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鬼"为邻-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 /》“对啊,我和他是中学同学。”改容相向,俗话说家贼难防,同学不算家贼,至少也是知情人,如果他愿意开口,或许,可以了解到一些这位本首相的八卦消息吧。何况这位显然没有闭口的意思!萨于是倒上两杯咖啡,殷勤邀请伊藤先生到一旁的桌上,请他谈谈麻生。我请伊藤先生说明一下和麻生太郎是什么时候的同学。伊藤先生说是在学习院时代的同窗。这让我有点儿疑惑——我记得麻生太郎的简历里提到自己是学习院大学出身的,这是一所本的贵族大学,而伊藤先生讲到自己和麻生是中学同学……经过伊藤先生解释才明白,学习院大学下设从小学到高中的附属机构,分别称作初等科、中等科、高等科,甚至还有幼儿园。麻生太郎因为家世的原因,从小学就进了学习院,一直念到大学毕业,所以要填简历的时候,麻生太郎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一段极其简单,一句话就写完了。这让我想起了上人民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一些朋友,他们也是从人大(北大)附小上到人大(北大)附中,然后再上人大(北大)的,经历和麻生挺相似。伊藤先生和麻生一样出自福冈世家,所以也得机会到学习院上学,不过高中毕业,就考到东京大学去了。按伊藤先生的说法,麻生太郎在学校期间十分活跃,略有些精力过剩,但学习成绩不佳,在班上勉强算是中等。麻生太郎的妈妈曾经来学校,他记得麻生的妈妈是个烫了短发,脸部线条略有些英挺,但心地很温和的人。萨就把话题转到政治方面,想听听他对麻生太郎的评价,不料引出他一段关于猫和狗的谈论。于是,我只好不再绕圈子,直接讲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看法——对于麻生,因为他对中国的敌视,对台湾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屡屡大放厥词,很多中国人都不喜欢他,认为他是一个强硬的右翼分子。“那么,您作为他的同学,也是很熟悉中国的人士,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伊藤先生沉吟了一下,但我这个尖锐的问题显然没有难到他,他回答说,麻生屡屡以强硬右派的姿态失言,他的看法是“亲ゆづり”,翻译成中文就是“遗传”。这倒是个新鲜的看法,愿闻其详。伊藤先生的解释,让我颇开眼界。原来,这里面有两个含义。

老同学眼里的麻生太郎(3)
首先,本政界的所谓“失言”多是一种有意的政治手段,颇有些人只是为了获得选票故意乱放大炮,吸引偏右选民,反正无论怎么胡说八道,只要讲的是空话其他国家也不会当场打过来,至于损害了本的外交利益对选举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其危害一时半会儿民众也看不出来,这种“失言”对他们的政治生涯来说没有什么代价可言。想要更多的电子书格式下载尽在尽在!想要更多的电子书格式下载尽在尽在!本前首相森喜朗就是这样一个“失言”老大,曾经狂言“美国和本没法比,满街都是放枪的暴徒”差点儿把后台大老板给惹毛了。这种“失言”多了老百姓也不再当回事,森喜朗的支持率跌到惨不忍睹的5%。而麻生的“失言”并非如此,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右派。麻生之所以为右派,起因于他的家族历史,萨理解要照反右时候的定义,麻生会被算进“历史反革命”。中国人不喜欢麻生,认为他是一个地道的反华派,实际上麻生反韩反朝还胜过反华。这是因为麻生的家族祖上就是大财阀,富有矿山,其起家致富,是依靠剥削军从朝鲜掠来的上十万劳工。麻生家族的开矿和发迹,堪称朝鲜劳工的血泪史。这些劳工在战后活着的被几乎赤手空拳赶回朝鲜,死了的也全无赔偿。这笔账至今未清。在本,麻生太郎的支持率还挺高,这倒不全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关,而是泡沫经济以后二十年本不进反退,让本老百姓对循规蹈矩的政治家失去了信心,更愿意投票给个性强,“変(怪异)”的人物,小泉的狮子头就不知道给他弄来了多少选票。韩国朝鲜方面屡屡要状告麻生,而麻生家族方面态度强硬,因此,麻生太郎对朝鲜韩国的态度自然十分恶劣——从家族的看点上,他才不会追求改善本与韩国朝鲜关系呢,越是关系紧张,他的家族越安全么。麻生家族还有一个人对他的右翼思想影响很大,那就是供在靖国神社中的神风敢死队员,他的堂叔麻生摄郎。麻生摄郎是他那一代麻生家族寄予厚望的才子,早稻田大学生,曾担任麻生家族的“御曹司”,相当于家族内干事长的职务,这是该家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位置。麻生太郎本人就是先担任家族“御曹司”,而后继承家业的。本来二战中本大学生是很少参战的,因为本意图保留这批人,无论战争结果如何都可做复兴资本。事实上本战后迅速恢复,和它的这个政策很有关系。但是麻生摄郎是个典型的本“愤青”,在学校期间就经常对政治大发议论,对打仗十分热心,于是投笔从戎(本叫“学徒出阵”),做了一名少尉神风敢死队员。其实这些神风敢死队员训练根本不足,勉强会飞而已,往往只给单程油料,第一次任务就是最后一次任务,纯是消耗品。1945年5月,麻生摄郎奉命出击去撞美国军舰,没等靠近就被经验丰富的美军战斗机打了下来。但是,经过宣传,本方面还是把他变成了一个“英雄”。不过,正是由于麻生摄郎去参军并且战死,麻生太郎的父亲麻生太贺吉才可以成为麻生家族的掌门人,可以说如果麻生摄郎不死,麻生太郎根本没有机会获得今天的地位。因此,麻生太郎一家一直对这个堂叔感激并且心怀歉疚,于是,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麻生也就表现得特别强硬。要这样说,讲麻生是一个祖传的右派,并不过分。不过,伊藤先生的话还有一个意思,是说右派也有含蓄的,麻生太郎愣头青般乱说话的特点,也是祖传。

老同学眼里的麻生太郎(4)
伊藤先生说,麻生说话出格,并不仅仅在外交方面,他是随时说话出格的。!比如,曾经依仗自己出身门阀大家,骂同一党的政治家野中广务为“穷棒子还想当本首相门也没有(野中のような部落出身者を本の総理にはできないわなあ)”,甚至连自己的爸爸也不放过,骂他对自己“养而不教”——细想来这似乎说明麻生太郎对自己的评价也很耐人寻味。慢来,既然是连自己爸爸都骂,这所谓遗传一说从何而来呢?说的是遗传了麻生太郎的外祖父,本前首相吉田茂的风格。本的大臣在天皇面前一向拘谨老实,只有他是个例外。有一次天皇召见这位首相,谈完公事,天皇顺便说了句首相气色不错,吉田马上回答:“老夫人都吃得下,当然气色好。”还好是在战后,本天皇已经成了摆设象征,否则和天皇讨论吃人的“大不敬罪”大约首相这份工作吉田就干到头了。这位“大嘴首相”说起话来让人很容易感到麻生与他一脉相承。有这样的遗传基因和家庭背景,麻生说话毫无顾忌,不断引发麻烦,也就不奇怪了。伊藤笑着说麻生开始当外相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看如果中两国外相会谈,将是怎样戏剧性的场面。当时中国的外相李肇星,把陈水扁称作省级干部,也是以口无遮拦着称的。谈到这儿,伊藤先生打了个顿。我想他是想起了后来李肇星和麻生太郎的见面——那是一次双方都客客气气,很平淡的会见,让某些人极为失望。麻生太郎自始至终都很专业,双方连擦枪走火的机会都没有,李外长自然也点到为止。不知道是麻生对李外长遇佛杀佛遇鬼杀鬼的风格有点儿怵头呢,还是对李外长引为大嘴同类,惺惺相惜,无心挑战呢。这就只能问麻生自己了。顿了以后伊藤先生转过来介绍了一下麻生的家族。麻生太郎的家族在本的确堪称门阀,要往上算能拉上明治维新时候的名臣大久保利通。麻生的妹妹嫁入皇家,他除了有个外祖父首相,还有个作首相的岳父,就是本的一代名相铃木善幸。而略作追溯可以发现,麻生太郎与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也是亲戚。本的政治,基本都掌握在这种门阀手中,至今如此。小泉虽说三代议员,却在这些门阀眼中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他支持率再高,也只能雷声大雨点小,改革难见成效。以萨的看法,说本“封建残余严重”并不是一句套话,比如这个门阀就是如此,别看本是搞选举的,奇怪的是几乎每次选举上的,最终都是这种门阀子弟,别人要想上去,法律上,逻辑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就是上去了他还会把你弄下来,比如有个相声演员曾经选上大阪市长,没几天就因为“在选举车里猥亵女助手”声名狼藉下台了——其实这种事情就算是真的,比中川昭一那种色鬼如何?还不是你没后台。弄不下来也让你什么都干不成,小泉就是一例,别看他嘴上硬,实际上他的改革根本改不下去,原因就是他没有后台,只靠选票撑着,门阀们根本就不听他的。小泉政府到后期根本无意改善中关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泉即使想作为也没人听他的,所以干脆来个冻结。而麻生显然就是那种叼着银勺子生下来的了。伊藤讲年轻的时候,麻生太郎就有一个外号,叫做“筑丰的少爷”。筑丰,是麻生的故乡,也是他的选举区,在两大首相家族的影响下,想不选上都难,别说歪嘴了,就算是痴呆也能当上议员的。其他政界人士对麻生这种垂手而得的好命嫉妒得不得了,于是给了他“筑丰的少爷”的称呼。

老同学眼里的麻生太郎(5)
不过,要是认为“筑丰的少爷”仅仅是游手好闲的衙内,那也是不客观的。!伊藤先生回忆,说麻生当年在学校十分活跃,尤其是能作一口流利的演讲,可算有本领,讨论问题也慷慨激昂,善于同别人辩论。这本领他保留下来了,但还有一个毛病他也保留下来了,那就是演讲情绪化很厉害,论据往往很成问题。在学校他就经常被指强词夺理,但麻生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伊藤先生说,麻生当时的演讲常是台上言之凿凿,听众却疑云大起,纷纷质问。伊藤是他的老乡,所以每每替他打圆场,同时也有点儿佩服麻生懂得实在不少,可也不见他如何读书啊。一次讨论历史问题又发生了对峙,麻生凛然不惧,伊藤却觉得有些不对,似乎麻生说的与书上所学不大相同。麻生表示肯定没有错,自己有证据。既然有证据,伊藤也就安了心,于是一门心思帮他弥补漏洞。等到第二天麻生拿来“证据”一看,原来是一本历史漫画……原来,麻生的很多知识,都是从漫画上来的。麻生在大学,是不大用功,也不看报,唯独对漫画书情有独钟,后来到外国留学,他母亲依然经常给他寄送漫画。一直到现在,他依然是漫画的大拥趸,并且曾经以本外相的身份,建议本建立“诺贝尔漫画奖”。有人曾在新闻报道图片中发现麻生太郎的办公桌上就有一本漫画《蔷薇少女》,据说此人一个星期要读二十到三十本漫画书。不管怎样,从漫画中吸取知识似乎是麻生的传统。人们看到麻生在中国问题上屡屡颠三倒四,便纷纷猜测麻生的中国历史知识,大约是来自于横山光辉的《三国志》或者《楚汉之争》这样的漫画吧。我再问:您显然也不是很支持麻生太郎的政治主张,那么,伊藤先生又为何让家人投他的票呢?这个有点儿复杂,可能是我们福冈人太讲义气了吧。伊藤先生耸耸肩,随口说道:不过有一次我的确差点儿对麻生崇拜起来了呢。哦,有这样的事?于是伊藤先生回忆起来,说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蒙特利尔奥运会即将开幕,他回老家休假,发现当地一些他的朋友和“麻生后援会”的成员,正要前去给麻生太郎送行。一问之下,才知道麻生太郎入选了本国家奥运代表队,作为飞碟射击选手出发参赛。伊藤先生感到很诧异,因为他的印象这位“少爷”是因为精力过剩,才弄了一杆枪打着玩,慢慢形成了兴趣,这样玩的结果居然会被选中参加奥运会,吃惊之余,又有些佩服。到了送行的地方,只见麻生镇定自若,情绪安定,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金牌不在话下。旗帜,大鼓,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