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那个不对咱家竖大拇指,可谁不知道自从咱家穷了以后,不管咱家对他们剁好,他们还不是个个斜着眼睛看咱们,抢咱家的时候,更是一个比一个抢的欢,每一个人想着咱家的好。今天,我和大哥啥也没做,就拿着银子在街上溜了一圈,不管背后他们怎么说,眼红也好,发酸也好,还不是舔着脸往我们跟前凑。哼,一个个王八羔子,等着吧。以后咱们有了钱,有他们求咱的时候。哼哼,看我不折腾死他们。”
一席话,说的小花他们快意无比,不管生活多难,这一次到底出了一口恶气,同时变强的心也更坚定了。
“行了,都别得意了,咱们一下子拿出来这么钱,不知道村里人怎么想咱呢。这几天都小心一些,夜里睡觉也警醒些。出去的时候你们也不要太高兴了,有人问咱家钱哪来的的时候,不要傻不愣登的说实话,就说是继文他们两从你们爷爷老家借来的。尤其是老大,管我你的嘴巴。”许家大爹严肃的对几人道,尤其是狠狠的盯着许继文看了两眼。许家大爹又一次给他们泼了冷水,理智的总能让人从兴奋中惊醒过来。不过,他再怎么了解儿子,也不能缝上他们的嘴巴,大嘴巴的许继文到底给许家招来了一场风波。
兴奋的小花他们被许家大爹一句话点醒,也收敛了面上的喜色。尤其是小花和许继文兄弟两更是想起来京城卖交椅时的凶险,再不敢掉以轻心。事实也证明居安思危绝对危言耸听。
接下来的几天是走亲戚的日子,许家亲戚少,正儿八经需要走的也就是三兄弟的姑姑一家了。等到初四,三兄弟就闲了下来,清点清点东西,地里逛了两圈,干劲十足的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奔波。等到初六大开市,一个集市下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五十两银子也没剩多少了。话说银子永远都是挣起来艰难,花起来容易。
初六以后,许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做马扎,为了抢占先机,他们一致决定要多做一些才拿出去卖。三兄弟挑木料,买工具,联系铁匠铺,许家大爹和二爹忙着搓绳子,小花则负责穿绳索,编杌面。全家齐上阵,忙的热火朝天。至于交椅,因为有所顾忌被小花他们雪藏了。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们再做出来卖。
一连忙活了将近十天,眨眼到了元宵节的前一天。虽然小花他们每天不停歇的做活,到底全人工速度够慢,忙活了这么些天,他们总共才做出来百来个马扎。小花又清点了一次数量,心里有些烦躁,习惯了现代的机械化批量生产,这速度实在是考验人的耐性。即使她提议分工合作,也没能达到她的要求。但许家其他人,看着做出来的一摞摞的马扎却很满足,这速度可比以前做凳子的时候的快多了。即使刨木头的许继武腰累的开始发酸,有些佝偻;负责钻眼的许继文和许继武两人手上一道道血口子;许家大爹和二爹搓绳子的手发僵木讷,他们的脸上每天也都挂满了希望,笑呵呵的。
十四这天,掌舵的许家老爹发话,“忙了这么天,大家都累了,这活也不急在一时,咱们今天就歇一天。老大,你们三今天也带着你们媳妇到镇上逛逛。”
许家三兄弟虽不是小孩子,但没有生存压力的赶集还是让他们有些激动。自从小花婆婆生病以来,这些年,三人每天都在为挣钱发愁,被身上的包袱压的喘不上起来,没有一天的轻松日子。现在虽家里钱不多,没有了欠债的压力,几人变得活泼了不少,玩闹也有了心情。
小花却有些兴趣缺缺,上辈子见识了农村过年的热闹和淳朴,见识过了城市过年的索然无味,她对古代元宵节实在提不起兴趣。况且年前的县城之行,也让她对出去赶集心有余悸。“我不想去,你们去吧,我在家休息”小花恹恹的道。
许继文一脸的无所谓,许继财皱着眉欲言又止,许继武却劝道“和我们一起去吧,一年也就这么一天,错过就可惜了。”见小花皱巴着脸,又关心的道“你放心吧,镇上的人也还算老实,而且这次我们三个都去,会护好你的。”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过来拉小花。
许继财也上前帮忙,两人一拉一推,裹挟着小花出了院门。小花虽然不想去,但到底拗不过两人的好意,随着他们往院外走。三人推搡间就耽误了些功夫。
走在前边的许继文停住脚步,转过头,皱着眉毛不耐烦的对小花他们催促道“你们走快点行不行,”然后,看了小花两眼,训斥道“小花你磨磨蹭蹭的想干啥,要去就去,不想去就别去,省的让人劝耽误我们功夫。”说完小花,又转过头对着许继武、许继财两人道“她不想去,就不去,你们劝她干嘛,多事!”
小花被许继文的态度弄得糟糕无比,无论有几个丈夫,但许继文毕竟也是她的丈夫,丈夫许继文的这种态度让小花很受伤,也让她很是恼怒,还有隐隐的担心。“许继文这个样子对她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等以后有了钱,他尾巴还不翘天上去。不行,得提前敲打敲打他”心里这样想着,小花就挑挑眉毛,脸上就有了发怒的征兆。
许继武听了许继文的话,也觉得他的这种态度有些不妥当,又注意到小花的脸色不好看,赶紧的说道“哥,小花是咱媳妇,咱们不对她好,谁对她好。再说,现在是过年,我们又是在外边,你也不怕人笑话。”说完,抬抬头,示意他看街上竖着耳朵兴致勃勃看热闹的那些人。他这话说得多有水平,不仅替小花责备了许继文,提醒许继文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提醒小花。
许继文脾气有些暴躁,被弟弟教训的有些下不来台,但也注意到那些看热闹的人,嘴张了张到底没有再说,只是一个人闷头在前赶路。
小花又是气愤又是郁闷,气愤许继文不体贴她,对她态度不好,郁闷的是她也不想和许继文当街吵架,闹得满村皆知,影响夫妻感情。毕竟她是想调教许继文,不是和他决裂,只得嘟着嘴闷头赶路,准备回家在教训许继文。
一路上,许继武和许继财照顾着小花,不断地说着趣事,想让重展笑颜。而许继文这人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开始时一人在前闷头赶路,后来耐不住寂寞,加入到许继武他们当中,只是小花对他不理不睬,让他几次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想和小花说些什么,却张不开嘴。小花心情也好了不少,只是她打定主意要给许继文一个教训,即使看到了许继文的尴尬,也不搭理他。
就这样,小花他们说说笑笑,但气氛诡异的到了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的有些痛苦啊。写好了之后感觉有些拖沓,修修改改,调整思路,难过的要命!
56怀旧与贼
正月十四这一天的集市到处充满了元宵节的味道;小花几人在集市入口就感觉到了浓浓的元宵节氛围。人流穿动,摩肩擦踵,三兄弟紧紧将小花护在他们围城的圈子里。小花翘着脚尖;透过人墙缝四处张望:这一天的集市不同以往,所卖的东西都笼罩上了鲜明的元宵的特色。置身人流当中,小花似乎有种错觉;以为回到了小时候的正月十四赶集日。叫卖各色小吃的小摊小贩,兜卖蜡烛的流动摊贩,围满人群的爆竹摊子……唤起了小花沉睡在心间的儿时记忆。只是周围的一切一切却也实实在在的提醒着她,她已经来到了异世,已经远离了原来的世界。
集市上;走动人的虽多,却基本上都是男人;小花就是看到个逛街的女人,也会和她一样被几个男人圈了起来。撒眼望去,她就没有发现一个身边没有人保护的女性。这也算是这个时空的特色了,处处都在彰显着男多女少的比例问题。集市上的小吃也不能和现代比,小花注意了几家,都是粗粮做的。这也算是正常,想也知道,即使是有白面的,在这样的小集上也没有人买的起。
元宵节要放鞭炮,三兄弟带着小花艰难的挪到鞭炮摊子。小花揉揉眼睛,不敢相信的眨呀眨,没想到这里竟然有滴答筋。小花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元宵节都会买滴答筋,一毛钱一根,不贵。到了十五晚上,大小孩子一人一把,点燃后,吱吱啦啦的发着小火花。那时候,当天晚上会全村出动,大人在街上聊天,小孩子哇哇玩闹。当时村里没人买的起烟花,富一些的人家最多也只会花几块钱买个花筒应应景,听个响讨个吉利。小孩子这一天是最高兴,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放滴答筋,成群结队的孩子们人手一把滴答筋,一边叫喧,一边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兴趣无穷。
滴答筋好玩无危险,是老少男女皆宜的小玩意,让小花可惜的是后来大家经济条件好了,能玩的品种多了,却再也找不到了滴答滴的踪影。烟花多了,大街上却再也没有了人来人往相互笑闹的盛况了;烟花多了,小花却再也感觉不到过元宵节的乐趣了。滴答筋的消失了,已经长大胆子却仍然很小的小花也没有尝试过燃放其他的小东西,也带走了小花过元宵节时那种单纯的快乐。滴答筋连同美好的童年记忆一起尘封在小花心底,每年十五寂寥的时候小花都会将童年的记忆翻出来细细品味一遍,每次品味过后对滴答筋的思念就会更浓一分。
看着酷似儿时滴答筋的东东,小花精神恍惚,没想到换了个时空,还能重温儿时的记忆。小花伸手拽拽许继武的衣服,她很想要的那个东西。
许继武本来在和人凑趣,顺价买鞭炮,感觉到了小花的动作,微微弯腰,低声道“怎么了。”
小花用手指指那个东西,也小声的回道“我想要那个。”
许继武看看小花指的滴答筋,回头看看小花,眼里满满的都是戏谑,□裸的笑小花都嫁人了,还喜欢玩小孩子的东西。不过,看看小花娇小的身板,还很像小孩子就笑笑点点头。
小花被许继武笑的有丝羞赧,晕红着脸轻轻拍打了许继武几下。
“喂,你们这个是怎么卖的”许继武指着滴答筋问道。
忙得晕头转向的主人,一时没空搭理许继武,他连问了几遍,那摊主才转头看看了许继武指的滴答筋随口答道“一百钱一把。”
小花和许家武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就是白面才十二钱一斤,滴答筋一把也就是根,买一根滴答筋的钱就能买一斤白面了。即使想回忆童年,小花也不想不吃白面却花钱买滴答筋。
小花不舍得又看了两眼承载童年和前世记忆的滴答筋,拉拉许继武衣服,道“这东西太贵了,咱别买了。”
在听了价格后,许继武下意识的回头去看小花,他也觉得买这东西钱花的太冤枉了。只是细心的他却捕捉到了小花眼里划过的不舍,也就在小花说不买的时候,没有点头答应反而咬咬牙继续问道“你们这个能拆开卖不。”
“能,你要几根”摊主爽快的道。
“你给我来……”许继武停顿片刻,才伸出两根手指道“来两根吧。”
小花虽心疼两斤的白面钱,既然许继武买了,她也没有再拒绝,小心翼翼的接过许继武递过来的两根宝贝疙瘩,轻轻的放到了口袋里,她还记得这个东西最好不要折了,要不然不好使。
小花随着三兄弟在集上来回逛了几圈,期间没出息的小花时不时摸摸口袋里的滴答筋,昏呼呼的结束了这次逛街之旅。
回到家的小花热切的期盼着十五晚上的到来,好重温童年的记忆。在小花的度日如年的热切期盼中,十五号的夜晚终于姗姗来迟。
早早吃过晚饭,在各个门两边点上蜡烛,三兄弟放完鞭炮,就在小花的不断催促中,带着她向村子里街上走去。几人来的不早不晚,人才挤满了半条街,但都是朝一个方向赶。三兄弟带着小花熟门熟路的和这些人一样往里正家赶。整个孟家庄也就里正家每年能买起一只烟花放放,是以每年里正院门口都是村民的集合地。
小花他们到时,里正家院子前的空地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群。三兄弟带着小花不能往前挤,就选了个视野相对开阔的地方站定。许继文在小花他们站定后,说了一句“我去找人聊天”,不等小花他们反应就融入到了人群中。
小花他们没等多久,就见里正家的院门开了,出来一个胖胖的老头,听许继武讲这就是孟家村的里正了。里正享受足了众人的目光洗礼后,才在三催四唤下,炫耀般的拿出一只像盒子状的东西。村里人纷纷退后,空出地来。
小花夹在人群中,掰着许继武的肩膀,翘着脚的伸长脖子往前瞧,也没瞧请里正手中的烟花具体的长成什么摸样。随着众人的移动,小花在被动的往后推搡着。
“哧哧”淡黄色的烟花绚丽而灿烂,光彩耀眼,可惜只有几十秒的寿命。人们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太少了实在不过瘾。
曲中人散,欣赏了烟花绚烂耀眼的美,村民们成群结队分散到了大街上。小花他们也随波逐流四散开来。大人的聊天声,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