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标也很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潘宝山道,“但万事皆有破题之初,我觉得新村建设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抓手,是相对容易的切入点,也容易见成效。”
  “不错。”徐光放缓缓地点了点头,“这项工作交给你,尽可能快地选取试点进行建设,然后形成模式开始推广。”
  潘宝山没急着表态,他抿了抿嘴唇道,“徐市长,我虽然是从农村干起来的,但之前接触的一直是农业工作,任富祥县副县长时分管农村工作也比较狭义,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农村全面工作。”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没关系。”徐光放笑笑,“一切从锻炼开始,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所面对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农村工作,而是松阳市全市大局,所以你要尽快适应,打开工作局面。”
  “好的徐市长!”潘宝山很坚定地点头道,“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
  “你有通观大局的能力,我相信你。”徐光放面带微笑,“不要束手束脚,要把年轻人开拓拼取的劲头拿出来。”
  “好,一定!”潘宝山望着徐光放,眼神里透着百倍信心。
  潘宝山对着手的第一项专职任务看得非常重,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又好又快地完成一个新村建设的典型。他决定回富祥,因为对富祥了解,工作开展起来会很顺手。
  回到富祥,潘宝山和刘江燕一起到刘海燕家吃饭的时候,把徐光放交待的抓新村建设典型一事说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要长住这里,用心抓好工作。
  刘海燕说是要用心,这是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要抓住抓好。“此事该和祁宏益碰个面,让他有句话。”刘海燕道。
  “嗯,是要跟他好好谈一谈,祁书记是自己人,也不见外。”潘宝山道,“到时还需要他大力支持。”
  “措施的落实,最终还是要靠地方具体执行。”刘海燕道,“执行力的大小,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所以我要回富祥,去夹林,到我最熟悉也最得心应手的地方。”潘宝山道,“反正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徐市长对我的看法可能会急转直下。”
  “既然这样你就早点找祁宏益,尽早着手安排才是,万一有不凑手的地方也好留出个提前量来调节。”刘海燕道,“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跟祁宏益关系好归好,但牵扯到经济方面的有直接经手一定要回避。”
  “嗯,我知道的大姐,祁书记伸手过长,怕是要生出不少事端。”潘宝山道,“以前没有跟他有过什么经济上的往来,以后也不会有。”
  潘宝山说得没错,他早就料想到祁宏益之前的行事危险性较大,现在刘海燕这么一提醒,说明已有风声,肯定是冯德锦他们在蓄势。对此,潘宝山虽感不安却也无奈,因为祁宏益的事,并非他所能帮上忙的。
  想也无用,暂且不想,也不谈。潘宝山找到祁宏益,还是先说正事。
  祁宏益对潘宝山的到来很是高兴,跟见着老友一样。潘宝山也能感觉到祁宏益的真诚,对他也越发敬重,敬烟倒水都很主动。祁宏益烟是接着了,可没让潘宝山倒水。
  “怎么能让你倒水呢。”祁宏益笑道,“你现在是市领导喽!”
  “祁书记你这么说我可担待不起。”潘宝山连忙摆手笑起来,“我说过,不管到哪里、干什么,永远都是我的老领导,我永远都是你的老部下!”
  “哎呀宝山,你这话说得好,不管怎样让我心里舒服。”祁宏益慨笑道,“我这可是大实话,你别笑话。”
  “怎么会呢祁书记,我在你面前也从来都是哪儿想起哪儿说。”潘宝山笑了笑,道:“不过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
  “有备而来?”祁宏益一下显得有点紧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风声,什么风声?”潘宝山也是一愣,“祁书记你指的是哪方面?”



 第二百零二章 身影

  祁宏益见潘宝山小小吃惊的样子,忙恍然笑了起来,“哦,没什么,没什么,就是那么随便一问,还是说说你的有备而来吧。”
  潘宝山见祁宏益如此表现,知道肯定有事,不过这会他不想说也不能再问,而且眼前好好谈谈手头上的工作确实也要紧,“祁书记,今后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工作会抓得比较紧,徐市长现在就很看中,要我选个试点,抓个新村建设典型,担子不轻哪。我想来想去还是老家这地方好,起码还有你的支持,会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工作上的事还用说嘛,我这边当然是会全力支持的。”祁宏益听后呵呵一笑,“宝山,不过丑话也跟你说在前头,新村建设动辄就是几千万的投入,那可都是钱的事,真金白银,虽然县财政资力可以担负得起,但也不能倾入太多,毕竟还要照顾到全局,而且,新农村建设才刚开始,典型的树立不能靠政府堆钱。”
  “祁书记你说得对,我也明白。”潘宝山道,“在这事上我有考虑,靠政府拿钱的事谁不能干,凭什么能到我潘宝山头上?而且就算干起来又能起到什么典型示范作用?我想的是要通过运作来树立典型,总结出一套模式来,那样的典型才有意义。”
  “就说嘛,宝山你就是看得深远。”祁宏益笑道,“你说说,我真是很想听,你知道我上任以来是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现在新农村建设兴起,正好也符合我的思路。”
  “所以嘛,我把试点放在咱们富祥是最合适的!”潘宝山笑道,“祁书记,无数事实说明,只有牢牢把握住机遇,才能赢得大跨步发展,谁先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先发展起来,现在国家建设新农村的东风刚刚吹起,绝对是个机遇,只要找准着力点,保证能出成绩。”
  “现在你有选点意向?”祁宏益问。
  “夹林的大陡岭村。”潘宝山点头道,“我要在夹林创造一个神话。”
  “夹林乡那地方好是好,但经济不强,在那里搞新农村建设试点效果不一定会好。”祁宏益不无担忧地说,“我觉得可以从经济强镇中选一个点。”
  “祁书记,事情都有两面,夹林在富祥西部的丘陵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陡岭村又是个典型的缩影,如果在那种条件下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成功之路,树立起一个典型来,效果会有多好是可想而知的。”
  祁宏益听了缓缓地点着头道,“嗯,有很好的反差效果。不过说到底还是我刚才那句话,不管机遇怎么好,归根到底还是钱的事,那么一大笔资金从哪里来?”
  “刚才我说的机遇是宏观机遇,还有微观机遇。”潘宝山笑道,“大陡岭村是个老村,村舍几乎都有年头了,大量的农户应该有翻建新房的需求,这也是个机遇。而且最近这几年,大陡岭村从金银花种植基地、特色山坡林果、综合中药基地中也有获利,手中攒了点钱,虽然有限,却也是一定的经济能力。还有一点关键的是,他们能看到挣钱的希望,就刚才我说的几个来钱路子,还有这几年祁书记你推行的新型农业发展,都能让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长,他们有盼头。”
  “不错。”祁宏益听后表示赞同,道:“这几年夹林的发展确实迈了个台阶,当然那还应归功到你头上,像经济作物的推广、地膜保温种植法还有配方肥的施用,产量、效益双增加,同时成本又降了下来,老百姓攒钱的速度是快多了。”
  “可仅靠老百姓手里的钱是远远不够的。”潘宝山道,“政府也还是要出点力。”
  “政府肯定是要投入一些的,尤其是在拆迁补偿上,少不了。”祁宏益道,“宝山,这点你尽可放心,别人来不好使,但这个项目是你负责的,我为你开一路绿灯,在财政投入上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祁书记,只要有法子,我尽量不动县财政的钱。”潘宝山道,“其实还有个明眼的路子可以集纳一笔不小的资金。”
  “哦,说来听听。”祁宏益道,“你说明眼,我一时还想不出来明在何处。”
  “土地复垦。”潘宝山呵呵一笑,“近年来国家队土地复垦高度重视,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复垦的土地最高补助达万元之多。大陡岭村现在的住宅占用面积比较大,当然那是其次,主要是居住状况特别分散,有的东一家西一家隔得很远,一共近三百户人家,却占了一千两百多亩土地。当然了,那一千两百多亩也不全都是平地,有一部分是岭地,但换个说法也能算是耕地。”
  “呵呵,果然是个路子。”祁宏益笑道,“这个事情确实明眼,而且也好办,马上我让县国土部门配合工作,把新村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效结合起来,搞集约发展,把土地有效利用起来,这不仅能缓解土地供求紧张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新村建设的启动资金问题,很好!”
  “祁书记,有句话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潘宝山犹豫了下,“县国土局局长宋家正,他跟冯德锦那边走得比较近。”
  “近又怎么了?”祁宏益脸色一沉,“他宋家正要是敢有半点不乐意的吭声,我立马让他下来!只要我一天在台上,下面哪一个敢明着跟我对着干,谁就要倒霉!”
  “那也倒是。”潘宝山道,“另外我再通过徐市长的路子,让市国土局督促一下,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问题肯定没有,那点你放心就是。”祁宏益道,“哎对了,大陡岭村能流转出多少土地复垦?好好算一下,对投入缺口有个数。”
  “粗略算了下,能复垦一千亩左右。”潘宝山道,“按足户来算,建三百户两层连体别墅式楼房,用地也就是两百多亩。”
  “哟,这下起码不就能争取到一千万的复垦补助资金嘛。”祁宏益道,“有没有算过总体投入资金需求量?均摊到老百姓头上的钱是多少,如果多了,老百姓断然是不肯轻易服从的,那样一来事情就棘手了。”
  “算过。”潘宝山道,“按照初步打算,一共三百栋房子,满打满算需要三千万。具体来说,每户的建筑面积在一百六十到两百四十平方不等,到时可以让农户根据手里的钱来选择房子大小,反正平均起来一户的建筑面积在两百平方左右。根据现行建筑材料市场和人工的价格行情,一平方的造价成本大是五百多元,也就是平均一栋房子需要十万元成本,再细一点讲,小套的七八万,大套的也就十二三万。”
  “嗯,十万左右还是能让老百姓接受的。”祁宏益琢磨了下,“一共要三千万,土地复垦抵消一千万,一下就减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一栋房子在成本价十万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减少两三万。”
  “我的初衷也这么想。”潘宝山道,“不过新村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花销的地方不少,如果算得太紧怕是要捉襟见肘,况且老百姓行动有快慢,资金回笼也不会及时,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当然,能减则尽量减,毕竟老百姓存点钱不容易,有的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也就攒个几万块。”
  “这点我同意,而且很有必要。”祁宏益道,“我也是穷苦农村出身,知道庄户人土里刨金的艰辛。”
  “祁书记,相关事情我还要做个详细预算,反正会尽量把成本放到最低。”潘宝山道,“毕竟这个项目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是,搞试点竖典型嘛。”祁宏益道,“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说服老百姓搬迁上一定要温和,过激的话容易引起群体上访,是大忌。”
  “那个有考虑,我相信大部分老百姓是能理解的,而且也支持。”潘宝山道,“到时还要配套一些奖励措施,对于积极带头拆迁的,每户额外给一千元奖励,积极入住新房的,每户再奖励四千元。”
  “嗯,做法是不错,能充分调动其农民的积极性来。”祁宏益道,“不过得有心理准备,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很顽固,不是那么容易说通的,熬到最后弄不好还会来个狮子大开口。”
  “大开口也没用,绝对是不能满足那些要求。”潘宝山道,“否则会伤了大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祁宏益道,“不过遇到那种情况,具体的解决法子我没有,到时你根据情况再看吧。”
  “祁书记你放心,我处理解决的前提是不给富祥惹麻烦。”
  “那个我当然相信!”祁宏益笑了起来,“一些具体的事情,还要跟夹林那边仔细商量,你看,要不要把夹林方面的人叫过来开个会,把事情安排一下?”
  “不用,等等我想周全了,然后抽个空去夹林把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再安排会更好。”潘宝山道,“能不耽误祁书记时间的地方就不麻烦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