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职,从大一开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愕呐笱ζ�52次却无功而返,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先后三次自杀。2009年1月,河北石家庄23岁的女大学生刘伟求职不顺跳水自杀,留下了满纸“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的几本日记和孤老无依的老母亲。2009年8月,毕业于湖北某工业学院的洪威在东莞一间出租屋里上吊身亡,在毕业离校后的两个月里,他求职的足迹踏遍了杭州、苏州、无锡、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最终绝望而去……
我曾经多次去深圳的人才大市场找求职者交谈。有一次,和几个从江西过来的大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就在几天前,与他们一同前来的一个同学跳楼了。那个人先是在广州找了两个月的工作,后来又转战深圳,身上已经只有几十块钱了,却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去一家卖麻辣烫的店里当临时服务生,每天的工资是40元。上班不到一个星期,万念俱灰的他就走上了绝路。
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些轻生的毕业生连死的勇气都有,怎么就没有勇气去找工作?为什么不可以拿出自杀的勇气去好好地活下去?如果说求职是一场战争,这些人则是这个战场上永远的失败者。他们的失败并不在于没有找到工作,而在于主动放弃了找到工作的可能。他们就像《笑傲江湖》里面那十个被困华山山洞的魔教长老,只差那么一斧就可以劈山而出,却因为放弃了希望而永远没能看到光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在很多时候,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多坚持那么一下就够了。
2002年,考研的失败给我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那份痛苦比四年前高考第一次与北大失之交臂时更深。公布成绩的那天晚上,我在北大的未名湖边走了整整一晚。那天晚上,北京刮着沙尘暴,飞沙走石打在我的身上,而我却早已麻木。我感觉命运在一次又一次地捉弄我,我一次次地付出全部,可是得到的却是一无所有。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甚至想到了死。可是,我挺过来了。大二的体育选修课,全院就我一个人选修了田径。跑8000米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再也跑不动了,必须停下来了,甚至马上就要倒下去了,可是,我不是每次都坚持跑完了吗?跑到最后一圈的时候不是还可以冲刺的吗?为什么现在就要放弃呢?人生不也是一次长跑么?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不行了,可事实上却还可以跑很远,关键在于是不是愿意坚持下去。
第二天凌晨,风尘暴结束了。当我看到和暖的阳光洒落在平静的未名湖上,我知道,这辈子不会再有任何困难把我打倒。毕业求职的时候,有一次冒着40度的高温去长沙一所刚成立的民办高校面试,那所学校位于很偏远的郊区,我转了几趟公交车,再坐三轮车、摩托车,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学校。面试倒是很顺利,学校领导都对我比较满意。可是,当他们得知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因为学费没有缴清而被学校扣押了,我只能提供学校出具的一份证明材料,他们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有个人用非常鄙夷不屑的口吻对我说:“我们不管是招生还是招聘老师,原则上不考虑困难家庭的,因为家境贫寒的人往往人格不健全。”我当时真想代表他祖宗抽他一耳光,因为他祖上肯定家境贫寒过。临走的时候,因为实在太渴了,我就问能不能喝一杯水,没想到他们竟然以学校经费紧张为由拒绝了。我气愤不已,却故作镇定地说:“我找工作原则上也不考虑经费紧张的用人单位,因为经费紧张的用人单位往往是人格不健全的人在当领导。”
在回去的路上,我坐在公交车里,委屈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是,我一直都强忍着,不让它们流下来。在未名湖的那个晚上都挺过来了,又何必为了这点小事而落泪呢?当初考研失败的时候以为遇到了无法逾越的挫折,后来还不是挺过来了吗?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初的那些困难并不算什么呀!那么,眼前正在经历的这一点小小的委屈,几个月以后、几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后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创业的经历当中,我又遇到了很多次困难。最困难的时候手里几乎没有一分钱的现金了,却必须要养一家老小,要给员工发工资。在那些时候,我就尝试着用将来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困难。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只要我能坚持住,几年以后回过头来看都会觉得这些困难并不算什么。对于求职当中的大学生来说,又何尝不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给自己打气呢?不管在求职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都不过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当你开着宝马带着老婆孩子去海边散步时,突然回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所受过的委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为什么不预支这份将来的心情用来对待眼前的困难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揠苗岂能助长(1)
根据前程无忧在网上进行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的大学生有创业的冲动,或者已经开始了创业。虽然真正付诸实践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创业还不是大学生毕业时的主流选择,但是,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越来越高,“就业不如创业”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实施,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我在高校做讲座时的现场提问,还是我收到的读者来信,“创业”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词语。不但有很多应届毕业生希望踏出校门就开始创业,而且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然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创业也绝不是背几个英语单词那么简单。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大学生创业者有80%以失败告终,远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某网站对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也专门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为99%。“出师未捷身先死”,几乎是这些大学生创业者们注定的结局。为什么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会这么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创业的几个原因和动机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知山有虎而入狼群。
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既然就业难,那为什么不试着去创业呢?”这句话可谓是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心态的真实反映。此路不通便另辟蹊径,这原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用创业来代替就业,这样的“蹊径”究竟能走多远呢?
大学生就业难,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毕业离校时整个班级只有两三个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情况在高校里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就业的难度再大也大不过创业的难度。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年。创业的难度由此可以窥见一斑。既然大量有丰富社会资源与工作经验的创业者都很难让自己的企业生存3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又如何屹立不倒笑傲江湖?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感受过求职的苦痛,承受过给别人打工的压力,也深深地体会过创业的艰辛。当我被繁重的工作任务困在写字楼里通宵加班的时候,才知道毕业求职时流过的眼泪根本不算什么;当我辞去高薪的职位却在创业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时,才知道给老板打工是多么安逸多么幸福。创业之前出差基本上都是坐飞机,刚创业的时候我却觉得一张火车卧铺票都好奢侈;创业之前我可以用老板的钱大胆地将自己的商业构思付诸实践,万一失败了我大不了卷起铺盖走人,创业之后我却必须慎之又慎,因为每一个项目的失败都可能让我无路可退;给别人打工的时候我的银行账户每个月都会定期增加一笔存款,而自己当了老板以后,如果某个月推迟了一天给员工发放工资,立马会有人或直接或委婉地来催……
奔波于一场又一场招聘会固然辛苦,被一家又一家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固然难受,可是,这场招聘会不行可以去下一场,这家公司面试不通过可以去下一家公司,每次失败无非是浪费一点时间、一点精力和一点开销罢了。而对于创业的企业主来说,被客户拒之门外可能意味着下个月无法给员工发放工资,开发的产品不受市场欢迎可能意味着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起来的创业资金即将付诸东流。相对创业者的这种压力而言,求职的难度实在不值一提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揠苗岂能助长(2)
当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堵墙,我们可以选择破墙而过,也可以选择绕墙而过。但是,为了逃避一堵墙而决定冲破另一堵更厚更结实的墙,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是胆魄;因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那是睿智。但是,知山有虎而入狼群,那又算什么呢?
如果创业不过是逃避就业的一个借口,那无异于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第二:无知者无畏。
近年来,我陆续接触了全国多个地方的大学生创业者,有些刚毕业离校,有些还是在校学生。在他们身上大抵有些相同的特质,比如非常自信、富有激情、志向远大、在某些方面能力过人。然而,这些人往往会犯同一个错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他们满怀激情地去创业,坚信自己的项目会前途无量,可当我了解了他们的创业思路及各方面的资源以后,总感觉他们就像是趴在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没有。他们之所以选择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对创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去浙江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学生得知我对移动通信增值服务行业比较熟悉,便找机会拿了他们团队的创业计划书给我看。说是创业计划书,其实他们早已付诸实施了,产品开发已经完成大半,前期资金也已花掉不少。凑巧得很,他们那个项目正好是我们公司曾经关注过的。曾有几家实力很强的同行业公司尝试过那个项目,但是因为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先后放弃了,我们公司也就没再涉足。当那几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跟我阐述着他们的创业蓝图,我打断了他们的话,问道:“你们评估过这个项目的风险吗?陆续有几家大公司尝试过这个项目,但是都失败了,你们了解过吗?”他们似乎感到无比吃惊,简直不敢相信这么“新颖”的创意竟然有人尝试过,更加不敢相信这么“实用”的技术和产品竟然不受市场欢迎甚至被政策性叫停。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在长沙认识了一位刚毕业的校友。这位校友是个挺有生意头脑的人,读书的时候就做过一些产品的校园代理,带领一个团队在宿舍楼里推销,据说还赚了点钱。毕业以后,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市场机遇,便从亲戚那里借来十万块钱注册了公司、租用了办公场地准备创业。他准备建一个类似于B2C的区域性网站,为长沙定王台书市的书商有偿发布图书信息,读者可以在他的网站上在线购书,或者查询相应的图书信息以后直接去书店购买,节省了逛书店时选书、找书的时间。我没有对他这个项目做任何倾向性的评论,而是带他去见了我的几个书商朋友。我那几个朋友都算是资深的书商了,他们一听完这个网站的构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项目不可行的各种理由。我那个校友原本准备把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再去说服这些客户的,没想到产品才开发到一半,客户就给他泼了一大盆冰水,从头凉到了脚跟。
创业需要有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所以,创业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团队,资金,项目。很多大学生创业者还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项目,对于已有的人力与财力资源是否能做好这个项目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业,失败率自然会非常高。上海曾举行过一次创业大奖赛,获奖的二十多名大学生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中国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原华中理工大学学生李玲玲凭借其发明专利得到10万元的创业风险金,并成立天行健公司。可从股权的纠纷到融资渠道和产品开发的分歧,李玲玲和投资公司最终合作破裂,公司也宣告破产。其实,稍微有点儿商业常识的人都不难知道,10万元的风险投资怎么可能支撑起一家科技公司?事实上,李玲玲用这10万元租了办公场地、购买了办公设备以后就所剩无几了。投资方不过是花10万块钱利用李玲玲来炒作自己而已。

揠苗岂能助长(3)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徐本亮指出,资金瓶颈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创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