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扇-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对松亭踏上了十八盘,这里已是山径蜿蜒、石阶剧陡,仰头看去灰白色的石级如同瀑布般直铺下来,挂在了壁立万仞如同斧成的翔凤岭和飞龙岩之间。太多的游客们只能呆立在对松亭的石坊下不住的摇起头来,不少的人已是一脸的惧意,想来他们是上不能退不欲的左右为难,其实只须再努力上前便可一看天下的至景。遂撇下漫漫的红尘,直登而去。穿越升仙坊,超过了一群又一群的游人,终于征服了愈攀愈陡、越登越险的十八盘,安然抵达去仙界的大门南天门。

南天门巍峨地矗立在群山峻岭之间,金碧辉煌仪态万千,如果从这里看下来当是如一尊神般俯视芸芸众生,在一些传说中从这里而去便能直达天庭,从而去参见天下的人们共崇的玉皇大帝,从而抵达神仙们所住的地方。也不知古人们是如何的有这般奇怪的念头,如何真的能从那里到了另一处所在,或许这其中是有些个缘故的。看着门两侧石柱刻着的对子“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对于仙神之说更是不再在意。

对于古人的说法心里也是有着许多的不解,只是从前隐隐的将个洞天当成了一座山间的洞窟,有时也想着洞天是不是应指的是建在山顶的房屋,或许与远古时的涛天巨浪有着关系罢,那时的人们在大洪水袭来时为了逃命而不得不奔上高山峻岭,从而将个活命之地称做了洞天,只是这个洞字从何而来心里真是有了些糊涂。

在那个尧舜禹的时代定是生了些大洪水袭卷了天下,老古人们便万般无奈的将个家儿搬向了高山,肚子饥了时采集些野果儿裹腹、夜临时寻个洞儿暂时的住了,想来这其中的苦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只是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常用的辟谷当是来源于在山中生存的一些前人的经历,只是那些经历在现在看来当不得真,是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苦苦的挣扎的结果,如果真的像一些书中所道的成了一个必须成仙的过程可真是好笑之极了。

想来那个仙字本就是人靠着山而写成,或者是人在了山上成了个仙儿,有了仙当然也就有了洞天,只是本已有了个极好的住处又何必将个洞作了个居住的屋了,依着山图公子所记的那些个故事,这一时也才明白了过来,蓬玄洞天当就是指了泰山,这一整座的山便是一个老大的洞天,虽然这个洞天方圆不下百里,可在他留下的记述中那个洞天却是周回一千里,这两者相差的何其大了。

李化和符辉明显的行不动了道,气喘吁吁的走走停停,清风却是脚步如飞行在了我左右一步不离,不过脸色也变了太多,不再有那种神定气闲的模样了。只好走上些路等等身后的向个人,不少的游人们依然是喘着粗气向上而去,其中并不少了一些年老之人,一个个的拄了拐比年轻人脚步快了许多,这个洞天对人们的吸引力当是非同小可,

其实洞天一词本来是东晋时才出现的,距今的时代也并非过于了遥远,在那个时代出了不少的仙神一同迈向了天界,只是那一处处的天界不知是不是我曾去过的那些地方,或许是不是还有另外的一处所在供行去的人们安住了,可若真是依着了东晋时的那些所遗留下来的书中的解释,洞天一词并不是专指了直入云天的高山,相反到是道是在山洞之中别有一番天地之意,我本来也有这种想法,可是站在了这里便又有了些疑惑,山图公子将这里所有的山山水水统称为洞天,那么是不是那些古人们有些意见并不是太统一了的缘故,如果能有机会让他们行到了一起,想来他们一个个的定会各执一词而争执不休。

在六朝所出之《茅君传》中更有记述,泰山本为神仙们所居的洞府和道士们理想的修行地,另有一种称号便是“三官空洞之天”,在《遗迹纪》列出了后人极少知道的一些仙神的名,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何其生等俱是榜上有名,其实这些仙神们的事迹本就在了人间有了道士之前即存在于天地间的。

《隐逸传》说道了晋代的道士张忠的事,说是张忠因永嘉之乱而被迫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引之法,在我看来说不定他是万般无奈而不得不成了个野人,东躲西藏的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后来还道他是“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又言是“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后来那位大名鼎鼎的苻坚“遣使征至长安欲留为官,辞还归山,行至华山而逝,谥安道先生”,想来他当是在泰山最早定居的一位道士了。

在顾炎武先生所著的《岱岳观造像记》中道,“泰山之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高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层,每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像之记。”说得便是道士在泰山建醮造像的事了,最早的一个故事为唐高宗时,“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并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那位郭行真应是唐显庆年时主持东岳观的道士,在其身后弟子不知有多少,那位古人在现在很少有人道及了。

午时即到了极顶,四面看去一路而来的那些景点似乎早已是少了些颜色没有些许的高昂,至于曾叹息不已的青帝观、群玉庵、升元观、乾元观、龙泉观、酆都庙、万仙楼、灵应宫早已是忘在了脑后。

站在极顶感到风声飒飒,有了一种飘然欲去踏入虚空的念想。从这里看下去更有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情感,豪情壮志不由的从心底深处直荡胸间,看漫漫世界普天下之众当是没人能在我之上,我便是神,从胸间博发出万种气概直冲霄汉,红尘万卷之中惟独领风骚,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便能最好的对现在的情感进行拴释。

行到一巨石前停下了不停奔涉的脚步,看着云海如潮滚滚起落,不由的仰看天穹长声直歌:“展开双臂在蓝上上飞翔,飞过那丛林飞向那海洋,自同自在尽情的呼吸,勇敢向前就会有方向。展开双臂在蓝天上翱翔,伴着那白云同风儿欢唱,忘却烦恼忘却所有的事,让心在这里随我去流浪。”

“大哥,你唱的那是什么歌?怎么那么的难听哟?”李化的声音从身后虚虚的飘了过来。

微微的一怔扭头看去,符辉扶着李华、李华拉着清风,一个个苍白着脸弱弱的站在了我的身前,不知方才怎么就将他们几人忘了去,心里有些愧疚。

“俺自编的,你们怎么才上来?”看着李华笑了笑道。

“俺们得歇歇了,这腿都不太听了使唤,”符辉看着我不好意思的道:“对了大哥,这一路光是不停的走,要不俺们去四处看看转一转?也显的俺们没白来一圈。”

看着符辉点了头笑了笑,于是四人便先后行进了玉皇庙大院,最先看到的是极顶石了,它卧在一圈石栏之中,石栏上捆满了各种各样的铜锁,正是有碑石写着“泰山极顶”,不少的游人们不停的拍着照以给自己留个影好做个纪念什么的,也有些伸长了手臂努力往里面的孔洞投些硬币以祈求老天保佑能让自己发些个财,可也不想上一想,这究竟是破财还是发财了。

乱乱的四处走了走,因时光尚早一起去看看在壁如刀削的刻有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的唐摩崖碑,去欣赏北斜横出其形犹如起身探海的拱北石,悠闲的去瞻鲁台转上个一圈,李化便一步也不肯再行了。符辉也是一脸央求的模样,只清风似乎极是勉强的控制着自已的脚步,只好去了小摊前寻了几个小竹凳暂时的坐下来喝上杯茶。

李化喝茶的模样似乎像是要将这一生的水都灌入肚中般的没个休止,符辉是双手握住了茶杯一口气的将杯里的水倾入喉中,清风的动作便优雅了许多,只是只手端杯的动作极似的个女子,让方放下茶杯的李化笑个不休,依了他的话清风这一时的动作便是个有些处于男女之间的那种人的姿势,无论如何要改了去,清风只是将个头摇了如同个拨郞鼓儿,仍是一口一口的将杯中的茶水慢慢的抿着。

依了符辉的话这便要行下山去,可我的心中不知怎么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那就是这里似乎是我此次南行最重要的一处所在,在这里我当是能够理解些什么,只不过也只能够在心底隐隐的感觉着好像有什么物事在向我不停的招手,那究竟是什么还暂时的不很清楚。

本想着让他们三人就此下山而在店中等着我的到来,这时冷然感觉到一股极是强大的气息直直的逼近了我的身侧,不由的谔然的张眼四处寻去,一个胖胖的少年行上了台阶微笑着向我行了过来,顿时大叫一声从小凳上直直的跃起两、三米高,也不管这一时有多少的游人,在半空中一个急促的折身向着来人直扑而去。

第二百九十章 联手对敌

李华回来看我了,心里觉的似乎天下所有的欢喜事齐聚在了身边,直直的扑了过去后看也未看的将李华直接的拥在了怀中,只是不停的大叫着似乎流下了泪水来。

想想这些日子来那些让我时时牵肠挂肚的人儿真是让人片刻也放不下,一个个的音容笑貌只能够埋在心底的深处,那张让我几欲疯狂的俏颜更是让我几乎睡不了几个好觉,常常的夜半醒来默默的拥着大被在床上坐到天明。

李华的个头已是不弱于了我身子也魁武之极,只是脸上带了些少年不应有的风霜,一道深深的疤痕从其额头直划而过几乎到了右眼,如果那伤再向下探的一探其眼目当真是难保的住了,不知他遇上了什么样的可怕的事,想他的能力又能有何人能将他伤的如此之重。

李华看着我眼中也有了些泪水,过于疲惫的脸容让人直是不忍再看上一眼,分别了这些日子来不知他是如何过的,在他的身边除了翠翠外当是再也没有一个贴心的人了,将军们虽然一个个的也能够听了他的使唤,可那些仙神们岂是省油的灯,怕早已将他支的东跑西颠的没个片刻安稳的时候、

“华子,你这是打哪里来?那些人可还好不?”我看着李华流着泪问道。

李化笑着点了点头终于下了泪颤着声音道:“俺是从太微直接下来的,还有好些人均是四处分开了各自去了不同的地介。哥,俺可是真的想你,原本想着你一去定是奔向了那一处天下,后来还是大师算出你回来了,虽然时间退了不少,可你还是你一点也没变了去,在太清没有停下身直下而到了这里,一到这个世上就感觉到你的气息,这不就来了么?”

缓缓的松开了抱着李化身子的手,让欢喜的泪直落大地,心里更是将翠翠念个不住,只是也明知道我与她两人并不能相遇在一起,那些思念只能是让天空中朵朵的云儿带了去,这一生只能是在思念中渡过了。

“俺哥俩喝些酒去开心、开心,”看着李华不由的大叫一声,在这洞天之上能够再次相遇可真是让我有些难以自己:“那里有个天街,天街有好些的小饭馆,走。”说着伸了手将泪水一把抹了去后再伸手拉着了李华的手,顺着台阶向着天街大步而去。李化、符辉和清风慌忙的追在了身后。

到了天街寻了个饭馆进内在椅子上坐了,李化明显的知道了我的想法不住口的催促着饭馆的主家快些取些吃的物事来,不过饭菜当真是贵了太多,洒到有好酒是芦洲大曲用了白琉璃瓶装了。

将酒碗布开倒了酒还未喝的一口,李华突然怪叫了一声伸了手将清风隔着桌儿凌空提起,从桌上空将个人直取到了身前,将个桌上的酒瓶碗筷“咣铛哗啦”的摔了一地,然后伸了手指在清风的身上一阵乱点,怒气冲天的对着清风咬牙切齿的大喝起来。

“你老实说,你的师傅到底是谁?你怎的会哪些运功的法子?你怎么与俺哥到了一起的?你到底想做什么?”李华圆睁着环眼死死的盯着已是瘫坐在地上的清风,原来白净的脸儿有了些青紫,额头上那道斜斜的长长的疤痕便让他显的极是狰狞。

我唬的几乎不知要做些什么,对于清风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些好感,本想着让他也能学些我所知的功法,可是李华这样行事不知是何意,店家已是忙不迭的将地上的撒落着的物事收拾了起来,不过不敢出声相劝,只是小心的看着李华紧忙手脚。

清风一脸痛苦的模样满头大汗对着李华声音急促的道:“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意思,我的师傅叫元虚,现在在南方的一座大山里修行,只知那座山上有个老大的熔洞,师傅每次带我去时都是风风雨雨的根本看不见怎么去的路,这次是师傅让我给大哥送来个小木架,这才到了一起,我根本没有任何的恶意,你还是放开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