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是小彬回来了?”正对着院门坐着的赵家老大赵风光向这边看了过来,醉眼惺松地向杨彬打了声招呼。
赵风光的两个弟弟赵文光和赵武光也一起回过头来,两人同样一脸醉薰薰的神情。
驴头镇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因为持续的干旱,人口流失十分严重,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每年人口都在递减,所以也没有人管计划生育的工作。当时留在驴头镇上的人大多都超生了,对面老赵家就是超生的大户,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杨彬家生了一儿一女之后驴头镇的计生政策也开始收紧起来,加上杨父杨母也不想生那么多,所以就只有杨彬和杨兰两个。
相对来说,在这年代能有兄弟姐妹的人很少,杨彬和杨兰算是幸福的了,不过比起赵家的人丁兴旺,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家有三兄弟,赵风光年龄比杨彬大了七、八岁,虽然先前并不是邻居,但因为同是驴头镇中学教职工子女发,所以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多。杨彬因为年龄小,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在赵家三兄弟面前只有被欺负的份。这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三年级当杨彬的身体长成强壮起来时为止。
可以说,杨彬从小苦练身体、和人打野架赌狠,有一大半原因都是这兄弟三人造成的,因为,他不想一直被他们欺负。
初三的那个暑假,即将年满十六岁的杨彬在学校操场一人干翻了赵文光和赵武光两兄弟,后来两兄弟又叫来了赵风光,结果又被杨彬给干翻了,当然,双方都挂了彩,而赵家三兄弟受的伤远比杨彬要多。
双方家长知道这件事之后,坐在一起对他们四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杨家还赔了一千多块钱医药费出去才平息了这件事情。
只是打那以后,赵家三兄弟再不敢挑衅杨彬了,而杨彬的二货、亡命徒的称号,最初也是被这三兄弟给喊出来的。
田园家因为某些原因,把宅基地卖给赵家之后,赵杨两家就成了邻居,虽然那段时间杨、赵两家大人之间的邻里关系似乎还不错,但杨彬一直认为是杨父和杨母一直忍让的结果。就比如两家中间的那条通道,本来是公用的,但赵家却在通道尽头圈砌了一个很大的鸡笼,一头就着杨家的院墙,另一头快抵到杨家的院门口了。
这鸡笼他们原本可以修在自己家院子里的,却故意修在了公共区域里,杨家院墙低矮,每到夏天顺风的时候,鸡粪臭味阵阵飘来,杨家不关门关窗的话,家里几乎坐不了人。
就算关门关窗家里也很臭,只是人的嗅觉有适应性,时间长了闻不出来罢了。
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件事而已,其他的那些事情,更多的是杨父杨母和赵家打交道,杨彬高中离家了之后,了解得就不多了。但杨彬真的对赵家没什么好感。不止是对这三兄弟,还有对生出这一大堆男男女女的赵父赵母,他也一直没什么好感。
赵母姓白,是杨彬初中时的班主任,杨父杨母大概是因为双方是邻居,又在同一所中学教书,所以把杨彬放在了她的班上。但直到杨彬三年初中毕业,都一直连共青团都没有入,而且是班上仅有的两个没入共青团的学生。
对了,除杨彬外,另一名没有入团的学生有点儿脑瘫,仅仅能生活自理而已,成绩差得一塌糊涂。
这件事杨彬觉得是那姓白的故意针对他,但杨父杨母却不那么认为,觉得一定是杨彬不遵守纪律之类的事情造成的。反正上了云沙县高中之后第一年杨彬就入了共青团,所以这事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杨彬才从一个和赵家有些亲戚关系的初中同学那里知道,白老师不让他入共青团的原因,并非他表现不好,仅仅是因为杨家逢年过节的时候,没有象其他学生去他家拜年送礼!
当然,没拜年送礼的学生多了去了,只是白老师就记恨了杨彬,觉得杨父杨母没有礼数,不懂得规矩什么的,并且在不经意的时候当着那同学和那同学的家长说过,这才无意中传到杨彬的耳朵里来。
杨父杨母教了十几年的书,从来没有收过任何学生的礼,反而接济了不少学生,而且也不觉得同在一个中学教书,还有为自己儿女向同事送礼的习惯,所以忽略了这一点。没想到就被这白老师记恨在心,硬是在班上五十多名学生都入了团的情况下,唯独不让杨彬和一名脑瘫儿入团。
这事儿杨彬一直没和家人提起过。
主要是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也没必要和一个内心丑陋的中年妇女如此斤斤计较。
第397章 失落的记忆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杨彬对赵家的印象也更差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杨父杨母的正直善良造就了杨彬兄妹的善良和正义感,赵家那三兄弟,在杨彬看来,有那样内心丑陋、斤斤计较的母亲,自然也都不会是什么好鸟。
上次从孟仁宽那里拿了钱,杨彬还特意问了一下杨父房子的事情,但杨父说房子还在他们自己手上,根本都还没搬,手续也还没办,所以也就没有再多想这件事情了。
但是,从今天这里的情况来看,事情显然不象杨父说的那么简单。杨父杨母绝无可能拆了自家房子,现在房子被拆,肯定另有原因。
“我们家那边是你们拆的?”杨彬也不和赵家三兄弟废话,直接向他们问了起来。
“你家老头把房子卖给我家老头了,我们只是把自家买下的地方重新改建一下,好象没什么问题吧?”赵文光背着手从酒桌上走了过来,笑嘻嘻地向杨彬问了一声。
杨彬也不清楚杨父杨母从云丰市回这里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半会儿也不好再向赵家兄弟质问什么。
冷冷地瞪了赵文光一会儿之后,杨彬转身走出了赵家的院子。
“那二货现在打扮得挺人模狗样儿的啊?”赵家兄弟等杨彬走远之后,在酒桌上议论了起来。
“二哥,他不会找我们的事吧?那老杨头到现在还拖着手续没办呢!”
“四万块钱的借条在我们手上呢!学校和镇政府那里我都打了招呼,都知道了杨家把宅基地卖给我们赵家的事情,还怕他个鸟?”赵文光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当时杨家卖自己院子房子给赵家的时候,是杨父和赵父两人经手的,赵父一直在学校做食堂后勤,有时候做做包工头帮学校修路、修房子、整修操场之类的,和校领导关系非常铁,这些年赚了不少钱。杨家以前找赵家借过钱,每次都是连本带利,还要比银行多几分的利还钱给赵家。
赵父知道杨家是老实人,所以杨父一开口,而且还是准备低价卖掉房子,赵父当然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当天就从银行取了四万块钱给了杨家。
杨家急于出手房子,开口要价只要了九万块钱,赵父是多精明的人啊?而且还从学校领导以及在镇政府工作的二儿子赵文光那里了解到,这片地很快学校就要高价收回去了,镇政府划拨的资金,准备办一家校办工厂。
驴头镇依山而建,可利用的地不多,耕地本来就少,要办校办工厂不能随便利用耕地,所以就打主意在这片教职工的宅基地上了。至于校办工厂能不能赚到钱,不是镇政府和学校领导考虑的事情,赚到钱当然皆大欢喜,赚不到钱,至少在办理相关征地手续的时候,所有领导们私下里都可以从经手的费用里赚个盆盈钵满。
到时候有赵文光在镇政府内应着,杨家这块地怎么的也要补偿至少二十万左右,再加上买了杨家的地之后,两家中间那条原地修了鸡笼的路也名正言顺地归赵家了,光那片地也至少又值个三、四万块钱。
当然,这消息还在镇政府的规划里,只有少数人知道,杨家这种普通老师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才会贱卖了房子和地给赵家。总归这是个有赚无赔的生意,赵家当然急于成交。
只是后面赵家做的事就有些不太地道了。
杨父和赵父口头约定的,等他们从云丰市办完事回来之后,赵父的尾款到了找到了住的地方之后再搬家。但赵家三兄弟从赵父那里得到消息之后,很怕夜长梦多让这笔意外之财打了水漂。
所以,趁着杨父杨母去云丰市的那两天,他们赶紧找了人来撬开了杨家的院门、房门,叫了个车把杨家所有的家具东西一股脑扔去了驴头山山腰上杨彬外婆家的院子里,然后就把杨家的院墙和房子给拆了,枣树也砍了。
等杨父杨母回来的时候,房子院子已经被推平了,水泥河沙也到了位,他们就只能认下这局面了。
事情也正如赵氏三兄弟所料,杨父杨母回来之后确实想赎回房子,但看到这一切之后,也只有认了。
杨父一直想和赵父当面谈谈,毕竟当时也只是以卖房子为借口向他借的钱,而且说好的回来之后付了尾款再搬家的,现在不等人回来,就把房锁撬了、东西搬了似乎很有些不地道。
但赵父一直在女儿家躲着装病不见杨父,只让三个儿子出面,而这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油滑,老实的杨父根本就说不赢他们。
当时杨父是起了心思想给杨彬打个电话的,被杨母拦住了,她觉得杨彬独自一人在云丰市打拼已经够辛苦了,不能还让他操心家里的事情。况且当时也是他们主动向赵家提出卖房子借钱的事情,赵家撬锁强搬东西的行为虽然有些过,但事情闹大了,在杨父杨母看来杨家似乎也不占理。
杨父想了想之后,也就认同了杨母的想法,家已经被强拆了,杨彬就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以杨彬的脾气,如果和赵家三兄弟又打了起来,弄不好会毁了他的仕途,岂不是因小失大?
赵父既然一直托病不出面,杨父也就一直拖着没和赵家去学校和镇里办过户手续,只是赵家三兄弟这几天越催越紧了,甚至找人动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杨母受不住压力也开始劝杨父去把手续办了,杨父知道顶不住,答应了杨母最迟下周去和赵家办过户手续拿尾款。
然后,杨彬突然回来了。
“出什么事了?”唐玟见杨彬脸色很阴沉地从赵家院子里走了出来,连忙向他问了一声。
看着地上倒着的枣树,唐玟隐隐猜出了杨家肯定是被人给拆了,心中不由得有些惋惜至少今年中秋的时候,她是没办法象杨兰那样缠着杨彬爬树上去给她摘枣子吃了。
“具体的还不是很清楚,我要问过我父母才知道。”杨彬的眼睛也看向了地面上倒伏的枣树,神情变得有些黯然起来。
有些东西,是可以挽回的,或者说,是可以用钱来赎回的。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被挽回的,就象那些童年、少年时曾经的记忆,失落了,就永远失落了。而这院落、这枣树,就是承载着这些记忆的载体,如今无情地被人砍倒在地,连树根都被刨挖了起来。
这棵枣树,是在原本那棵大枣树被雷劈死之后种下的,比杨兰小了不到两岁,伴着他兄妹二人长大,感觉就象家人一样,如今惨兮兮地被连根刨挖了出来躺在这里,让杨彬心里非常的难受。
唐玟似乎看出了杨彬眼中的痛苦,她轻轻地走过来抓住了他的手,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和他一起默默地站在倒伏的枣树前,然后在心里想象着曾经的那副画面哥哥爬上枣树,给地上流着口水的妹妹摘枣子吃的情景。
那画面,永远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终于,杨彬还是从废墟里找到了一个用古枣树树根做成的木凳子叫它木墩子更合适一些。把上面的泥土灰尘拍打掉之后,杨彬向唐玟介绍了一下这木凳子的来历,上面甚至还有被雷劈得焦黑的痕迹。
但显然唐玟已经没什么心情看这木墩子了,院子没了,枣树也被砍了,让她此刻的心情很是失望。
“去我外婆家吧。”杨彬叹了口气,现在差不多中午了,这边房子没了,杨彬估摸着杨父杨母应该暂时是呆在了外婆家。先去向他们问问这房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赎回来,再决定回头来怎么做吧。
这一路上杨彬没有再说话,唐玟也看出了他心情不好,也没有主动和他搭话,只是牵着他的手,默默地跟在他身边。
出了小镇,走了十几分钟,驴头山上的树木都已经清晰可见的时候,杨彬才又开口和身边的唐玟说起了话,大概是觉得一直闭口不言有些冷落了她。
“我外公外婆就住在那边山腰上,有一大片很大的院子,但是没通水电。吃水都是从附近一个雨水形成的堰塘里挑过去的。晚上没电点着煤油灯照亮,如果没有来客人的话,煤油灯都不会点,天黑之后,他们在院门口坐坐然后就回屋睡觉去了。”
“没有水、没有电,这日子要怎么过啊?”唐玟瞪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