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定良缘-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一报官就完了,为何说没完?忠义侯府的萍二奶奶不错啊,也学会权衡利弊、仗势压人一头了!”
孙兰贞道:“不报官或许是有顾忌,韩府毕竟与太子府有些瓜葛,韩御史是太子跟前人,太子府那位韩侧妃出自韩氏一族……若报官便真正交恶,到时牵涉的就不止咱们侯府了,只怕连端王府都得抬出来!”
“想太多了吧,这样一点事闹起来,就打起太子府和端王府的主意了?”
小乔缓缓说道:“这事原本不复杂的啊,若真是韩府有人做恶致令沈秋玉受害失子,查出恶人给个交待不就行了?偏要弄成这个局面!看来那作恶的人在韩府有深厚人脉,且长袖善舞,很得长辈喜爱信赖,自以为做得聪明,沈府人可能不敢声张,她还真猜对了,沈家爷们就是一群草包!如今咱们这位面子里子都要的萍二奶奶出头了——不过说句实话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平。萍二奶奶想利用侯府甚至端王府压制韩府,要他们低头,交出元凶,为姐姐出口恶气,维护沈家尊严。这一场要是赢了,所有人都会看出来沈家女在侯府虽为妾室,但身份绝不一般!但愿那韩御史知道他府里发生了什么事,若是他仍像以前那样每天上朝论政,下朝钻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他可惨了,当真会吃了萍二奶奶的亏!看着吧,忠义侯府能干的黄二公子很快就会出面!”
刘氏有些着急:“我与沈氏说了的……”
小乔微笑:“二嫂有机会兑现你说过的话——下次不要再轻易相信她,不给她行方便就是了!日后你可以用她,但防着一手总没错,她心眼比你多,非但不算是坏人,还很贤惠有良知,你若是被她感动,给了她机会,她一定不会客气的!”

第二百九十三章 喜事

果然如小乔所想,黄文正知道沈秋萍为沈秋玉之事几日奔波,又心疼又气愤:韩家太过份了,如此欺负姨姐就是轻看他的岳家,还带累爱妾,岂能罢休。
但他未及出面,端王府的人及时找到他,他便安静了,未做什么举动。
小乔告诉赵瑜这件事,和他商量是否由她去与太子妃说一声,免得到时两家闹起来,难免牵扯太子府和端王府,韩家或会找韩侧妃说句话,小乔想的只是恶人该受惩处,请太子妃知会韩侧妃,让她不要插手此事。
赵瑜沉默一下,终是把去年八月太子府内发生的惨事说给小乔听。
小乔惊呆:六七个月的胎儿都给坠了,母子俱死,陪葬的侍妾加上身边奴仆,少说也有四五十人!
“太子府还能住人吗?简直就是个刑场,到处是冤鬼,难怪把赵烨放端王府来了!”
小乔喃喃道,赵瑜见她脸色发白,将她揽入怀里安抚:“本不想让你知道,吓着了吧?别怕,这里是我们家,干净得很!你若害怕以后不去太子府就是了。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不用理会——该让太子知道,如今仁王每天在监察司转悠,太子目前还需要韩御史,沈家不必闹大,太子会让韩家清理门户,给沈家一个交待!”
太子府密室,太子一脸暗沉坐在案桌后边,方先生坐在他左前方不远处,轻轻挥动纸扇,缓声道:“据禀来的情况可断定。韩大奶奶之事与去年府中那一桩有相同之处,坠下的胎儿都已呈紫黑色,用的是同一个方子,韩大奶奶不致死是因为月份还小!”
太子声音里带着冷意:“方先生曾说那种药物诡异。自南夷地传来,极少有人知得,行医之人也不屑此方。太子府和韩府却接连出现这种事。就是说在太子府犯下恶行的人,已经显露出来了!”
方先生微微点头:“殿下可以问一问!”
“哼哼!”
太子发出两声冷笑:“果然人不可貌像啊,把我太子府弄得凄风冷雨人心惶惶的居然是看起来最温柔可亲最老实可靠之人!既然已经知道,也就不必去问!先搁着吧,如今不得闲,待秋后再算帐!”
沈秋玉最终与韩家长孙和离,韩家除了退还沈秋玉嫁妆之外。还赔偿了大批田产、城内几处房产、金银若干,沈秋玉成了富婆,即便不嫁人,一辈子也吃穿不愁。
韩御史果然不知内宅发生了这种事,气得口吐鲜血。差点晕厥过去,韩老夫人吓坏了,又见吃了大亏,失掉孙媳妇还赔去大半家财,这才赶紧跳脚下榻,彻底纠查内宅,弄死几个认罪的人,自然都是长房长孙的妻妾,侧妻卢氏首当其冲。这是沈家白纸黑字点名要死的人!
而忠义侯府内,沈秋萍心甘情愿受刘氏的罚,禁足到生下孩子为止,每天只能在自己的锦园里走动。
黄文正对此没说什么,沈氏禁足期间他仍旧歇在刘氏房里,对四儿子辉哥儿十分疼爱。回家来手里都不落空,给小孩儿带的玩具天天不同,一回到家就抱着辉哥儿出院子里玩,吃饭睡觉时也不和刘氏提起沈氏,仿佛忘记了一般,刘氏觉得有点反常,此前他不是这样的,不时在她面前提起沈氏,大意都是:沈氏贤良,生下这胎,咱们给她个侧妻位吧?
刘氏脑子一转:该不会是端王妃对他说了什么吧?
她心里暖融融的,姑奶奶这么好,处处维护,如今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再不能像刚嫁时那样软弱温善,总抹不开面子一味顺从丈夫,该强硬的时候还是得强硬,孝敬长辈,关爱弟妹,更要把府里打理好,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绝不能再出现!
此事过后,太子府侧妃韩氏称病,带着女儿,连同她为太子准备的那两名受宠侍妾一起,悄然移去后偏院居住。
方先生又将离开,临行劝告太子:“殿下尊贵,毕竟未成真龙,此后府内应多些和乐,少动杀气!”
太子挽留:“先生刚回不久又要离去,为何不能定居京都?”
方先生笑道:“我原本是修行之人,却意志不坚,偶得殿下救助,便动了凡俗之心,随殿下几年,疏落了修行,近年师傅怪罪,道友相寻,我仍得归回原处,若有机缘,仍愿为殿下分忧!经我巡看布局,太子府内煞气已消去,但仍须继续镇着,待我再作法,将府中玉符重新换个位置,殿下与太子妃无须在场,玉符未满一年勿取下!”
“先生相助之恩,我铭记在心。还望先生时时惦记,常回来看看才好!”
“会的。”
“先生此次行程途经淮南,先前说过那件事……”
“殿下请放心,我记着了!”
太子和太子妃就借着赵烨请求父母陪伴为由,暂居瑞华院几日,与端王夫妇说好两家各住各的,互不干扰,也不相见,风华院有皇卫,也有太监宫嬷可作证。
仁王了解到父皇竟然允许太子将赵烨放到端王府去养,心里暗觉奇怪,便带了赵焕,以探视兄弟为由跑去端王府风华院,结果赵焕喜欢上风华院,更喜欢赵炫那堆新奇有趣、他见都没见过的玩具,不肯走了,想和赵烨、赵炫住在一起。仁王也很吃惊,风华院这般气势,竟是照着宫里制式布置的,皇卫、内侍、宫中女官,所用物件器皿全是宫中之物……同为皇孙,凭什么这两个小孩儿能天天享受这些,他儿子不能?就算不用赐封赵烨也是皇太孙,有此待遇理所当然,可赵炫呢?
赵樱忍不住找父皇求情,说赵焕也想住进端王府风华院,皇帝正饶有兴趣看德妃和宫女们压制冰镇米虫,悠然看了他一眼,说道:
“你当那是什么地方,想去就能去?烨儿自幼体质不好,朕不信什么郎中偏方,却想着住进端王府倒可以赖端王妃照看一二,她养的儿女个个肥壮,或许赵烨归给她养也能好起来。果然如此,赵烨如今不吃药也比以前壮实些,焕儿健壮结实,没必要去凑这个热闹!”
“父皇,焕儿看着是这般,其实也虚着呢,谁都知道端王妃会做药膳,便让他一起去住几日吧?每日与二位兄弟同在宫里读书,玩得正好,晚上却要各回一边,他不高兴!”
皇帝道:“不高兴就索性不回去,住在宫里,随祖母住在德润宫吧!”
赵樱大喜,没想到种豆得瓜,儿子赵焕养在德妃身边,等同于养在皇帝身边一样!
第二天,庄王妃进宫给太后、德妃请安,没几日庄王长女也住进宫里,和青阳公主作伴。
庄王府、仁王府日益得势,各种巴结逢迎的愈加多了,一时间门庭若市,热闹非常,庄王好结交文雅之士,仁王则不论,文臣武将,会玩会闹的纨绔膏梁,都能谈得来。
太子、端王比底下那些弟弟们年长许多,都已到而立之年,沉实稳重,不好那种浮夸之风,端王府一如既往地平静安宁,太子府却频传喜讯:太子妃、田侧妃有孕,后院新添不少美人……
小乔冒汗:太子能不能不来这种恶趣味?为什么每次都是两个女人同时怀孕?
端王府没有喜事,但平实的日子欢乐甜蜜,温馨惬意,孩子们像阳光下的禾苗,眼看着抽芽长大,健康茁壮,赵烨受赵炫和赵炜、赵雯的影响,活泼开朗许多,在端王府倒比在太子府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而小乔和赵瑜避子成功,孩子们成长顺利,没什么让他们可烦恼的,两人更加肆无忌惮,尽情享受夫妻欢爱,如胶似漆恩爱情浓,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
过了盛夏,金风送爽,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里喜事最多之际,善王、义王等相继大婚,接着是敬王长子的满月酒,忠义侯府再添两子……小乔纳闷了,黄义正怎么总生儿子啊?看来老天也讨厌他不长情,偏不让他如意,想要女儿,就不给!
再过几天就是九月二十,是文丽的婚期。
添妆的物品早送过侯府去了,小乔闲着没事,让青鲤和彩羽打开所有盛装首饰的盒子,想挑些自己不常戴的首饰送给文丽婚后穿戴,她的饰物样样精美奇巧,一批一批地更换,每次文丽和文敏来都爱翻看,文丽会捡几样走,文敏则光看不拿,她有点男孩气质,甩手甩脚的,平时连珠花都不爱戴,更别说步摇,说是别糟蹋了姐姐的好东西。
赵瑜回来见小乔和几个丫头趴在桌上对着一堆首饰挑挑拣拣,问在做什么,青鲤嘴快道出原由,赵瑜说:
“要送就送新打制的,王妃戴过的一样都不许送!”
小乔抬眼看他:“这也太多了,好几年穿戴不完,不送给妹妹,还能送给谁?”
“谁也不送!这里边有的还是我费时在宫里司珍坊看着她们做的,首饰不值钱,我的时间可买不起!你不要留给雯儿!”
“等雯儿长大指不定不喜欢这种款式了!”
“她敢不喜欢,给她就戴着!”
小乔和他对视片刻,无奈地挥挥手,青鲤等人低着头,一边偷笑一边收拾起首饰盒子——王爷什么时候变成管家婆了?连王妃的首饰也管!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临行

淮南传来好消息,去年受灾的几个县,经端王府官员春夏季大力敦促扶持,农人辛苦耕种,秋季里处处稻浪翻滚,鱼虾满塘,丰收的喜悦令百姓欢欣鼓舞,更怀念心系子民、宽仁厚德的端王爷,百姓们感恩戴德,万民签字往京城递折子,颂扬皇帝建立丰功伟业,广施仁政,遍降福泽,还以身作则,养育了贤能的太子殿下和仁厚的端王殿下……强烈盼望端王与王妃能回淮南,看一看灾后重建的美好家园,与子民共享丰收喜乐!
朝堂上殿中侍郎当众读完万民书,文武百官纷纷出列,锦上添花谁不会?专找好话来讲,大力颂赞皇家父子贤明仁德,皇帝龙心大悦:
瑜儿办的事就是妥贴,所谓善始善终,赈灾不光是救灾民于水火,施几顿饱饭就完事,要将灾区建设好,治理好淮河,永绝后患,才能安抚民心,博取得子民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广施仁政的好处!
得意之下也没想过要和阁老们通气一番,提起御笔一挥,在万民书上批了个飞扬的“准”字!
临近午时散朝,太子先和秦玉章匆匆碰了个面,之后皇帝宣内阁大臣议事,秦玉章和陈德规一致认为:端王若要带家眷前往淮南,必须把兵权归还朝廷!
端王拿到了那卷皇帝御批“准”字万民书,像皇帝一样只顾高兴,不及想太多,回家路上简直欣喜若狂:太合心意了这个东西!他早想着找个空档儿带小乔下江南去玩玩,今天不用找它自己来了——婚前的允诺一直未能实现,他不提。小乔就很乖地不问,可是他心里不安,小乔好新鲜爱游玩,他想陪着她。和她一起游遍大江南北!
兴冲冲回到王府,原本打算装神弄鬼,诳得小乔再像上次那样哄哄他。可一看到她娇美俏皮的笑脸迎上来,流光溢彩的明眸对上他的眼睛,他就绷不住了,立刻笑吟吟地献宝,双手把万民书递给小乔。
小乔哗啦啦翻来倒去地翻看:“这是什么啊?怎么这么多人笔迹?乱七八糟最不耐烦看了,云柔、雨润在哪里,过来给念念!”
赵瑜无奈。揽过她肩膀将她手上长长一卷纸全部打开:“不用念,淮南的子民请端王和端王妃回封地共庆丰年,你只看这个红色的‘准’字,这是御批!就是父皇准了,准我们全家去淮南!”
小乔张了张嘴。忽然尖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