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说柳迎枝去了薛家?”
柳母点点头,有摇摇头道:“这也是我们猜的,她问我们知不知道薛家最近的状况,住在哪里。所以我们觉得她很有可能是去了那里。”
“那你告她了吗?住在哪里?”
“不知道啊,很多年没见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家人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家人怎么生活。”
柳迎枝到底去了哪里?
第24章 高头大马 北京等我 '本章字数:212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13 12:00:00。0'
柳迎枝去了一个不知道哪里的哪里,去找一个不知什么人的薛家人。一听到她这样的状况,我心里就紧得慌。
和柳父柳母聊完天,其实就是我知道了柳迎枝的“去处”之后。我就找个借口从柳家出来和胖子鲁思一集合,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我才能有所动作,才能去找柳迎枝。我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应该等得都急了。
出了柳家门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还在我的脑子的盘旋:他们老两口为什么会脸红,而且红的那么厉害?到了那个年龄的人,什么事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应该是一个都不放在眼里的年龄,可是偏偏他们两脸红了,还同时红了,这是十分蹊跷。
许是机缘巧合,上天要让我在这一天里通习这么多的事理,就在我出了柳家门的时候,听到一阵呵斥的声音。我做贼心虚,生怕遇上了较真的人和我说话,到时我什么都对不上来,岂不麻烦!回头一看,原来是虚惊一场,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呵斥两只狗。这老人年纪很老很老,脸上皮肤就如从炉子里掏出来来炉渣一般坑坑洼洼,可能年纪大了腿脚不好用,坐在那里根一块石头似的,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她的存在。我看她只有眼睛还能用,就没把她当回事,被她那一声呵,才想起还有那么个人在那个地方。
再看那老人呵斥的两条狗,便十分明了。原来老人看不惯这两条狗亲热!两狗一旦有耍流氓的动作,老人就精神百倍地呵斥,还要站起来驱赶。
原来……
我顿时明白柳迎枝父母为什么脸红了。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女儿在问苟且之事,这是正常的女孩所不能主动询问的,他们只能在某一个日子里被动地接受。
柳迎枝打破了这个束缚,不过她是为了她的理想,她几乎用自己所以的资本来追求理想。可是我又能给他什么呢?我自己尚且不能保,能给她什么?
越是这样想,我越是想找到她,也许我不能给她理想,不能给她保护,但我还可以照顾她。
回到住处,胖子和鲁思一果然已经在等待。胖子问我怎么去了那么久,和两老人聊出感情来了?
如果在平时,知道这是胖子的开的玩笑,随便应付他几句就是了,可是胖子问的我时候,我竟然十分忐忑,口语有些结巴地说老头老太很热情,非要让我吃个便饭再走。正好听他们的口气知道柳迎枝去了哪里,于是就多呆了会。
胖子也不再追问,就转问柳迎枝去了哪里。我便如实相告,可能去找他们的老邻居薛郧。这个薛郧有官职,可能住在京城,找见了他,可能就找到了柳迎枝。
我说完这些个情况,两人都没意见,大家都不知道路在何方,去哪里都无所谓。胖子听说柳迎枝可能在京城,说反正咱么也没事干,不如去传说中的京城散散心吧。
胖子的一见我当然赞成,只是鲁思一道:“咱们和那个柳迎枝只是萍水相逢,她去了哪里对于咱么来说并不重要。咱么也别贪玩,这里毕竟不是属于咱们的地方,这里繁华也罢,贫寒也罢,都不归咱们管。咱们还是去那有山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咱们熟悉的地貌,在原地等,也许还等回去。”
我好容易劝住了胖子,鲁思一又来打岔。我们三个都是平行的关系,人家鲁思一没有我们两个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我们就离不开她了。我想去找柳迎枝,必须得有鲁思一帮忙。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也许在我和柳迎枝亲热的时候,鲁思一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就在旁边看着。既然她都看到了,她也知道我和柳迎枝的关系,那我说什么都没用,她都会知道我的用意。
可能是我之前和胖子说过,在那京城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可以尽情的吃,还有各种娱乐的地方可以玩,特别是京城一般都是名妓汇集的地方,那些王公贵族吃饱了没事干,就整些消遣时间的事,所以去了那里,一定会过的很快活。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胖子的知识很丰富,无论说起那个行业,哪种事,只要和他说,他都能搭上话。对于京城的吃喝玩乐他比我知道的多,甚至还能说上个一二三来,好似他自己亲身经历过一番。他说自己是去过,不过是在梦里。在梦里他任意胡作非为。我说这是胖子在YY ,可是他不承认。
胖子比我想去那繁华的地方,还没等我说话,胖子就结果话头道:“咱么不是从井里来的嘛!还用找什么地貌,就在那井里蹲着就可以了。说不定那天就可以自己回去了。”
听玩胖子的话,我又去看鲁思一,却发现鲁思一其实一直是在看着我的。她在打量我的神情。
我觉得我脸上的表情是“眼巴巴”的那种。好像一直犯了错的狗儿在乞求别人的同情。
我为我这样的表情而感到汗颜,我怎么会这样?而且很明显地,鲁思一也发现了我的表情。
鲁思一没有再说什么,就此沉默,再次和她以前一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你们去哪里她就去哪里。
难道鲁思一刚才的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更加汗颜,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鲁思一竟然是这样心细的人。
胖子被鲁思一打过两次,又被晚上扔了一回老鼠,所以心里十分怀恨,对鲁思一也分外不客气。看到鲁思一不再说话,就道:“少数服从多数,二比一胜利,咱们去京城绕一圈。”
胖子毛病很多,只我就发现了不少,比如怕老鼠,还有一激动就想上厕所。我们三个人决定了去京城之后,胖子就一阵阵激动,马上跑去上厕所了。
屋里只剩下我和鲁思一。我觉得鲁思一会和我说话,果然鲁思一转过头来对我说:“老马,你是咱们的领队,我希望你能带好我们。另外我想警告你一下,其实也不算是警告吧,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提醒。那就是我们身来都可能是被人利用的。你仔细想想我们在这里碰到事情的前前后后,希望你能认清。”
话刚说完,胖子回来了,我们三个人就骑着鲁思一弄来的马出发了。
坐在马上的胖子喊道:“北京我来了。”
第25章 安史之乱 苦不堪言 '本章字数:3376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14 12:00:00。0'
我们开拔进往京城,胖子在马上高喊;北京我来了。
我笑问胖子,你怎么知道京城就是北京,你以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胖子答在我很小的时候也有一个梦,那就是在天安门前拍个照,所以虽然可能不是去北京,但至少是去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吧,所以我心里同样怀着不少的激动。
我们三个笑笑,是啊,哪个人没有梦想呢。
我们三人就这样上路,一路上饿了进饭店,天黑了进旅馆,下雨了就找个屋檐避雨,一路山苦不堪言。我们在马上行走天涯,胸中豪气万丈,却也柔情万般。胖子做了一首寺:这一去 山高路远 这一去抢入林弹如雨 这一去革命重担挑肩头 这一去 精尽人亡 作为男儿 理应志在四方存高远 跨马持枪奔天涯。
我们一路上一边行走,一边打听,对此时的国家组织社会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胖子的知识再此派上了用场。
很不幸,我们来的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我们没有赶上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却碰到了“安史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投降安禄山。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室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
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因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安庆绪谋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
唐廷对史思明不放心,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增至60万。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败唐
九节度使之60万军,其围遂解。宦官鱼朝恩谗毁,子仪被召还长安,解除兵权,处于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我们来的时间是唐代宗大历三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不久,时局仍然动荡不安。人民还没有从那一场浩劫中恢复过来,他们吃的是粗粮,穿的是布片,一眼看去凄凄惨惨。
我们听到有人吟唱一首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表现的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喜悦和兴奋。人们的心里可能是愉悦的,但他们的生活水平真的不容乐观。
还是胖子给我们说了当时的情况。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