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巴马传-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倚重他,希望到了真正竞选总统之时,他能够大显身手。
办公室幕僚长皮特·劳斯曾经是前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的幕僚长。汤姆·达施勒在2004年竞选连任时败北,于是奥巴马力邀皮特·劳斯担任他的幕僚长一职。劳斯之后便以宝贵的经验和手腕,辅佐奥巴马在参议院左冲右突,见露峥嵘。
瓦莱丽·贾勒特和马蒂·内斯比特都是奥巴马的私人密友,他们俩在未来整个竞选过程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参谋。
在会议上,奥巴马把他的竞选里有和盘托出:整个国家需要深刻的、根本性的改变;华盛顿方面目光短浅;特殊利益集团和说客掌握了太多权力,美国人民需要再一次信赖并诉诸自身的民主权利;群族割裂太深;中产阶级以及那些试图成为中产阶级的人,尤其是他们的孩子,较其父辈,可能将来机会减少,风险增多。这个竞选理念本人很让人兴奋,一旦以此为立足点展开一些基线调查,那么将会成为更有力的竞选信号。
但同时,奥巴马面对的竞争也是极为激烈的。希拉里·克林顿几乎是一头庞然巨兽,将竞选之路堵得死死的。而奥巴马和其竞选团队还没有自信能够自称他们是希拉里·克林顿之外的不二人选。2008年的总统竞选,希拉里·克林顿将是最大的热门话题,而奥巴马即将征战到哪一个阶段,是前进还是胜利,这些都将是未知。
在这次会议上,奥巴马和同僚们达成的共识是,需要他的妻子米歇尔也加入进来,尽可能的为初选尽一份力。米歇尔有这个能力,但是要看她自己的安排,毕竟她还有家庭需要照顾。会议的结尾时,奥巴马依然坚持他的竞选理念。“我们要规划一个不以赢为目的,而是要站得住脚的选战。”这看上去虽然不高,但是考虑到奥巴马的起点,它简直就是珠穆朗玛峰。
2006年12月的时候,奥巴马访问了新罕布什尔州。该州是最先开始进行总统选举的几个大洲质疑。奥巴马的演讲水平在近几年的锻炼中早已经得到飞猛提升,那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演讲中情绪激昂的告诉民众:“美国即将揭开历史上新的一页!”“崭新的一届领导人已经准备好引领美国走向辉煌。”
转年1月,奥巴马在接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采访时说:“美国人民现在正热切地期盼变革的到来。”而奥巴马正是即将领导这场革命的人。
同年1月,奥巴马在自己的网站上宣布,他正在组建总统候选资格评估委员会,为总统选举做进一步的准备。这次竞选是奥巴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因为我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要确信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有益。2月10日是他正式对外宣告自己竞选总统计划的日子,他将要在那一天告诉自己的朋友、邻居和支持者们,有关她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的详细计划。
在奥巴马树立目标的同时,他也将成为众矢之的。因为肤色,奥巴马成了竞选总统队伍里的异数。任何可能产生的批评都将影响到他的竞选之路。奥巴马必须从头开始审视自己之前的生活中出现过的瑕疵,并将其抹平。审视一圈之后,果真有纰漏。当他还是哈佛大学法律系学生时,他曾经欠下几张违章停车罚款单,现在他支付了375美元,才将这件事最终了结。
这些毕竟是小麻烦,比较令奥巴马的竞选顾问们担心的是关于奥巴马是穆斯林的谣言。奥巴马从来没有成为事实上的穆斯林。但是他自己认为,公开对穆斯林文化的好感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必要刻意隐瞒他在印尼的童年经历。
2007年2月10日,这一天,芝加哥的天气异常寒冷。在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奥巴马面对大约1万名支持者,正式宣布自己将要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一切开始变得不再简单。从张罗办公室开始,到布置电脑和电话线这类琐碎的事情,工作人员们都颇费了一番功夫。奥巴马就这样和他的竞选团队一起,摇摇晃晃的踏上了竞选总统的漫漫长路。每一个人都是咬紧牙关下定决心,而非仅凭一腔虚幻的空想。这是一场胜算未卜的政治豪赌,奥巴马将以一个黑人的独特视角来亲眼见证美国历史如何翻开崭新的一页。
(本章完)
第36章 准备好了吗
2007年春天,奥巴马的短期目标非常明确:宣传与筹款。大力宣传他将角逐候选人资格,充实他的核心理念并提供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医疗保健和能源计划来宣传配合。在头一个季度,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的目标是至少筹集到1200万美元,这样才有底气向5000万美元的年目标迈进。与此同时,奥巴马团队也开始准备点燃草根运动的火种,找到除了捐钱以外,令群众发挥其功用的最佳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目标,是难度很大,不以奥巴马团队的努力为基础的。比如抵挡来自媒体和对手的枪林弹雨。奥巴马在原来基础之上又为他的团队新增了些成员,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阵容庞大的智囊团。这个是囊团水平当然出众,唯一的问题是组建的时间太短,他们对奥巴马的了解甚少。这个疏忽恰好犯了政治活动里的大忌——竞争对手和媒体比同伴更了解奥巴马。由于之前没来得及详细的疏离奥巴马的每一个引述、投票、演讲内容,这就为他们日后和媒体和对手的竞争中留下隐患。
奥巴马宣布竞选那天的寒冷天气为他赢得了极大优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不畏严寒,前来见证他宣布参选,这种精神也是对当年林肯精神的一种回应,没人不为之动容。从那以后,奥巴马和他的团队也开创了一个潮流。在整个选战过程中,每逢迎风险而上,总是有得无失。这个心得最后甚至成为了在艰难决策时屡试不爽的一块试金石。
宣布参选一周以后,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凯恩表示支持奥巴马。奥巴马和凯恩两个人随不熟悉,但是两人也有相同之处,都笃信实用主义,都来自堪萨斯州。凯恩的支持是个好消息。
另外一分支持来自与克林顿夫妇关系极为密切的媒体人戴维·格芬。戴维·格芬决定支持奥巴马并帮助他筹款。支持本是好事,但那因为这位支持者来自强大对手希拉里,所以最终演变成一场小交锋。
戴维·格芬成为奥巴马的支持者后,主持了一场筹款会,并请来了《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莫琳·多德,并且安排她做了一场采访,期间他说了一些诋毁克林顿和希拉里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政治人物都说谎,但克林顿夫妇说起谎来可是面不改色,让人厌恶。”这话在希拉里的司令部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派出发言人,要求奥巴马谴责这个言论并作出道歉。
新闻媒体蠢蠢欲动等着看好戏。当时奥巴马还正在飞机上,尚未接到消息,他的三个团队要员阿克赛尔、吉布斯和普洛夫决定代奥巴马迎战。普洛夫负责操刀撰文驳斥对方的攻击,驳斥的内容主要是说,格芬是克林顿夫妇的多年老友,他在混乱不堪的20世纪90年代曾经参与过克林顿任期时的一桩竞选捐款丑闻,现在他反目,这个苦果他们要自己承受。奥巴马的同僚趁机把克林顿的丑闻捅到了媒体中去,这也变相为他们迎来了支持。文章发出以后,政治圈里一片哗然。很多人迅速做出回应,说早就应该这样做了。
但是没想到,奥巴马大发雷霆。“你们非得趁我在飞机上的时候乱开火吗?”他冲着免提电话厉声质问他的三位同僚,“我理解这是你们的下意识反应停。但是捅出丑闻只会让反驳沦为下三路的攻击,这方面他们可比我们得心应手。从现在开始这种事情我来!”
从那以后,每当奥巴马团队里的其他成员有人使用了这种下三路的手段,都会招致奥巴马的训斥。这种方式是奥巴马所不耻的,而且奥巴马是对的,这种调侃是完全不必要的,只会让对手们如鱼得水,并且会让他们找到理由攻击奥巴马一贯的政治态度。
这件事,让奥巴马团队看到了希拉里团队曝露出的脆弱。对手一有点风水草动,他们就不惜全力攻击,甚至不惜引火烧身,暴露自身弱点。同一时期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也让奥巴马团队看到了希拉里阵营的脆弱。
选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各个候选人都收到了大量的邀请函,请他们去参加辩论或者携手亮相。仅奥巴马一处,就收到了几十份邀约。普洛夫和希拉里阵营里的工作人员商量,可否一起想个办法避免这种问题。因为一旦候选人如数应邀出席,那么候选人的宝贵时间将会被大量占用,这对整个竞选都是不利的。
普洛夫和帕蒂·索利斯·多伊尔(希拉里阵营的代表)、乔纳森·普林斯(爱德华兹阵营的代表)三方共同发表声明,希望与民主党全国委员合作,制定一个有序的辩论日程,将包括数量合理的、经批准的辩论,每个候选人也只能参加这种辩论。各路候选人收到的第一次联合亮相,是前往内华达州参加由美国州县市政府雇员联盟主持的一个论坛。这是由AFSCME和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联合举办的一次会议。新闻组织和利益团体共同发起的邀请让候选人更不容易拒绝。但普洛夫、多伊尔、普林斯三人商量好了,都同意要拒绝该邀请。奥巴马和其他候选人对此都表示支持。
但是第二天,多伊尔却打来电话,告知大家希拉里即将去参加这次论坛会议。克林顿和AFSCME主席非常熟悉,对方曾在1992年初期选举给过克林顿大力支持。这种丧失信用的行为让普洛夫非常气愤,他打电话给普林斯,希望他们坚持住之前的协议。但是普林斯带来的消息同样让人失望:如果希拉里去参加,他们也会。
事先约定好的盟约瞬间成为泡影,这种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行为正在严重影响选战的进程。奥巴马团队都认为,应该在此时有点作为。于是他们拒绝妥协。其他候选都在希拉里的影响下去参加论坛会议了,而奥巴马和他的团队选择在艾奥瓦州度过那一天。并且搞定了一批艾奥瓦州基层会议参与者。在这个决策上,奥巴马团队可谓是鹤立鸡群,奥巴马没有像大部分头一次参加总统竞选的人一样随大流,而是选择一意孤行。这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自信和自律。而他们一直以为强大的希拉里团队,却在这一次失信事件中彻底露出马脚。
除了这件事,很多事都可以让奥巴马保持信心。草根选民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在线注册登记进展顺利,已达450000人次。奥巴马团队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一步,在全国各地城市举行非常有教育意义的集会。通过几次成功的集会,奥巴马的力量得到茁壮成长。
奥巴马的团队还帮他想到一个独特的决策,尝试小额筹款活动。这个想法的初衷是让更多平民能够亲眼一睹奥巴马的风采。如果举办一场票价约25美元的活动,虽然在筹款金额上收获不明显,但对于增加奥巴马的人气来说,绝对是个好主意。出于这个考虑,奥巴马的团队决定不妨一试,结果活动大获成功。3000平民付钱到场听奥巴马演讲,使得奥巴马的人气飙升。奥巴马团队继而把这套模式推向全国。几十个这类活动下楼来,捐款人群体得到不断扩张。许多小额捐款人成了铁杆志愿者。无论走到哪里,这项活动都会成为当地媒体的热点。小额筹款活动让奥巴马更贴近平民,媒体也十分乐意将奥巴马与支持们接触的画面塑造成盛大的集会场面。团队士气受到了空前的鼓舞。
这就是“市民筹款人”的发端。在接下拉里的选战中,草根支持者开始担起筹款的任务。渐渐的,草根筹款成长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有点出乎奥巴马的意料之外,他一开始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群死忠。他几乎没有采用任何的政治战术,他和这些“市民筹款人”的关系称得上真诚。这种真诚成为连结奥巴马与其支持这段强有力纽带。
奥巴马的人气蹿升也引发了一系列商机。在选战期间通过销售奥巴马相关产品,就净赚了数百万美元,并且连带着扩大了群众基础。奥巴马开玩笑的问他团队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从赚到的钱里分一杯羹么,好歹是靠我的名字和面子赚来的?”
选战初期奥巴马还尝试通过网络进行现场直播,这个举措也十分重要,通过网络向全国支持者现场直播奥巴马在艾奥瓦西部一个小镇的造势活动。这样一来,支持者们就通过这种方式理解了奥巴马的竞选战略和路线。
奥巴马的筹备工作基本算顺利,如果说真有不那么顺利的地方,是他在明处,难免腹背受敌。这就是奥巴马选择的道路,也是竞选总统的本质所在:要么你死,要么我活。
(本章完)
第37章 加入战局
到2007年春季初选之时,奥巴马已经蜕变许多了。虽然他在政策计划、人脉关系这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希拉里,但胜在他背后有一个比他要成熟的竞选团队在做支撑。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