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铝欤觳礁呕朴襦O一起迎了过去。
黄玉郞和林宥伦寒暄之后,曾志韦上前一步,双手伸出来和林宥伦握手:“林先生,以前的事情是我对不住”
林宥伦眯起眼睛,射出尖锐的光芒:“曾先生觉得自己做错了吗?”
曾志韦顿时愣在那里,心里摸不准林宥伦是什么态度,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我觉得曾先生没有做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以前放在你面前的是二选一的问题,现在选择项只剩下一个,我想你不会在选错了!”
林宥伦话里不乏敲打的意味,曾志韦回过神来,急忙点头称是。
黄玉郞见事情解决,心里也很高兴,叫过自己身边站的年轻人,把他正式介绍给林宥伦认识:“马仔,这位就是林先生!”
林宥伦这才注意到黄玉郞身边站的年轻人,面色白净,短发看上去很干练,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又给人几分斯文的感觉。
这人和黄玉郞站在一起,林宥伦立刻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位就是马荣诚先生吧?”
“林先生和老板一样叫我马仔就好。”马荣诚并没有因林宥伦认出自己的名字而显得特别喜悦,不卑不亢的态度倒很合林宥伦的胃口。
林宥伦的身份特殊,站在门口黄玉郞会担心被路人认出来,便招呼大家一起进去,路上林宥伦简单的和马荣诚聊了几句,其间便提到了2年前他和黄玉郞说过的一桩旧事。
“《铁血天骄》和《昆仑》都还没有改编成漫画,当初黄先生因为这件事找到《明报》报社,我就和他说过,希望由马先生来执笔,负责这两部漫画的改编。”
马荣诚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不禁朝黄玉郞望了一眼,眼神中满是困惑。
黄玉郞当初出于一些特殊的考虑,没有和马荣诚提起这事,现在林宥伦当着马荣诚的面说出来,他也不好否认,急忙解释说:“林先生当时确实和我提过这个想法,但是我考虑到那会你正在创作《中华英雄》,不想让你分心,所以就没和你说。当然另一层考虑是,当时你画风还没有现在这么成熟,冒然接手改编林先生的武侠作品,做好了固然对你的名气各方面都是一次提升,但要是做砸了,对你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马荣诚可以获得今天的成功,绝对和黄玉郞的支持绝对密不可分,当初的《中华英雄》,其实就是黄玉郞根据马荣诚的创作条件、个人风格,刻意构思出来的。而马荣诚也终于不负重托,使《中华英雄》在画坛中大放异彩。
当然黄玉郞那时候也有一点私心,那时候他还没有凭借改编《搜神记》在画坛重振雄风,而马荣诚却因为《中华英雄》的成功,渐渐有取代他在画坛地位的趋势,如果马荣诚接手改编《铁血天骄》,凭借着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势必会将马荣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是黄玉郞不太愿意看到的。
黄玉郞的这层心思不足为外人道,马荣诚也没有怀疑,因为当时他全部心思都放在《中华英雄》上,确实没有时间再画别的漫画。
从创刊到现在,《中华英雄》已经连载了近四年,曾经创下了一期销售20万册的佳绩,以一本漫画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绩。如今《中华英雄》创作已经完全步入正规,马荣诚只是担任主笔,有更多空余的时间来创作其他的作品。
而黄玉郞如今已经凭借《搜神记》在香港画坛树立牢固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个时候林宥伦提出将《铁血天骄》和《昆仑》交给马荣诚来改编,按理说黄玉郞是不应该反对的,可他却还是拒绝了。
“林先生要是早几个月提出这件事,我们欢迎都还来不及,但现在却是不行了。”黄玉郞知道自己解释这事会让林宥伦往别的方面猜想,那眼神给了马荣诚一个暗示,马荣诚会意,接口解释说:“感谢林先生的厚爱,但事情真的很不凑巧,最近我刚刚想到一个新的漫画构思,为了一段时间恐怕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上面,实在是没法完成林先生交予的工作。”
“新漫画?”林宥伦眉头一挑,他记得马荣诚在整个80年代就只有《中华英雄》一部作品,现在突然冒出这个新漫画又是怎么回事?
林宥伦顿时来了兴趣,不搞清楚这件事,今天这饭肯定吃得没味道。
“马先生又要有新作面世了吗?不知是什么故事题材?”
别人要是这么问,未免会显得有些突兀,但林宥伦却不一样,马荣诚和黄玉郞见他这般感兴趣,都面露喜色。
“林先生就是不问,我也正准备和你说这件事呢!”黄玉郞兴奋地说道:“马仔新漫画的构思给了我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其实还是向林先生偷师学来的。”
“是吗?”
林宥伦脸上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黄玉郞也没有再买关子,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当初林先生的《搜神记》是先改编成漫画然后才出书,这次我的想法是先把马仔这部漫画改编成电影,用电影打开知名度,然后再出漫画书!”
(未完待续)
第223章 漫画改编电影
黄玉郞这一手安排确实是从林宥伦那里“偷师”过来,《铁血天骄》电视剧与小说同步,《搜神记》先改编漫画后出书,本质上就是借用电视剧和漫画的渠道和影响力来推广小说。
现在香港影响力最广泛的传播方式,毫无疑问是电影。
黄玉郞进军影坛,另一重目的就是借电影的影响力来扩大漫画的知名度。
林宥伦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黄玉郞,至少在公司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上,黄玉郞已经远远走在了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前面。
“如果这部电影成功了,黄先生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
黄玉郞没想到林宥伦会这么问,事实上他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成功了就趁势推出漫画书,大赚一笔。
林宥伦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的表情,黄玉郞没有发觉,却被坐在一边的曾志韦看在眼中,之前的谈话他一直插不上嘴,这时候却在桌子下悄悄用脚踢了踢黄玉郞。
黄玉郞疑惑地看过来,曾志韦趁机朝林宥伦坐的方向努努嘴。
黄玉郞也是聪明人,立刻就省悟过来,林宥伦这么问,肯定另有深意。认识到失误,黄玉郞立刻就开始补救:“这个想法我也是最近才琢磨出来的,很多地方还没弄明白,正要向林先生请教。”
黄玉郞的漫画公司是未来林宥伦将《明报》打造成一个多元化传媒集团的重要棋子,此时黄玉郞态度诚恳的请教,林宥伦少不了要点拨他一番。
“别的不说,黄先生投资好朋友电影公司,有没有想过要怎样做好这家电影公司?”
黄玉郞不明白这事怎么又突然扯到了电影公司的头上,倒是曾志韦听了林宥伦的话,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
“如果黄先生听不明白,那我就换一种说法,你觉得好朋友电影公司和其他电影公司相比有哪些优势?”
黄玉郞彻底懵了,只好用眼神向曾志韦求助,好朋友电影公司的状况,当然还是曾志韦了解更多。
“我和泰笛罗宾也有几个不错的想法,如果能有稳定的投资,电影公司的预期回报还是可以期待的。”曾志韦在林宥伦面前说这话,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仅仅是这些?”林宥伦眼中露出一抹讥诮的表情,顿时让曾志韦有些尴尬。
“曾先生不要误会,我这么说并不没有任何看不起你的意思,但如果只是你说的这些就能让好朋友电影公司发展壮大,那么现在香港影坛的格局,在三大电影公司之外,也不会是徐可、麦单雄、洪劲宝这些人的制片公司专美的局面了。”
曾志韦一开始还有些不忿,可听林宥伦这么说,心里顿时没了脾气,当初他在新艺城“七人小组”中的名声不弱于徐可,但徐可的电影工作室做得有声有色,而他的好朋友电影公司却差点走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以前曾志韦一直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如今被林宥伦不留情面的提出来,他才感觉到自己与徐可的差距原来已经拉得这么远了。
“论实力,读力制片公司显然无法和三大电影公司相提并论;论求新求变的创意,我觉得目前香港电影公司暂时还没有哪家可以超越徐可的电影工作室;论发行渠道的扩张,麦单雄的制片公司已经走在了所有读力制片公司的前面好朋友电影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竞争优势,想要在当前这么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前景堪忧!”
看曾志韦一连数变的脸色,黄玉郞就知道林宥伦这么说不是在危言耸听,这回他是真的着急了,他入股好朋友电影公司,当然不希望投进去的钱打水漂,他觉得林宥伦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自然也能够给自己指出一条明路。
“怎么才能经营好这家电影公司,还请林先生教我!”
见黄玉郞将自己当成了救命稻草,林宥伦只是微微一笑,“黄先生别激动,其实你手上掌握着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优势,只是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
黄玉郞闻言一愣,“林先生的意思是”
“漫画!”林宥伦斩钉截铁地说。
黄玉郞似乎有所悟,曾志韦却是眼前一亮,黄玉郞只想到要把没有出版的漫画先改编成电影,借用电影的影响力来宣传漫画,但他手上还握有不少也已经出版的漫画,这些可都是改编电影的好题材。
黄玉郞没有想到这一步,甚至香港的电影公司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主要还会是因为漫画改编电影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想起不久前上映的《少林足球》,曾志韦才突然发现,阻碍漫画改编成电影的技术难题,事实上已经解决了。做到这一点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的林宥伦,他一手创建的极光特效公司,已经成为香港特效电影的代名词。
想通了这一点,曾志韦突然兴奋了起来,黄玉郞手上拥有的漫画资源,足以让好朋友电影公司的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
“嘉禾投入重资正在拍摄的《刀锋战士》,便是改编自美国惊奇公司的漫画,未来漫画改编电影会是一个很热门的题材,所以我才说黄先生是坐拥宝山而不自知。”林宥伦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一口气说这么多,他还真有些渴了。
见林宥伦杯中茶水见底,黄玉郞端起茶壶,恭敬地给林宥伦续满水,继续请教说:“林先生的意思,我手上的漫画都可以改编成电影?”
“要拍成电影肯定没问题,但关键是有没有改编的价值。”林宥伦把黄玉郞的兴趣提起来,这时候却要给他降降温了,“漫画改编成电影最大的难题是技术”
“这不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黄玉郞迫不及待地说道。
“没错,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可做技术是要钱的!”
“林先生放心,这些年我也积攒了一些身家,投资拍一两部电影应该是没问题。”
见黄玉郞没弄明白自己的意思,林宥伦摇摇头,解释说:“我指的是电影的成本。举个例子,《功夫足球》在特效制作上的投入至少有5000万,黄先生手上的这些漫画改编成电影,也许用不了这么多钱,但一部电影少说也要花3000多万在特效制作上。电影票房呢?在电影票不提价的前提下,撑破天能有4000多万,院线抽走四成,发行方再抽走两成,电影公司最终能拿到手的只有四成,也就是1600万,而海外票房分红更低,像嘉禾这样的大公司可以拿到三成,一般的电影公司能拿到两成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台湾、曰本、韩国和东南亚这些地区加起来,至少要有上亿港币的票房,影片才能够收回成本,而海外票房上亿的电影,香港一年不会超过十部。”
听林宥伦算完这笔电影账,黄玉郞才发现漫画改编电影居然有这么大的风险,但是他心中还有一点疑惑:“不是还有欧洲和北美市场吗?”
“这就是我想和黄先生说的第二个问题,漫画题材。”林宥伦停顿了一下,看黄玉郞自己没想明白,这才开口解释说:“黄先生手上的漫画,基本上是东方武侠题材,而这类型的电影出了华语地区就没有任何市场。香港的大制作电影要想真正赚钱都是在北美市场,而香港漫画改编成的电影受限于题材,在这方面天生就有缺陷。”
黄玉郞彻底糊涂了,林宥伦一边极力看好漫画改编电影的前景,一边又说这类题电影在市场上存在短板,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林宥伦神秘一笑,“黄先生一开始拍电影的初衷不就是想借电影来宣传新漫画吗?黄先生与其他电影人相比,优势就在于你的主业是漫画而非电影,别人拍电影是为了赚钱,而你拍电影赚钱只是目的之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