自食其力,但我是看到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的。如果看到别人挨饿,我也会这样做的。因此,我并不渴望你的丝毫回报。”
事隔多年之后,洗衣妇自己也不知道已施舍过多少饭食,早忘记了此等区区小事。然而,韩信却一直把她的恩德牢记在心。等他功名成就回到故乡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方设法寻找到当年的那位洗衣妇且以重金酬谢。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这样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水造福万物,滋润大地,既不争高低,又不求回报,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私,倘若每一个施恩者均能达到这种思想境界,遇人有难,慷慨解囊;见人罹困,伸出援手;事后不论受助者是否拥有回报之举,都能心安理得,无怨无悔。久而久之,便能广积众德,受益匪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大智大勇之人才能真正悟透“无求而自得”的内涵。对于人们来说,倘若能够施惠而不求回报,那么,其就会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思想境界。朱夫子家训中曾有“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的佳句,至今读起来仍是琅琅上口。如果能够坚守“施恩而不求回报,受人恩惠而终生不忘”的原则,就能积大德于世间。
常存感恩之心
罗斯福总统家中有一次被小偷“光临”,许多贵重的东西都被盗走,朋友们得知这件事情后都纷纷向他写信安慰。不过,罗斯福却并没有怨天尤人,还说道:“我得感谢上帝,幸庆小偷只是偷了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性命;况且他偷的也只是部分,并非全部。最关键的是,成为小偷的是他而不是我。”
罗斯福的回答想必会令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一件不幸的事情,从他嘴里说出来居然成为一件幸运的事情,还找到了三条感恩的理由。可以说,他将感恩的美丽演绎地淋漓尽致了。
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为了求得别人的报答而去做好事,那么,在其做好事之前,就会有所犹豫,有所选择;在施于别人恩惠之后,如果得不到回报,就会由此产生怨气;如果由于做善事而得到报答,则是“善有善报”的结果;然而,倘若每做一件好事,均渴望着相应的回报,那么,其本质就是不正确的。因此,若要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要毫不犹豫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而无力相报的人们。
在不断的生活中,面对施恩于自己的人,我们应该常存感恩之心。譬如:当我们有幸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时,就应感谢父母赋予其珍贵的生命;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就应感谢那些任劳任怨的保洁工作者;当我们喜迁新居时,就应感谢那些辛勤工作的建筑工人;当我们日常就餐时,就应感谢汗流浃背的农民兄弟;当我们外出旅游时,就应感谢不辞辛苦的司机叔叔;当我们品读一本好书时,就应感谢作者的非凡创造……感恩,既是人性善良的反映,又是一种生活态度;既是一种崇高品德,又是一片肺腑之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常怀感恩之情,其实也就是为自己积功立德。只有深知“滴水之恩”,才能“涌泉相报”;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把握感恩的真谛;只有确立感恩的心境,才能掌握人生的大智慧。
读禅悟人生
做人一定要懂得付出,既要无念施惠,又要莫忘受恩。对于懂得感恩的人而言,他们能够时常存有感恩之心,经常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既能对自己的所得深感满足,而不过多地挑剔,又能对自己的所失处之泰然,而不过多地失落。对于自己的施恩,总会感到理所应当,而非认为其吃了大亏。因此,常存感恩之心,于人于己,均是大有裨益的。
3.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尽情生活
禅的智慧:感恩,乃生活之大智慧。
一个懂得感恩的智慧之人,既不会为自己的所失而斤斤计较,又不会为自己的私欲而一味索取。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尽情地生活。
只有感恩,才能尽享生活
曾有一位名为怀海的禅师,与朋友们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由于与朋友话不投机而被朋友狠狠地甩了一巴掌,禅师较为气愤地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怀海被某某打。”当经过原始森林的时候,怀海禅师遇到风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便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怀海被某某救。”朋友颇感奇怪地向其问道:“为什么你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呢?”禅师漫不经心地答道:“巴掌之痛犹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悄然而逝;相助之恩却犹如石头上的字,永远铭记。”
当你记恨别人的同时,受伤者却是自己。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在陷入困境之时拥有贵人相助;只有懂得知恩图报,才能使生活还其微笑。
如果你怀有感恩意识,就能尽情地享受生活;如果你懂得感恩,就能发现人生处处充满着成功的机遇。不计其数成功的人士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总是将感恩意识放在首位。富兰克林将自己的成功归于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使自己谦虚谨慎,以至于戒骄戒躁;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在成为世界巨富以后,不忘自己富裕的根本,曾多次大幅度提升工人的工资,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员工的待遇,使一批又一批的员工脱贫,从而使他们忠于自己的事业,为己企业的高效益增砖添瓦。
感恩,既是不可泯灭的良知,又是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关爱他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平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尽享生活。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
在一次航行中,一艘轮船不小心出现了意外事故。眼看着正在行驶的船只即将沉没,而救生艇上却再也挤不下多余的乘客。为了祈求一线生机,不论是否会游泳,人们均匆匆忙忙地跳海逃生。
在人人力求自保的情况下,却有一个人不顾生命安危,在大海中不时地游来游去,想方设法救起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他来来回回共救起二十多个人,最终却由于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岸边,且双腿由于过度劳累而严重抽筋,后来救起的人们急忙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当他清醒后,得知还有诸多人罹难的消息,刹那间他不禁潸然泪下,遗憾自己没有多余的力气,否则,或许还能多救几个人。
经过长时间的休养,虽然他终于恢复了体力,但其双腿却由于严重受损而发黑坏死。在无可奈何之下,他只有接受截肢的手术。
几年过后,当他人与其谈起那次经历时,一个朋友向其问道:“在那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呢?”他语重心长地回答道:“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被我救起的二十几个人之中,居然没有一个前来向我说声谢谢。”
俗话说:“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感恩。譬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呵护,朋友的扶持,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等。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别人的“恩”,而是在得到别人的“恩”后却淡然视之。对于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来说,他们只会把别人的给予视为一种理所当然,而一味儿索取,却不能有所给予。他们不仅自私自利,还会由此而失去生活乐趣,体验不到互相给予的快乐,不仅无法融入社会,还会使其生存由此而深受威胁,以至于产生极端心理,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只有学会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尊重每一份极其平凡的劳动;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在平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多一份源自心灵深处的满足与快乐……当今社会,在这个分工日益具体的巨大链条上,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责任,均在不知不觉中为他人付出着。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进而善待苦痛;只有深知感恩,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读禅悟人生
感谢斥责你的人,是其助长了你的智慧;感谢绊倒你的人,是其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遗弃你的人,是其教导你自立自强;感谢鞭打你的人,是其清除了你的障碍;感谢欺骗你的人,是其增进了你的见识;感谢伤害你的人,是其磨练了你的心志……总而言之,只有学会感恩,才能较好地生活。
4.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禅的智慧:宽容既是一种博大深邃的胸怀,又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美德;既是一种社交艺术,又是一种人格涵养。
自古以来,中国便以宽容作为美德,故有“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形象说法。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具有主动“让道”的精神。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常会由于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一,个人兴趣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或冲突,这时,就应思索一下“航海中有一条规律可循——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
只有尊重他人的意见,才能寻找共同立场;只有主动“让道”,才能避免争先恐后地“抢道”;只有礼让三分,宽容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