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镉ν夂希亓钌踔晾床患巴ㄖ啬诟龊雷遄橹叶〉挚咕捅还业袅恕�
确实有点冤枉,这些山匪进城之后就是立即勒令各大豪族交出私兵壮大自己的队伍。由于这些山匪事先都掌握了城内情况,这些大族也不敢藏私,按照山匪的要求交齐人数。山匪们便开始在县城劫掠,好在郡兵救援及时,山匪们只得暂停劫掠出城迎敌。
这也给了李严等人机会,由于痛恨山匪,几个大族倒也齐心,组织了几乎全部所剩家丁一举控制了城内山匪,原本以为吴巨等人会很快击败山匪,没想到昨天消息传来,郡兵居然打败而逃,李严等人顿时心里发虚。三百人想要扛住两千山匪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大族家主们都眼巴巴的看着李严,李严只是苦笑,让他对付两三百山匪还行,两三千,开玩笑,这城墙都破了,肯定是支持不住了。
待到今天下午,一看山匪回来了,众人便连忙上城墙准备迎战。
只是这次只来了五百人,李严开始还以为刘琮部是山匪,直到山匪缴械投降,众人才明白是官兵援军。即便如此,李严等人还是有怨言,毕竟不少家族损失惨重,所以才有前面不肯开门迎接援军的举动。
待到刘琮在县衙上位坐定,李严看看甘宁等人才知道自己有多唐突。
魏延、甘宁两人只怕随便那一个自己都抵不过,还有那些官兵,刚才算是见识了,对五百多人的山匪,没用几分钟就解决了战斗,虽然大部分是投降的,但正好也说明了这些山匪对官兵的畏惧。先前肯定是交过手才会这样。
加上自己被刘琮生擒,李严这会有点抹不开面子了,他知道要是换个脾气暴躁点的将领,自己免不了一顿罚,甚至挨上几军棍是肯定的。
这刘琮进城之后就一直缠着他询问,倒是像忘了还有刚才那段似的。要不是甘宁和魏延在一旁怒目相向,李严肯定以为自己产生幻觉了。
“魏延,你带领部下去城内维持治安,甘宁你率部下安顿伤兵和俘虏。”
“诺!”两人领兵而去。
“李严,你做的不错!能够趁着山匪出门控制县城,让城内百姓损失降到最低,本都尉很欣赏你这种做法。”
“谢都尉大人,这些都是草民应该做的。”
“去召集人马替本都尉将先前秭归县衙的旧吏找来,我有事情要吩咐。”
“诺!”李严见刘琮暂时没心思对付自己便松了一口气。
秭归县衙除了县令和县尉被山匪所杀,其他人在李严控制县城之后,大都回到了本岗位,不一会,大小官吏全部到齐。刘琮又派人喊来甘宁、魏延。
“甘宁,你部安顿好城内俘虏之后立即赶往夷陵,将黄权等人接来此处!”
“大人……”
“别问那么多,快点去办。”刘琮知道甘宁为什么犹豫,按说黄权等人离夷陵更近,但刘琮有自己的想法。这些俘虏是自己抓获的,如果进了夷陵县城,就要交给吴巨处理。
虽然吴巨可能看不上这些俘虏但是对于想做一番事业的刘琮来事这些可是块大肥肉。再说这秭归县城有人通匪,难保夷陵就没有。
“魏延,你暂时兼任秭归县尉,等黄权等人归来,仔细清查俘虏,找一些可靠的充实到各曲。”
“诺!”
“诸位,鉴于秭归县令被杀,秭归县城刚遭大难,必须有人主持大局,所以本都尉就暂时替父亲做主,命李严暂代县令处理县中诸事,你们有没有意见?”
“没有!”刘琮说是征求大家的意见,其实瞎子都看得出来,这是客气。刘琮自己一个都尉自然没有权利任命县令,但现在刚刚经历战乱,确实需要有人管事,何况刘琮是谁,刘表的二公子。

第12章整肃秭归

现在说是有朝廷,那只不过是曹操的一言堂,各地诸侯也早已不把朝廷当回事。在荆州之地,自然是刘表说了算,现在在秭归能代表刘表的当然是刘琮了。
何况李严在这段时间的表现也足以服众了。
魏延先是一愣,但随即便缓过来了,自己到底是一员武将,要是刘琮让他当县令,还真有点吃不消。既然自己不擅长,那换别人也就是无所谓了。而且魏延也看得出来,刘琮似乎另有打算,不然应该他自己兼任县令。
倒是李严忍不住了:“都尉大人,草民……”
“不必多说了,你只是暂代县令,要是处理不好,父亲随时还会换人。”
“诺!”
刘琮可不是任性,开玩笑,李严要是区区一个县令都做不好,那真是太对不起他这名字了,刘琮清楚的记得,曹操当年南征时,李严就是秭归县令,只是他没和文聘一样投降曹操,而是流亡入蜀,先事刘璋,后从刘备,官至尚书令,被加封为中都护、骠骑将军、都乡侯。算得上蜀汉重臣之一。
刘琮看众人没有意见,再看看李严虽然开始有点拘束,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就知道自己的决断没错,便笑着对众人说道:“秭归刚刚经历战乱,还请诸位立即各司其职。等有什么事情我再来找你等。”
“诺!”
一干人本来就是小官小吏,刘琮任命谁做县令跟他们没多大关系,做好本分给都尉大人和新县令留个好印象才是真的。
众人走后,李严留了下来,跪在地上:“李严拜见主公!”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李严这么一跪拜,刘琮还有点不适应,很显然这古代人就是这么个原则,同样是汉献帝的臣子,但主公却不一定是汉献帝。
这李严叫刘琮主公,就是把自己的身份划归到刘琮的家臣里面,这是从内心里的效忠,比起甘宁、魏延还有过。甘宁、魏延说到底还是刘表的臣子,现在只是刘琮的部下,将来有一天立了大功,说不定官位比刘琮还大。
但家臣就不一样了,官位只能靠主公争取。
李严算是刘琮穿越一来的第一个家臣了,刘琮自然开心,要想干自己的事情,以后还是得将甘宁等人称呼改过来才行,对了,黄权,黄权应该相当于实际家臣了。
刘琮一边yy一边不忘客气的将李严扶起:“正方兄,如今天下大乱,你我为黎民计,今后少不了辛苦你,你我之间就不必太客气了。”
“谢主公!”
“你先下去忙吧,我休息一会,黄权等人回来之后,你再叫我。”
“诺!”李严虽然自命清高,但自领兵占驻秭归一来也是忐忑不安,如今刘琮来了,带来了大军秭归总算平定了,原本以为自己功德圆满就此隐退,没想到刘琮不计前嫌,擢升自己为秭归县令,李严心中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秭归治理好,不再出现上任那种里外勾结之事。
李严领命出去,刘琮又叫过跟随自己先到的一队亲兵,将自己写给襄阳的信送了出去,然后刘琮就坐在偌大的县衙里不免发呆。
回想穿越一来发生的事情,想要回到和谐后世是不可能了,如果听任曹操吞并荆州,免不了还有几十年的战乱,自己和家人也是性命堪忧。自己既然是个军人出身,就不能浪费了,何况自己还有预判历史和辨贤识能这个金手指,一定能有所改变,就算最终免不了被吞并的命运,也要想办法保全自己身边的人。
七分之一人口存活率啊,想想汉末动荡这五十年,华夏人口只有七分之一的人能够幸存。想想都让人觉得害怕。
稳定了情绪,刘琮便开始谋划起来。
也许是刘表的儒雅让荆州各地有异心之人认为有机可趁,看起来这南郡太守就不怎么把刘表当做主公,而是阳奉阴违,如果没记错的话,荆南四郡除了长沙太守韩玄比较忠于汉室朝廷之外,武陵太守金旋,桂阳太守赵范和零陵太守刘度个个都心怀鬼胎,当时刘备大军一来便随风而倒,不做抵抗。
将来曹操南征别妄想指望这些人能和自己一起顽强抵抗,他们能够不添乱就算万幸了。
现在是建安十年,还有三年曹操才南征,如果准备充分,不是不能一战,历史上刘表也不是不想一战,只是下不了狠心,不愿意穷兵黩武。或者说出于自己身实力不济加上荆州人才没有被发掘出来。
曹操占据河南河北,是华夏的经济人口密集的地方,荆州整个州加起来不过一百四五十万户,还算上南阳郡在内,实际上南阳郡一大半在曹操手中,这样满打满算鼎盛时期荆州也不过四五百万人。不急曹操的四分之一,就连孙权一个扬州也有近百万户。
人口决定了兵源和赋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刘表之所以输,或者说刘琮当时之所以投降,完全是实力所致,无法与曹操抗衡也是算是个无奈之举。
结果让刘备拣了便宜,说到刘备,刘琮想起来,此时自己那个表姐夫诸葛亮应该还在隆中隐居,还有庞统都没有追随刘备。自己要在荆州有番作为必须尽快将刘备赶出去,至少也要认真防范才行。
自己这边有武将甘宁、魏延,历史上甘宁因为被排挤而投孙权,这世绝对不会了。加上文聘、黄忠、李严,文官更是有庞统、马良、蒋琬、费祎、刘巴等人个个都是济世能臣啊。
荆州人才还是不少的,只是自己得先提高自己的声望,然后先一步挖掘人才才行。
还有就是练兵了,刘表虽然有窥探天下之心,却不肯付诸行动,想占益州也只是策反三将,在这个动乱年代,威名固然重要,但实力却是更具备决定性。
得抓紧时间练兵,而且还不能让刘表又太大的抵触情绪,不然自己的嗣子之位不保。而且练兵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来曹操南征时才不会被蔡瑁等人挟持。
刘琮一直在县衙里坐到吃晚饭,众人都以为是困了也就没来打搅他。直到用餐时间了,李严才来请刘琮。甘宁、黄权等人也早已回到秭归。
刘琮便招呼魏延、甘宁、黄权等人坐过来一起用餐。
黄权在路上就听甘宁说李严做了县令,心里难免痒痒的,这次出门,甘宁和魏延已经实际上升了一级,连后来的李严都得到提拔,就剩他这个二公子的心腹了。
席间李严开口主公,闭口主公,黄权先是纳闷,接着他也不叫都尉大人,也不叫公子了,跟着李严叫主公。
这样一来,让甘宁、魏延两人难免有点尴尬,毕竟李严是新加入的,他认得刘琮不认识刘表,刘琮对他有知遇之恩。黄权这小子一直是刘琮的心腹,叫什么都一样。
魏延和甘宁毕竟是刘表任命的军官,就算有心叫主公,也怕刘琮不接受。尤其是甘宁,有江*匪前科,在襄阳城可是不受待见的。
刘琮虽然待自己不错,但这是在外面行军打仗,一旦回了襄阳,还是刘表说了算,甚至蔡瑁、张允等人都比刘琮有话语权。
刘琮当然巴不得甘宁、魏延叫自己主公,但总也不好明目张胆的挖老爸的墙角,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两人。
待到吃过晚饭,刘琮又给众人分派任务。
“本都尉给你们三天时间,李严你务必安抚好县内百姓,你先理理,后天我给你一天时间,领我去拜访县内各大家族。我要代表父亲向秭归百姓赔礼道歉。

第13章滞留秭归

魏延、甘宁你们二人在俘虏中挑选一些没有前科的,充入本部,尽快完成建制,如果以前是县内某族家丁的就给家主一些补偿。
黄权,你把所有的骑兵集合起来,缴获的马匹配上士兵,给三位大人每人留2骑做亲兵,剩下的全部集中到一起,我有他用!”
“诺!”
众人领命下去之后,刘琮便进入县衙后堂休息。脑子却是向着怎么应对未来的局面。虽然人在秭归,刘琮不得不为自己将来回南郡、回江陵好好谋划一番。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刘琮在黄权和一干亲卫骑的陪同下先是视察了秭归县城,然后又来到县城四周,由于秭归县还有一半辖地在长江南岸,黄权等人担心山匪作乱,就不让刘琮过河。
一行人在江北转了转,越看刘琮心里越是不平静。
虽说荆州在刘表治下相对平静,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了,刘表本人也不喜穷兵黩武。但秭归县的农村还是一付破败之相,人口也相对稀少。大量的田地都荒芜了。县城里虽然好一点,但比起和谐后世来,落差实在太大。不过破败萧条倒是为刘琮将要实行的屯田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有许多现成的荒地可用。
第二天刘琮又在李严的陪同下拜访了几个大族,刘琮无非是代表父亲对各家遭受的损失表示歉意,并承诺不再发生此类事件,也有人提出希望能够免赋税一年,刘琮没有同意,现在离曹操南征满打满算都只有三年了,自己还不知道去哪里找钱练兵,赋税哪能说免就免,好在山匪洗劫情况不是很严重,几个大族也表示理解。
三日之后秭归县衙,刘琮再次将一干手下聚集到一起,列席的还有秭归县主薄和户曹。
甘宁和魏延两人早已完成了刘琮交代的任务,其实不用刘琮交代,只要编制到位,两人就是实际上的别部司马,只能襄阳一纸任命,那就是千石将领了。
更让刘琮高兴的时,上午襄阳已经有信使过来,表扬了刘琮,并准了李严任秭归县令,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