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大夫一脸沮丧:“去了……,隋家不让小人进门。”

  “唉,那就麻烦了。”钱县令指了指桌上和地上的礼物,低声道:“你这次的东西,本县是断不敢收的!实话告诉你,先前本县是想将这些东西当面上缴,给州医署汤博士处理,以明本县秉公执法之志,听你说得可怜,又念你我相交多年,你再本县行医,救治过不少百姓,也算劳苦功高。所以好意提醒你一句,趁他还没来,赶紧把这些东西都收了起来,别让汤博士知道,你我都不好交代。”

  “是是!”倪大夫失魂落魄一般,兀自不死心,勉强挤出一分笑容,低声道:“打老爷,这个……,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哪个医者也不敢说包治百病,纵然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也不敢拍胸脯说一辈子没失手过啊。隋掌柜老母病危如此,病重不治,那只能怪她的病自身太重了,所谓‘治得了病,救不了命’,‘阎王要他三更死。谁能留他到五更’?总不能因为病人死了,就要医者无辜殉葬啊?!”

  “无辜?”钱县令冷笑道,“是不是无辜,待会两位医官来了,你就知道了。”说到这,倪大夫又恢复了淡漠的表情,瞧着两手指甲,道:“倪大夫,汤博士可马上就到了,要是看见你这些个东西,只怕你就更难说清楚了!”

  倪大夫顿时慌了神,赶紧忙手忙脚将礼物装好,跑到门口,左右看看,见汤博士他们果然还没过来,赶紧招手将门外远处候着的店伙计叫了来,将大捧盒抬走了。

  过得这片刻,倪大夫终于稍稍稳住了心神,喘了一口气,低声道:“大老爷,舍弟可能会被如何处置呢?”

  钱县令瞧了他一眼,冷冷道:“这个……,本官不便奉告!”

  “是是……”

  倪大夫诺诺连声,不敢再问。

  他知道,既然这件事涉及到了县令的顶头上司,又是三道指令这么下来的,他心中已经很清楚这里面孰轻孰重。若不出足够重的大礼,只怕难以打动他的心。眼下情况未明,不宜贸然出手,先摸摸情况再说。不过,从钱县令这态度和刚才的话,倪大夫已经知道,自己弟弟有可能用药上也多少有些问题,要真这样,那只怕更没得希望了。

  又过得片刻,门外终于响起脚步声,门口侍从高声道:“汤博士,安医官道——!”

  钱县令忙站起身,等汤博士进来,上千一步拱手道:“汤大人!”

  汤博士忙躬身一礼:“钱大人!”礼毕,瞧了一眼旁边的倪大夫,淡淡一笑:“原来倪大夫也在此啊?”

  钱县令忙赔笑道:“倪大夫是来询问他惠民堂倪二的案子的。——请坐!”

  等汤博士和安大人坐下以后,倪大夫忙上前一步,一拱到地:“小人拜见两位大老爷。”

  汤博士扫了他一眼,却不理睬,转头对钱县道:“但不知钱大人召唤卑职,所为何事?”

  “适才倪大夫来询问倪二的事,提到他弟弟医术不差,应该不会用错药的,故觉得这件案子很冤枉,因这件案子是刺史大人交办的,本官不敢冒失,故请大人过来解释一二……”

  “解释?”汤博士嗤的一声冷笑,“什么好解释的,事情已经水落石出,案犯下方用药,‘故不如本方’,依律当以故杀罪论!事情已经昭然若揭,证据确凿,就等着大人升堂断案,查清这厮为何要谋害老妇人,判他死罪上奏朝廷,卑职也好回去禀报刺史大人了。”

  一听这活,倪大夫身子一晃,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作为多年行医的老大夫,对医疗事故的处罚是很清楚的。在唐朝,根据《唐律》的规定,一般的过失导致的医疗事故,叫做“误不如本方”,最高时徒二年半,比现代医疗事故罪要轻的多。但是,如果是故意用错方药,则叫“故不如本方”,那就是按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论处了。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至于什么是“不如本方”,根据《唐律疏义》的规定,是指“医师为人和合汤药,其药有君臣,分量,题疏药名,或注冷热迟驶,并针刺等,错误不如本方者”也就是说,根据官府认可的医书典籍,对方药的配伍、剂量、冷服热服,先煎后煎,以及针刺部位等等的有明确规定,你没有按照规定下方用药,或者不按规定乱使用药物的名称导致药铺出药错误等等,就叫不如本方。简单一句或,就是使用方药违反规定。

  倪大夫原以为这件事花钱能搞定的,没想到送钱人家不收,原来是想要自己弟弟的一条性命!

  来衙门之初,他就算打死也不会相信弟弟是砍头的罪名。一时慌了神,也顾不得礼貌了,冲口道:“舍弟断不会故意谋害老妇人!舍弟一定是冤枉的!几位大人,能否告诉小人,凭什么要定我弟弟‘故不如本方’的故杀之罪?”

  “是否冤枉,升堂之日查案之时,你到堂下听审,自然便明白了。——钱大人,卑职还要回州府将此事禀报刺史大人,就不奉陪了,几时升堂问案,还请大人尽早定夺。大人能等,只怕刺史大人那等不得!”

  钱县令诺诺道:“已经定了,后天上午升堂问案。正准备报请刺史大人呢。”

  “那就好。告辞!”汤博士袍袖一拂,也不看倪大夫,扬长而去。

  钱县令忙把汤博士送到门外,这才轻叹一声,慢慢转身回来,瞧了倪大夫一眼,拱了拱手,连话都不说,转身走了。

  安医官也一言不发,拱手跟着出了花厅,只剩下倪大夫神情恍惚站在那里。

  倪大夫呆了半晌,一身疲惫地拖着脚步慢慢出了衙门,回到惠民堂。

  惠民堂已经关门歇业了,大宅内悲悲切切都是人,白发苍苍的老母,倪二的妻妾,媳妇、女婿还有蹒跚学步的孙儿,一屋子人都眼巴巴望着他回来。

  先是看见店伙计把礼物又挑了回来,接着又见倪大夫哭丧着脸的回来,便都知道事情不妙,只是顾及老娘在旁,不敢放声大哭。可抽噎声已经让老母察觉,他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倪大夫的神色,颤巍巍拉着她的手,道:“儿啊,事情到底怎么样了?你跟娘说实话!”

  倪大夫不敢把刚才听到的事情告诉老人家,生怕急出个好歹,只能勉强挤出一点微笑,说不妨事、自己正在走门路,弟弟很快就能出来。

  安抚下老母回屋休息后,倪大夫这才把自己的妻子,倪二的妻妾、儿女叫到屋里,关上门,把事情经过说了。倪二的妻妾儿女听说倪二可能会被定死罪,顿时慌了,哭成一团,哀求倪大夫务必想方相救。

  一番商议,都觉得要先了解事情真相再说,汤博士和钱知县都没办法,只能找安医官,他或许能说出事情真相,得知真相之后,才好想法子。这安医官倒与倪大夫平素关系不错。

  正商议,一个小丫鬟急匆匆跑进来,福礼道:“老爷、太太、小少爷有些不对头,好像是病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倪大夫皱了皱眉,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沉声道:“怎么了?”

  “小少爷额头好烫的,还拉肚子。”

  “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今天上午。”

  “为什么不早说?”

  “小少爷说没事,不准我们说,怕吃药,说药太苦了。说他还要堆雪人打雪仗……”

  “倪大夫的老婆急声道:“不是说了不准他到雪地里玩吗?”

  “我们劝不住……”

  “为什么不来告诉我们?”

  “小少爷说了,谁告诉了就用刀子割花谁的脸……”

  这个小少爷是倪大夫夫妻的小儿子,小名“智儿”,今年七岁,夫妻两十分溺爱,把个脾气惯得不成样,而且很骄横,平素没把丫鬟仆从当人看,他说用刀子割丫鬟的脸,那就肯定会割的。难怪丫鬟害怕不敢来告诉。

  倪大夫知道儿子这秉性,现在也没空责怪丫鬟,治病要紧,沉声问:“小少爷呢?”

  “在屋里躺着呢。”

  倪大夫急匆匆来到卧室,只见儿子躺在床上,盖着被子,一个小丫鬟在旁边服侍着。见他进来,忙起身道福,退到一边。

  倪大夫俯身瞧了瞧儿子,见他面色如灰,眼神迷蒙,脸颊潮红,忙伸手一探,发觉额头滚烫,柔声问道:“智儿,觉得怎么样?”

  “冷……”

  “还有呢?”

  “肚肚痛……,拉肚肚了”

  “拉什么样的?稀的还是水的?”

  “水稀水稀的。”

  倪大夫帮儿子诊脉望舌之后,微笑道:“没关系,你这是受凉了才会发热拉肚肚的,跟你说了不要去雪地里玩,你就是不停。所以受寒了。爹开副药给你吃了,就会好的。”

  “我不吃药!好苦的!”


  第119章 供认不讳

  倪大夫劝慰了几句,这才离开,回到前堂开了白虎汤,顶住妻子煎好后亲自给孩子喂服,免得这小子又让丫头骗说喝了,病不得好。

  当晚,倪大夫又备了重重一份厚礼,不敢带大件的,免得人见了起疑。只带了一小匣子的金银珠宝,也不带旁人,独自一人趁入夜未宵禁之前,坐着马车来到安医官家中拜访。

  安医官开始也打官腔,待到见到倪大夫打开小匣子,露出满满一匣子的银锭时,两眼放出的光芒比那银锭的白光还要强烈。嘴里还使劲咽了一声口水。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叹了一声,道:“倪大夫,不是小弟不帮你,实在是这案子是刺史大人亲批的,到时候要回禀他老人家知道的,谁也不敢做假,再说了,连县令大人都帮不了,我位卑言轻,更是无从帮起啊!”

  倪大夫悲声道:“这我也知道,不敢求你冒死相帮,只求你把事情真相相告,我等也好想办法。”

  一听这话,安医官立刻舒了口气:“这倒容易,反正过两天升堂,这些都是要当堂陈述对峙的。——根据令弟所说,隋母当时得的是寒疝,令弟用的方剂是大乌头煎。老太太吃了药,没一顿饭工夫便死了。隋家便怀疑药里有毒,当时也没怀疑是令弟下毒的,当即就报官了。钱县令知道隋家跟刺史欧阳大人的关系,不敢怠慢,亲自带我及仵作、捕快等人去往勘查。经本官和仵作联合验尸,确定的确是中毒身亡……”

  倪大夫心头一动,忙问道:“中毒症状是什么?是否是乌头中毒?”

  大乌头煎只有乌头一味药,若不是乌头中毒,那就可以判定是别人下毒,从而排除自己弟弟用药错误的嫌疑了。

  安医官冷冷一笑:“倪大夫,要不是乌头中毒,谁又会平白无故找令弟的麻烦?——老太太吃药下去,片刻功夫,边叫喊四肢仿佛蚂蚁在爬,四肢抽搐而死。老太太服药前后,有儿子、媳妇、丫鬟仆人等多人在场,都目睹了整个经过,没人诬陷令弟的!”

  “可是,这也不能说是舍弟用药不妥啊。或许是老太太病重垂危,命在那刻,怪不得旁人啊。”

  “说句实话,刺史大人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包括隋掌柜一家,也不是随意诬陷别人的人,若不是有真凭实据可以断定令弟‘故不如本方’,断不会如此的。”

  “真凭实据?什么凭据?”

  “药渣!”

  “药渣怎么了?”

  “怎么了?嘿嘿”安医官几声冷笑,道:“我问你,‘大乌头煎’用乌头几枚?”

  大乌头煎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尽管该书成书于宋朝,但由于是对汉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的发现整理,,而《伤寒杂病论》是当时医学成就的一次总结,其中很多方剂在当时已经流传,所以大乌头煎其实早在汉朝就已经流传于民间,在唐朝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方剂。

  倪大夫自然知道,脱口而出:“大乌头煎用大者乌头五枚。”

  “嘿嘿,这就对了,你知道你弟弟用了几枚吗?”

  “几枚?”

  “整整八枚!”安医官两首一比划,冷笑道:“全是这么大个的!”

  “啊?”倪大夫一惊之下,差点从椅子上跌坐在地上。

  大乌头每枚高达五十六克。按五十克算,五枚乌头就是二百五十克!这已经是惊人的大剂量,而八枚,更高达四百克!也就是将近一斤重!

  (注:关于乌头的重量,说法不一,相关很大,上述重要是采用的专门研究《伤寒论》的郝万山教授的观点,而很多书友喜欢用“百度百科”中的说法,那留着的重要就差太远了,百度百克乌头一词的解释中认为,大乌头每枚只重十克,而大乌头煎的五(应该为每字)枚重五十克,只有郝万山教授的观点的五分之一。本书之所以采用的是郝万山教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