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袖手看天地-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恒常无名,浑朴微细,天下却没有什么能够征服它。王侯能够秉承一切事物将自然跟从。天地顺合而降甘露,人民不用疏导而自然协调。初始制定名称,名称也就因此获得,但也应该知道它的指向,知道指向才能够不错乱。就好像在天下的道就好似川谷汇流于江海一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自知的人才能称得上明达。能够超过别人的可以说是有力的,能够超越自己的才是强者,知道满足的才是富有的。一往无前得去做的人是有志的,不离所处位置的才可以叫做久,死去而不消亡才叫做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无所不在,它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万物凭借它生长却不以言辞标炳,成就功业而不持有。养育万物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称作小了;万物归附而不自称主宰,这可以说是大了。因为它从不自为大,所以成就大的功业。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秉承大象,天下归附。归附却不会相害,这就是安舒、平顺、泰然。音乐和食物可以让过可留连,而道从口而出却淡漠无味,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用却用不尽。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要封闭它,就让它扩张;要削弱它,就让它逞强;要废止它,就先让它兴盛;要夺取它,就先赠与它。这都叫做小的明达。柔弱是胜过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最有效的工具是不能够让人察觉的。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从来不做什么却什么都做了。王侯能够秉承它万物就会自然化育。化育而要有所作为,我就会用无名的浑朴控制它。无名的浑朴啊,那就会没有欲求,没有欲求就会天下沉静,这样天下自然安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统治者行德而不存在德的概念,所以能有德的实质;统治者行德总是不想脱离德的范畴,所以常常实质上没有德行。统治者行德什么也不做是没什么可做的;下面的人去做是因为认为有要做的;统治者行仁去做却没有什么可做的,统治者行义去做是有要做的,统治者行礼去做为就没有人响应,只好把礼也丢掉。所以说丧失了大道才讲德行,丧失了德行才讲仁,丧失了仁才讲义,丧失了义才讲礼。礼只是忠信的一个表皮,却是混乱的开端。前识只不过是道的浅层却是愚蠢的开端。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以往能够了解万物恒一的,天了解它才澄清,地了解它才安宁,神了解它才灵验,谷地了解它才充盈,万物了解它才化生,王侯了解它才能使天下大治,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达到了一的境界。天不清就可能裂开,地不宁就可能爆发,神不灵就会休止,谷不盈就会枯竭,万物不化生就会灭亡,王侯没有治理就可能混乱。所以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居高者要以低下者为基石。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低贱为根本么?不是么?所以说最高的赞誉是没有赞誉,不需要明洁如玉,但愿朴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归复是道的运作形式,柔弱是道所运用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是生于无的。


第十三章 道德经论世(七)
更新时间201283 11:13:57  字数:1841

 写完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章,陆子游又接着写第四十一章到第五十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资质高的人听到传道就会身体力行;资质中等的人听到传道,有的能明白有的不能明白;资质不好的人听到传道就会嘲笑它。它不嘲笑这也就算不上道了。因此设立言辞于此:道的明达好像昏暗,道的进取好像退却,道的不同好像相似,大的德行好像深谷难测,大的清白好像被侮辱,德行的广大好像有所不足,德行的刚直好像有所隐匿,品质纯真好像被污染了;大的方形没有角落,大的器皿很难成就,大的声音听不到,大的形象看不见。道无名好像被隐藏起来,只有道,善于开始也善于成就。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大道生化太一,太一生阴阳,阴阳生和,和出万物。万物都是阴阳的结合,阴在其背,阳在其怀,虚空之气相调和。人们所厌恶的不过就是孤寡和不足,而王公把这些用来自称。所以说事物有的被损害而得益,有的被利益而损害。人们需要传授,我也这样传授罢了。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作为教导的前提。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世界上最柔弱的可以出入于世界上最刚强的事物之中。虚空无有能够深入致密没有间隙的事物,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用言辞的教化,不用行为的好处,世界上很少有人触及这些。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和身哪个更重要?身和财货哪个更重要?得与失哪个是不好的?贪恋太过就会有大的荒废,过多积蓄就会有大的损失。所以说知足就不会有辱,知道节制就不会衰败,这才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噪,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的成就好像有缺憾,但是它的效用没有弊端;大的充盈看起来好像空虚,但是它的效用不会穷尽。大的顺直好像弯曲,大的巧妙似乎笨拙,大的辩驳好像拙于言辞。安静比浮躁好,寒冷比燥热好,清静是天下的正气。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太平,战马的粪便用来肥田。天下混乱,母马产子于战场。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没有比希望得到更大的了。所以说知足的满足才是恒常的满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屋子就可以了解天下;不用看过窗户都可以了解天道。出去的越远,智慧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去做就可以了解,不用看见就能够明了,不用作为就可以成就。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做学问是固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修道是固化的东西越来越少。一少再少,以达到清静无为。无为从而无不为。治理天下以恒常无事,等到有事,便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固化的心,只是以百姓的心为心。好的,我善待它;不好的,我也善待它,我的德行就是这样的善。有信用的我信任它;没有信用的我也信任它,我的德行就是信的。圣人让天下浑朴,为了天下浑朴自心。百姓都注视它的言行,圣人把他们都当作孩子。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离生命步入死亡。生相关的只不过十中有三,与死相关的只不过十中有三;人们从生趋死的也是十中有三。为什么呢?因为它养生太过了。曾经听说善于养生的,在路上走不会遇到犀牛老虎,进入战场不需要穿戴盔甲和兵器。犀牛没有地方施展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施加它的爪,兵器没有地方施加它的刃。为什么这样?因为它没有死地。


第十四章 道德经论世(八)
更新时间201283 11:14:23  字数:1841

 写完第四十一章到第五十章,陆子游又接着写第五十一章到第六十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资质高的人听到传道就会身体力行;资质中等的人听到传道,有的能明白有的不能明白;资质不好的人听到传道就会嘲笑它。它不嘲笑这也就算不上道了。因此设立言辞于此:道的明达好像昏暗,道的进取好像退却,道的不同好像相似,大的德行好像深谷难测,大的清白好像被侮辱,德行的广大好像有所不足,德行的刚直好像有所隐匿,品质纯真好像被污染了;大的方形没有角落,大的器皿很难成就,大的声音听不到,大的形象看不见。道无名好像被隐藏起来,只有道,善于开始也善于成就。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大道生化太一,太一生阴阳,阴阳生和,和出万物。万物都是阴阳的结合,阴在其背,阳在其怀,虚空之气相调和。人们所厌恶的不过就是孤寡和不足,而王公把这些用来自称。所以说事物有的被损害而得益,有的被利益而损害。人们需要传授,我也这样传授罢了。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作为教导的前提。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世界上最柔弱的可以出入于世界上最刚强的事物之中。虚空无有能够深入致密没有间隙的事物,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用言辞的教化,不用行为的好处,世界上很少有人触及这些。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和身哪个更重要?身和财货哪个更重要?得与失哪个是不好的?贪恋太过就会有大的荒废,过多积蓄就会有大的损失。所以说知足就不会有辱,知道节制就不会衰败,这才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噪,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的成就好像有缺憾,但是它的效用没有弊端;大的充盈看起来好像空虚,但是它的效用不会穷尽。大的顺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