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市硎粲诰敖膛傻男鹄腔酵揭约八谔厝伺沙龅哪δ峤淌拐咴谒堑牧煊蚰谟写痰淖杂桑凰遣捎昧艘恢纸闲碌陌⒗鬃帜复嬖吹墓糯迸肥涛淖郑蚨⒗鬃帜敢苍诿晒殴诹餍小�840年,在吉尔吉斯族推翻北部的回纥族帝国时,后者移民到今日中国的新疆地方,在他们回来之前,土耳其人已在那里定居下来。佛教徒也在这里出现了,他们同基督教徒和摩尼教徒互相竞争,爲这些土耳其人创造了一种富有伸缩性和表达能力很强的语文,虽然这种语文在最初只是用在翻译作品上。在两个回纥国中,在甘州的一于1028年被唐古忒人消灭,而第二个一直保持到蒙古人的时代。早先已把回纥族逐出祖传领土的吉尔吉斯族已被蒙古人的一支契丹(今天俄国人还以此名呼中国)所征服。这个部族的统治者据说曾请求由于具有较先进的文化而受到尊敬的回纥族回到老居住地去,但是他们不想再回去了。在第八世纪初期,西部那个土耳其王国的藩臣仍然控制着伊朗的边疆,而在伍麦叶王朝的统治期内它们已被征服,并且源源不断供应大量人口到奴隶市场。这些奴隶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期内篡夺了巴格达的政权以及个别人物在其他省内也一度夺取了控制权的情况,本书上文已有所叙述。
    在第九世纪时,他们以前的老家河中、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在萨曼王朝的开明政权统治下相对安谧的生活。这个朝代的奠基人萨曼胡达特(意即(巴尔克地区)萨曼村的王爷)是一个伊朗人他在伍麦叶王朝哈里发希沙木(724年至743年)的执政期内皈依了伊斯兰教。约在819年,他的四个孙子由麦蒙任命爲撒马尔罕、弗尔干纳、沙什和赫拉特的总督,在开始时他们仍然隶属于塔布林王朝。弗尔干纳的总督艾哈迈德后来也设法取得对撒马而罕的控制权。875年,他的儿子奈斯尔得到哈里发本人授以河中的封地,奈斯尔任命他的兄弟易司马仪爲布哈拉的统治者。自从和萨法尔王朝打了几次仗以后那里一直动乱不已,易司马仪不仅结束了这种情况,并且也迫使当地的贵族屈服。903年,易司马仪在和他的哥哥奈斯尔进行了一次斗争使奈斯尔退居爲一个徒具虚名君主之后,他也从萨法尔人阿慕尔的手中夺取了呼罗珊,另外在和阿里派的穆罕默德·宰德作战胜利之后也夺取了塔巴利斯坦。他的继承人也征服了塞伊斯坦和朱尔詹,但是他们又丢了塔巴斯坦给布雅人;在他们祖居的土地上,他们也越来越受到土耳其斯坦一带逐渐扩张的伊莱格汗们所组成的土耳其族王朝的限制。伊莱格罕们原先起源于天山南北,由此向西推进。
    但在第十世纪上半世纪内,萨曼王朝的领土在奈斯尔二世 (913年至942年)和努赫一世(942年至954年)的统治下仍是文化昌盛的地方。河中的低地受到河水灌溉极爲充分,长时期来已有人耕种,灌溉得当,收成很好。波斯人长期受到在政治上和宗教上称霸的阿拉伯人的奴役,但是在这里,他们的民族意识复苏了。波斯人从阿拔斯王朝统治一开始起,在管理国家行政的能力上和文化上虽然胜过阿拉伯人,但是他们的成就到底还是爲阿拉伯人服务的,因爲在公事上不再能排斥《古兰经》语文,如同在文学上不能排斥它一样。但是在这里东方,波斯人第一次再度想起他们的祖国语言的尊严。虽然波斯的地主贵族从未停止过在帝王和英雄的传说中苦心培养对民族历史的自尊,而且毫无疑问,人民也没有忘记诵诗的艺术,但是使这种精神上的遗産重新开花结果的工作尚有待于萨曼王朝的宫廷来完成。在奈斯尔二世执政期内出现了第一个我们有比较详细了解的波斯抒情诗人鲁达基。虽然他的语言不能摆脱阿拉伯辞汇,而且他的音律象所有他的继承人的一样是模仿阿拉伯的,他却宣扬一种逍遥自在的快活的处世之道,尽管有着伊斯兰教的诫律,这种处世之道仍是受到对声、色、酒的爱好的支配的。鲁达基也是波斯文学中最发达的一个部门教喻叙事诗的创始人。除了辛德伯和七个宰相的故事以外,他也将一部印度古代着名神话《卡利莱和迪木奈姆纳》用波斯诗句复述出来,萨珊王朝科斯洛·努希尔万皇帝(531年至579年)也曾命他的御医布林佐译戍中波斯文,在阿拔斯王朝的头几代哈里发时期也爲波斯人伊本·穆盖耳法译成阿拉伯文。在曼苏尔·伊本·努哈的执政期间(961年至976年),大臣伯勒阿米将泰伯里所着的《大阿拉伯世界史》译成波斯文,因而成了波斯史学的创始人,这种史学工作后来有高度的发展。在纯科学方面,阿拉伯文在这里东部当然也仍然保持着首要地位。例如在萨曼王朝第八个统治者努哈·曼苏尔 (976年至997年)的执政期内就出山的着名哲学家和医学家伊本·西那(阿维森纳)用阿拉伯文写了他的哲学着作和医药大典,这本医药大典在中世纪也是欧洲医药科学上的基础书,而且一直到最近以前,在波斯的整个医术上还占着统治地位。
    在萨曼王朝的宫廷里,阿拉伯地理学也达到了它在科学上的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阿拉伯人对各国情况的记述确实早就发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在阿拉伯南部尤其得到鼓励,因爲这个地区对于它在伊斯兰教以前的先进文明有着自豪盛,这可从945年在萨那监狱里瘐死的木丹尼关于阿拉伯情况的着作中得到证明。到了第九世纪,驿报制度已经爲帝国官吏建立起一种交通网。驿报制度原来是由伍麦叶王朝从波斯的伟大帝王那里学来的,在阿拔斯王朝时期第一次有了很好的改进。关于土地税的着作也是同帝国组织有关的。在当时是世界贸易中心的巴格达,人们对外国、各帝国和各国人民发生了兴趣,这可以在散文学家查希慈所着的但已失传的地理书中看出。在萨曼王朝易司马仪(892年至907年)的宫廷里,大臣杰哈尼写了一本书,在谈到赋税的时候也描述了一些邻国,不幸这本书也失传了。之后,作爲一部较老的伊斯兰地图集 (根据在846年以前由花拉子密改编托勒密的地理学而写成的)的续篇,在巴尔克给易司马仪服务的艾卜·宰德·勒希写了本关于制图的着作,这本书在后来经过改编以适合法蒂玛帝国的情况,又由一个西班牙人加以增补以适合他本国的情况。这本书也是巴勒斯坦人麦格迪西所写的经典着作的基础,他在978年用他在萨曼及法蒂玛这两个王朝的领土内旅行时所收集到的材料,以一种优美的文字体裁使制图学让人读来生动有趣。比他见闻范围更广的是麦斯欧迪,他于946年死在埃及,他爱好旅行,曾经取道印度远至锡兰而进入中国海,但是他认爲地理学不过是他的记述范围很广的历史着作的一种基础,而后者不幸只有摘录留传。
    萨曼王朝最后由于使阿拔斯王朝覆亡的同样的弊害而灭亡了。象阿拔斯王朝一样,萨曼王朝越来越依靠土耳其人来作爲他们军队的永久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新兵来源,而其程度还要超过阿拔斯王朝,因爲萨曼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内,居民都是土耳其人。象在巴格达一样,土耳其人在萨曼王朝的军队里也逐渐爬上军官的地位并且由此而转到民政方面,由于他们的高压手段,他们很快就具有了危险性。萨曼国王阿卜杜·麦立克一世(954年至 961年)任命前奴隶土耳其人艾勒卜特勒爲驻呼罗珊的最高统帅,其用意主要是想把他调出首都,因爲他在首都的势力太大了。艾勒卜特勒在他的主子死去之后撤至阿富汗素莱曼山区的加土纳,他的父亲以前曾担任过这里的总督。他本人死的太早,因而没有从那里危害到萨曼王朝。但是以前是他的奴隶后来成了他的女婿的素卜克特勒很快把他的其他承继人赶走,开始扩张势力,用兵征服印度。他首先夺取西吉斯坦的博斯特。博斯特的统治者曾请求过素卜克特勒援助他对付一个篡夺王位的人:但当这个统治者没有履约付给素卜克特勒贡金作爲酬报时,他就失去了王位。素卜克勒特在印度的几次战役更爲成功,因爲拉贾卜特王朝的不团结替他开辟了道路,他从那里取得了最丰富的战利品。在两次胜利的战役中,他迫使旁遮普的杰巴尔国王将主要边区喀布尔割让给他,这是通往肥沃富庶的印度平原的要道。与此同时,他博得了作爲伊斯兰教对异教徒的战士的名声。    
    即使在那个时候,他的儿子麦哈茂德就戍了他的得力助手, 994年,萨曼王朝将呼罗珊总督职位转授给麦哈茂德。当麦卜克特勒在997年死去时,首先继承他的是长子易司马仪,但是易司马仪是个庸碌无能而又好挥霍的人。·他的弟弟麦哈茂德便要求他逊位,次年又用武力迫使他这样作。麦哈茂德在他的父亲死了七个月之后就即位爲苏丹。同年,萨曼王朝的努哈国王也死去,麦哈茂德干脆命令他的承继人曼苏尔放弃呼罗珊省。但是还来不及这麽做,曼苏尔就被一个土耳其将领弄瞎了眼,他的兄弟阿卜杜·麦立克被立爲王代替他。那时,麦哈茂德可以装作一个维护合法继承王位原则的人了;他把这个背叛者连同后者的新主人一起逐出巴尔克,而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都城。阿卜杜,麦立克逃到布哈拉,落入土耳其斯坦的伊莱格汗的手中,并被押解到乌尔金赤。约在1004年,萨曼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孟台绥尔在进行了一些不吉利的冒险后被杀害了。然麦哈穆德则从哈里发那里获得了爲他的政权所仍然缺少的正式承认和亚明,道莱即国家的右手的称号。
    麦哈茂德的一生征伐不断。他一再突入印度;1001年,他征服了喀布里斯坦,之后又很快征服了谟尔坦和克什米尔,并尝试在各处以伊斯兰教替代婆罗门教。1006年,他爲了保护他在东北部的属地而不得不和伊莱格汗作战,在巴尔克平原一战中狠狠地打败了伊莱格汗。在这之后他又马上向印度进犯,他征服了旁遮普;在这里,他的后裔们奠都拉合尔,又维持了一百五十年的统治地位。他在远征杀掠中最远到达恒河以南很远的地方;1025年,他占领了古吉拉特,这就结束了他在印度的征服事业。与此同时,他在北部也扩张了势力,征服了东方的花拉子模和西方的格鲁吉亚。 1026年,他从布雅王朝的吉德·道莱的手中夺取了拉伊,并将马吉德本人押送到他的首都加士纳。
     但是这个粗暴的军人麦哈茂德远不是敌视和平的艺术的人。他以宏伟的建筑物装饰了加士纳,将用他在1026年掠夺来的古吉拉特境内印度教松纳特神庙的偶像做他的清真寺和他的宫殿的阶石。但是他的王朝灭亡后,这个城市也就荒芜了,在他的建筑物中,到今天还保存下来的只有清真寺的尖塔和他的陵墓,陵墓的外门给英国人在1842年移到印度,他们错误的认爲这些大门也是索姆纳特神庙的一部分。但是麦哈茂德也能使一些学者和诗人爲他的宫廷服务。在他的晚年,爲他服务的有当代的大学者、整个伊斯兰世界中最伟大学者之一的艾卜·赖哈尼·穆罕默德·比鲁尼,后者在麦哈茂德于1017年吞并了他的前主人,花拉子模国王麦蒙的领土后跟随麦哈茂德到了加士纳。比鲁尼从加士纳出发到被征服的印度各地进行了几次的考察旅行。他从当地的学者那里学会了梵文,使他能够研究印度人在科学上和宗教上的丰富的文献。1000年,当他还年青时,他在朱尔詹编了一本各国人民的年代记,之后,在1017年,他开始写他的有名的关于印度的着作,这本书作爲一部外国文化的全面描绘,在阿拉伯文学上占有相当独特的地位,对欧洲的学术界也有很大的贡献。作爲一个土耳其人,麦哈茂德尊重逊奈(先知的言行),因此喜爱阿拉伯文学而不喜欢波斯文学,波斯的文学代表通常是十叶派人。他也迫害其他持有异端邪说的人,不仅迫害他们的最极端激进的易司马仪派,而且也迫害抱有穆尔太齐赖派倾向的学究式的神学家。当然,他对于甘杰—鲁斯塔克驿站长伍特比歌颂他的丰功伟绩的书《亚明尼》是否有很多了解,是很成问题的。在这个衰落的时代里,波斯官场文书的令人作呕的劣等文风深深地影响了阿拉伯历史写作,而且使东方人的浮夸作风臭名远扬,而这本书就是这种文风的头几部代表作之一。
    麦哈茂德对最伟大的诗人、史诗作家菲尔道西是一点也不了解的,后者是麦哈茂德的臣民,并且枉费心机企图得到他的青睐。伊朗的帝王和英雄传说在这个时候以前主要是口头传述下来的。但是它的基础业已在中波斯散文作品中奠定了,这种散文作品曾由伊本·穆盖法耳译成阿拉伯文,因而使得阿拉伯历史学家特别是泰伯里能加以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