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又一轮擂台赛的中间时间,李璟亲自骑马扛着月杖下场。
不过这一次并没不是比赛,而是李璟的表演。
一名军士拿来了四十九枚铜钱,摆在了球门四十步外,将他们摞在了一起。
李璟骑着马加速疾驰而来,单手猛的挥击月杖,然后只听的一声嗡的脆响,那叠铜钱最上面的一枚就已经被击飞出去。铜钱划着一道了弧线飞过四十步外,直接穿过了一尺大小的球洞,然后落在后面数外远的空地上。
那个军士跑回到那摞铜钱面前,点了点,高声喊道:“还剩四十八枚铜钱!”
场外的围观百姓闻言都不由的一阵惊呼,一次居然只把最上面的铜钱打出,不但击中了四十步外球门,竟然没有打乱下面的铜钱。
马球在唐朝是一项风靡整个大唐的运动,不但贵族们喜欢参与,就是百姓们也喜欢观看。谁也没有想到,李璟如此身份的大帅,居然还有如此的球技,纷纷赞叹不已。
就当大家以为表演结束之时,李璟居然已经策马又奔了回来,同时又是挥起一杆。
这次李璟打完后没有停,而是不停的绕回挥杆,绕回挥杆。
打了好一会后,李璟终于策马回到场边。
看台上,帐中的张惠兴奋的叫道:“四十八十,他又击了四十八下!”
张蕤这时也没心思去想女儿和李璟之间的那些事了,他激动不已,心中在想,难道李璟……
这时,场上球门后面,一名军士走过去,大叫道:“四十九枚铜钱叠在一起!”
这句话喊出,欢声雷动,大家兴奋的狂叫。这,这个马球技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张蕤此时顾不得身份,从帐中走下看台,与其它不少有身份的人一起走到球门下观看,果然,一叠铜钱垒在一起,仔细一数,真真的是四十九文钱。刚才无数人可是看着这里,绝没作过手脚的。且李璟打了那么多下,这旁边也没有看见散落的铜钱。
神了!
得到官员们证实的围观百姓,更加的惊叹,李大帅这手马球术真是神了。
李璟的这轮球技表演,直接将整个场上的气氛带上了高潮。
表演结束之后,擂台赛继续,很快,场上已经决出了前十名选手。
这十人之中,其中有四人是镇国军的底层军官,还有六人则是前来参赛的百姓,而且居然还都相当的年青。看样子,没有一人超过二十岁。
李璟将这十将叫上前来,镇国军中此次都以上军官是没有允许参加比赛的,这四人都是伙长,有两个是新招募的选锋兵,有两个是金甲军,李璟仔细考量了几句,见四人都表现出众,当下高兴,便直接宣布将四人提拔为队头,并赐钱一百贯。
剩下的六个还是少年,站在李璟的面前却是并没有畏惧之色,镇定自如,淡然处之,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
“六位少年英雄不如自报姓名如何?”李璟笑着问道。
“王檀,字众美,京兆人氏,今年十五岁,喜读兵书,略知韬略,曾祖讳泚,左金吾卫将军、陇州防御使。祖讳曜,定难功臣、渭桥镇遏使。父讳环,鸿胪卿。”
其中一名面宠英俊白皙高大少年率先挺身而出,大声自报家门。
李璟看他一表人才,心中已有几分喜欢,又见他谈吐不凡,镇定自若,更是喜欢。再一听,居然还是贵宦之后,祖上三代都是高级官员,不过看他前来打擂,便能知道,他家到他时,应当已经不如当初显贵。
“哦,居然还是功臣之后,你前来打擂,可想要入我镇国军中?”
王檀点头,单膝向李璟跪下,“请大帅收录,檀愿为大帅鞍前马后效力!”
李璟十分高兴的伸手扶起王檀,“好,本帅暂且授你为陪戎副尉,充任金甲军伙长一职,你可愿意?”
“愿意!”虽然只是一个伙长,但王檀并没有露出什么失望之色。
王檀之后,又有一名少年自报姓名。
“我叫李思安,字卢臣,今年也是十五岁,河南陈留人,我也想要追随大帅左右,愿为马前卒。”李思安长很是高大,比李璟还要高一些,相貌雄奇,不过比起王檀的白,他就是极黑。虽然这少年没有什么显贵的家世,但刚才擂台上他的表现却极让李璟喜欢,当下也立即收入帐下,同样给了他陪戎副尉加伙长之职,并也如王檀等人一样,赐钱百贯。
剩下的四个少年分别叫做高季昌,董璋,王宴球,刘屺。他们都只有十四岁,却也是谈吐不凡。不过当李璟问他们是否愿意从军之时,几人却有些犹豫。
“怎么,加入镇国军不好吗?”李璟还是头一次看到有人对进镇国军犹豫的。
那名叫做高季昌的少年十分有礼的道:“请将军恕罪,非是我等不愿意,而是我等并非自由之身,此事还得问过家主才行。”
李璟微微愣了一下,看这四个少年的英气,他还以为是哪个贵族家的子弟,却不料得到这个回答。又问了几句,才得知,这四人居然是一起同来的,而且四人不但不是贵族世家子弟,居然全只是家仆而已。
听到这个结果,李璟真的是有些惊讶了。区区四个少年家仆,居然就有如此不凡,真让李璟对于他们的家主极感兴趣。
“你们家主可在此处?”李璟问。
“家主就在看台之上。”
听到在看台上,李璟也没有意外,看台上的都是极有身份之人,能有四个这么出色家仆的人,地位肯定不低。
“本帅倒想与你们家主结识一番,还请衣来相见。”李璟现在对这人很有兴趣。
高季昌转身离去,很快带着一个男子前来。
那同样是一个年青的男子,约摸二十上下,年纪与李璟自己相仿。但是全身上下有一股子气质,一种儒雅的气质。
一到李璟面前,这年青男子立即躬身拱手行礼:“汴州开封李让拜见大帅!”
李璟仔细的打量着李让,穿着一袭白色丝绸长袍,头戴方巾,浑身上下一尘不染,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听到李让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璟总感觉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张蕤这个时候也站在李璟的后面,看出了李璟并不知道李让的身份,便在后面悄声提醒道:“李让,人称李七郎,乃是汴州首富,家财千万。且有仁义之名,最爱救济乡里,扶危济困,人称小孟尝。这次李七郎从汴州开封赶来,也是为了拜见大帅,一睹大帅威仪。”
听到李七郎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璟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想起来这个李七郎是谁了。
李七郎李让,历史上在朱温得到宣武之后,李七郎最终投靠了朱温,并做了朱温的义子,也就是朱友让。他拿出了自己的千万家财帮助朱温,让朱温在初期获得了经营稳固宣武的本钱。
一想明白了李七郎的身份之后,那四个少年家仆的身份李璟也马上就想到了。在历史上,李七郎的这四个家仆可不简单,最后全成了后梁大将。尤其是这个高季昌,后来改名高季兴,成为五代十国中南平国的开国君主。
无数的记忆从脑海中浮现出来,李璟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自己这样,似乎碰到几条大鱼了啊。
第509章 玉郎 飞将 赖子 小孟尝
李七郎,汴州开封人,汴州首富,家产千万贯。他虽然年轻,可是却见多识广,不但为人聪颖、大度、豪爽,而且颇有些志向。富甲一方,在汴宋一带很有威望。李家家教很严,代代都有仁义之名,不论是经商还是庄园佃田给佃户,都是十分的仁义,名声极好。每当碰到有急难之人,都会慷慨解囊,倾力相助。灾荒之年,李家的粮店都不会趁机暴涨米粮价。灾年之时地租更是会减免,甚至如去年和今年这样的**之年,还拿出宝贵的粮食来放粥救济灾民。
李家庄园的佃户,几乎都是李家几代人在灾荒年收留的饥民,家中的奴仆婢女,也都是街头上那些孤儿乞儿收留入府中。李府收留的这些伶俐的孤儿乞儿,好生调养,然后让他们在府里做事,闲时还教他们识字算数习武这些。长大后,看个人造化,有识文会算的,就能进入商队商铺做伙计、帐房等,那些有武艺的能做家丁护卫。
李璟听了大赞:“七郎果然是大有古孟尝之风,此举是大功德啊,他们几个也都是孤儿吗?”
“贻孙是陕州人,祖上本是名门渤海高氏,与西川节帅高侍中乃是同宗,不过早年家中变故,自幼就托到我家做了家僮。”李七郎解释道。
李璟却是盯着高季昌愣愣出神,眼下的高季昌才十四岁,还没有改名高季兴,更还没有高赖子这样的名号。历史上,高季兴之所以能成为十国中南平国的开国之主,掌控荆南,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和李让的关系。历史上,李让做了朱温的义子,而高季兴又成了李让的义子,因此,实际上,在早期,高季兴其实是朱温的养孙。正是有着这一层的关系,高季兴才慢慢的出头,最后成为一个割据势力,最终成为南平国开国之君。
高赖子,想起这个名号,李璟就不由的想笑。高季兴在后梁从朱温的牙将一直坐到荆南节度使,等朱温死后,就开始拥兵自重,梁末帝朱友贞控制不住他,只好封他渤海王。梁灭后,高季兴割据荆南,听调不听宣。荆南夹大几个势力之间,难有作为,高季兴不恢复生产,却专门靠抢劫其它几个势力向后唐的进贡,等对方抗议或者出兵讨伐问罪时,又毫不知耻地将财物退回,脸皮厚得无法丈量。为了得到财物,高季兴还向蜀和闽称臣,讨得一点赐品,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品姓,便一致给他和他的儿子起了一个恰当的外号“高赖子”,有时又叫他“高无赖”。
现在怎么看,都看不出这个十分阳光的少年,将来会成为这样的一个无赖之人。这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董璋,也是李让的家僮之一,最初的职事就是扫马粪,不过他很有勇力,天生大力士。扫马粪之余,在李府中学习武艺,如今已经小有所成。这次李让派了他和高季昌一起上昌,也是一时见不到李璟,便想借机吸引李璟的注意。李璟仔细的回想自己脑中的记忆,终于找到了他的一些史上记载,董璋跟了朱温之后,先以功升小校,后来升为泽州刺史。后唐时,庄宗灭前蜀,董璋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孟知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二人争蜀,最后董璋兵败,孟知详取胜后,控制全蜀,成为后蜀国君。虽然他没成为一国之君,但也是五代之时的一个军阀了。
王宴球,后梁大将,可以独当一面的上将,曾经统兵大败契丹,是一个悍将。
刘屺,同样也是后梁大将。
一个商人家的四个家仆,居然后来都成为了大将,这也确实是相当传奇了。其中一个还是一国之君,还有一个差点也是一国之君。
“他们四个这样的家仆,李府中还有多少?”李璟问。
李七郎笑了笑,“这四个都是府中最出色的了,其它的,不不得台面。不过学文的那些孩子里,倒是有两个很是聪慧。一个叫孔循,一个叫段明远,小小年纪,已经颇是不凡。”
听到这两个名字,李璟不由的再叹。孔循,历史上曾经担任后梁宣微北院副使,租庸使、忠武节度使、沧景节度使等职。段文远这个名字虽然好像没什么印象,但李让如此看重,应当也很是不错。
李让看着李璟对这几个少年很是感兴趣,心下略略猜测出李璟的一些念头。他早听说过李璟有爱才之心,当下便道:“大帅若是看的上他们,不如就让他们跟随在大帅身边。贻孙他们可以为侍卫,孙循、段文远可以为书童。”
听到这个提议,李璟有些心动,这六人可是历史上都有名的家伙。虽然也许不是什么好名声,但那也只是环境造成的而已。现在他们还都年轻,如果能留在身边加以教诲培养,将来可就是几个好帮手。
“七郎舍得吗?”李璟笑问。
听到这样的问话,李七郎哪还不知道李璟已经是同意的意思,当下拉过高季兴等人,还不快拜见大帅。
高季昌四人倒也聪明,立即向李璟跪下行大礼。李璟笑着把四人扶起:“既然如此,你们四人便也入胜捷军中,先授陪戎副尉,伙长之职,先工程处我身边担任侍卫吧。”
李让见李璟心情大好收下四人,当下沉思一阵,起身也跟着向李璟跪下。
“七郎这是何意?”李璟惊讶,不解他这举动是什么意思。
“大帅,七郎也欲跟随大帅左右,效犬马之劳,尽一份绵薄之力。”李让很郑重说道。
李让的眼光一向很好,他早已经看出眼下局势动荡。而李璟虽然年青,可不论是他上马带兵,还是下马治民,都与许多人极为不同,但却极为优秀。特别是李璟对于商人与经商的观念,很是与传统不同。李让虽然很有钱,富有千万,但说到底只是一个商人。且最近宣武大帅穆仁裕与他有些过节,处处与他为难。
自古民不与官斗,商更不与军斗,李让现在面对穆仁裕极为忧心,可这样的事情一般人哪里管的了。这次来宋州,本来就是听说了李璟眼下的威名,想要请李璟帮忙说和的。现在,亲眼见到李璟之后,他有一个更深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