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女医-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就是苗人之后,这不是当这和尚骂秃驴么?
徐二郎冷笑道:“嫂嫂既然不习惯,我们且带着你回青州吧!”
吴氏只道青州马上要开战,哪敢回去,懦懦道:“我只是不太习惯罢了!这竹楼摇摇欲坠,吓得我说话都不利索了!”
闭了嘴,再也不说半个字。



、第十四章 洛晴娘

第十四章 洛晴娘
流言传到上京时,四郎他们刚好到达苗寨。四郎倒是不在乎这些流言,毕竟他在就知道了流言的意义。而在乎的人更多,不单单是缺少娱乐的景龙朝百姓,还有在意皇位的各路人马。
只是,这些人落后了,哪有人家出生有异象的消息一出来,自家的孩子出生也有异象了。这是在骗傻子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点把戏骗人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人家李烈有证人,邻居都能证明且出来证明了!可你看看,公主府上宅院宽广,人家看不到,自己出来作证?谁信呢!刘府就更不用说了,人家根本就不敢乱编--周围邻居都是当朝大官,让人家出来做伪证?害怕人家言官御史告得不够快啊!
在意并且害怕的还有一个人--洛晴娘。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这位影响了景龙朝后半段的女性。
洛晴娘,女,出生于战乱之时,至景龙元年已有11岁。少聪慧,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厨艺女红也拿得出手,管理家事比母亲王氏更胜几分。
平生第一次谋划,乃是自己的婚事。洛清辉不是个宠臣,说句不客气的话,若不是景龙皇帝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洛清辉这个太傅名衔,早就被摘了。洛清辉一个干吃饷,不做事的太傅,能结上这门亲事,都是洛晴娘一手谋划的。
洛晴娘先是攀上了长公主,也就是李烈的外婆。想当年,两人感情可好了,上京谁人不知啊!这样的人才,不做公主侍读,还有谁能当选啊!洛晴娘当了公主侍读,亲事当然是水涨船高。可是,长公主很快就定了亲事,洛晴娘还没开始盘算自己的亲事呢!洛晴娘不满足啊!
长公主定亲之日,洛晴娘哭着对长公主说了:“我们情同姐妹,我实在是不愿你远嫁。若日后你出嫁,再像现在这样说话聊天,一起玩乐,怕就是不能够了。”
长公主听得此言,也是泪水涟涟。可是,总不能把自己的侍读塞给自己的老公做小老婆吧!不说驸马愿不愿意,就是长公主自己却是不愿意的。长公主想了想,道:“我今后肯定还是要回娘家的,我们既然不能一起出嫁,那你就做我的娘家人吧!”
就这样,洛晴娘成了长公主的堂弟媳妇,正真的娘家人。
洛晴娘的亲事有了着落,长公主也出嫁了,洛晴娘就回家待嫁。那时候,洛清辉已经把柳氏娶进门了(若是洛晴娘那是不是在为自己的婚事谋划,洛清辉未必能娶得了柳氏)。洛晴娘看母亲王氏愁眉不展,便主管家里事务,孤立柳氏,克扣柳氏的生活。
所说的克扣可不是少了月例银子,那太下乘了,不能显示洛晴娘的手段,要被洛清辉训斥的,洛晴娘可不干。这法子就是:柳氏出门就要银子,什么事都要银子才能搞定。就算不出门,月例银子也刚刚够用。除了该柳氏的那份吃喝没断,柳氏要热水,一两银子一桶,老爷留宿列外,柳氏要洗衣服,十件衣服三钱银子,少了就拖拖拉拉,没得衣服换洗。。。。。。
再加上家里大小生辰,各式节庆,柳氏在洛府的日子,那叫一个人间地狱,还不是为了洛谦,熬吧!这种日子,洛晴娘出嫁后才稍稍好一点点。
洛晴娘嫁给安王世子,那叫洛晴娘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对手。安王世子虽然躺在床上生病的时候多,可是并不是愚笨的。安王世子很聪明,比他老爹聪明多了,与洛晴娘那是半斤八两,要不然怎么洛晴娘和宇文平安没在家,他就知道了洛晴娘参与了景康帝的谋杀案呢!
可以说,宇文晨功的聪明伶俐和体弱多病完全继承了他的父亲。
洛晴娘的手段,在安王府收敛了许多。老公太厉害啦!想骗到他可不容易。在这个夫为妻纲的时代,洛晴娘只有收敛了,等着儿子出世的时候在施展。而且安王世子没有什么妾室可以给洛晴娘拿捏--人家修身养性,养病呢!就连洛晴娘进他房间的次数都少之又少。
是故,宇文晨功的出生和教育,洛晴娘没能接手,安王亲自抚养,洛晴娘无话可说。这就造成了母子的亲情淡漠。
洛晴娘的成功在于她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她也用了计谋--安王世子身子骨弱,初一十五且无病的时候,洛晴娘才可以在晚上到安王世子的房间里来。洛晴娘自己服了多子丸,又给身体不太好的安王世子下了*药。洛晴娘得了儿子,安王世子因此一病三个月,从此安王世子的房间成了洛晴娘的禁地。
洛晴娘不在乎,她不爱这个男人,也不在乎**之事,她要的是自己的儿子,立足皇家的根本。洛晴娘亲自抚养幼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幼子身上。
安王世子见洛晴娘不在做什么过分的事,以为她只是想要个孩子自己抚养,这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虽然洛晴娘的行事极端了一些。就由了她去了。
只是安王世子没想到,洛晴娘所图那么大,胆子也不小。
景康帝的话给洛晴娘注入了一针强心针,让洛晴娘有了后半辈子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太后。
洛晴娘和当时的刘皇后联系紧密了起来。两个女人做了一件影响景龙皇朝的大事--提前结束了景康帝的性命,拱卫了洛晴娘的幼子做了皇帝。
洛晴娘不在乎自己的老公被气死,也不在乎公公安王怎么看她!洛晴娘此时的眼中只有皇位,她觉得她给了自己疼爱的儿子,时间上最好的,最尊贵的东西--皇位!
然而,她的命根子,她的宝贝儿子,因为斗鸡的胜利,高兴过了头,崩了!这个消息如同一个炸弹,把她的太后梦狠狠地砸醒了。她该怎么办?
这是她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宇文晨功。他身子弱,他和她不亲近。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他生下一个儿子,一个继承大统的儿子,一个可以帮她实现太皇太后梦的儿子,一切都解决了!




、第十五章 陨

第十五章 陨
洛晴娘赶快命人驾着马车去了皇觉寺,她的儿子在那里出家!
宇文晨功,哦!不!我们应该叫他悟清大师,接见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然而,无论洛晴娘怎么苦苦哀求,她的儿子都不予理会,只一个劲的默念阿弥陀佛,仿佛红尘俗世打扰了他的清净,毁了他的修行一样。
半晌,悟清大师站了起来道:“施主,今日一面,你我尘缘已尽,日后不必再相见了!”
悟清大师只是来看看,这位从来没有主动来找过自己的母亲,今日来找自己所为何事!原来,她要的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他给不了,也不想给!罢了!还是静心礼佛吧!至少,佛祖不会伪善,不会不给予只索求。
洛晴娘失魂落魄的回了上京,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皇宫?儿子不再是皇帝,她用何种身份入住皇宫?安王府?安王极不待见自己。自己气死了他儿子,丢了孙子,如今孙子毙命,安王如何容得下自己!
洛晴娘如同无主的游魂,飘去了宇文平安的灵堂。对了这里才是她该呆的地方,守着她的儿子,属于她的儿子!
洛晴娘一步不离的守着宇文平安,七天时间里不吃不喝,如同行尸走肉。待到宇文平安下葬皇陵,洛晴娘像是回过神一般,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因为,洛晴娘领悟到了,她与太后,或者说太皇太后,再也无缘。此时,看着去往皇陵的幼子,洛晴娘心中激荡,她的儿子啊!她的儿子本是可爱的,虽然体弱,也时常依赖着她,但是却并不调皮,一向温文有礼。
他会拉着自己的衣襟,弱弱的叫着母亲。他会问自己累不累。他会亲亲自己的脸庞。。。。。。。
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变了呢?
是第一次上朝时,刘太后许诺的:“你若是日日在那椅子上坐上一个时辰,下午便可以随便你玩儿!”
是第一次打骂宫女时,刘太后轻言道:“不过一个宫女,打了便打了!”
是第一次抓蛐蛐时,刘太后轻笑道:“抓着没?我叫侍卫帮你捉去!”
是修建斗鸡台,还是修建养鸡场。。。。。。。。。。。
往事历历在目。是谁害了他的儿子?是了,是刘太后,他为了拉拢儿子,把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只会斗鸡走狗之辈。她为了拉拢儿子,纵容他不喝药,不吃补品。。。。。。。。。。。。
是了,是那个女人害了他的儿子,她要报仇!为儿子报仇!
洛晴娘没有回皇宫,也没有回安王府。她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把自己狠狠地洗了一遍,洗的干干净净,穿上自己的诰命服,戴上帽子,收拾的妥妥帖帖的,坐下来写信。
她一连写了四封信,一封给了皇觉寺的长子宇文晨功,一封给了自己的公公安王,一封给了当朝太后,一封给了素不相识的李烈。
在洛晴娘心中,万安和李烈都是叛臣贼子,没有区别。然而,若真的要选择,她宁可选择李烈。一来,李烈好歹是龙子龙孙,二来,长公主给了她今天的尊荣,不管她承不承认,没有长公主,就没有今天的她。为了一报长公主的大恩,为了给自己的幼子报仇,她写下了给李烈的信。
对于长子的歉疚,对他不肯帮自己的不理解,化作一封长信,随着一位乞丐,去了皇觉寺。这封信值十两纹银。宇文晨功看了看,叹了口气,信搁置了,蒙了灰。
对于公公,洛晴娘坦诚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得一子,下药夫君,谋求子嗣。为子上位,谋杀皇上。今日自己把命偿于陛下,只求公公为幼子报仇!这封信,价值一根金簪,一个马车夫送去安王府。
安王长叹一口气,谋杀了宇文平安的,不仅仅是刘太后,还有你自己!作为唯一的王爷,宇文家的顶梁柱,如何能杀当朝太后。叹了口气,派人前去给洛晴娘收尸。她也只是个爱子如命的母亲罢了!
给刘太后的信,摆在客栈桌上,上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封信,刘太后终未见到,一文不值。
最值钱的是给李烈的信,洛晴娘住的客栈里面有一对母子要去往幽州。此事绝对是绝密,但还是被洛晴娘知道了。洛晴娘以资助纹银百两为条件,求两位送信给李烈。这对母子是实诚人,到达幽州后,果真把信送到李烈府上。
李烈看了信,哈哈大笑,叫人追回母子二人,言道两人有功,奖赏白银千两。那母子二人凭了这一千一百两白银,在幽州落了户,日后这少年考了功名,李烈得知今日渊源,封了一州知州与这少年,可谓价值万金。所以这是最贵的一封信。
说这是一封信,还不如说这是一封供词。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刘太后因无子和对乔妃的嫉妒,对景康帝痛下杀手。一一言了何时何日,刘太后许了立他的儿子为条件,找她要的毒药。她没能经受住诱惑,听信了刘太后的话,为刘太后带了毒药进宫。信上很详细的写了刘太后用的是何种毒,用法用量,以及景康帝的死状。
关键是后面还有安王世子妃洛晴娘的签字印章和手印,完完全全一封太后谋杀亲夫鉴证实录啊!有木有?
不说洛晴娘编造了多少谎言,只说李烈得了信完全是如获至宝啊!终于有了名正言顺攻打上京,登基为帝的好借口了啊!李烈先组织好了大军,再把这封信张贴在了幽州城门。
不管幽州民众乃至天下民众如何议论纷纷,李烈找了枪手,写了讨伐刘太后的檄文,那檄文,叫一个文采斐然,人人击掌叫好,就连安王都在心里暗叹,这是篇好文章!
景龙四十二年冬,李烈派兵,兵分两路,一路由李烈亲自领兵,御驾亲征,攻打上京。一路由裴大郎带兵,带着几兄弟一起,攻打雍州。




、第十六章 战、功

第十六章 战、功
裴大郎受命攻打雍州。然而攻打雍州有很多困难:一来不可伤及平民,我们作为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李烈还要登基为帝的,怎么可以扰民呢?裴大郎放弃了水攻,火攻,一切可以伤及平民性命的手段!二来,裴大郎手中的将士并不多,不可强攻。强攻造成的士兵死亡,那是不可统计的,别说裴大郎舍不得手下将士,就算舍得,就凭那万儿八千的将士,还真不够消耗的。
就这样,裴大郎选择了围困战--首先逼近敌城,然后挖掘环绕整个城市的壕沟工事体系。以断绝敌城与外界的联系。这种体系包括壕沟、护堤和高塔,以及护堤上的弩炮。为防止敌人使用燃烧兵器焚烧土木工事,高塔跟敌城的城墙往往保持一定距离。经过长期围困,迫使敌人投降或攻入城内。
一般这样的工事体系要修建内外两重,内层面对城内敌军,外层面对敌援军可能来袭的方向。军队在工事内驻扎,防止敌军突围,如敌援军赶到,则与之战斗。而围攻雍州城,只需一重就好,除了上京,没得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