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只是跑腿,做的也不是什么体面活计,可跟在众多大学者身边的机会不多啊整个金陵书院都轰动了,所有学子都卯足了劲儿,拼命展现自己,以求能得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最后获胜的十名士子,简直跟中举一般得意自豪。他们中不是人人都容易被糊弄的,看得很明白,此一去大约三年五载都要钻进故纸堆中,做着最繁琐、最枯燥的事情,可身为读书人,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荣耀——一想到流传千万年的《大典》中有自己一份功劳,那种死了也可光耀门楣的想法,可不是许氏、元尚柔等妇人能想象到的。
所以,金陵书院捐书,捐走了十几车的书籍,不仅没有声誉下跌,反而更让人瞩目了那些巴望孩子成龙的父母,想的不是从此书院的书籍少了、没了,自己孩子到里面会不会能读的书少了?而是认为,金陵书院不愧是江南第一书院大气别人都舍不得,可书院毫不犹豫的捐了十几车的书这说明什么,说明书院的藏书太丰富了捐多少都无所谓况且,连诗仙都认可,一口气选了十个士子走,可见这里的教育水平最高。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书院里。
此时,许氏等人只能叹息,夫人高瞻远瞩,远不是她们眼皮子只盯着眼底能比的了。
有金陵书院领先倡导,其余私学也渐渐开放了一部分藏书。不开放也不行了,整个江南除了议论花魁大赛,就是说道编书的事情。不肯捐书的,肯定是吝啬、狭窄之辈,要被人鄙视。连千年世家的太史门第,温家也有人出面,称把自己藏书都献给朝廷,不到半年,俞锦熙收集了足足百万之巨江南文风昌盛,这些书籍占了天下十之六七。
也是《广平大典》的基本。
编撰《大典》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数以万计的书籍厚厚的垛在哪儿,除了人工,难道能指望机器?无数读书人一头钻进去,每日做着机械的事情。分门别类,挑出“孤本”“手抄本”“残本”“补本”“石印本”等等,有些重复的可以拿出来,但不少残破的书籍,还有手抄错误的,需要先修补好。这期间需要大量的人手。
一部书籍,不知道要前人、后人的精血凝聚而成可惜,成就的是广平皇帝的“文治”,让他能言不惭心不愧的闭上眼,笑对大周列祖列宗,谥号上了无数美好词语。谁知道实际为为此浩瀚书海付出无数的众志成城的读书人且不说还没成型的《广平大典》,江南举行的青楼花魁大赛,热热闹闹快要结束了,不想风闻消息的京城四大名ji,也动身来了江南——不知怎么,江南选出的“江南第一美人”,传到京城就变成了“天下第一美人”。四位在京城习惯被达官贵人吹捧的名ji,能忍受这口恶气?
她们要是坐视不理,还以为是怕了江南之女呢于是,就有了南下之行。
随之而来的,是皇帝另一道石破天惊的圣旨二0六章 真面目
二0六章 真面目
广平帝是大周朝历史上罕见的兼具才干、熊心与魄力的皇帝。除了偶尔的残暴,和不可捉摸的喜怒性情,他简直是个完美的皇帝,深通帝王权术,仿佛一出生就应该高高坐在龙座上。经过三十年的经营,国库丰盈,兵强马壮,继任皇帝只要不是白痴的败家子,未来的国泰民安可以预见如今的广平帝,没有继位之初的龙精虎猛,随着岁月的流失,显得有些……精力不济。可满朝上下,没有人敢对皇帝的权威胆敢表示质疑。先一回编撰《广平大典》的圣旨,难分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还是认真的,加之只点名了俞锦熙作为编撰官,也不知算几品?还被赶出京城到江南来,看不出皇帝的决心,这一回全不同了圣旨上,赫赫列着监造官——挂名的,并不直接参与编撰,主要是为调度,方便一切编书事宜。名字有地位尊崇的端亲王,中枢卢丞相、礼部尚书。总纂官,负责实际编撰的俞锦熙、翰林院李大学士,下设纂修官、分校官,有翰林院等侍讲、侍读,国子监博士,总校官文坛身负厚名的学士文谆。总的抄写人员粗步估量了三千人,由国子监、太学等弟子中挑选,各地有出色士子,也可报名。
端亲王是皇帝的亲弟弟,在皇室宗亲中辈分极高,负责居中调度,谁敢为难?此举,充分说明了皇帝的决意以皇帝的雄才大略、坚毅意志,此事是绝无更改可能,不达目的绝不可罢休。金陵知府元尚彬上表金陵书院贡献藏书的事,也得到回音。
准
赏银赏金什么弱爆了,人家才不稀罕什么财物呢不久后,金陵书院在大龙山的山门建造了一座牌楼,上面刻着“赦制”二字,以表彰响应朝廷编撰《大典》的贡献。此外,温家也得到皇帝赞赏,御赐皇帝手书“太史门第”门匾,温如晦在翰林院三年多,从正六品的侍读升为从五品的侍讲学士,年纪轻轻,加之不凡的出身,未来登阁拜相大有可能对江南地区踊跃献书,皇帝在圣旨上表明“朕心甚慰”,所以大笔一挥,决定编撰成功了,要在江南地区建造一座专门存放《大典》的藏书楼,以供江南学子用。
江南人,上至官员,下至贩夫走卒,自然是人人赞颂不已。那些献了书籍的人家也不觉得肉痛了,也是贡献家乡人嘛没看到出门别人听说自家献书,都多了几分敬意?而且朝廷上南北之争素来是一大纷争,唯有江南得此荣耀,足以自夸个一二百年了。
圣旨一下,连江南与京城的花魁大赛,都黯淡了几分。内外上下的人都庆幸喜悦,唯独小醉楼那几个执事不大快活,尤其是许氏、苏太太、陆太太、梁太太等人。又一次,她们四人聚集在山谷茅草屋中,对着神秘的“夫人”皱眉凝思。
“要不,放弃吧?”先出声的是梁太太,她嫁的是夫家平凡,仅仅是江南地区一个不上不下的普通人家。可越是普通,越能看到代表大部分人家的真实看法。皇帝如此重视编撰《大典》,俞锦熙是被变相放逐权利中心吗?不,完全相反是倚重啊至于俞清瑶……费心办法,拉拢了她吗?没,只是为人家锦上添花而已陆太太也呕血不已。她开始看上的陆晴雯,是个蠢笨无知的,白白教了那么多年,结果落得鸡飞蛋打地步要不是她根基深厚,为小醉楼立下不少功劳,说不定就排挤出执事地位。往事不堪回首,好容易发现的好苗子,夫人也下了大本钱收服,可惜啊一纸圣旨,把什么都打乱了苏太太心机深沉,想了想,抬眸看仍旧不动声色的“夫人”,“若以我的愚见,俞清瑶未必忘恩负义的人。书院曾经帮过她,这一点她无可否认”
许氏也道,“不错,夫人,不到最后,怎么能知道俞清瑶那丫头对书院到底如何呢?总要试上一试……否则,岂能甘心?”
夫人点了点头。
……
首先出场的是云雅茹。她跟俞清瑶的关系比较奇怪,俞清瑶在“暗香”的时候没少受讥讽暗嘲,可云雅茹本身清傲,教导的时候不曾藏私。加上青楼花魁大赛,她可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由她出面,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可以作为一次试探。
知府后宅清幽的小花园里,下人一个也不见,只有穿着素白缎子比甲,底下着了一条杭绢红染滚边裙的云雅茹和俞清瑶对坐朱亭。“半年的期限快到了,你有什么打算?”
“呵呵,算我白问。现在朝廷下了圣旨,谁不知道你父亲简在帝心?以后也不用你架桥铺路,为你父亲博个好名声了。”
俞清瑶不语。
“不过,你可为自己想过?你挪用大笔钱财,又顶撞了柔儿,她是你长辈可以原谅。至于其他人,嘴上不说,心理岂有不恨的?你在小醉楼的位置尴尬,本来是可以作为备选继承人来考验,可现在,先得罪了很多人,将来如何立足?你还小,来书院的时间也不长,不大明白小醉楼的重要性。我便跟你细说说吧女院隶属金陵书院。可那是给外人看的,我们女院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隶属谁,即使嫁人”
说着,云雅茹越来越激动了,她今年二十七八了,是有过未婚夫的,可未婚夫是个偷鸡摸狗的纨绔,在书院的帮助下解脱了婚约。托书院庇佑,现在活得自由自在。“这世间,女人苦啊年幼的时候,有父母还好,若是没有,凭着人欺负去了。还有被恶毒的亲戚卖到青楼里,做那见不得人的生意,一辈子全毁了可平平安安长大,嫁人生子,就好了吗?”
“女人但凡跟男子有了一丝不好的传闻,就是下溅,就是红杏出墙被休、送庵堂,浸猪笼,趁塘,活活淹死可男人呢,三妻四妾很平常。还有甚者,家里养着,外面包着,还要拈花惹草的勾搭凭什么我们女人就只能忍气吞声?有一点不甘愿,就是不贤、嫉妒?”
“说什么三从四德?女人就该天生被人欺压吗?男人可以左拥右抱,女人却连自己真正的想法都不能说出,只能忍着,忍一辈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不成器,女人就该活受罪吗?还有被婆家人欺凌的,孝敬公婆是天经地义,可多少媳妇被婆婆揉搓至死这就是我们女人应该忍受的吗?”
云雅茹不是一味说道理,还举出种种例子——哪家的小媳妇被害死,哪家的婆婆恶毒,动辄打骂媳妇,还把媳妇前头带来的孩子活活饿死。
说的珠泪滚滚,潸然泪下。
大概天下间的女人都怕一个“宠妾灭妻”吧,娘家势力强一点的也罢,若是弱了,就凭着女儿被欺负。云雅茹以为自己说得十分动情,俞清瑶看似年幼,其实心智非常成熟,一定能理解。
哪知她表情淡淡的,略带一丝同情,但没有想要的冲动愤怒担忧。
云雅茹继续道,“有了小醉楼则不同了小醉楼是全部女人组成……天下还有谁比女人更理解女人的?你的苦、你的难,你的痛,都有小醉楼的同伴跟你感同身受。小醉楼就是你的家,为你遮风避雨,为你排除繁难。”
简而言之,小醉楼是一个女性联合体,教导女孩的女院是给外人看的,有清贵名声在保护,内里有银子开路。不管什么时候,有银子底气就足啊。看小醉楼里成亲的女性,大约都是婚姻美满,相对外人来说舒服的多。
然而俞清瑶还是不动声色,淡淡的安慰的拍了拍云雅茹的手背,递过来一块手帕,“别伤心了。云师,按你说的,你怎么没成婚?”
“我……”
云雅茹回到不上来。
她能说自己没找到合适的?还是说自己觉得单身最快活,乐意享受现在做老师的生活?
泱泱不快的败北而归。
许氏听了,笑笑道,“呵呵,那丫头才几岁?你们觉得她早慧,可是她毕竟才十四啊?懂得什么婚事?况且你说的那些距离她太遥远了。她母家是侯府,舅公是国公府,真嫁了人谁敢对她‘宠妾灭妻’?没有切肤之痛,当然打动不了她。让我来。”
许氏笑眯眯的来到朱亭,让丫鬟端来几样点心,看着俞清瑶越来越如娇花绽放的面容,心道年幼的时候只是觉得跟公公五官长得像,神采气质什么没有的。看着就一怯生生,可怜可爱的小女孩。现在不同,小女孩长大了,眉目流转之间,仿佛有宝石的光辉,倒是越来越吸引人了。
“你是聪明孩子,有些事情不用我多说,你可能也猜到了。”
俞清瑶垂着头,轻轻的掰了一块绿豆糕,塞到嘴里。做得软蠕的糕点入口即化,可她感觉不到什么甜味,只是全身戒备着小醉楼,你终于要对我敞开真面目了吗?
二0七章 无孔不入
二0七章 无孔不入
云雅茹的性格清傲,孤芳自赏,嗅她制作的香料就知道了,绝对的阳春白雪。她不是能用功专研赚钱的人,所以……不会通过第二关。而不通过第二关,赚不到二十万两银子,就不能作为小醉楼的未来继承者,所以,俞清瑶猜测她的地位在小醉楼应该属于中下。
简而言之,做需要抛头露面的一般**务。
她对俞清瑶展开的“小醉楼”真面目:热心助人,帮忙可怜可悲的女子摆脱夫家的桎梏、摧残,大概都八九成是真的吧。但对俞清瑶而言,很多外表甜美的包装礼盒,谁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凶狠的东西呢?就像当初的林昶,看似翩翩美少年,性格温润讨喜,是如意的郎君,可实际上呢害她良多没有人会吃了无数次亏,还上当的吧?
她不动声色,就是想知道小醉楼到底想干什么许氏的出面,令她吃惊,然而吃惊的同时,也觉得应该的。许氏跟元尚柔的关系那么密切,没的道理元尚柔在做什么,她这个做嫂嫂的不知情。况且……许氏不是做了“协议”的见证人?跟她无关,她参合进来做什么许氏的话简短,但说到人心坎里去了。
她说的是,“人啊,一生很短暂。有很多很多的困惑、尴尬、无助,要是过去了,就顺了。可过不去呢?多少人沉沦不起。尤其是我们女人。我加入小醉楼不为别的,只是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书院里有多少同学,她们有的高嫁,有的低嫁,可不管嫁到东南西北,这些人都会记得跟你在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