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10年4月1日,拿破仑与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一路易莎成婚。次年3月得子。
离婚后,约瑟芬一直居住在马尔梅松寝宫,拿破仑经常看望她,但她的精神一直处在抑郁中。约瑟芬死后,拿破仑曾到她坟前去痛哭。
1814年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时,玛丽一路易莎带着她的儿子回维也纳老家去了,她离开时没能获准去见拿破仑一面。
1815年,拿破仑复位再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年仅51岁的拿破仑病死在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临终时还在喊着“约瑟芬!”
☆、卢梭和华伦夫人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不论善与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出来。——让雅克。卢梭
法国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作家让雅克。卢梭(17721778)在晚年流亡生活中所写的自传,也是他代表作之一。其中,第一部分(前6章)主要写了他在青少年时期与一位行将没落的贵夫人华伦夫人的爱情故事。卢梭一生钟爱华伦夫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段离奇而又传奇的爱情,影响了卢梭的一生。
华伦夫人的全名叫路易丝。爱丽欧诺尔。德。华伦。原是伏沃洲佛威市的古老贵族拉图尔。德。比勒家的小姐,年轻时嫁给了洛桑市威拉尔丹先生的长子华伦,婚后没有生养子女。对这桩婚姻不满的华伦夫人,投奔了维克多亚梅德王,并靠这位国王的庇护还有一千五百银币的年薪生活在安讷西,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
6年以后,也就是1728年,16岁的卢梭经教父德。彭维尔先生的介绍,来到28华伦夫人身边成为一名仆人。在没见面之前,卢梭以为华伦夫人一定是个面目可憎、老态龙钟的丑老婆子,然而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风韵十足的面庞,一双柔情美丽的大蓝眼睛,光彩闪耀的肤色,动人心魄的胸部的轮廓”,这使得卢梭这个刚刚皈依的天主教徒立即被她俘虏了卢梭深深地爱上华伦夫人不能自拔,他把一生的荣辱都赋予了这份情爱之中。
卢梭对华伦夫人的这种超越了年龄和地位的爱情是不对等的,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爱情注定失败的原因。卢梭说,“我预料到将来我落得一场空,而这在我是无法避免的”。但在当时,年少的卢梭是可能预料到结局的。一个是乳臭未干、毛手毛脚的平民小子,一位是上流社会、雍容华贵的贵夫人;一个是靠人资助为生的仆人,一个是养尊处优的主人,两者毫无相称之处。不能说华伦夫人在玩弄卢梭,但两人的爱情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是,卢梭的单纯、善良与忠诚,让身处上流社会、囿于礼教约束的华伦夫人获得了安全感。应该说,少年的卢梭聪明但并不定性。从小生活的环境比较自由和宽松,养成了不拘礼数、不那么安分守己,相当自负却又相当自卑的秉性。他学过音乐、学过宗教、学过镂刻手艺,但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反而“学会了贪婪、隐瞒、作假、撒谎,最后还学会了偷东西”的坏毛病(卢梭说,“我所要偷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的用途)直到被送到华夫从之前,卢梭一直都是个世俗眼中的坏孩子。年少的卢梭虽然不漂亮,但却单纯可爱,而且忠诚,这正是地位显赫的华伦夫人所需要的可以信赖的人。而卢棱对华伦夫人的爱,则是单方面的崇拜。卢梭曾经爱过好几个贵夫人,包括巴西勒太太和拉尔纳热夫人,但只有对华伦夫人,才是他的最爱和真爱。
卢梭对华伦夫人的爱,与其说是肉欲的,不如说是精神的。他甚至想把第一次华伦夫人见面的地方奉精神圣地,要用金栅栏围起来,供全世界景仰。卢梭一直过着寄人蓠下、仰人鼻息的生活,失意的时候、无助的时候、彷徨的时候,卢梭都是靠着对华伦夫人的爱挺过来的。卢梭在做华伦夫人仆人期间,离开过她几次。
第一次是到华伦夫人家不久,卢梭被送到都灵教会教养院学习宗教。离开了华伦夫人的监管,卢梭的散漫惰性死灰复燃,虽然混迹于上流社会,但并没有得多少人的尊重,也没有改变其下等人的地位,生活上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在教养院学习期间,自信“无论在知识方面,或是意志方面,都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对付”的卢梭,时常向布道的老神父提出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使其难堪,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为神学院府所不容的。两个月后,卢梭总算“改邪归正”正式接受洗礼皈依了天主教。结束了“幽禁”生活的卢梭,顺便去旅行放松自己。
在皮埃蒙德特,卢梭在巴特勒太太的商店打工,与巴特勒太太发生了青春期式的恋情,但这种恋情受环境所限只是点到为止。尔后,卢梭还做过调戏女人、偷了东西嫁祸于人等坏事。在德。古丰伯爵家作仆人期间因为有国王的些许背景,卢梭得到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尊重,但受匠人巴克勒的诱惑,他还是“设法”让主人驱逐了自己与巴克勒去旅行。在玩腻了之后,空虚的卢梭才意识到应该回到华伦夫人身边。在华伦夫人身边,卢梭享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过着相对安顿的生活,这使得他对华伦夫人有了一种依赖感。卢梭与华伦夫人建立起母子般的情爱关系,相互之间以“妈妈”和“孩子”。
中间一次,是华伦夫人送卢梭到安讷西的附近修道院接受教育。在经过多方考察,特别是请奥博讷先生考察后,认定卢梭虽然“仪表堂堂、神采奕奕”,但“至少是没有多少才华,没有什么意思,差不多没有知识”,“各方面都很有限的青年”。这为华伦夫人最终离弃卢梭埋下了伏笔。在修道院学习期间,卢梭结识了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音乐家勒。麦特尔先生和放荡不羁的汪杜尔先生。在音乐上没有什么长进的卢梭受华伦夫人指派送勒。麦特尔先生回里昂。卢梭猜想,这是华伦夫人刻意让他远离汪杜尔这样的人。实际上很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就是华伦夫人想支走卢梭。因为,当卢梭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安讷西时,华伦夫人却因为王室变故为争取延续一千五百银币年薪而远赴巴黎,并没有给卢梭留下任何资讯,这使得卢梭在很长时间内过着无家可归、六神无主的生活。
这期间,卢梭与麦尔赛莱小姐、葛丽芬小姐、加蕾小姐发生过短暂的疑似爱情。在送华伦夫人的留守女仆麦尔赛莱回费莱堡后,卢梭已经一文不名了。卢棱不惜自称音乐家假“福索尔”之名招摇撞骗,甚至为贵夫人们写些肉麻的赞美诗来混生活。直到在里昂见到了华伦夫人的女友夏特莱小姐,卢梭才又回到华伦夫人身边,成为土地登记处的工作人员。
最后一次,是卢梭到蒙佩利埃去治病,大约两个月。在此之前,卢梭与华伦夫人的感情达到了顶峰。他陪华伦夫人读书、听音乐,并在市郊过着田园生活,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不幸的是,卢梭在一次做物理试验中瓶子发生爆炸,致使硫化砷中毒而得了重病。虽然得到华伦夫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也没有彻底根治。不得已,华伦夫人送卢梭到蒙佩利埃去治病。卢梭没有想到,这次离别将意味着他们之间关系的终结。在治病的路上,卢梭偶遇了同行的拉尔纳热夫人。自称“杜定”的卢梭与拉尔纳热夫人饱尝了最甜蜜的肉欲之乐。当身心愉悦的卢棱重回尚贝里,华伦夫人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叫温赞里德的青年,而且显然这位工于心计、给许多达官贵人戴过“绿帽子”的青年已经占有华伦夫人。即便是如此,卢梭也宁愿抱着与他人平分华伦夫人宠爱的奢望而无怨无悔。但实际上,这时候的卢梭只是一厢情愿了。公平地说,卢梭是无权指摘温赞里德“无聊、愚蠢、粗鲁、厚颜无耻”的,毕竟他浪费了华伦夫人对他的精心培养,也浪费了华伦夫人对他寄予的希望。
严格来说,卢梭对华伦夫人的爱缘于深深的恋母情结。卢梭的童年是在爱的阳光下长大的,母亲、乳母、姑姑都给了他无私的爱。母亲去逝后,舅父贝纳尔成了他的监护人,他和表哥寄宿在朗拜尔西埃牧师家中。牧师的女儿朗拜尔埃西小姐对卢梭给予了“母亲般的慈爱”和“母亲般的权威”。正是这些女人给予卢梭太多的母爱,使得他的情感有严重的恋母情结。华伦夫人身上正是集合了“母亲般的爱”和“母亲般的权威”。卢梭在华伦夫人身边就会有一种精神的依赖。与华伦夫人相互抚爱,卢梭会产生女人和母亲、性爱和母爱的混淆。以至于在与华伦夫人享受肉欲之欢后,感觉“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忧伤毒化了它的魅力”,“好象犯下了桩乱伦罪似的”。而离开了华伦夫人,卢梭可以爱上很多女人,并无所顾忌饱尝肉体之欢,尽管每每事过之后,他会觉得有愧于华伦夫人。这恰如卢梭自己所说,“我的整个一生被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爱情各占去一半,甚至我曾在同一时间亲身体验了这两种爱情”。华伦夫人对于卢梭的爱,恐怕也是如此,区别只是她更多地站在施予的角度而已。
可悲的是,卢梭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没有满足华伦夫人。卢梭虽然把心全部给予了华伦夫人,而他的灵魂却始终没有归宿。卢梭在谈到对父母给予的爱时,这样说到:“赐给我生命的就是这两个人。上天赋予他们的种种品德中,他们只遗留给我的只有一颗多情的心。但,这颗多情的心,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源泉,对我来说却是我一生不幸的根源”。这,也许就注定了卢梭与华伦夫人有始无终的爱情。
☆、爱德华和辛普森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的爱情故事可谓举世闻名。1931年,生于巴尔的摩市的沃利斯辛普森与第二任丈夫英国大商人欧内斯特怀着对上流社会的迷恋,与当时还是亲王的爱德华结识,并经常参加亲王的各种流动。起初亲王对沃利斯这位不太出众的女人并没有多大的关注,随着亲王对情人西玛尔兴趣逐渐冷淡,特别是他发现西玛尔与伊斯梅利穆斯林首领阿迦汗的独生子阿里汗亲王有染后,便把注意力投向了沃利斯,并很快被这个37岁的女人深深迷住了。“唯一能说明他地我感兴趣的原因也许在于我那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我那直率、我那自以为具有的幽默感,以及我对他和与他有关的每件事的乐观或好奇……他是孤独的,也许我是第一个洞察他内心深处孤独感的人”温莎公爵夫人的回忆录这样说道。漫斯顿丘吉尔对亲王与沃利斯的恋情也评价道:“他喜欢同她在一起,并且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要的幸福,就像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低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宴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人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顶着来自皇室、首相以及新闻界的各种压力(沃利斯也成为英国早期“狗仔队”捕猎的对象),爱德华八世逊位而成为温莎公爵,1937年终于在法国与沃利斯成婚。对于失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温莎公爵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英王爱德华八世(1894。6。23 – 1972。5。28 )是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长子。按照王位继承法,1910年被立为英国王储。下一年,又受封为威尔士亲王。王储不但鼻高嘴阔,天庭饱满,眼神里透出一股王气,一脸富贵相,而且身高体壮,健如奔马,一反英国王室历代王储体弱多病的积弊。一战爆发后,20岁的王储不因贵而娇,主动服役参战,任为陆军参谋,在法国战壕里摸爬滚打,出生入死,屡立军功。战后,王储代表英王遍访欧美各国,深得各国政界领袖好评。王储更兼体恤下情,常常便装简从,出巡街头厂矿,关照劳工生活,体会无家可归者的痛苦。英国人深为大英帝国有一个好储君而骄傲。不过,在欣慰之余,英国人也发现未来君主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对宫廷礼仪熟视无睹,全然不顾。 王储年届20以后,王室依照宫廷礼仪,开始物色王妃。无数窈窕淑女,仰慕王储位尊,风流倜傥,竞相争宠献媚,争夺王妃之位。未料年华正盛的王储冷若冰霜,全然不睬。年届30以后,王储仍然孑然一身。玛丽王后身为母后,最为王储立妃这事犯愁。苦思无策,打发人携带王储尊照,前往瑞士,用重金请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