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眼下已成事实,再抱怨也没用了。
“勿需担心!”
黄立极哼了一声,说道:“要知道你是礼部尚书,会试的主考官。老夫是吏部尚书,统管他们的分配。邓浩楠对这些学生再照顾,到头来这些学生还得拜在你我的门下,除非他们都不想做官了!”
一直以来,大明的科举考试就是各党派拉拢人手,培植新鲜血液的工具。这些经过科举出来的学生,虽然名义上都是天子门生,但也只是个形式。殿试不过是给皇帝走个过场,让皇帝相信天下的官吏都是他的门生,方便皇帝统治而已。
对于各党派,关键还在于会试。因此谁是会试的主考官,那么通过会试后的书生便是他的学生。同时,吏部的任命过程中,这些学生拜在吏部尚书门下的便会有美差的官做,否则就会被分配到鸟不拉屎的地方。
掌管吏部和礼部,历来是大明帝国党争的源头。当然了,以前都是各个尚书大家轮流做,因此各党派之间实力都比较平衡。但是自从东林党倒下后。天启皇帝不理朝政,黄立极一党一直把持着礼部和吏部,使得他们有机会做大。
这就跟当初张居正时代一样,皇帝不理政,内阁大臣人事变动停止,使得张居正始终是首辅大臣,造成了张居正一党的独大。
李国想了想,确实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邓浩楠根本无法插手科考,这批学生还是他们一党的。
这件事情放下,李国又问道:“皇太极改国号称帝了!”
皇太极称帝的动静很大,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国朝为之震动。
黄立极冷哼一声,道:“吃了败仗还敢称帝?简直猖狂之极!”
李国点头道:“由于辽东军停止了攻势,皇太极得以喘息,因此偷偷派出精锐人马西征蒙古各部,结果大获全胜,漠东和漠南蒙古各部都投降了皇太极,使得皇太极底气又足了,这才敢称帝!”
黄立极眉头拧到了一起,突然道:“邓浩楠为何要停止攻击呢?”
李国冷笑一下,道:“满清一天不灭。朝廷就需要邓浩楠来御国门,这也是邓浩楠可以在京师逍遥的保障!”
“话虽如此!”黄立极静下心来,想了想说道:“可我们已经裁撤了辽东巡抚,整个辽东都给了邓浩楠了,他没有理由还留着皇太极!即使皇太极被灭,朝廷也没有能力去管辽东的烂摊子,邓浩楠完全不用担心才是!”
李国想了想,猜测道:“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邓浩楠还不足以灭掉皇太极!”
“不!”
黄立极摆摆手道:“辽东军不论数量还是实力,都超过了皇太极,灭了皇太极完全可能!”
“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黄立极摸着胡子想了老半天,道:“搞不好要变天了!”
“变天?”李国摇摇头,满脸的不信。
“要说邓浩楠在海外称王称霸可能!但他身为大明臣子,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很难进关的!”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黄立极苦笑道:“这次他顺利的进位辽国公,老夫总是感觉道哪里不对劲儿,可是一时间又没有头绪!”
李国说道:“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认为不能让辽东军闲着,尽快让他们出征满清!”
黄立极点点头,道:“这是个好办法!让邓浩楠把精力用到外面,国内就安稳了!”
黄立极思考了一番,然后让李国安排人上奏折,同时透露给顾秉谦等督御史们,让他们继续煽风点火,让邓浩楠尽快剿灭满清。
奏折到了内廷,自然就被司礼监留中不发了,同时第一时间也通知给了邓浩楠知道。
靖海侯府已经改换了门庭,原本邓浩楠以为只换个牌匾就可以了。不曾想侯爵和公爵的差距相当大。礼制更是不同。原本的靖海侯府扩大了一倍,府门也比原来的宽了许多。
将近年底,京城里的大小官员但凡是能有点关系的,都会托人请求拜访辽国公府。除了邓浩楠是个手握重兵的大军阀外,跟重要的是邓浩楠眼下是京城里的大红人,大功臣,踮一下脚京城都会震一下的主。所有人都想巴结邓浩楠,因此这原本该很冷清很威严的国公府大门,如今也变成了车水马龙的闹市了。
大冷天儿的,国公府门口停了十几顶轿子。不管是京官也好,外放的官员也罢,到了这里来的都是想图个前程。不过,比起在吏部门口排队的官员,到国公府外等候的大多数都是有头有脸的,因为他们的小辫子被邓浩楠给抓住了,不得不跑过来表忠心。
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这邓浩楠的国公府门前的家丁可比七品官大多了,什么巡抚、布政使、锦衣卫的,到了这里除了规规矩矩的上门敬之外,这些家丁在任何官员面前,都是见官大一级。
话说,等待排队的人群里有个安远知县沈克封,他是奉江西巡抚洪瞻祖的命令前来京城报告江西白莲教情况的。但这个沈克封屁股不干净。把柄落在了辽东都督府江西情报站站长手里。于是乎,沈克封便倒向了邓浩楠一方,帮助辽东都督府打探白莲教的情况。
这次奉命进京向兵部汇报,沈克封决定先要道国公府拜访邓浩楠,先给主子请安,顺便看看能不能混个前程出来。
可是一到国公府门前,他顿时傻眼了。在他前面排队的还有不少大官,最低也是四品大员。可他一个七品县令,排了一天也每排上号。
帖子递给门房了,想走也不敢走了,只好干等着。
这时。四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踩着雪地咯吱咯吱的走来,直接停到了国公府门前。
沈克封定睛一看,轿子里下来一个容颜俏丽的女子,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看衣着好像是丫鬟打扮。
这俏丫鬟正是皇后身边的女官小茹,穿普通丫鬟的便装出宫,来国公府给邓浩楠的夫人送些东西,先处处感情。
等候排队的官员们不知道来人的背景,一大群男人急忙挡住了小茹的去路。
“小姑娘干嘛的?”
“要你管?”
“哪位大人家的?要知道先来后到,到后面排队去!”
“让开!”
……
沈克封眼贼的很,已经看到门房的人急匆匆的出来,立刻判断出小茹不是一般的人。于是趁着众人拦挡小茹的当口,沈克封急忙跑上前去,将众人推开。
“大胆!”沈克封大喝道:“谁你们都敢拦?”
沈克封大喝顿时将一干官员们懵住了,连小茹自己都惊讶万分。
“甭理他们!您里面请!”沈克封急忙弯腰给小茹护驾,拦挡着其他官员。
小茹点点头,送给沈克封一个微笑。
这时,门房的家丁们已经出来了好几个,急忙将一众官员们喝止。
“原来是小茹姑娘来了!快里面请!”
小茹经常来这里,因此门房的家丁们都知道,急忙请她进去。沈克封暗道自己把对人了,急忙跟着小茹的身后就想进去。
“站住站住!”一个家丁揪住沈克封的官服,像拎小鸡一样把他这个小老头拽住了。
“我们一起的!”
“……”
够无耻的!
几个家丁翻翻白眼,暗道这家伙厚黑学倒是很精深。
小茹扑哧一笑,道:“这个小芝麻官还挺上道的,你们照顾他一下吧!”
小茹发话了,几个家丁自然要给面子。
“我是安远知县沈克封,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求见辽国公大人!”
沈克封见小茹说话的口气,就知道她的背景很大,于是急忙报上名号,好让家丁们心中有数,因为他们手里有沈克封的拜帖。
“一个小小知县,有屁大的事情?还十万火急?”
家丁们撇撇嘴,显然不相信他的话,毕竟来求见邓浩楠的每个人都说自己十万火急。
“白莲教!”沈克封急忙脱口道:“有白莲教的消息了!”
白莲教?
一听这话,几个家丁顿时神色严肃了起来。他们虽然不懂什么政务大小轻重缓急。但是却知道他们的主人经常提起白莲教的事情。
“等着!”
几个家丁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快速回去禀报。
国公府很深,即使快速禀报也废了半炷香的时间。
“沈克封!”
“下官在!”
“国公大人要见你!跟我来!”
沈克封听罢,顿时高兴的要命,跟着家丁进府的同时,回头瞪了所有人一眼。
小样儿都学着点儿吧!
“喂喂!我们是一起的!”
其他官员纷纷拥了上来,想要套关系进去,不过却被家丁们挡住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沈克封得意的进去。
几个官员无不垂头丧气,他们等了好久,偏偏让沈克封给插队了。不过,沈克封却是交会了他们一手,这些等候的官员们纷纷盯着从国公府出去的家丁丫鬟,纷纷套近乎,很多人因此而得到优先通报。
※※※※※※※※※※※※※※※※※※※※※※※※※※※※
邓浩楠在书房直接接见了沈克封,因为邓浩楠正在跟冯邵延和董楠等人商议事情,听到家丁报告江西安远县令紧急求见,提及了白莲教的事情方才临时停止。
沈克封进来后,很是拘谨,书房内的人他都不认识。但看到正座上的邓浩楠时,立刻施礼。
“下官安远知县沈克封参加辽国公大人,给国公大人请安了!”
“起来吧!”邓浩楠看了看沈克封,说道:“你从江西来?”
沈克封急忙回答道:“下官奉命进京向兵部尚书王洽王大人报告关于江西白莲教的事情!”
邓浩楠点点头,问道:“那你向王大人汇报过了?”
“还没有!”沈克封回答道:“下官久慕国公大人威名,从江西赶来京城后,一心想着目睹国公大人威容,因此下官一进城就先来到国公府了,顺便将江西白莲教的事情向国公大人汇报一下!”
邓浩楠点点头,明白了沈克封的来意。明显就是来向他表忠心的,邓浩楠心道这家伙倒是挺上道的!
“那就说说吧!”
沈克封领命,急忙将他知道的事情一并说了出来。邓浩楠也通过沈克封的话,得知了很多历史上不知道的事情,当然更多的还是震惊。
白莲教的总舵在凤凰城,当然不是辽东的那个凤凰城,而是江西凤凰山下的凤凰城。白莲教几乎已经控制了整个江西,教众分布在周边各省,不下百万,核心兵力沈克封并不清楚,只是估计在二十万左右。
“怎么会有这么多?”
邓浩楠扒拉一下手指头,在他的印象里,明末的赣南起义并不起眼,至少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那种规模。可是如果按照沈克封所说的,一起兵就是二十万,拐带百万,这在明末历史上应当算很厉害的叛军了,比李自成牛叉多了。
“大人有所不知!”沈克封说道:“原本白莲教核心教众并不多,可是前段时间从南面突然来了十来万人马,听说是原来的潮帮加入了白莲教。”
“潮帮只有五万人马投奔过去!哪有你说的十来万人?”
沈克封惊讶的说道:“原来大人早就知道,下官的意思其实就是白莲教现在兵力十分强大!”
邓浩楠点点头,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平定白莲教的叛乱吗?”
沈克封摇摇头,道:“大人,下官可是没有那个本事,不过下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知了一些白莲教据点的情报,可以说给大人听!”
邓浩楠点头,示意沈克封说出他的情报,同时秘书官已经开始记录沈克封说的话,以便日后核对矫正。
从沈克封的嘴里,邓浩楠知道了问题的复杂性。
自明中叶以来,由于险恶的地理生态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动荡,赣南乡村居民自发地构筑大量用于军事防卫的乡村围寨,于是形成广泛而持续的筑寨建围运动。伴随着乡村围寨的构筑和乡族武装力量的崛起,乡族势力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得到不断的发展,并日益地军事化和割据化,逐渐成为乡村社会中非常成熟的支配力量。
乡村宗族构筑围寨,“聚族自保”,直接地导致“聚族而居”聚居聚落的形成,聚居宗族也得以强化,这展示了赣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宗族发达并与村落重叠这一普遍而显著的社会人文现象的历史形成过程。
明以来,在包括赣南在内的整个华南地区的山乡村落之中,宗族组织非常发达,乡族势力异常强大,而且它们通常与村落明显地重叠在一起,形成普遍的宗族聚居聚落。
江西各县“封建的家族组织十分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而从明时期出现在华南地区的山寨、土堡、土楼、围城、围屋等乡村围寨人手来考察和探讨宗族与聚落之间的历史关系,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因为宗族组织或乡族势力常常是依托这些具有浓厚军事性质的乡村建筑而形成聚居聚落和地方割据的。
明时期的赣南地区,包括江西南部的赣州府和南安府,计有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龙南、定南、长宁(即寻乌)、宁都、瑞金、石城、大庾、南康、上犹、崇义等16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