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难以驾驭的居民过去曾经给伍麦叶王朝制造过很大的麻烦,他们可能很容易地就成爲这一新王朝的未来之患。曼苏尔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决定选择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一个名爲巴格达的基督教徒小村庄作爲重建他的帝国都城的地址。这一地方选择得非常之好:它之所以迅速成长繁荣起来不仅是由于这位统治者本人一时兴之所至的愿望,而也是由于占有地利的缘故,使它甚至在巴比伦尼亚境内的文明完全解体之后还保持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位哈里发大量地使用强迫劳役在底格里斯河的西岸修建了许多宫殿,清真寺和政府机关。以优厚的建筑条件吸引商人们迁来新都。建筑对料主要地都是从前萨珊王朝在马丹的旧都那里运来的。水道系统的布置也是煞费苦心,上面都架设有桥梁可通;水利设备和城防工事使得人们可以在那里生活而安全无虞。附近的一系列的地区部划规这个城市的管界之内,这些地区里以卡尔克(亚拉米语称爲卡尔卡,意爲“城市”)爲最关重要。今天的巴格达主要部份都在东岸,曼苏尔在东岸最初只修了一座营房供他的儿子麦海迪应用。曼苏尔把城市周围的地皮都当着封地赐给他的亲族、受护民和官员们。他把这一新建的城市命名爲达尔一撒兰姆或称马迪那特一撒兰姆,意爲“和平之家(或城)”。不过真正通用的名字还是这座城市的古名。
    从一开始的时候起,这个新建首都的情况就和大马土革完全不同。尽管阿拉伯人还是继续不断地出入于曼苏尔的宫廷,但是阿拉伯人却不再能够象在阿卜杜·马立克时代那样地把哈里发当作是他们同伙里面有资望的人而接近他了。住在巴格达的并不是一个部族的舍赫而是波斯皇帝的继位者了。后来对于波斯书籍中关于萨珊王朝宫廷礼节也发生了兴趣,并且曲意加以模仿。朝廷中和国家里的高官显爵这时已不再是贵族阶级世袭的特权,而是根据哈里发的宠爱及个人好恶而颁赐的东西了。有一种荣誉的服装称爲“基拉”或“卡拉”(我们语言中的gala即由此而来)这时就成爲这种恩宠的有形标志,这是在伍麦叶王朝时代前所未闻的事。伍麦叶王朝时代,有一个侍从长替哈里发管理觐见事务,基本上也就够了,而这时在宫廷之中却有日益卸嗟囊淮笕汗倮艉推痛用前压锓⒑屠习傩崭舻迷嚼丛皆丁9锓⒓负跬耆辉偾咨泶硎挛窳耍前咽挛窠挥纱蟪济谴臁2还赜谏钡拇笕ɑ故怯伤侵苯诱莆铡T诎⒗拿髦星八从械囊恢窒窒蟪鱿至耍汗糇邮志K媸淘诠锓⒌淖笥遥鹤笆⑹准吨玫钠つ乙菜媸弊急冈诒ψ呐员摺�
    阿拔斯帝国里的行政管理原则也是由曼苏尔定下来的。曼苏尔基本上保留了在伍麦叶王朝已经实行过的那种拜占庭和萨珊公文往来的程式。他总是设法安置干炼的总督来领导各省。尽管在这一方面他不能够完全不照顾他自己的氏族,但是他却从不犹豫,敢于甚至把他的受护民和自由民安插在最高的职位上。他对于各省的行政管理方面有一种很好的查核的办法,就是设置驿报长官。本来在伍麦叶王朝时代就已经有了驿报长官,但是直到曼苏尔执政时期这种制度才真正健全起来。驿报长官负责政府全部通讯事宜,不过他们的主要职责则是使哈里发能够及时了解各总督处理政务的情况。驿报长官们的这种定时而缜密的汇报对于公懈@彩怯泻么Φ摹@纾枪赜诓ブ智榭龅谋ǜ婢褪沟糜锌赡苁孪炔扇∈实钡陌旆ɡ丛し琅┳魑锴甘盏氖虑榉⑸K撬柚玫逆浔ㄕ镜募窃匾簿统蔂懴乱淮诎⒗酥行似鸬牡乩砜蒲У牟牧侠丛粗弧�
    对于圣训和法学有研究的专家们过去在麦地那一直就是一个反伍麦叶的集团,他们这时却爲曼苏尔吸收到他的朝廷中去。这时他们梦寐以求的神学上的理想终于是实现了,因爲权力又重新回到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手里。当然,在法学上的两个派别(今天残存的最古老的派别中的两个)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同情阿里派的人物。哈尼法派的创始人艾卜·哈尼法是征服喀布尔之役中俘虏的一个奴隶的孙子,这个奴隶是由他的一个特马拉部族的主人所释放。哈尼法的门徒爲哈尼法作了一个家谱,把哈尼法的祖先一直追溯到传说中的一个古波斯王身上去。作爲特马拉部族的一个受护民,哈尼法人身独立,在库法做丝绸生意。他曾经支援过宰德·易卜拉欣在巴士拉的暴动,后来在767年死于巴格达的一个监狱里。他在库法曾经公开讲过学,传授了一些法学观点。在他的法学观点上,他严格遵守圣训,同任何法学教师一样,不容许有任何演绎推测的余地。只是到后来一些派别的领袖出于嫉妒才开始对他提出这一方面的责难。在麦地那和他同时代的马立克·艾奈斯是马立克派的创始人。前面已经谈到过,马立克是一个阿里派,因此在阿里派起事失败之后马立克遭受了笞刑的处分。不过后来的哈里发们却对他十分敬重,当他在朝觐途中逝世之前不久,哈伦·赖世德还拜访过他。马立克的门徒们传布他的学说的地方主要是在西班牙和北非一带,而哈尼法派则不久就爲中央政府服务。作爲伊斯兰教的第一任总法官(最高法官)的艾卜·优素福取得了官方批准艾卜·哈尼法的学说。他替哈伦·赖吐德写了一本关于土地税的基本着作,而在这以前,麦海迪手下一个曾经在伍麦叶政府任职的秘书已经写了一本关于土地税的书,把实际情况作了叙述。
    曼苏尔经常念念不忘的是要确保他这个强大帝国的边疆无虞,并且还想尽可能的随时向外扩张。尽管对拜占庭人几乎连绵不断的战争在曼苏尔统治时期并没有比在伍麦叶王朝的时候取得更多的进展,尽管几次战役——对高加索的土耳其族哈扎尔人、对里海南岸的德拉姆人、对乌浒河对岸的土耳其人以及对印度人的战役——也没能够使得国势有什麽重大的发展,但是这些战争却足以表明这个精力充沛的中央政府是很有应付风暴的能力的,而象这样的风暴在未来几代国势衰微的情况下却无力应付了。使这个王朝时常受到威胁的是在呼罗珊发生的一些宗教上的派别运动。呼罗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边陲之区,伊斯兰教在那里和佛教和黄教思想发生了接触,特别是伊朗国教这时在那里人们的思想之中仍然存有余波,发生着很大的作用。不错,曼苏尔本人曾经清除了艾卜·穆斯林,而且在758年当有些狂热之徒从呼罗珊跑到他在哈希米雅的府邸之前把他当作神的化身而加以崇敬时,他因爲用好言相劝不起作用而干脆把他们杀掉。不过在778年麦尔夫却有一个曾经给艾卜·穆斯林作过秘书的波斯人哈希姆在信徒中出现,自称在主死后他就是神的化身。哈希姆在群谐『现谐鱿质弊苁谴髯乓桓鲇媒鹚啃逯频拿嫔矗飧雒嫔从倘缒ξ鞯拿嫔匆谎菟凳菭懥苏谘谥辽现竦墓饣灾茫驙懰籽鄯蔡ナ遣慌淇吹秸庵止饣缘摹R驙懻庵衷倒剩岳分芯鸵运拇潞畔喑疲兴髂赂悄味鉅憽按髅嫔吹娜恕薄D赂悄味俗殴呃稍诤袈奚河址⑸┒氖焙蚓痛铀诤又锌拷耸驳娜弦龇⒄鞣苏鍪》荨V钡秸桨芰烁鞣矫娴木又螅疟话г谒囊铮约悍牌鹨话鸦鹄矗父銎拮雍妥匪嬲咭黄鹕账溃�780年)。在这前一年,萨珊王朝时代马兹达克的社会公有化的教义在朱尔詹省又重新死灰复燃,到哈伦统治时期竟爆发成爲一次危险的叛乱。
    在北非,曼苏尔的势力所及之处大概至多也逾越不出开拉万多远。曼苏尔在北非也有一次柏柏尔人叛乱需要加以镇压。柏柏尔人虽然顺从了伊斯兰教,但是却坚决抗拒一切要使他们阿拉伯化的企图:他们直到今天还一直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观念。由于这种缘故,在帝国中部差不多已经被消灭了的哈瓦利吉派一再地能够在他们中间找到有利的土壤从事宣传活动。
    曼苏尔最初曾经有意立他的族弟伊萨·穆萨爲他的继位人。伊萨在镇压阿里派的叛乱中曾经替这个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到曼苏尔的儿子麦海迪长大成人之后,曼苏尔又改变了主意要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伊萨在压力之下才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但是曼苏尔还逼使伊萨解除老百姓在767年对他作过的拥戴宣誓。因此曼苏尔在775午10月7日在他一向喜欢亲身领导的朝觐归途之中逝死时,麦海迪就顺利无阻地登基继位作哈里发。
    尽管曼苏尔在他统治时期保持着东方大君主的种种排场,但是由于他本人自奉俭朴,结果还是能够有所积蓄,使得国库的财力十分雄厚。因此生活方式本来就已经十分讲究的麦海迪就有可能在宫廷里满足自己的种种要求。对于诗人和歌手们来说,麦海迪是一个慷慨大方的米西奈斯。但是除此之外,他对于促进帝国的繁荣方面也作了不少事情。他修建了一个公路网,并且改善了驿报制度。巴格达由于地利的缘故在麦海迪统治时期逐渐发展成爲一个对印度贸易的主要货物集散中心。但是麦海迪在提倡土産实业方面也表现出有远大的眼光。前叙在各波斯省份中所发生的种种宗教派别运动使得这位哈里发认爲有必要对于住在帝国中心的臣民们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更加严密地予以监督。在那些新皈依伊斯兰教但又对于伊斯兰教拘泥虚礼的刻板形式并不完全感到满足的人们中间仍然还发生着很大的影响的,并不是纯粹的袄教,而是摩尼教,特别是在伊拉克;摩尼教差不多已经成爲一些有教养的阶级所信仰的宗教了。曼苏尔本人原先就曾经把作家阿卜杜拉·穆盖法耳处死。穆盖法耳(波斯名爲罗兹比)是一个曾经爲哈查只·优素福供职的收税官的儿子。他作爲阿里·伊萨(阿拔斯王朝头两任哈里发的叔父)的支持者而改奉了伊斯兰教。穆盖法耳曾经翻译过用中波斯文写的一部波斯史:《列王记》,并且从波斯文译本中又把印度寓言《卡利莱和迪木奈》翻译成阿拉伯文。他还模仿伊朗体裁作了几篇有关政治学识的论文。据说他在作秘书的时候曾经爲哈里发的叔父艾卜·阿拔斯·阿卜杜拉起草了一个语意含混的特赦令,因而触怒了曼苏尔。究竟这种传说中的欺主之罪是否是巴士拉总督对他施以酷刑的唯一原因,这还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他可能使人怀疑曾经参与伊朗人的政治性的宗教活动,而这些活动,如前所述,已经成爲哈里发的心中之患。在麦海迪统治时期,诗人撒里哈·阿卜德·库杜斯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这位诗人曾经在巴土拉用他的一些宗教论文公开地宣传波斯人的二神教,因而引起了神学界人士的仇恨,他逃到大马士革去,但是麦海迪却又把他捉回来在783年以“精底格”的罪名将他以磔刑处死。“精底格刀是当时流行的对于信奉异端邪说的人的称呼;这一名称原先在萨珊王朝时期本来是用以称呼任何敢于对袄教经典作出新的,非正宗的解释“精德”,的人们,而在这时则特别用来指摩尼教徒和马资达克派的教徒。同年,盲诗人白沙尔·伊本·布林德也被处死。白沙尔在诗里面公开宣传他祖先们的拜火教。他同时又以善于毁谤攻击而闻名一时;他讽刺的笔墨所及甚至连哈里发本人也未能幸免。因此,和穆盖法耳的情况一样,在传说中也把他这种悲惨的结局归因于他在政治上的错误行动。就在这个时期前后,麦海迪把对于信奉异端邪说的人的审讯事项委托给一个专职官员“阿里夫”(什长)办理,这个官吏据说最初曾经活跃了有三年之久。到他的几个继位人的时候,这种审讯的矛头也指向伊斯兰教本身范围内关于教义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尽管本来是并无毒害的,但是由于种种理由却爲这个政府所不喜。
    麦海迪执政十年之后在785年逝世,把位子传给他的儿子穆萨·哈迪。穆萨竭力对抗他母亲赫祖兰的权势。赫祖兰是一个柏柏尔血统的女奴,在她丈夫执政时期她就对于国家大事怀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差不多能够左右她丈夫的意见。穆萨的兄弟哈伦是他母亲所锺爱的人,穆萨想要迫使哈伦放弃他的承继权而未得结果。在786年9月15日,无疑地是在他母亲的唆使之下,穆萨在摩苏尔附近他的后宫之中被人杀害。早在这个时期,这种使阿拔斯王朝最后灭亡的祸因就已经露头了。
    哈伦统治了二十三年;这是阿拔斯王朝国势最强的时期。由于在这个时期里物质福利同时也达到了空前鼎盛的程度,后代的人们就更加愿意把哈伦·赖世德哈里发看作是一个理想的统治者,把当时只不过是由于条件有利而取得的一些成就归之于个人的功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