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扎尔辞典-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犹太人暗中私通……还传说她未出阁前即会巫术,出阁后成了巫婆,而死后必将当上三年的吸血僵尸,后一点大家都不相信,因为人们认为当吸血僵尸的大都是土耳其人,希腊人很少当,而犹太人就更没有一个当的。至于叶芙洛茜妮娅夫人,人们窃窃私语说,她暗地里信奉的是摩西的教。

不管怎么说,撒母耳。合罕被逐出杜布罗夫尼克一事,对叶芙洛茜妮娅夫人来说,不啻晴天霹雳,有传说讲她害了相思病,而且厉害得几乎要死去,因为从那天起她每天夜里都优威地把两只大拇指从两边收拢,紧紧地捏着拳头,像沉重的石头那样搁在心口。但是她并没有去寻死,有天早晨她离开了杜布罗夫尼克。有人在科纳夫拉和丹恰看到过她中午时分坐在坟墩上梳头,后来又有传说讲,她去了北方,去贝尔格莱德和多瑙河寻找她的情夫,得悉合罕已死在克拉多夫城郊后,她就再也没有回家。她剪去青丝,将其埋人土中,自此不知所终。叶芙洛茜妮娅香消玉殒,成了民歌反复吟咏的千古之恨。那些漫长、凄切的词句于1721年在左科托尔城被记录成文,然而保存至今的只有意大利文的译本,歌名为《正当妙龄的拉丁少妇和瓦拉几亚督爷德拉库拉》。意大利译本译笔不佳,但从中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的遭际正是叶芙洛茜妮娅夫人命运的再现。众所周知,那位德拉库拉督爷的原型是一个叫弗拉德。马莱斯库的人,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特兰西瓦尼亚平原确有其人。这首民歌的大意如下:在白芦竹抽条的季节,有位美艳而又悲切的女人款步朝多瑙河行去,寻觅她已赴疆场的恋人。得知他已战死,她就去见德拉库拉督爷。督爷是医治悲伤的绝顶高手,双眼能洞悉明天的事。他的头发盖着几近黑色的颅顶,脸上有一条沉默的皱纹,下身有一只硕大无朋的阳具,每逢节庆日,他用丝线将一只燕雀拴于阳具之上,任它在身前扑翅飞动。他腰间挂着一只牡蜊壳,他用此壳可完美无缺地剥下活人的皮,再把那张皮穿在被剥皮者身上。为能让人甜甜蜜蜜死去,他炮制了种种药剂。他的院内住满吸血僵尸,它们边吹蜡烛边央求德拉库拉让它们再死一次。对于它们来说,死是触及生的唯一希望。他府邸的门把手曾自动转动使前方升腾起一小股气流,开始不停地旋转,旋转,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股气流已旋转了七千年。七千年来,这股中心的风眼处像一轮巨月把一切照得亮如正午。那名少妇前来拜谒时,德拉库拉督爷的仆人们正坐在旋风边上饮酒,一个提起盛酒的陶罐,一个哼唱悠长的歌子,一个仰头畅饮,一个渐渐苏醒。然后他们互换角色,周而复始。为了迎接女客到来,他们先用黄昏之音唱第一首歌,再用乡野之声唱第二首,最后的第三首叫《头对头》,内容是:“春天,当鸟儿开始数多瑙河里的游鱼时,在大河的河口处,白芦竹抽条了(白芦竹抽条的时间只有三天)。那时问,咸水与淡水交融,白芦竹种子的生命力最强劲,萌芽的速度超过龟行,连往上爬的蚂蚁也赶不上白芦竹抽条的速度。在干旱的泥地里,白芦竹种子可以长眠两百年,但是一入水中,它在一小时内就可发芽生长,三刻钟至一小时嫩枝就能长到一米高,然后渐渐变粗,待到日落时分,一只手休想把竹竿握住。到了第二天,白芦竹的直径便和男人的腰围相若,高度可达房子的屋顶。渔夫可将鱼网挂在上面,竹竿不停地长高变粗,鱼网也就随之而被提出水面。鸟儿都知道,千万别把白芦竹种子和嫩芽吞进肚子,否则它们的肚子就要遭殃了。渔夫和牧羊人常看见某只正在飞翔的鸟儿突然身体崩裂,他们知道那鸟儿准定一时糊涂或被同类所骗,吞进了白芦竹的种子,不断生长的种子使鸟儿迅速解体而死。白芦竹的根部总有些被什么东西咬过的痕迹,据牧羊人说,白芦竹并非起于泥土,而是在水栖魔鬼的口中生长,并由魔鬼用吹口哨和喊话的方法,吸引飞鸟及其他馋嘴家伙来觅食种子。有的渔夫说,偶尔会有一只雄鸟不用它自己的精子而用白芦竹的种子使雌鸟受孕,于是地上便生出了死亡之蛋……”

第 50 章 黄书——古犹太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3 (4)

吟唱完毕后,年轻女人放出她的几条猎兔狗,让它们去追逐狐狸。她走进德拉库拉督爷的塔楼,向他献上一包金币,请他医治她的悲痛。他用手臂搂住她,将她拥进他的卧房。在猎兔狗返回之前,他是不会让她离开的。他们次日清晨才分手。当天傍晚,有几个牧羊人在多瑙河边看见了那几条正在呜呜哀鸣的猎兔狗,一旁是个身破体裂的美貌少妇,那模样像一只吞下了白芦竹种子的鸟。白芦竹巨大的茎干上,至今依旧醒目地挂着她的丝长裙,而缠绕着她头发的白芦竹的根也一直在沙沙作响。少妇生下了一个电闪光影般的女儿——一她自己的死亡。死亡中,她的美貌变成乳清和凝结的乳液,然后又渐渐分解,落出一张吸住了白芦竹的嘴……

莫加达萨。阿勒。萨费尔(八至九世纪)最杰出的释梦者和捕梦者。据传,他构思编纂了《哈扎尔百科全书》的阳性部分,而阿捷赫公7 完成了该辞典的阴性部分。阿勒。萨费尔编纂这部百科全书(或曰《哈扎尔辞典》),并非为了他的同代人及后代,他是用五世纪的古哈扎尔文编就这部辞典的,所以,他的同代人及后代无人能读懂该辞典。他在辞典里撰写的文字只为他的祖先所知。阿捷赫公主是阿勒‘萨费尔的情妇,传说他曾用自己的胡子蘸葡萄酒为她洗胸脯。有人说他因阿捷赫公主和哈扎尔可汗之间的一次误会而遭囚禁致死。那次误会是由阿捷赫公主的一封信引起的,阿捷赫公主从未发过这封信,可信还是到了哈扎尔可汗手里。由于信里的内容与阿勒。萨费尔有关,可汗读后妒火中烧。信中写道:我在你的靴内种上玫瑰,紫罗兰从你的帽子上长出。我在漫无尽头的黑夜中等你,降临于我身上的白昼有如一封被撕碎的信的残片。我将残片—一收起,欲拼读出你温柔的话语。但我读得很费力,因为时而会有陌生的笔迹和另一封信的片言只语闯进你的字里行间,于是,我的黑夜便混进了他人的白昼和信件。我等你归来,届时信和白昼将成为多余。我寻思:另一个人还会写信给我吗?黑夜还将漫无尽头吗?

另有一些史料认为(达乌勃马奴斯所指的开罗犹太教堂的手稿),这封信,或者说这首诗绝不是写给哈扎尔可汗的,而是写给阿勒。萨费尔的,信中内容涉及他和亚当。卡德蒙。总之,此信煽起了哈扎尔可汗的满腔炉火,或日政治怨仇(原因是阿捷赫公主控制的捕梦者是一股强大的反对派势力)。阿勒。萨费尔遂被囚于悬在树下的一个铁笼内。阿捷赫公主年年都要托梦给他,给他送去她卧室的钥匙。这样,她便可减轻他的痛苦,她收买了一些魔鬼,其他一些人的部分生活构成了阿勒。萨费尔的生命,那些人每人轮流借给他几个礼拜的时间。在这期间,这对情人用非常特殊的方式互通信息:阿勒。萨费尔从铁笼下的河水里抓住乌龟或螃蟹,用牙齿在它们背上刻出几个字后,再将它们放掉。她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他回信:将情书刻在铁笼下河流中的活龟背上,然后将它们放回河里。当魔鬼剥夺阿捷赫公主的记忆,甚至罚她忘却哈扎尔语时,她只能停止写信,而阿勒。萨费尔却不间断地传递信息,他欲使她想起他的名字及他的诗句。

几百年后,有人在里海岸边捕获两只乌龟,它们的背甲上刻着一些文字,这是两个相爱着的男女相互传递的信息。男的刻下的文字如下:你从不早起,就像这个姑娘。嫁到邻村后,她不得不早早起床,当她第一次看见田野里的晨霜时,她说:“我们村里从来没这东西厂你的想法和她一样,你觉得世上不存在爱情,那是因为你起得不够早,无法遇上它,而它每天早晨都在,从不迟到……

那女的所刻的铭文较短,只有几行字:寂静是我的祖国,沉默是我的食粮。我安生于我的名字之上,一如桨手坐在他的小船里。我恨你恨得夜不能寐。莫加达萨葬在一座形如山羊的坟墓里。

哈扎尔大论辩——据希伯来文的史料记载,这次大论辩是致使哈扎尔人改宗犹太教的关键。有关此事的文字材料很少且矛盾百出,所以人们甚至不知道大论辩的确切时间,改宗犹太教的日期与三名释梦者抵达哈扎尔首都的日期混在了一起。可追溯到十世纪的哈扎尔国王约瑟夫(已改宗犹太教)和哈斯达伊。伊本。沙普鲁特之间的通信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史料,后者当时是西班牙南部科尔多瓦哈里发的一名大臣。哈斯达伊曾是一名犹太人,可汗根据他的要求,向他描述了哈扎尔人是在怎样的情状下接受犹太教的。据此信所述,改宗事件早在可汗布朗统治时期就已发生,恰好在阿尔达比勒被征服之后(约731 年)。根据此信推断,哈扎尔可汗宫里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辩就是在那时发生的。由于犹太教使者战胜了阿拉伯使者和希腊使者,哈扎尔人在布朗的继承者奥巴迪亚即位后,便改宗犹太教。另一史料源自一封犹太人写的信的摘录,此信是1912年在英国的剑桥被发现的,是开罗犹太教堂的手稿中的一部分。信是950 年一个哈扎尔青的犹太人写给科尔多瓦宫廷的沙普鲁特大臣的,此信是国王约瑟夫给沙普鲁特大臣回信的补充。从信的内容来看,哈扎尔人改宗犹太教发生在大论辩之前,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一名不再信教的犹太人英勇善战,成了哈扎尔人的可汗。他的妻子和岳父希望他趁此机会接受他们祖先信奉的宗教,但可汗犹豫不决。一天晚上,当他听了妻子的一席话后,终于下了决心(达乌勃马奴斯一曾注过同样的内容)。他妻子的话是这样的:天球赤道下面,在甜玫瑰和盐玫瑰争妍的山谷里,有一棵巨形毒牛肝菌。菌盖上,发臭的血液变成了花蜜,长出一只只美味可食的小蘑菇。雄鹿常常喜欢来此吃这些小蘑菇,以焕发它们雄性的力量。但是,那些啃得太深的雄鹿也会咬到毒牛肝菌,因而中毒送命。

每天晚上,当我吻着我心爱之人,我会这样想:总有一天,我也会咬得太深……

听完这番话后,可汗决定重新成为一个信奉宗教的犹太人。此事发生于大论辩之前,同一史料还表明了确切的时间为拜占庭皇帝莱昂三世统治时期(717 —740 年)。大论辩之后,犹太教完全进入了哈扎尔王国及其几个邻国,那是可汗撒勃里埃耳统治时期,这是可汗奥巴迪亚的又名。因为(据达乌勃马奴斯所言)在他统治时期,年份逢双他叫撒勃里埃耳,年份逢单便叫奥巴迪亚。

虽然希伯来文史料在时间上较其他史料晚些,但内容更具体,也更严谨可信。希伯来文史料即是犹太。哈列维一的《哈扎尔人》,他是著名诗人及哈扎尔大论辩的史籍的整理者。他断定大论辩及哈扎尔人改宗犹太教这两大事件在他写此书之前的四个世纪就发生了,也就是说在740 年。在此,还应说一下,巴歇曾在《米德拉酉》中发现有关哈扎尔人皈依犹太教的内容。有关此事的种种传说在克里米亚、塔芒半岛及哈扎尔王国内的犹太城市塔马塔卡的流传尤为广泛。

下述的内容是各种传闻、史料的中心点。在黑海沿岸可汗的夏京,那儿的人秋天时将石灰抹在挂在枝头的梨子上,以求在冬季摘取新鲜的梨子。有一天来了三个神学家: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希腊人,还有一个是阿拉伯人。可汗把他和他的人民将要改宗的决定告诉了他们,并说他们三人中谁为他释的梦最令人信服,他便选择那人所代表的宗教。可汗梦见一个天神对他说:“创世主看重的是你的意愿而非你的举止。”于是;争论就围绕这几个字展开,达乌勃马奴斯所录的希伯来文史料描述了一波三折的论辩过程。

起初,犹太教使者依萨克‘桑加里一沉默不语,他让希腊使者和阿拉伯使者先说话。正当可汗似乎快要赞同阿拉伯使者的一番话时,一位名叫阿捷赫的哈扎尔公主加入了进来,她用下述话语驳斥了阿拉伯使者:你在和我说话时太富于智慧了。而我只见弥漫的云雾在山后消失,我的思维也随之飘逝。泪水有时会从云中滴落,然而,在云雾偶尔散去的刹那间,我瞥见一线蓝天及在蓝天深处的你的脸。只有在这刹那问没有任何东西能遮盖你原来的面目。

第 51 章 黄书——古犹太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3 (5)

阿拉伯使者对可汗说他给哈扎尔人准备的不是陷阱,而是一本《圣书》,即《古兰经》,因为哈扎尔人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