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锹凼笔拢复笾臼保彩遣恢赖摹
荀襄躺在床上翻了个身,觉得卧房的空气也有些压抑。
是不是只有她也成年了,才能追的上他们的脚步?
第二天荀襄将这令人痛苦的想法说给荀谌和郭嘉听,荀谌只是无奈又好笑,送她一个字:“笨。”郭嘉则是摸摸她的头,安慰道:“阿襄不必担心,还有嘉嘉阿兄陪着你。”
男子成年是二十,郭嘉又比荀襄大不了多少,离着成年确实还有好几年。荀襄却还是嘟囔着:“你和我怎么能一样呢?你又不用担心嫁人的问题……”
没等郭嘉回话,荀谌就嘿嘿笑道:“你也不用担心,我估计也没什么人娶……啊!”
没等荀谌说完,荀襄就踹了他一脚,月白色的袍子上多了一只黑漆漆的脚印。
荀谌低头看了看将穿上的新袍子就被加了料,两眼一眯,闪出两道黑光,眼见得这位面色不善正待发表,一个人影却突然插到三人中间来。
“我来收前日的书法作业。”陈群声调平稳地说,因为他比三人都要高,所以此刻正俯视着荀襄等人。瞧着陈群面无表情的模样,想必心情也不怎么好。
“陈群呐,年纪那么小总是板着脸是不好的。多笑笑痘痘就少了!”荀襄掏出一摞“掺水”的作业交给陈群,仰着脸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其实她数了数陈群额头上的痘痘,比上次见他时还少了两颗。
陈群:“……”
“哧哧……”一旁的郭嘉见到来收作业的,正作隐匿状一笔一划地补作业,此刻听到荀襄耍宝,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陈群终于捕捉到角落里努力补作业的郭嘉,不动声色地瞟了两眼他的进度,拿了荀谌和荀襄兄妹的作业便飘了出去。郭嘉不理他,继续埋头补。
荀襄蹭了过来,奇道:“嘉嘉你为什么不写作业?”
郭嘉答得一脸坦然:“记错日子了。”他以为是明天。好在剩的不多,还有一行就写完了。
过了半晌,郭嘉放下笔,也抱着作业飘了出去。他前脚刚走,陈群后脚就回来了,不过这次他脸上带着一丝很是牵强的笑,笑得荀襄想收回刚才那句让他多笑笑的话。
据说郭嘉在最后一刻交上了作业,没有被批评;陈群提前收了作业给钟先生送去,却因漏收了郭嘉的那份被批评。
隔日,自家三伯组织了一场谋略实战,即随机两人一组,两组对立随机取题,说服对方者赢。这场实战不单是看输赢,而是讲策略和辩术的运用。
陈群不幸与郭嘉一组。最起码他自己觉得是“不幸的”。
事实证明不止他不幸,郭嘉也是不幸的。因为两人意见总是有出入,言辞间不甚严谨。陈群善陈述利害,晓之以理;郭嘉喜出奇谋略,不拘于理。相比之下敌对组的荀谌和一韩家公子配合地默契十足,抓住他俩的小辫子穷追猛打,郭陈组虽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反应也得慢了几拍。
最后评定的结果是荀韩组赢。陈群一语不发地回到原位坐下,用面无表情和周身散发出的怨念气息表达对郭嘉的不满——真是猪一样的队友!
郭嘉见陈群使小性子般阴着脸,以为是对输赢之事太过在意,只是乐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陈兄啊,你这样不开心,额上的痘痘又红了几分!”
陈群简直是“蹭”地一下就炸毛了,十几岁的少年最讨厌别人拿他额头上的痘痘开涮!开始叽里呱啦地数落着郭嘉刚才的表现,诸如“你方才若这般这般说,驳他那般那般论,就不会引起如此如此的后果……”
而郭嘉耐心地听他发完牢骚后,顺手抄起书案上的一本《鬼谷》,找到一段话指给陈群看:“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所谓计谋就是循常理不如出奇意,奇计一出,便无法阻之了。
陈群:“……”似是不甘心,也要起身找书,一副要引经据典到底的架势。
目睹全过程的荀襄简直乐不可支。
“一只,两只,三只……”荀襄趴在灶台上,数着蒸笼里热腾腾的“玉兔糕”,“……十四只,十五只!”她喜滋滋地用竹筷将蒸笼取下,放在案板上一一分好。
今天荀彧荀攸叔侄两人代课在身,荀谌被遣去清查书库,郭嘉一人也是无聊,就找了书院的先生闲侃,而她则是霸占了书院的膳房,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做出这玉兔糕。
说起这玉兔糕倒也不难做,无非就是搅了糯米做成皮,碾了红豆沙做成馅,费事就在一只一只的“玉兔”都是她用手捏出来的。许是觉得材料有些单调,她又在糯米里掺了些杏仁粉,蒸出来的糕点又带了些杏仁的甜香。
将最后一只玉兔糕装进食盒里,戳了戳“小兔子”圆圆的尾巴,捧在怀中一溜儿烟跑去把点心一一送到。路上偶遇陈群,她也分了两只热乎乎的玉兔糕给他,又因为荀襄一再强调这是她花了一下午时间亲手捏出来的,陈群显得特别开心,笑容也特别纯粹:“谢谢阿襄。我……”
不等陈群说完,荀襄就朝他摆摆手,示意她还身有要事,先走一步,捂着食盒就跑了。徒留陈群一人萧索地留在原地,手里捧着两只散着热气的玉兔糕,嗓子里还卡着半句煽情的话没说……
“我好忧伤……”
荀襄找到郭嘉时,他正一个人坐在书院北面的小丘上,只着一身素衣,在干涩的初冬时节显得很是单薄。
“世人皆以为冀州等地才是咽喉所在,殊不知小小颍川竟也是必争之地。”郭嘉坐在高处,望着书院里的情景,远远地看见玄衣学子们似鱼般,来回穿梭,奔波。
“我这条鱼,又会上了谁的钩呢。”他喃喃念叨。
“上了谁的钩都不会吃你的,你那么瘦!”荀襄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小丘,瘫坐在郭嘉身旁。
“为何不会吃我?我看起来不好吃吗?”郭嘉一脸天真地疑问道。
荀襄开始滔滔不绝:“是啊,白得跟豆腐似的,还说彧阿兄瘦,其实你身上更没肉,彧阿兄最起码比你香……”
郭嘉顿时忍俊不禁:“所以他看起来比我更令人有食欲,对么?”
荀襄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献宝似的送上她的玉兔糕,一直被她捂在怀里,热气都没有散去。
难为他们俩能将这没营养的话题进行下去。
两人打道回府的时候再次偶遇准备回家的陈群,与此同时郭嘉手里还端着三只玉兔糕。
只见陈群的小电眼“嗖”地一下子就扫了过去,心底里翻起一层酸水,容量持续增长着,直到他觉得那酸水已经漫过了嗓子眼。
若是他知道郭嘉手里比他还多出一只的点心还是他剩下没吃的,又会作何他想?可是荀襄不知道他正因分到比郭嘉还少的玉兔糕而沮丧,只是同往常一样,打过招呼后,拉着郭嘉和他擦肩而过了。
ˇChapter 06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6:56:51
陈群和郭嘉不见刀枪的单方面战争不知不觉地打响了。目击者们只是偶然发现陈群对郭嘉说话时声线毫无起伏,从不正视郭嘉且面无善色,实辩课上陈群也主动拉住郭嘉的话茬不放……
郭嘉常年独来独往,朋友也就荀彧他们几个,和书院里的几个先生交好,所以在长辈面前印象还不错。至于陈群则是新新世家子弟一枚,很小的年纪时,他的事迹就已经被街坊传颂了。
广大目击者表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少年陈群跟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郭嘉飙上了。荀襄也曾问过郭嘉其中缘由,郭嘉只是乐呵呵地笑而不答,一副不放在心上地模样。荀襄仔细想了想,除了上次两人一组辩论时起了摩擦以外,想不起郭嘉哪里还得罪了陈群。莫非就是因为那次?陈群也太小心眼了吧?
荀谌作为另一知情目击者也是乐呵呵的,还将此事在饭桌上讲给荀彧叔侄听,荀攸倒是秉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没有表情,荀彧则是皱了皱眉。荀谌又拉着荀彧嘀嘀咕咕了几句,荀彧的眉头就皱得更厉害了。
荀襄扯了扯荀谌的衣袖,也想知道他对荀彧说了些什么,荀谌的回应也与郭嘉如出一辙——笑而不语。她觉得很挫败,眼见荀彧面色不愉的样子她也不敢上前去问。
为何一件小事被看待地如此严重?
要知道对荀襄来说,能让荀彧皱眉的事,便是大事了。
直到有一天午休,荀襄无意间发现荀谌又拉着郭嘉在小花园里嘀嘀咕咕,这两天用有一种被人防着的感觉令她很是气愤,当下逮住别人的秘密,想都没想就躲在他们旁边的矮灌木后听起墙角来。
“小嘉,依咱俩这关系你得跟我说实话,你若是想娶我家妹子,大可以这般这般……”荀谌勾住郭嘉的脖子,一脸兴奋地给他出谋划策。
“……你想多了,我可是一直把阿襄当妹妹看的,她也把我当做哥哥,就像你和彧兄一样。”郭嘉似是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嘿,什么叫我想多了,你若是没这意思,我可就去帮小群了!”荀谌的万丈热情被郭嘉的四个字瞬间熄灭,开始走迂回路线。
“……现在阿襄还小,谈婚论嫁未免为时过早,再说我的确没有这心思,你……”郭嘉的语气听起来更加无奈了。
“唉,若阿襄不是我妹子我操什么心呐……”荀谌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又开始叽里呱啦起来。
郭嘉:“……”他的命好苦,躲得过陈群,这番荀谌又粘了上来。
而灌木后的荀襄简直想冲出去把荀谌踹晕拖走——真丢人!堂堂荀家男子汉,在这里偷偷摸摸地和拉皮条一样,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之后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她和郭嘉纯洁的战友关系被以陈群为首的邪恶少年猜测成了暧昧的男女关系。
陈群居然对她有暧昧的想法,她必须让陈群把这个想法灭得连渣都不剩,拿出对郭嘉百倍的战斗力去摧毁它!不然荀陈两家的再度联姻选到她的几率是很大的,本来荀氏本家的女娃就少……
不过不管是陈群也好,郭嘉也罢,她都确信自己没有对任何一个产生所谓的男女之情,更别说嫁人了……
荀襄越想越觉得她前途堪忧,怨不得荀彧皱眉了,果真是火烧眉毛的头等大事……
这段日子袁绍并没有回洛阳,书院里的回廊总是飘着甘松香,陈群对郭嘉的敌意还是一如既往,荀襄觉得自己好忙。
大概是因为荀彧他们几个很忙的缘故,荀襄觉得自己也理应忙起来。于是她便在脑海里制定了应对陈群异举的初步计划,敌在明,我在暗,敌不动,我亦不动。
只是为什么他们都问了陈群和郭嘉的意愿,就不能来听听她的想法呢?荀襄有些沮丧地想着,她这几天时常做些点心给几位兄长,原本想借着送点心喝茶聊天的机会和他们多交流一下思想感情,可获取的有益信息始终不多。
她端着一盒“阳春白雪”,在荀府后花园里停停走走,没有心思整新花样,就只好献上她的拿手好料——将蒸好的莲藕和芋头细细地碾碎成泥,芋泥捏成桃花状,再裹上藕粉放入油锅里炸作香酥的外皮,淋上上好的枣花蜜和白砂糖,卖相好看又好吃。
“文若先生,这个小姑娘是?”不远处,袁绍与荀彧正席地而坐,煮茶谈天,目光飘向远处时,就能看到荀襄踌躇的小小背影。
荀彧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了然一笑:“是彧的小堂妹,六叔的女儿,荀襄。”语罢,唤了她一声:“阿襄!”荀襄便不再犹豫,很听话地走过来了。若不是有袁绍这个外人在,她怕是就要用跑的了。
荀襄打眼欣赏了一番袁绍今日的装扮,一身青鸦色深衣,着银色腰封,沉敛大气,又不失亮色——袁绍未回洛阳,便与荀家走的近了起来,不是在本府,就是在书院,荀襄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他的影子,欣赏袁绍每天一换的衣着也成了她的新乐趣。
“原来是慈明(荀爽的字)先生的千金。”袁绍恍然大悟状,面有笑容地对荀襄说:“荀姬生得很是可爱。”连他醇和的声线都教人听了春风一沐。只是荀襄皱了皱眉,请求道:“袁大人可否省了‘荀姬’这称呼?”
袁绍一愣:“这是为何?”看向荀彧,荀彧也是面带疑惑,不过还是制止道:“阿襄,切莫胡闹,袁大人这是出于礼貌,你怎……”
袁绍温和一笑,道:“文若先生太客气了,但说无妨便是。”
荀襄便毫不客气地说了:“因为‘荀姬’听起来很像‘熏鸡’。”
袁绍:“……”
荀彧:“……”
袁绍忍住笑意,道:“那就……”本想说“襄姬可好?”又考虑到依荀襄的思维,“襄姬”也成了香鸡……若随了荀彧他们一样喊“阿襄”,又显得太过亲昵。
荀彧尴尬道:“阿襄顽劣惯了,让袁大人见笑了。您不必迁就她,‘荀姬’便好。”他被喊了那么多年“熏鱼哥哥”,不也照样没换名字?
荀襄偷偷撇了撇嘴,虽然“熏鸡”很好吃,但是真的很难听!
“荀姬不仅生得可爱,又灵敏过人。绍就没有这样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