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眼-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假装在屋子里来回寻摸,不经意地指着那影子木的小柜儿说:“把这个破玩意儿‘搭’给我吧,看着挺结实的,我搬回去放拖鞋用……”我多聪明呀,这一招儿也有个说法,叫做“指鹿为马”。
没想到这老康还急了,用身体紧紧护住那只影子木小柜儿,带着哭腔地说:“祖宗哎,这可使不得,这东西卖我都不敢卖,就甭说‘搭’给您了。这是祖上留下的影子木香柜,当年从山西到北京,一直用它藏香供佛,是七八代人留下来的旧物。原来还有过一只佛龛和它配套,是紫檀的,文革的时候给烧了。可了不得!可了不得!!”
坏菜!把老康给惊了不是?我一下子乱了阵脚。一边掰着手指头算计:七八代?成,够着明朝了!一边急赤白脸地追问老康道:“行啦!行啦!就甭说那么多哩咯愣了,直说,这柜子您打算想要多少钱吧?”
“多少钱也不卖!”老康铁嘴钢牙地回答。
“今儿个我要是非买不可呢?”我斩钉截铁地说。
“那您可就难为我啦。”老康仍旧挠着他的秃头。
沉默了好一阵子,老康仍是表现出十分的为难,并说道:“实话告诉您吧,就是这几把椅子您一时半会儿也拿不走,为什么呀?其余的都在我兄弟家里,这事儿咱得商量着办——您可别不高兴,我一准能给您办到,只是时间问题。”
嘿?天上掉下来的这块热腾腾、滋着油儿的馅儿饼,离我的头顶就差半米,竟然不动弹了,简直要活活急死我也!于是就特别不耐烦地对老康说:“没您这么做买卖的吧?大热天儿的真把我当成了肥牛儿——开涮?!”
那老康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像是在自言自语:“卖不得,真的是不能卖。离地三尺有神灵,祖宗可都看着呢……”
“得了吧!祖宗还管得了那么多闲事儿?您就是把它当劈柴点了火,祖宗也不会怪罪你。放心吧,别自己给自己往脑袋上套紧箍咒!”我使出浑身解数地劝说着他。
老康却依旧咂吧着嘴,摇着头。
我则往他对面一坐,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又过了好一阵子,老康好像是突然一下想通了,他猛然站起身来一跺脚,大声地说:“好吧,人活百岁也是死!我今儿个豁出去了,得,这东西归您了!可有一样,您不能少给!”他一边说一边用俩手指头在我的眼前捻了捻。


“掏老宅子”之一:(5)
我不明白这东西跟老康说的“人活百岁也是死”有什么关系?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叫“不太合理的让步,往往会特别温暖人心。”老康终于肯让步了,我的心里边着实地又泛起了一阵子热乎。看着他浑身上下不自在的难受劲儿,我稍微有点儿不落忍的感觉。好像逼着他出让了这只小木头柜子,就跟剥夺了他的阳寿差不多,该不是我这人忒残酷了吧?
人在利益面前往往顾全不了德行,愿买愿卖,愿打愿挨。这时候我脑子里想起了几十年前好像叫什么《敌营十八年》的电视连续剧里的插曲:“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就在前头……”
我狠狠揉碎了烟屁问:“多少钱?”
老康咬住后槽牙说:“三万块!”
不知不觉老康已经把三根手指头放在我的掌心上,另一只手就把我的手掌合龙握紧,动作挺熟练。这玩儿的可是“袖里乾坤”呀!老康不像个外行耶,我是不是得加点儿小心?此念头稍纵即逝,因为我看这人虽然长相难看,可二目炯炯放光,那目光里除了真诚之外,剩下的……还是他妈真诚!
于是乎四目相视,真诚对着真诚,也许是真诚对“真诚”,抑或是“真诚”对真诚,最操蛋的就怕是“真诚”对“真诚”……
我把手机掏出来,这回可是真的给我媳妇打通电话了,言语简单明了,就俩字儿:“备钱!”
…………
%%%本回提示:
文中提到的“红木”,是一个目前收藏界较为关注和争鸣的话题。其实所谓“红木家具”只是一个泛称,并非专指。因为红木有“新”、“老”之分,所以用材就多有区别。老红木一般指的是古代的“正红木”,属于酸枝类木材。清中期以后,紫檀木开始匮乏,服务于皇家的“造办处”开始用红木制作家具,随之风行于民间。老红木家具可分为“京作”、“苏作”、“广作”等,其艺术风格各领千秋,堪称佳品。所谓“新红木”多指现代家具市场上人们随处可见的硬木家具制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如什么“黑酸枝”、“红酸枝”、“乌木类”、“条纹木类”等等,这不是家具收藏所要讨论的范畴。
新老红木的鉴别其实并不困难。老红木家具纹理细腻,色泽沉稳,做工考究。由于年代久远,其木器上的“包浆”自然。目前老红木家具的市场价格已是今非昔比,价涨惊人且仍具潜力。而年代、做工、品像是估价的三大要素。
收藏界的人都知道,前些年老家具木器并不怎么吃香。因为嫌占地方,还真有过老宅门人家儿当累赘往外扔的,那会儿大家的居住空间都有限,您嫌占地方,我看着也堵得慌。所以,旧家具木器曾一直不太招人待见。现如今可不成喽!现在似乎是个人家儿就能有百十平方米的住房,款爷们更是有说话都带回音儿的别墅伺候,于是老家具木器可就有“一展身手”的空间了,您说它不涨价谁涨价?
 txt小说上传分享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1)
那天,这只影子木的小香柜被请回家的时候,我简直要乐晕过去了。不知道鲁班爷他老人家长的是什么模样儿,要不然非请人画张肖像,供在我们家的正堂不可。
我曾用数码相机将此物拍照,分别给几位我认识的“专家”过眼,但凡看过的人都把俩眼睛瞪得跟烧麦似的说:“哥们儿,你造化不浅呀!这可是个明朝的物件儿,实在是难得一见啦……”
于是,我就白日里做了回垂涎三尺的美梦,梦见一帮专家跑我这儿凑热闹来了,有人说:“快看——快看!这就是典型的明代做工。色泽优雅,纹理华美,充分地体现了明朝人那种追求自然、古朴、简洁的独特风格。再看啊,它那坚牢耐用的卯榫结构,简直就是巧夺天工,美轮美奂……”另有人就激动地叫嚷道:“……请看专家给出的最后价格是——哇塞,五十万!——根据专家组的评议,给出的是保守价格,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这件东西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有那么几天我连上班的心都没有了,整日里把这只小柜子擦来看去,琢磨着我下半辈子应该是没急着了,等我儿子到了我这个岁数的时候,这玩意儿它得值多少钱?一百?二百?二百五?(当然是以万元计了)如果行情好的话,二百五就二百五吧!
我一向认为,“收”和“藏”这俩字儿都是动词,没人能把宝贝不动声色地“藏”一辈子的,要不怎么当年齐宣王说“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呢?于是我曾发誓要保守的秘密就不胫而走,每个人说完了之后都揪住对方的耳朵再叮嘱一句:“这话儿就到你这儿为止,千万!千万!白先生说了,不得外传!”
“故事”传到了我的某位东北朋友那儿,人家出于关心就告诫我说:“革(哥)呀,憋(别)瞎得色(显摆)啦哈,跟老太太踩着电门似的。这年月谁比谁傻呀?那卖主要是明白过来找你拼命,你可咋整啊?还不得把你给埋汰死?再说了,这黏豆包儿从天上一个是掉,一屉也是掉。到时候您可就贼拉的发财了!”
“你的意思是——我得继续革命?”
“嗯——哪!”
于是,我拉着他喝了顿大酒,然后晃晃悠悠地回家了。
进门就对老婆说:“轻(亲)爱的,你……你过来,我有话要……要跟……你丧(商)量。”
坏了,我的舌头根子怎么有点儿硬?
老婆瞪我一眼道:“歇着吧,有话明天再说。”
“不成!明天……保不齐就……就把我给憋……憋死了!我决定,把咱家银行……里的存款……都给丫取……出来!”
“干什么用?”老婆问道。
“当然有……用,我要……继续革命。咳!我是说……要把那家儿老宅子掏……掏干净!”
老婆说:“您以为你们家是开银行的?”
我急了:“废话!没听人说过?钱嘛——纸嘛!酒嘛——水嘛!女人嘛——娘……娘们儿唧唧……”
老婆杏眼圆睁,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你再说一句?!”
“哗!”出了身冷汗,这酒竟醒了一半儿。
是夜无话。
第二天一觉醒来,才发现存折和老婆都不见了。
我就一阵阵感到头疼,不知是昨个酒喝的还是为眼前这邪行事儿给气的。我掐着印堂穴骂了一句:“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不清是骂自己还是骂我这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夫人。
但老康那儿我还是得去,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这个会两嗓子京剧的“冒儿爷”。我赶紧地在家里的犄角旮旯四处搜罗散金碎银,包括儿子以往过年的压岁钱,就差数钢蹦了。
来到老康家,我就跟大爷似的往他们家唯一的那只红木椅子上一坐,跷起二郎腿点上烟说:“康先生,跟咱们家的哥几个商量好了吗,这堂椅子什么时候能凑齐喽?”
老康所答非所问地说:“估摸着您今儿该来了,我给您切西瓜去,大热天儿的先凉快凉快。”说着话儿他递给我一把折扇。我接过来一瞧:呀!竹雕的扇骨,亭台楼榭、美人仕女,落款是清代制扇大家张辛的作品。纯银打制的穿钉,工艺极为考究。尤其是深蓝色的丝绦上还挂着个珊瑚的扇坠,看似“乾隆工”。展开观瞧,扇面是设色纸本,为吴昌硕画的一丛藤萝花,钤印:昌硕,癸酉。扇面与扇骨虽不是同期的,但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我的俩眼睛一下子就直了,额头沁出的汗滴险些落在扇面儿上。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2)
这老扇子的讲究也多了去啦,在收藏圈儿里属于“竹、木、牙、角”类。古有竹扇——即削竹为缕,编织而成者。有羽扇——多用鹅毛束制者。有纨扇(也叫团扇)——以竹木为骨,以绫罗为面者。有折扇——多是以竹为骨,纸或绢为面者,唐宋时期始从高丽传来。据闻旧时宫中有用“御扇”之说,即初夏给皇上用折扇、中夏用纨扇、盛夏用羽扇,待天气稍凉再用纨扇,最后是用折扇驱走秋热而终其一年诸扇的使用。其实这扇扇子的活儿,本为过去仆人小厮干的,“爷”是从不上手。现在的电视剧里,动不动乾隆爷和大臣就摇扇子,真他妈瞎扯,都乱了理法啦!扇子从清晚期后才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当然再往后是人就得有把扇子,您得感谢社会“发展”了。其中折扇最受关注,主要是扇骨,作为文玩有湘妃竹的、有乌木的、有檀香的、有象牙的、有玳瑁的等等……
我正寻思这扇子历史的工夫,老康一把抢过去说:“留神哟!挺好的画面儿,您可千万别再往上边添彩儿啦!”
我就气急败坏地瞪着老康说:“你这个奸商,耍我是不是?!馋我是不是?!说吧,这把扇子您多少钱肯卖给我?”
老康道:“大爷,今儿个可不是我请您来的。这把扇子是我们家祖宗留下的念想,这回是你给多少钱我也不卖!我就是把自己的脑袋当西瓜切了给您解暑,也不能再卖给您了!”
“又来了不是?你丫玩儿的这套叫欲擒故纵,我懂!拿过来嘿,让我再瞧瞧……”按说这一套我见多了,可就是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连北都找不着?
老康死活不肯再撒手了,迈腿就往屋外走,到了门口他又停下来说:“我们家里的老扇子倒是好像还有几把,可我得慢慢儿找……”说着话他的眼睛不经意地瞟了一下桌子底下的一只破皮箱子,然后就出去了。
嘿,屋里又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心想老康要么是真好,要么是真傻,他居然总是放心让我一个人在这小黑屋里寻摸,这在法律上好像有个词儿,叫做——诱导犯罪?
我一猫腰把桌子底下的那只皮箱子抱了出来,箱子不大,很是破旧,长短有个百十来公分。呵!上边不少的尘土,用手擦了擦便露出一行烫金字:“×××皮货行制”。甭问,这箱子看上去至少也有百十来年了,我想轻轻地把皮箱打开,偷看里边能有多少货色,可这箱子挺难开,忽听身后脚步声,老康回来了,手里捧着半个西瓜……
我拍了拍手上的土,干脆直截了当对老康说:“您这只破皮箱不赖,也算个旧物吧,我要了!”省得他说我心术不正什么的。
老康则高兴地说:“您可真是火眼金睛,我们家的这点好玩意儿都让你给瞄上了。这是我奶奶当年的嫁妆,挺结实的还能用!现在不是讲究复古吗?它可就不算过时了。”
“多少钱?”我问。
“给一千块钱,您拿走用去!”
我心的话儿:去你奶奶的吧,我要嫁妆干吗?我又没闺女。从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