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不开,怕是就要被它给吞噬了。
    这个时候,方天心中有着喜悦,也有着苦恼。
    喜悦是因为发现了机遇所在,苦恼也是同样的原因。——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个机遇所在的房门撞开?
    安迪、法尔斯坦等人的争论探讨一直在继续着,甚至有着越来越升温的趋势。
    显然,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黑洞的迷人之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是方天提出的问题。——把它搞清楚了,会不会获得方天殿下那么神速的晋升呢?
    在场八位,都是**级的魔法师。
    用前世的话来形容,都是jīng英中的jīng英,嗯,真正的jīng英。每个人都是有好几把刷子的。
    更加之在方天面前,每个人大概都存了那么一些表现一番的心思,于是,探讨的jīng彩之处,层出不穷,而在探讨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时时的面露若有所思或若有所得之sè。
    反倒是方天,一直沉默着。
    随着讨论的进行,看到方天只是倾听,众人也就干脆抛开了他,只将其当成透明人看待。
    有时候,研究一个东西,直接成果没有得到,间接或者说附加成果,倒是会有一大堆。
    这在方天前世的各种项目研究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就比如有人研究怎么才能减肥,在此过程中却发明了一种绝妙的方便面配方一样。又比如古时的刘安刘大侠,和他的那一帮伙计们研究怎么炼丹,在此过程中却把豆腐给搞出来了一样。
    这一场讨论也是这样。
    在讨论的过程中,“本心”这个黑洞没有被破开,但是因为探讨者皆是非凡人物,所以探讨和碰撞中时时有着发现。
    安迪想到了方天之前回给约瑟夫的那封信。
    在那封信里,方天教给了约瑟夫扎小人或者摔石雕的方法以更好地冥想,安迪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结论,“把各种情绪使劲地发泄,越发泄,就越接近本心,就越有助于冥想。”
    方天就感觉这位老兄在修行上此前可能一直是收敛派的,就是有什么情绪都强行压抑使平静下来的那种,所以此时就物极必反,逮着了一个机会,大爆发了。
    在安迪就此征求方天意见的时候,方天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促成了安迪站到试剑台上的决心。rì后,“安迪大魔王”之名响彻九星榜与魔法新秀堂,缘于今rì。当然,此是后话。
    埃里克感到自己以往东奔西跑,以自己识见宽广为豪,实在是一件很浅薄的事情。
    和方天殿下比起来,简直是无地自容。
    于是这位老人便决定在以后的修行中,以“断绝万缘、清净身心”为要。
    在他就此征求方天意见的时候,方天同样微笑着点了点头。清净身心虽非正道,但在此君身上,却是能发挥不小的效用的。
    徐霞客每天只有静得下来,才有机会酝酿并成就着《徐霞客游记》,如果一直只是东奔西跑着,白天jīng疲力尽,晚上倒头就睡,那也不过就是个寻常游客罢了。
    伊凡、法尔斯坦等人都是各有结论,各在这一场讨论中发现了自己过往的某些不足,于是决定在以后的修行中作出调整,而他们的调整都很奇怪,几乎是同一个模式地“大转弯”,或者说大转折。
    以前小纯洁的,决定转变成大腹黑。
    以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决定以后走路时必须仰头45度角,那样才霸气侧露。
    以前冥想时间短冥想次数多,一天冥想几十次的,决定以后一天只冥想一次或两次,无限制地拉长每一次冥想的时间。
    ……
    被一直询问着,方天也一直微笑地点头着。
    于是最后,八个人一起躬身,真心地严重地感谢方天殿下的殷切指点和无私教导。(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六章 中庸,道路
    走向原本的反面,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或行为。
    理想的行为,应该是举一反三。
    什么叫举一反三?
    前世的华夏先哲孔夫子曾经有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在这里作方向、方面讲,四隅,就是四个方面、四个方向。
    举例而言,看一个人的xìng格,你不能只看他顺风顺水时的表现是怎么样。他在chūn风得意的时候表现得很谦虚,你就点头赞许道:“不错,这个人真不错,我喜欢!不像某些人,稍有点得意立马就把尾巴给翘起来了。”
    这个时候孔夫子就会摇头曰道:“nonono,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你这样的看人,会很杯具的。”
    你还应该看看这个人失意落魄的时候怎么样。如果他失意了,落魄了,倒霉了,陷在烂泥坑里了,就表现得很乖张、很孤僻、很怪异,那就说明,他chūn风得意之时的所谓谦虚,不过就是挟着胜利的果实,悠哉游哉地将心中的那份骄傲转化为怡然自得罢了,于是看起来,像是谦虚。
    其实这谦虚只是形于表面的,内里么,谁都没有他骄傲。
    这只是两隅,还有两隅呢?
    得意、失意是临时的状态,那么另外两隅就应该是较为稳定的层次。
    就好像一碗水,这水的平静与不平静表现的是状态。而水量的多少,比如说一碗啊、一缸啊。就表现的是层次。
    看了一个人得意和失意时的两种表现,还不够。
    你还要看他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又或者身处客位和身处主位时候的表现。
    他是一个小职员。并且才进公司。工作中勤勤恳恳,工作外任劳任怨,举凡端茶倒水扫地抹桌的事他都抢着干,并且大事小事,早请示晚汇报,于是你就说:“这个人不错。我喜欢!再观察观察,如果可以的话,就把他收为小弟吧!”
    (若干年后,该大哥被该小弟一刀干翻。“汝妻子,我养之,大哥九泉之下但请安心,一切都有小弟也!”)
    他是一个开拓创业时期的君王,求才若渴,虚怀若谷,你明明只有三四分的才华,他把你捧着伺候着,当无双国士、无上国师看待。终于有一天,他鼎定大业了。你欣慰而笑,而他高兴,为自己自豪。
    晚上睡觉的时候你还在想着,他会封我一个什么职位呢?
    (被你想着的这个人正在深宫中对左右密令:“派几个刀斧手,去,把这个老家伙给我给剁了,草,老子忍他很久了!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于是你这一觉睡得太酣,酣到再也没有醒过来。)
    (三天后。举国哀悼,那个人在你的灵前痛不yù生,“呜呼哀哉!痛失国师!悠悠苍天,此后何人能再殷勤教导于朕?国师于我,如师如父,今rì朕失师失父矣!”末了下令,国师有大功于国,配享王庙,子孙后代,非反不罪。于是你的家人感激涕零,你的儿子愿以一死报君恩。)
    这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杯具。
    因此中国古代,大凡明白此理的上位者,在考察下属yù引为心腹或接班人的时候,都要捧几下,砸几下,让其独掌大权几次,让其有位无权坐坐冷板凳几次。
    将其在这四隅中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了,然后才说,“可。”,或者“不可。”
    可之后,不管你以前现在居何职位,都可以一路青云直入中枢。
    不可之后,同样,不管你以前现在居何职位,都永远地一边凉快去吧,你就算做到死,做到最高层次,也只能是那个层次里的附属型人物。
    这就是四隅定位法。
    将此法用于择人,那就是“四隅择人法”,将此法用于立身处世,那就是“四隅立身法”。
    怎么个立身呢?
    将四隅两两相对连线,那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立身之处,就是华夏先哲所谓的“中庸”。中庸不是让你一直待在这个点上,而是让你将这个点作为立身处世的原点。
    该得意的时候,你就尽情得意,得意完了,你得赶快回到这个原点。该失意的时候,你也可以尽情失意,失意之后,你还是得立马回到这个原点。
    将这个点作为据点,四处出击,而又永不背离,那就是活得恣情纵意,却又一直蹈踏着中庸之道。
    所以老老实实未必是中庸,规规矩矩未必是中庸,温温和和未必是中庸,诚诚恳恳同样未必是中庸。
    所以放诞不羁可以是中庸,剑走偏锋可以是中庸,凌厉霸道可以是中庸,胸藏城府也可以是中庸。
    中庸是大道,而不是行为。
    践中庸之行者,多为庸人,体中庸之道者,才是达者。
    “致广大而尽jīng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华夏先哲相当推崇的一个立身、涉世、处事原则。
    你是一个画家,你的心中需要放得下万里江山,你的笔触却要深入到一片叶柄上的一只小小蚂蚁。
    你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深谙各种天体及其运行法则,但是在给你的小女儿讲星空的时候,却要再真诚不过地告诉她:“你是我的天使。看!你就是从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上走下来的!”
    在她长大后,她会知道,这是谎言。
    但是在她心中,你那无数震惊世界的物理法则,或许都没有这一个小小的谎言来得重要。
    她会因为这个谎言爱你,而不是因为你的那些物理法则。
    知识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而爱则不能,爱需要一以贯之。所以当知识和爱相撞的时候,知识需要给爱让道。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中庸。
    这样的一个世界,就是中庸的世界。
    方天并没有给安迪、法尔斯坦等人讲这样的一个道理,并没有告诉他们,最好的修行方法是四隅定位,而不是简单粗陋地走向原本的反面,接触感受那原本反向的世界。
    这当然不是因为藏私或什么舍不得。
    而是因为同为修行中人的他,现在已经知道,有些东西,还是最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着,在行走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
    那样的一个获得,才是真获得。
    道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
    若是这几人中以后有人走上这条道,那时,他当是决不吝与其作一次深谈的,然后将此中原理尽数告之。
    其实这样的深谈,方天已经准备好了。
    面前的这几人,其实都是他比较看好的人。
    为什么?
    因为在之前和他们每一个人的夜谈中,方天就有意地使用了四隅择选法。碍于只是谈话,且只是一场谈话,所谓的四隅择选,当然不可能怎么准确。但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合格的未必能够筛选出来,但是不合格的那些,却全都筛落下去了。
    所以在谈话中,有人表现的很恭敬,方天只是笑笑,然后说声再见。有人表现得很坦诚,方天只是笑笑,然后说声再见。有人表现得很热切,方天也只是笑笑,然后同样说声再见……
    再见,当然就是再也不见。
    对于那些人,有过一次谈话也就够了,第二次,那是徒然浪费时间。
    纵然这些人中有的以后或许会有改变,又或者比较大的蜕变——像他自己这样,但那又如何呢?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人,就算是中意的,也只需识得一些就够了。
    安迪等人,是在又一次的拜服与感到大有收获中离开的。
    告辞的时候,有几人分明yù语还休,话外之言,隐隐地透露着是还希望以后能经常与方天殿下作这样的会晤与交谈。其实这次谈话只是他们八个人谈谈谈,方天在整个过程中何曾说过什么?不过就是一直点头点头点头。
    但是他们八个人显然都不这样看。
    对此,方天只是微笑着,没给他们任何答复。
    来rì方长,以后再说吧。
    这些对他来说也仍然只是闲事,暂时他不会把多少的心思和时间花在这些东西上面。——赶紧想方设法,晋入法师,那才是正经。
    晋入法师后,最起码,最最起码,也可以给他换来十年二十年的宽裕时间吧?
    在那十年二十年里,就算他一无所进,也不会有人感到奇怪什么的了。而那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他徐徐图谋,筹划下一段立身发展道路。
    方天一刻也不会忘记,那突如其来的两次刺杀,更不会忘记,在第二次刺杀时,他在金字塔识海中看到的,那名刺杀者被天外破空而来的无形手指一下点为飞灰的事情。
    不知何时,如果他有了一个行差踏错,或许,另外一个同等或相似层次的手指,就要向他点来了。
    他有什么手段来防备那种力量的点击呢?
    没有,什么都没有。
    所以,他现在的处境完完全全地是似危实安,似安实危。
    而一旦那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他除了立即灰灰,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一只小白兔处在一个群狼共舞的地域,该怎么做呢?
    方天只能战战兢兢着,为自己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