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跃烧迫ǖ姆牙锏屡料牡笔闭倏┒乩矗豢┒姑淮樱牙锏滦妓桥淹剑⑶疑璺ㄊ剐脊运⑸乱伞5强┒飧鍪焙虻氖屏σ丫┐蟮桨材峭欣镅侨常仪卸狭艘了固共级桶材峭欣镅侵涞囊磺薪煌ā�1919年10月2日,费里德只得下台。他的职位的继任者前军政部长阿里·里扎帕夏,在凯末尔坚决要求之下,作了让步,重新选举土耳共国会,但是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而凯末尔要求将国会移到安那托里亚召开,以魏玛国会爲例来说明这个要求是合理的。阿里·里扎虽然在1月6日已经把改革建议提交协约国,给协约国的委员以很大的监督权,国会虽然很不愿意公开声明支援凯末尔,但是,到了1月28日,国会还是接受了所谓“国民公约”,这个公约肯定了埃尔佐鲁姆和锡瓦斯的决议,要求在一切土耳其民族占多数的地区,包括伊斯坦布尔和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在内,完全独立自由,帝国的其他地区则由投票决定其命运。
协约国对这种毫无疑义的民族意志的表示的回答就是强迫阿里·里扎于3月7日下台,3月16日占领了伊斯坦布尔,把民族主义者领袖,包括齐亚·戈克·阿尔普在内,押送到马尔他岛去。 4月5日,费里德帕夏再次执政,由军事法庭把凯末尔和他的名望最大的同谋者,包括女诗人哈利德,埃迪卜·哈尼姆在内,判处死刑。
至此,这个近代土耳其的创始人对伊斯坦布尔政府就不再有任何情面的考虑了。他在安卡拉召开了大国民议会,于1920年4月23日开幕,议员三百五十人,选出凯末尔爲议长兼执行委员会及部长会议的首脑。
费里德帕夏不得不同意于8月10日签订塞佛尔条约,因爲不然的话,协约国就威胁要把土耳其人完全驱逐出欧洲地区。这个条约如果毫无遗漏地全部执行的话,土耳其民族的存在肯定是从此告终了。因爲不仅仅阿拉伯各省要脱离土耳其的版图,土麦那和它的内地也要改爲自治;亚美尼亚也要独立;色雷斯除了很狭的一片土地之外,也要划归希腊;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也要受国际委员会的控制。协约国同时达成协定把西里西亚和库尔德斯坦南部划给法国,又把安那托里亚南部远及土麦那划给义大利,供爲开发之用。
这种可耻的暴行激起整个伊斯兰世界,尤其是英国所顾忌的印度穆斯林,发出愤慨的宣言,而且促使伊斯兰教其他国家有无数的志愿人员来投效土耳其军队。虽然这样,安卡拉政府起初还是准备同意希腊占领土麦那和放弃对亚德里安诺堡的要求的。1921年2月,土耳其代表贝基尔·萨米在伦敦会议上建议士麦那在一个基督徒省长统治之下成立自治省。希腊和协约国不久之后虽然爲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普遍的厌战情绪,放弃派福煦将军率领远征军去征服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计划,可是对土耳其的建议都认爲不满意。法国不愿意看到小亚细亚的冒险危害到自己的叙利亚托管地。义大利也不愿意自己在多得喀尼斯群岛的新领地受到一个更大的希腊国家的包围。而英国却鼓励希腊向土麦那推进。同土耳其义勇军进行的游击战现在变成了争夺安那托里亚西部的全面战争。3月23日,希腊军队进犯厄斯基色希尔和阿非翁—卡拉希萨两个重要铁路交叉点。他们虽然能够在南面占领了阿非翁—卡拉希萨一个短时期,可是在4月里头几天,在北面的印奥努却打得大败,迫得撤退到布鲁萨。到了7月10日,希腊军队又向库塔雅进攻,准备一决胜负。继库塔雅之后,阿非翁—卡拉希萨和厄斯基色希尔也陷入希腊军的手里。但是,凯末尔却在萨卡利亚把土耳其的战斗部队集中起来。8月24日,希腊军在这儿进攻凯末尔,经过激战之后,9月16日,希腊军被迫撤退。对异教徒这一场胜利肯定地决定了这个新国家的命运。国民议会庆祝胜利,把“加齐”这个光荣的称号赐给凯末尔。
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法国首先作出决定。10月20日,法国在安卡拉通过佛兰克林—布伊昂,与土耳其订立条约,放弃对西里西亚的要求,交换的条件是获得在流入黑海的哈希特河流域开采铁、铬、银矿特权。这个条约使土耳其能够腾出约莫八万人的军队和大量的作战物资来对抗希腊人。1921年1月,义大利由阿达里亚撤退。3月16日,土耳其与苏俄订立条约,接着又在10月13日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各苏维埃共和国订立一个协定。卡斯割让给土耳其,土耳其保证保护他们。俄土这两个国家之间本来夹有一个由协约国所制造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双方都感觉到英国控制黑海的威胁,直接接壤以后曾经发生过冲突:1920年9月,嘎西木·卡拉贝基尔帕夏占领了埃里温,10月占领了卡斯。 12月,土耳其在埃里温与当地的苏维埃签订和约。在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之后,英国曾经占领过巴统,后又撤退。3月间,巴统这个重要海港成爲红军与土耳其军队角逐的物件。还没有发生战争,与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把巴统划归格鲁吉亚共和国。
凯末尔虽然终于准备向希腊和它的保护者英国大大让步,可是1922年夏天的谈判还是没有结果。8月18日,敌对行动重新开始。8月26日,希腊认爲牢不可破的阿非翁—卡拉希萨陷落。希腊军队在都姆鲁—比纳又遭到一次失败之后,奔窜溃退,一路放火焚烧村落。9月9日,土耳其军队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士麦那。可是半个城市都陷在火焰之中,因而毁掉任何足以使人回想起希腊人统治的遗迹。
现在凯末尔决定也要收回色雷斯。本来很可能同在达达尼尔海峡上的卡纳克—卡勒的英国守军发生冲突,因爲有赫林顿将军在那里拦住去路,就象在7月里,他曾经拦阻过希腊军队,不让他们进攻伊斯坦布尔那样。但是10月11日订立了穆达尼亚停战协定,希腊放弃色雷斯半岛上到马里萨爲止这一带地区。这些事件的结果,使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东方政策遭到失败。于是他在 10月19日下台。1922年11月20日,洛桑和会开幕,但是在 1923年2月4日无结果而散。4月23日,代表们重新集合开会, 7月24日,终于産生了和约。土耳其恢复全部小亚细亚和伊斯坦布尔的领土,连东部色雷斯在内。小亚细亚境内的希腊籍居民得迁回祖国。尚在巴尔干各国的土耳其人则陆续回安那托里亚。只剩下摩苏尔归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摩苏尔周围的地区由于有油田,在经济上非常重要。主要的居民是库尔德人,在北部库尔德人多半已经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土耳其与南边的邻国怎样发生纠纷这一点将在伊拉克的历史里讲到。关于土耳其内政方面,协约国放弃导源于古代“教区制度”的基督教徒少数民族的特权,这个特权得与治外法权同时取消。
民族主义者倚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与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合作,而获得这次辉煌的胜利之后,1923年10月29日,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爲共和国,选出穆斯塔法·凯末尔爲总统。苏丹原来一直留在协约国军队占领下的伊斯坦布尔。哈里发的制度当时认爲暂时还应该保留。这个职位传给苏丹的儿子阿卜杜勒·麦吉德。这位新任的哈里发虽然不争个人的权力,但是凯末尔很快就看出,一个受整个伊斯兰世界公认的最高宗教领袖,尽管自己不愿意这样做,也会成爲反动野心的吸引中心。
凯末尔决心遵循欧洲文明的道路来领导自己所创立的国家。对伊斯兰教的过去有任何留恋只会是这条道路上的一种障碍。他因此宁愿放弃掉土耳其作爲伊斯兰教的精神中心所可能得到的利益。1924年3月3日,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取消哈里发制度,把哈里发本人放逐出国。4月20日,又颁布了土耳共新宪法。这个步骤引起很大的愤怒,特别是希望新兴的土耳其能够对反抗英帝国主义的印度穆斯林加以保护,其中有些人甚至已经移居到安卡拉来。在其他伊斯兰国家一切重新设立哈里发的企图必然终归失败,因爲再也没有地方有这样的条件。凯末尔坚决拒绝要他自己出任哈里发的要求。
无论如何,要对这个国家的伊斯兰教的过去完全决裂,不免要遇到一些严重动乱。库尔德人是伊朗的一个民族,高山峻岭分隔着他们的乡土。他们有史以来就没有享有过自己国家的政治生活。1575年,库尔德人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历史家、俾特利斯的易德里斯,当时,能够通过巧妙的谈判,挽救了他们一些高贵民族的族长的权力。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虽然压制他们,不许有任何民族运动,甚至禁止优素福·哈利迪印行第一本库尔德文的文法,他却利用库尔德人来镇压亚美尼亚人,甚至他的骑兵卫队多半是库尔德人组成的。青年土耳其党仍然执行哈米德的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利用库尔德人对亚美尼亚人作战。但是现在这些库尔德人与英土长期以来争夺的摩苏尔区的兄弟们分离之后,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脱离土耳其统治的希望也在他们心中擡头起来。库尔德人从土耳其违反伊斯兰教教律将哈里发制度取消这件事找到了采取行动的藉口。1925年2月13日,在库尔德人当中非常有势力的托钵僧纳克什班德教派的世袭教长舍赫·赛义德揭旗起义。由于他与库尔德贵族有密切关系,他很快就得到群械闹гT诤芏痰氖奔渲冢舛氯苏加攀频亩渴鲋荻挤追灼鹨濉K且罅⒉范爬铡す椎碌囊桓龆尤锬緺懝锓⒓嫠盏ぁS捎谝了固共级厝坏P姆炊肿右财鸲崖遥飧龅胤揭残冀溲稀?舛氯耸紫认鞯已疟纯顺牵ḿ窗⒚椎拢�3月7日城陷,但不久又失守。由于在这些战役中,他们的几个重要领袖阵亡,他们失却继续抵抗的意志。然而,舍赫·赛义德直到6月才被俘,后来在安卡拉被处死刑。1929年,在阿拉拉特山区和凡湖一带的库尔德人又燃起反叛的火焰,但是很快就派去一大支政府部队,把反叛镇压下去。爲了防止再有任何叛乱发生,土耳其政府采用东方历史上经常行之有效的放逐方法,把一些库尔德人移徙到东部色雷斯去。
个别的叛乱巢穴还得由紧急法庭进行根除。这次叛乱促使凯末尔政府进一步实行国家的政教分离。宗教基金部在1924年3月2日已经取消,合并到教育部去。1925年6月,禁止一切托钵僧教派的活动,9月解散一切寺院。宗教方面对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一切批评都受到残酷无情的压制。1931年到1932年这一年内,甚至限制清真寺的数目,五百公尺周围的地方只允许有一家清真寺。拿政府薪水的教土的人数减少到三百人。他们有义务在星期五讲道的时候,除了讲教义之外,还得进行有关农业等方面问题的实际知识的传授。伊斯坦布尔城内最有名的两个清真寺停止开放,不作礼拜之用:一个是阿亚苏菲清真寺,改爲博物馆。另一个是法提清真寺,改爲军械库。在家庭关系范围之内在这以前仍旧有效的教法现在改用瑞土型的民法。其结果是把多妻制度结束掉。多妻制,即使只是爲了经济的原因,实际上也的确只限于富有的阶层。与此有关的是1934年7月2日的法令规定实行土耳其过去从来没有实行过的姓氏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土耳其妇女已经在许多工作上代替赴前方作战的男人,现在在法律上有了平等权利,最后还取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35年春天重新选举的时候,有十七个妇女当选人“大国民议会”。
根据1925年11月25日的法令,凯末尔所努力争取吸收欧洲文明也体现在外表方面。这个法令规定戴呢帽来代替从前的黑缝无边的民族头饰非斯帽,一如当初麦哈茂德二世在位的时候,曾把这种帽代替过头巾那样。不久之后,各界人土也开始穿欧式衣服。
土耳其人民在外表上接受西方的风俗习惯还没有使凯末尔满意,他还想拿欧洲的精神来灌输给自己的人民。爲了达到这个目的,得首先取消阿拉伯字母。到了3月24日,在阿拉伯数字已经改换国际公用数位之后,凯末尔决定把阿拉伯字母取消。这种字母,无论如何,是很不适合表达土耳其的语言。1928年6月26日,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负责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土耳其语。这个委员会在尽可能准确的发音与传统的拼音法之间,取用折衷的办法,煞费苦心地完成了任务。到了8月2日,新文字已经在安卡拉问世。凯末尔坚持要亲自教授这种新文字。8月9日,他在伊斯坦布尔演讲,宣布采用新文字。11月3日新文字由法令规定施行。全国各地都设立学校,人民不分老少都得学习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