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云-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知道他是怎么在一片乱战中做到这点的,不过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根据马上就会发生的事情来看,李显忠在西夏大军主帅帐里拔刀砍人时就预想到了这一点。
  他不只是要赶党项人回家,彻底消灭党项人对陕西的想法,还要借党项人的物资,做他最想做的事——报仇!
  手里有了四万多匹优等战马,李显忠底气十足。他向周边州县放榜招兵,只要参军,立即就给一匹马。十天左右,他就有了四万名部下。
  借此兵力,李显忠快意恩仇,把当年在鄜延帮助金人陷害他家族的人全抓到了,血祭亲人。之后兵发耀州,那里是金军主帅完颜撤离喝的驻地。
  李氏与金贼不共戴天,必杀之而后快!
  李显忠气势汹汹地杀了过去,憋足了劲要和撤离喝拼个你死我活,却不料再一次砍在了空气里。啼哭郎君想起了悬崖峭壁自由落体的事,直接选择了回避。
  完颜撤离喝躲了。李显忠快速追击,他打定了主意,跑出了陕西那就进河南,总有追上女真人的时候!但是,命运又一次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他之前单枪匹马想怎么干都成,可一旦兵力过四万,还全是骑兵,就足以影响到国际形势了。尤其是他这么疯狂地追人报仇,一旦真的把完颜撤离喝砍了,让金兀术情何以堪,让赵构情何以堪?
  于是狂奔追人的李显忠被人以更快的速度追上了。南宋四川宣抚吴玠的信使到了,带来了临安的最高指示:“两国见议和好,不可生事,可量引军赴行在。”
  这就是结局。
  李显忠归宋,先是吴玠接见,再是赵构接见,得到很多的歌颂和肯定,比如“忠义归朝,惟君第一”;比如他的名字,从这时起,他才叫李显忠;比如在镇江府有了大批的赐田李显忠的军籍、辖区在淮南西路一带,具体隶属于张俊部下。
  淮南西路是金军南下最频繁的地段,张俊是南宋中兴将领中最油滑的一位,两者加在一起,就注定了李显忠在南宋早期军事生涯的尴尬。
  他有大把的交战机会,却总是被限制。有时眼看着金兀术在周边晃来晃去,却没法做出反应。他——得——听——命——令。
  第二次绍兴议和成功,南宋杀岳飞、禁韩世忠、收兵权散家军。在这一系列举动中,说实话,李显忠本是受益者。他是张俊的下属,是唯一被提拔的军方主管的属下。他本人在赵构老娘回江南时觐见了一次,加封到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可以说是军区副司令员了,前程无限远大。
  可惜,他仍然时刻想着和金国人死嗑。
  李显忠是老军务,宋金战场的死穴在哪儿他非常清楚。从川入陕,或者由陕入川,这决定着中原大江南北的国运走势。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铁律。
  他的仇家在陕西,他要回去杀完颜撤离喝。为此他精心炮制了一个作战计划呈上去,准备国恨家仇一起报,两全其美。
  当时秦桧还活着呢,赵构也正不死万事足,李显忠突然搞了这一出,实在是站到了国家民族的对立面,成了现行的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罪犯。
  李显忠被剥夺了一切军职,只挂了个宫观使的闲职,下放到台州居住。等他重新复职时,已经另换了一片天地,秦桧死了,赵构老了,完颜亮上位,南侵开始。这时南宋才重新想到了他。在完颜亮主力大军开动之前,李显忠到了淮河前线。
  第一战,李显忠率两百余名骑兵与五千金军遭遇于大仁洲,关西将军勇不可挡,首战大胜。之后金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到,很快达到一万。李显忠稍有增援,却难以相比。
  还是寡众悬殊,还是主动挑战。远离军营十多年的李显忠宝刀不老,率领骑兵冲击刚刚渡过淮河的金军。战斗从破晓时分一直延续到正午,李显忠是愈久气弥盛,“以大刀斫敌阵,敌不能支,杀获甚众,掩入淮者不可计”。给了完颜亮一个干脆利落的开门撞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李显忠之强,不下于中兴名将,甚至个人之武勇要超过张、刘、杨、两吴,直追韩、岳。
  只是在全局掌控上一直没有体现出深浅来。
  张浚主持北伐,李显忠是他点的头一员大将,也可以说是北伐的主将。而北伐大举不能只靠一个人,张浚为他配了个副手。
  邵宏渊。
  邵宏渊是河北大名府人,早年是韩世忠的部下,在淮南东路一带和金军见过很多阵仗,不过真正露头还是在最近几年。
  准确地说,是南宋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完颜亮南侵时。当时金军的中路主战场策略是兵分三路直击江淮。
  第一路由万户萧琦率领十万骑兵由花靥镇出发,经定远县、藕塘关、清流关、滁州、真州,最后的目的地是扬州。之后夺取渡江口,袭击建康,从而进占江南。
  其他两路跟邵宏渊没关系,只说萧琦。
  萧琦在金国众多武将中名不见经传,在《金史》中都找不着他,看资历是原辽国贵族,萧太后那边的人,在金国勉强混上了个万户,是个很边缘的人。可以说,要不是完颜亮把金国皇室杀得太狠了,搞得没有人用,即使萧琦再有能力,也轮不到他当中路先锋官。
  十万金军临淮南,先是攻陷藕塘关。这在意料之中,可下一步萧琦就让人刮目相看,此人仅派出几百名的骑兵去进攻滁州的西大门清流关。
  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一日一夜破清流克滁州,一共带了五千精兵!可是时移世迁,现在的清流关与滁州坚城再不是从前那样了,几百名金军骑兵便攻克了清流关天险,之后十万金军进迫,滁州守将不战而逃。
  滁州之后是真州。
  欲抵真州,先过滁河。这条河的宽窄适中水流颇急,要过去是小有难度的。萧琦站在岸边正在想是找船还是拆民房搭浮桥呢,有个当地入主动过来带路了。这人叫欧大,很好心地说没必要又拆又建的,那样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有条旱路可以绕过这条河,直抵真州。
  欧大的表情很汉奸,萧琦信了。
  十万金军从竹岗镇绕道过滁河,过河之后发现前方是六合县——路是没有错,只是走了个弓背路,绕大圈子了。
  萧琦恼火冲天,很惊讶地发现南宋官方零抵抗逃跑之余,还有百姓敢阻挠金军,他正犹豫着是要杀了这个欧大,还是将其当珍稀品收藏呢,前方来报,突然遇到了南宋正规军的凶狠抵抗。
  来的人就是真州守将,名叫邵宏渊。
  在这之前,邵宏渊的履历表和萧琦的一样粉嫩苍白,都名不见经传,找不出什么光辉业绩来。战争开始后两人也有些相像,他们都出人意料。
  萧琦长驱直入,破天险克名城,如入无人之境,让完颜亮非常惊喜。这一方面是他战力颇强,更多的是南宋军方集体堕落,以王权为首,临战即逃。
  这时萧琦的部队跑得正欢,努力地奔向最重要的关口扬州,突然间,他的先头部队被狠狠地阻击了。地点是真州城北门外的胥浦桥。
  胥浦桥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七里处,邵宏渊把自己的绝大部分部队都派到了这里,由三名将官负责,尽全力阻击金军前进。
  这是开战以来所罕见的,在一片懦弱龌龊不知所谓的畸形败退大潮中,这显得非常醒目。不仅阻击,而且还出城阻击,这很有主动挑战的味道。
  萧琦应对得非常果断,他命令全军压上,先是铺天盖地般的箭雨射击,压得宋军无法抬头,紧跟着大量的稻草被抛进河面,很快就没有河了,金军的铁蹄直面邵宏渊的部队。
  邵宏渊是有一定硬度的,在十万金军的重压前,他一直坚持到三位领军将官全部阵亡,军队减员惨重,才下令退出战斗。
  真州城是不能回了,那里的军力差不多全部顶到了胥浦桥,这时回去等于坐以待毙。邵宏渊率领残部退向海边。
  获胜的萧琦也迅速脱离了战场,真州近在眼前,可他视而不见。他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打通江淮通道,为后面完颜亮的中军主力夺取入江口。扬州才是他的目的地,真州以及前面的所有城池,对他来说都可有可无。
  萧琦一路向前,直抵扬州。在那里他逼迫刘锜让步,把扬州城拱手让出。之后他穷追不舍,不仅想夺取入江口,还想趁机彻底击败宋兵主帅,消灭刘锜数十年威名,报当年顺昌城之仇。于是他追,一直追到了皂角林
  宋兵主帅制造了一生中最后一役胜利,同时逼迫完颜亮转移战场到上游的采石矶,为虞允文之胜奠定了基础。
  回头说邵宏渊。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他打了一场很硬的仗,如果要形容一下的话,是硬得不能再硬了,不愧是韩世忠的兵!
  可惜的是,他没有韩世忠的霸气,韩世忠一生不讲理,可总是赢!这是没法复制的,他像老领导一样能硬碰硬,却失败了。
  金军没挡住,自己伤亡惨重,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个不合格的将军。国难临头,只知一勇拼之,往好里说,是精神可嘉;往坏了说这根本不是个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料嘛。
  可是几年过去,这一场战斗的结果乃至于意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胜负结果变了,邵宏渊从失败者变成了胜利者。
  “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步司统制官邵宏渊拒虏于真州之胥浦桥,获捷。”
  很高明的文字游戏,亮点不只是最后的“获捷”二字,还有“拒虏于真州之胥浦桥”的“拒”字。单看这句话,明明邵宏渊以一城之众抗十万金军,使金军远离真州,连城门的边都没沾上。怎样,凶猛吧,偏偏还就是符合史实。
  萧琦还真就没杀进真州城去。
  看意义,这是南宋鼎鼎大名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中的第十战,成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的英雄楷模事迹。究其原因,很多人会轻易地得出结论,比如几年后赵昚需要提升士气,要罗列出一些数字,而数字在中国古代最出彩的一般就是“十三”。
  像《孙子兵法》十三篇、汉分十三州什么的。
  所以要有“十三处战功”,并且赵昚他老爹有严令,谁都可以上榜,唯独岳飞不行,哪怕已经平反昭雪了,仍然不行!
  所以东拼西凑,无中生有,把邵宏渊给弄进去了。那么请问,为什么芸芸众生,三十余年来无数的战役,一个小小的邵宏渊能排进这前十三名,能和中兴名将如吴氏兄弟、韩世忠等比肩齐名?
  答案应该只有一个:
  嫡系。
  这是南宋官方所认可的人,需要树立英雄榜样的时候,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于是邵宏渊发光发热,荣耀千古,光辉夺目。
  之所以提到这个,是要给此次北伐的两位主将作一次深层次的分析。北伐前,李显忠明显比邵宏渊高出三四层楼。官职、家世更是显赫得多,比如连名字都是御赐、镶着金边的。可是他在最重要的一点上有先天性缺陷。
  李显忠不是嫡系。
  陕西李氏威猛强悍、胆勇无双,是无可挑剔的战士。可他和他的家族先降金再降伪齐,不管内幕怎样,不管过程怎样,这都是铁打的历史,无可更改。回归南宋之后和官方也只有短暂的蜜月期,转眼间就和秦桧、赵构相忤,被打入冷宫。
  如此经历,说得刻薄点,李显忠就是个壮丁,需要时才被拉出来顶上去。官场是现实的,无数雪亮的眼睛都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北伐还没出征就出事了。
  邵宏渊造反。
  邵嫡系把自己和李显忠对比了一下,发觉哪怕能力差出去几条街,都没法掩盖住他先天具有的优势——嫡系。于是他不平衡了。
  凭啥一定要让他给李显忠打下手,当二当家啊!
  邵宏渊抗命,直接向张浚提出了条件,他也是主将,一定要与李显忠平分秋色,不分大小。按说这是在找死,临战违命,完全可以使用战场纪律,轻则罢免,重则砍头。尤其主帅是以强势著称的张浚,他当年能把岳飞硬生生地压制下来,这时一个小小的邵宏渊算什么?
  找死就让他去死好了。
  可怪事发生了,张浚居然收回成命,让邵宏渊独领一军,允许其借机行事。也就是说,从这时起邵宏渊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谁也没法约束他了。
  而当初的命令是皇帝赵昚下达,由总指挥张浚颁发,向北伐全军公布的。
  北伐军的军纪从最开始就败坏了。很多年以后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这一条被重点提了出来,觉得这是胜负之间的最根本原因。
  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看全部的细节,比如此次北伐的兵力组成以及进攻路线。此时南宋的军队兵种与北宋时不同了。北宋时开封城内随时保持着编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