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汉廷的战略目标是光复汉室,则消灭中原的魏国是首先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后才是统一中国的大业。
从历史上看,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中国的有:秦、汉、隋、唐,而以关中为基地统一中国北方的则是前秦。而以四川或陇右为根据地统一中国或北方的则一个都没有。
陇右在人口、经济发达程度、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上均无法与关中地区相比,因此关中的失陷对魏国的打击是更为严重。
所以,要想完成光复汉室、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魏延的计划是比较积极的,而诸葛亮的计划是相对平稳,也是比较消极的。这也从历史的实际得到了证明。
从战术上讲魏延计划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而后集中兵力坚守险要的潼关、武关、蒲坂等地,确保关中的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军主力的快速增援。由于魏国陇右和河西地区兵力不多又分散,完全可以随后逐步加以各个击破。这对于国力弱小、兵力不足的汉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诸葛亮计划则由于道路遥远,相对要化较长的时间,这样,魏军就能赢得时间向战区增援大军。而且陇右的防御并不容易,除了正面的陇山隘口外,还有北面的高平迂回线路和南面的武都,都有可能遭到魏军的攻击。这样必定要陷入长期作战的局面,这对于运输线遥远的汉军来说,决不是战术上的好选择。
诸葛亮的计划看似非常有把握,是安全、十拿九稳的计划。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从历史的实际看,诸葛亮所谓十全之计,在从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根本没有一次有完全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
由于魏军主力已经到达关中,就是街亭不败,也会在陇右与魏军展开长期的作战,很明显,汉军从汉中到陇右的运输线过长,根本无法支撑这样长期的作战。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东汉时期的隗嚣一样——失守陇右。
而看似冒险的魏延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依托潼关、武关、蒲坂津的天险,保卫关中,而这时关中将成为汉军可靠的补给基地,汉军最头疼的粮草问题无忧也。
所以两厢比较,诸葛亮计划即使成功也没有最终胜利的希望,而魏延计划一旦成功,可以说光复汉室的计划已经完成一大半了。
当然要想让魏延的计划顺利事先,除了要悄悄的加强汉中的军事力量外,就必须发动突然袭击,这个时机就是曹操去世,众子夺位!同时要隐蔽作好一切准备工作,快速进兵,抢在魏军增援到来前按计划占领各重要战略要点和险关,阻击魏军于关中以外。
黄忠和马超二人在汉中倒是能够率领骑兵完成这个任务。另外就是通过情报网络摸清楚魏军在关中的兵力部署,同时趁着魏国各处调动兵马,关中最薄弱的时候下手!当然为了确保顺利,刘琮计划在此之前将东线和中线的部分战将也秘密调往汉中,汉中集合以魏延、马超、庞德、张任、韩当、徐盛、黄忠甚至赵云等诸多猛将可以对关中守军形成局部压制。
当然这样一个计划并不是大张旗鼓的进行,而是藏于刘琮、魏延、庞统等人心中。人算不如天算,历史上曹操是220年死的,离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刘琮不知道自己搅乱了历史进程,老天会不会按时收曹操,不过曹操已经六十四岁,而且把半生都是四处征战,想来也活不长。所谓万事俱备只等阿瞒归西!
第442章阵前斗法
自汉中撤兵以后,曹操便一路回到了邺城,邺城已经早就成了曹魏的新的统治最中心,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南方的刘琮停止了挑衅,魏国上下也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政上。尤其是几个皇子,眼看着曹操逐渐老去,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私底下便开始了明争暗斗。
曹魏集团的文武百官们也有各自的支持对象,边防那些武将们倾向于勇猛的曹彰,而那些文官们则倾向于才华横溢的曹植。而如今曹丕才是真正的魏国太子。曹丕自己心中其实也是十分焦急的,他声名远不如两位弟弟,只是因为精于政治算计,加上有司马懿从旁协助,逐渐赢得曹操的信任。
曹丕的优点是表面上看来忠厚老实,比较听话。论行军打仗,没法与曹彰比,论吟诗作赋也输曹植许多。三人之中感觉最好的是曹植,他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可以冠绝天下。曹操在那个最聪明的小儿子曹冲死后,更加看重曹植。
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了自然就会有派系。如今的魏国便是这样一个局面。其实魏国除了朝堂之争,内部统治也是曹操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宦官之后,又是代汉立魏。如果现在天下只有魏国问题倒不是很大。问题就是刘琮是汉室宗亲,禅让登基,走的是匡扶汉室路线。
在道义上,曹操的魏国就输给刘琮的汉许多。而当年颍川荀氏叔侄的结局也是让魏国士子对曹操心存芥蒂。荀彧叔侄至于曹魏军团曾经是肱骨、栋梁,下场却是赐死,莫名病故。而荀彧最终选择带着天子出走也是让一些人唏嘘不已。
而刘琮在即位之后将锦衣卫与谍报司再次合并升格为监察院,位列同督察院、大理寺,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曹魏集团的宣传攻势。同时刘琮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在加强军队的器械更新换代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阵法演练,而徐庶、庞统、法正等人自然成了阵法的研究者、实践者,是整个朝廷的智囊团,时常会奉命穿梭在三大主要营地。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曹操一世枭雄终究还是抵挡住岁月的无情,汉永平三年(220年)春,一代枭雄,魏国开国皇帝曹操在邺城病逝。魏太子在曹丕在司马懿等人的扶持下准备登基。皇子曹植心有不服,认为父皇曹操另有遗命将大位传于自己。曹丕为稳定局面便当即羁押了曹植一党。远在长安的的曹彰得知父皇病逝伤痛之余也心存幻想不顾曹真、郭淮等人的劝阻带着手下三万精兵杀气腾腾的赶往邺城。
曹彰一走,关中地区防御空前薄弱,天赐良机,汉中都督魏延当机立断,一面飞马报知朝廷,一面整备兵马立即出发。按照当初的计策,由张任、韩当领兵五千抄小路直奔子午谷,准备绕道抢占潼关,自己与马超、黄忠等人率领五万大军出阳平关杀向长安,准备一举拿下关中。
此时长安城中只有守军两万,大将曹真、副将郭淮得知魏延来犯大吃一惊,连夜派出传令向安定费耀求援,同时快马报知邺城。话说张任率领五千轻装步兵一路急行,遇到县城、要塞都是绕道,七天之后便出现在潼关。
而魏延的大部队在十天之后也抵达了长安南郊。此时长安的守将包括曹真、郭淮、夏侯懋等人,原本还有曹彰、徐晃等人,历练也算强大,只是因为曹丕的坚持,南阳太守司马懿被调往邺城,徐晃接替司马懿驻守宛城。而曹操驾崩之后,曹彰便欲去邺城争夺皇位,不但自己走了,还带走了原本属于长安的三万守军!
尽管长安城只有两万人,曹真还是不想坐以待毙,他在向其他地方求援的同时,让郭淮率领一万五千人在长安南郊摆开阵势准备与魏延纠缠,自己在留在城中募集新兵,加固防御工事。
淮是魏军年轻将领中的领军者,郭淮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也是东汉的雁门太守。建安中期郭淮被举为孝廉,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
两年前,魏延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汉中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斩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
夏侯渊与刘备作战时,郭淮有病,未能随其出战。夏侯渊死后,魏军新失主帅,怕为蜀军所乘,三军皆失色。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号令诸军。也正是这次战役确定了郭淮在魏军中的地位。曹真也是对郭淮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最大限度的阻挡魏延进军等到援军到来。
郭淮率军出长安迎头便是碰上了魏延大军前部,领头者便是黄忠、韩当等人。郭淮虽然知道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却是第一次见黄忠。见对方主将是个胡子、头发花白的老者,便动起了斗将的心思。
只是让郭淮没想到的是,不但黄忠,就连他身旁的韩当也是勇猛异常,出战的两个武将一死一伤,士气大跌!
郭淮见状咬了咬牙道:“按照事先的计划,开始结阵。”
副将杜袭沉重的点了点头,带着数员将领进入大军中,须臾间,只听到魏国大军中传来擂鼓之声,大军开始左右调动,军列阵型开始了井然有序的调配。
看着郭淮一帮人没入大军之后,黄忠一脸严肃,而庞统却笑出声来,对着黄忠道:“老将军,他们是想跟我们斗阵啊!”
“先是斗将又是斗阵,他们到底安的什么心思。”黄忠认真的看着对方变换阵型,随后仿佛猜到了什么,脱口道:“我总感觉他们是在拖延时间。”
“老将军说得没错,他们就是想这样每天抖一抖,然后不伤大雅的收兵,损失不大,却能实实在在拖时间等待援军。”庞统眯着眼,灌了一口酒葫芦,道:“不过我们不能给他们机会,张将军只有五千人马,驻守潼关压力颇大。所以此战必须要速战速决,不给他们喘息的余地。”
旌旗所致,人马纷纭,伴随着魏军将士们的喝喝声,一个初步的阵法雏形展开在了众人的眼前。尘土弥漫,军列转寰,再加上阵中各处的执令旗在传令官手中大显威武,开分捭阖,给人一种隐隐绰绰,眼花缭乱的感觉。郭淮站在高高搭起的木楼上,眼神横扫四方,手执红白两旗,不断的向场中的每个点下达命令。不得不说他和老一代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比起来,虽然勇武略显不足,但再排兵布阵方面却是胜出不少。
阵外,黄忠表情凝重的对着旁边诸将说道:“这是什么阵法,看起来还有些门道?”
庞统眉头一皱,略显迟疑的回答道:“老将军,这是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看来郭淮对自己的武艺还是十分自信啊!”
“军师足智多谋,可有破解之法?”见自己军中有人识得此阵,黄忠倒也不担心了。
庞统诡异的笑笑:“此阵虽然布置的精妙,却被牢牢的固定住,不能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更改,否则此阵必溃。如要破解,只需要一支精骑,攻入此阵的腹地,击溃诸将即可。”
“原来如此。”众人都点了点头,黄忠也是兴奋起来,一旁的韩当也是朝着黄忠点头示意,看来两位老将是打算亲自率队破阵,唯有庞统依旧凝神细看,闭唇不语。
轰轰轰……
随着最后的一锤鼓声落定,魏军阵法终于形成,一万五千名魏军各司其职,手执相应的兵刃,一丝不苟的表情,给此阵增添一丝阴森。
“敌将可敢破阵否?”高处的郭淮自信满满,语气中充满了讽刺。他的目的不是替死伤的武将报仇,而是要想一切办法以最小的代价拖住敌军最长的时间。而偃月阵在各种阵法中属于防守比较强悍的,虽然掐面有武将分别黄忠、韩当击败,但郭淮自信就凭这两个老家伙应该打不过自己才对。
“请军师为我掠阵,老夫亲自去破阵!”黄忠一勒战马对身后的庞统等人叫道。
“老将军,韩某助你一臂之力!”黄忠应了一声,他麾下以骑兵居多,适合冲杀与奔袭,对付起阵法来也得心应手。
近两千的骑兵再加上数千的步兵,在黄忠、韩当的带领下如黑色的旋风般冲入对方付布下的偃月阵。
进入阵中,黄忠也不多加耽搁,直接冲在最前头攻向此阵的腹地,寻找郭淮所在。一路冲杀,黄忠的部队就像钢铁洪流一般,所过之处血流漂杵,人仰马翻。
黄忠手中钢枪上下飞舞,无情的收割者两旁的魏军首级,血花四溅,撒在他前进的方向,染满了他身下的战马。
第443章郭淮逞威
“汉升不愧为我军中骁将,看来破此阵法不远矣!”庞统看着黄忠的英勇表现,轻松了不少,只是他觉得郭淮应该不止这点水平,总觉得那里不对,却一时看不出来。
“哼!给我等着。”远处的郭淮露出一丝不屑,他对自己的武艺当然自信,但绝对没有自信到能够必胜黄忠的地步。要知道黄忠可是曾经在两军阵前斩杀了汉中守将夏侯渊。虽然两个老头打架,反应要慢了许多,而且狭路相逢勇者生,黄忠又占了主动,大约夏侯渊身居高位也有点怕死,不复当年之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郭淮自信,但绝对不自大。再说他的任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