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师声若洪钟,不急不缓,吐音清晰,字字送到在座众道耳中。
顿时堂上气氛森然,众道皆收了我执我慢,凝神静定,听大师宣讲。
第二十七章痴子专心玄幻术,天师宣讲大道歌(四)
)“本站域名就是全拼,请记住本站域名!”
此文通篇一百二十八句,从头到尾,没有一句隐语暗喻。文逸真人虽然是坤道,这篇《灵源大道歌》却并非专讲的女真丹法,而是清修一脉入门根基所在,大道所之,劝修士清平地基,琢磨心xìng。
张大师开场表白了摒弃门户之见,万法溯源,要见黄老根本。便将这清修派的经典拿出来,从“我为诸君说端的”,一直到“大道终于不负人”,字字解说,句句阐扬,没有丝毫纰漏隐讳。
钱逸群的心xìng修养,早在不自觉中入了门径,此时再听张大师演说《大道歌》,冥冥中自有契合,心中泛起阵阵欢喜。
堂下众道却没有钱逸群这样的际遇。
这却是为何?
原来清修一脉远较符箓、丹鼎更为源远流长。且看黄帝问道广成子,问的是“道”,绝无“法”、“术”之说。其修行法门更是师徒授受,不假文字,最重言传身教。师父往往放任弟子,直到要紧关头方才临门一脚,点破痴迷。
这样对于大根xìng的人而言,自然契合道理。诚如木师所言:不给指路方有无穷路数,一旦指路便只有一条路走。
然而世上到底名师多于明师,上士廖若晨星。许多道人修行不得法,心xìng没人磨,只凭着祖师传下来的书册典籍、只言片语,妄自揣摩,各种误解,哪里能入大道门径?
《灵源大道歌》自宋元以来,流传甚广,在座众道多有背过的,再听张大师说起来,心中颇有“不过如此”之感。
好一场盛会,倒像是专为钱逸群所开,余众尽为背景陪衬。
钱逸群每rì早起,在张师门前恭候,随师礼拜,护法坛前。散讲之后便回单房,打坐静修,灵蕴滋养,摸索内丹原理。如是三rì,钱逸群的气质为之一变,举手投足之间正气充沛,气定神闲,颇有高真模样。
“元真!我今作偈一首,请为参详!”张大师说完了《灵源大道歌》,口占一偈:
“大道从来有玄音,有缘洗耳细倾听。
sèsè空空原非相,喜喜怒怒无关心。
真阳还须求子午,抽添更要问庚申。
只看玄空一轮月,朝朝暮暮四时chūn。”
偈子说罢,张大师起身下座,众道谢师。
大师道:“功归祖师,德归大众。”
话音一落,道乐大奏,众道士转诵天尊圣号,恭送张大师回寮。
钱逸群紧随张大师身后,路过山门,突然听得外面一声佛号,震得人jīng神恍惚,脚步虚伐。许多道士并无内炼外修,登时跌倒在地,场面大乱。
“不管他。”张大师淡淡言道,便要再走。
“小僧慧光,顶礼嗣汉天师府、上显下庸张大真人。”门外传来另一声佛号,换了个人自报家门,却也是个和尚。
张显庸正是张大师的名讳。
钱逸群忍不住转头望向张显庸,心头砰砰直跳,暗自惴道:那邪道果然是胡说八道!还说他是天师八将……害我信以为真,原来人家竟然是如假包换的张天师!
张显庸乃是朝廷册封的第五十一代天师,号正一嗣教光扬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尤其是最后那个“掌天下道教事”,便是朝廷给的教权。凡开门论道、供奉道门祖师的三清弟子,都归他管。
钱逸群在吴县想找神仙抱大腿,连冷门如伍柳丹法都想到了,却没想过去龙虎山找张天师,实在是因为这位天师离他实在太高太远!何尝想得到,自己竟然稀里糊涂地给天师做了两回护法。
原来这三天宣讲,早有多嘴的道人传给了熟识的信众。那些信众自然回去之后也要传说,只到了第二天,琼花观门前就早早有信众等着,焚香顶礼,求入门旁听,极为虔诚。然而道门自有规矩,这些信众再热心,也只能守在山门之外。
唯一变通之处,便是有道人将张大师宣讲内容整理成册,许他们抄阅罢了。
如今三天宣讲完毕,张大师答应举行一场祈福法事,为众信众消灾解厄。故而门口早早就有一大干信众排队,都想轮个前排。
此时突然冒出来一个和尚,少不得又是佛道之争。
陈监院上前对张大师道:“大师,那慧光是大明寺方丈座下弟子,号称南国辩才第一。”
“与我何干。”张显庸横了一眼陈监院,抬足便行。
陈监院上前躬身行礼道:“大师,大明寺乃是扬州第一古刹,鉴真和尚传经授戒的法坛,信众颇多。”
当时许多信众并没有佛道之分,今天在寺里烧香,明rì又去观上随喜,见佛拜佛,遇神顶礼。陈监院拦下张天师,无非是因为怕在信众面前坠了名头,坏了琼花观名声,被和尚们抢了香火。
“道门守弱处下,有什么好争的。”张大师微微蹙眉。他见陈监院一副yù语还休模样,心中又不忍了,便道:“立观度人,也免得不正法弘教。本师尚未回寮告罄,便是法坛未罢,护法何在!”
钱逸群上前道:“弟子在。”
“去把那狂僧打发了。”天师随手一指大门,面sè如常,好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钱逸群头皮一麻,躬身道:“弟子智慧未明,除了打打杀杀便只会胡搅蛮缠,怕丢了道门的脸面。”
“执道不足以令人生敬,威德不足以令人生畏,哪里还有脸面在?”张天师道。
陈监院脸上红透,如煮熟了大虾,连忙躬身告罪:“弟子之罪。”
“速去速回,我在此等你。”张天师见陈监院还算恭谨明理,这才停了法驾,原地转向大门。
宝幢分列左右,华盖覆于顶上。琼花观的道人们搬来法坛大椅,请张天师落座。
钱逸群见天师坐镇,又有陈监院垫底,心中暗道:我也不管你那么多,你个秃驴要是跟我瞎得瑟,直接打得你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他快步走向正门,朗声对左右道士道:“吾奉天师之命,打发狂僧,左右且开了山门。”
吱呀呀山门开启,外面信众顿时涌了进来,散向两旁。
一个光头和尚,身着黄sè法衣,大红袈裟,手中持着一个木鱼,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上前一步,轻敲木鱼:“阿弥陀佛,道士胆怯了么?”他身后跟了四个棒僧,各个劲装,显然很有砸场子的经验。刚才那声狮子吼,也是出自他们其中之一。
“大清早开门见秃,乃是逢赌必输、行事必败之兆,道人怎能不怯?”钱逸群市井里也厮混过,毒舌洗礼也经历过,嘴上功夫恐怕比剑术还要强些。
那慧光和尚谈经解空辩才无碍,但是碰到蛮不讲理、冷嘲热讽、出口成脏之人却未必胜得过。
“道士还存了成败之心,落了下乘呀,速速散开,小僧要向天师讨教。”慧光一甩袈裟,便要扬长避短,总不信张天师也是如此。
“笑话,你既然分了上乘下乘之别,道人不入下乘,难道与你在上乘同席么?”钱逸群冷笑道。
陈监院听了心中一紧,暗道:这岂非老子所言水之为物,处下而不争么?这道人年纪虽轻,果然有些来历,难怪大师点名要他护法。
他怕周围百姓愚鲁,听不懂这么高明的机锋,唤来几个平rì善于解老子、庄子的道人,附耳叮嘱,让他们散入信众之中,以老庄经义解释钱逸群的对答。
那几个道人闻言大喜,暗道:监院果然好计谋!又可喜有厚道人这样的少年真修,这慧光秃驴怕是要踢到铁板了!
当下一一分开,找到自己认识的信众群落,发挥解说。
慧光听钱逸群随口应答便颇有佛理,的确是自己先有上下之分别心,还有什么脸面说人家存了成败的分别?他暗自忖道:莫非这道人是张天师的徒弟?他们正一道不是修炼符水么?怎么也会机锋?我且试他一试。
因问道:“道士sè中人耶?境中人耶?”
“道士道中人。”钱逸群立刻反问,“僧人者,曾字人旁。既然曾经是人,如今是什么?”
慧光见钱逸群肯跟他打机锋,心意足了大半。他自幼长在佛寺,各论经典何尝少读。当下卖弄道:“曾经六道轮回,如今只念弥陀。出自五浊六秽,人中芬陀利华。”
这偈子说起来也有些水准,没有回骂钱逸群,只是自表经历过苦海无涯,最终回头是岸,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其中更藏了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譬喻,可谓羚羊挂角,不着痕迹。若是有佛门高僧在此,也不得不点头赞叹。
琼花观却是道士的主场,不说有没有道士通晓佛经,且说这些信徒都是平凡小民,多半连字都不识得。你若说白莲花,人家还能“哦”一声,偏说什么芬陀利华,落在听众耳中只会问一句:那东西能吃么?
慧光见周围反应惨淡,心中不喜,却尚未寻到根源,更加着力卖弄,喝问道:“道士曾经是什么!”
“你大爷!”
钱逸群手中暗扣落宝铜钱,默诵乾坤一掷,朝慧光和尚掷去。登时漫天金钱,烁烁映rì,噼呖啪啦落了一地。
周围信众齐声惊呼。
慧光吓得举起袈裟大袖便要遮挡。
钱逸群疾进疾退,凌空抓住一枚金钱,收了落宝铜钱,哈哈笑道:“和尚胆怯什么?”
第二十八章大明寺前争佛道,雪花庵里起机谋(一)
他对此原本就十分自卑,今天又被钱逸群当众羞辱,更是气得面红耳赤,甩袖便走。
周围信众大多是因为趋吉避凶、消灾解厄才来敬香礼拜,有几个对祖师是真情实意?见琼花观的年轻道士都有这等法术通玄,神通广大,激动起来,纷纷叫好,一边将钱逸群捧到天上去,一边又落井下石奚落慧光和尚。
钱逸群回到张天师座前,打了个躬,道:“弟子幸不辱命。”
大师不知臧否,起身便走。道乐旋即响起,众道人继续恭送大师回寮。
这事原本只是个小小插曲,钱逸群也没有放在心上,谁知慧光在士林之中却颇有些名气。许多淮扬士子将他视作佛印再世,以与他共游、参禅为荣。
慧光回到大明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不说自己心xìng不好,经不住钱逸群考验,只说道士仗着自家地盘,用玄术欺负人。
又有几个一心向佛的居士,听说这事大为不平,纷纷道:“我佛如来传下人天**,三千界里唯我独尊,怎么能让个道士赢了去?定要再比过!就在大明寺比过!”
慧光一想,的确如此,怎么能坠了我佛名头?这些居士非但热心,更是有钱有权之人,当即联络亲友,在大明寺山门牌坊前搭了个三丈见方的法坛,靠近山门这边布下经幢宝幡。另一边却是空着,着家人大街小巷张贴论柬,要琼花观里的道士前来论战,若是不敢来,便是歪魔邪道。
陈监院被这论柬逼得无奈,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自古以来,和尚找道士辩论就没一次按常理出过牌。何况道士讲究讷于言,敏于行,一旦跟人争口头长短。自家祖师爷那里就过不去。参加这种论战,除了自取其辱还能有什么意思?
然而一旦打开门做生意,就得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玩。琼花观若是子孙庙,当家道士自然可以把门一关,充耳不闻,自己修炼。既然是十方丛林,受大众供养,就得承担起维护大众道心、正信的义务。
道士可以不放心上,道观却不可以退让。否则那些信众退了道心。这恶孽算在谁身上?
“我忝为监院,的确不能逼你前去。总求看在道门一脉,也帮我维护一下祖师道场吧。”陈监院苦口婆心对钱逸群道。
钱逸群自从张显庸回龙虎山便有些恹恹,总觉得没了天师坐镇,这观里气象一时变化,变得俗不可耐。他又想着玉钩洞天下面的郭璞真墓,也不知道《青囊中书》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
琼花虽然仍旧开着,但是“钥匙”的关键却再也抽不出来了。至于yīn山法里的落黄泉,那更是无从学习。
身在宝山之侧,却无入山之路。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么!
“张师离去前,曾说起玉钩洞天之事。”陈致和见钱逸群神情萎靡,漠不关心,索xìng拿出自己观人的本事,一针见血,挠到了钱逸群的痒处。
“唔,张师怎么说?”钱逸群问道。
“张师说。你必然会寻机再下洞天。”陈致和见钱逸群上钩,主动在握,不由微笑。
“张师可让监院老爷留下什么话给我?”钱逸群jīng神一振。
“张师说,让我牢守洞口。不可让你下去。”陈致和缓缓坐回圈椅,好整以暇道,“张师说了,厚君贪恋小术风景,而《青囊中书》九卷中都是天文堪舆、五行卜筮之术,恐怕他得了之后越发背离大道,难成道果呢!”
钱逸群宛如被凉水兜头浇下,心中暗道:你倒是好心,可我偏偏对大道没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