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八章 离别杏宴
第三十八章 离别杏宴
旁边的人抢得凶,三娘不自觉也加快了动作,不知不觉就吃的多了些,出了饭厅,三娘觉得今日吃的有点多,便想着先休息休息,再运动运动,不然非变成肥猪不可!
三娘缓步去了花厅,喝了半个时辰的茶,运起轻功,去了窗外看杏花去了。
若说大将军府哪里还有景儿的话,唯一的一处就是花厅外的数十株杏树。
前任主人乃是禁军统领乔军,乔军的父亲乔老爷子多年咳嗽,上气喘急,且屡治屡犯。后来得了一个药方: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桃仁容易得,桃花山上多得是。这杏仁就不易得,不是说找不到,而是乔老爷子有洁癖,非得自己啃出来的才好。乔军无法,只能在花厅外面种上一片杏树,为的就是老父的病。乔老爷子病故后,乔军忆树思父,没舍得砍,就成了大将军府的一景了。
三娘飞身出窗外,没有看到身后来找她的裴大郎。三娘这一下犹似燕子穿帘一般,离地尺许,平平掠过,一身白衣轻柔灵动,清雅飘逸,仿佛要遗世独立,羽化成仙,裴大郎伸手抓去,白纱飘飘,哪里还有人影。
裴大郎急急地追了出去,只见花间一个小姑娘,东闻闻西嗅嗅,仿佛拿不定要采哪一枝似的,那步法轻灵,宛如花间的精灵,又和了午间的梦境,裴大郎一时痴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在月光朗照下的杏树林里,在稀疏恬静的杏花月影中,笛声清韵悠扬,大家尽情玩耍,直到东方发白。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句子了。
开得热热闹闹的杏花树下,正安稳的站着一个男子,清风拂过,片片的花瓣在空中盘旋交织,如一场春日的细雨,更如同一个瑰丽的梦境。那树下的男子,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发丝,衬着如同初雪一般洁白得耀眼的衣衫,在风中偶然的回顾,便让这漫山遍野的花朵失了颜色。
然而他却不自知,只为着一个调皮的穿梭在杏花林里的姑娘失神着,对外界一无所觉。
曲江春半日迟迟,正是王孙怅望时。杏花落尽不归去,江上东风吹柳丝。
春天的时候,杏树开满了嫣红的花朵,在万紫千红的时节里,杏花并不张扬,也就不怎么太招眼,仍然引来蜜蜂整日的忙碌。看到满枝的花儿,就会结出满树的果子。
花朵飘落了,枝头点缀上一片嫩绿,小小杏子如粒粒碧绿的珠子,隐藏在叶子下面,没人去注意。三娘每天经过树下时,总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用手指轻轻触摸一下它们------犹如对一个睡熟婴儿的亲昵。
五月末,是杏子成熟的季节。园子里的几颗杏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黄的、红的如颗颗玛瑙,在绿叶下面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不管当年的杏花开的如何的隆重热烈,也有那杏花落尽、果实成熟的时候;无论裴大郎如何不舍,三娘也缠上那若有似无的情丝,也到了大皇子百日,三娘归家的归期。
五月末,吃过甜杏,三娘就要回家了!
既然要归家,就要吃个归家宴,宴席的大厨当然还是三娘。三娘于杏儿是吃出了感情,归家宴也成了杏宴。
木耳杏汁炒辽参:将辽参用葱、姜及调味料煨制,冷冻后切成薄片。木耳丝飞水备用。鸡蛋清加入味粉、杏汁、生粉拌匀。锅滑油,放入蛋液炒至半熟,加辽参、木耳炒熟,盛入盘内,撒蟹子点缀即成。
杏花酥鸡翅:把鸡翅内的大骨剔除,并剁去鸡翅尖端,加上料调匀备用。虾仁处理干净后用纸巾将水份擦干,与肥肉一同剁烂,加入所有调味料搅拌均匀,分成十份。将鸡翅去骨的部份摊开,包上一份虾馅,用手沾水抹平馅的表面,并撒满杏仁屑。炸油烧至七分热,将包好的鸡翅放入用中火炸5分钟即成。
杏仁炒鸡丁:鸡胸脯肉切块;杏仁烤熟放凉;芹菜切小块;锅里放少许油,放入鸡肉块和料酒,炒到鸡肉变白色;加入芹菜、老抽、盐、糖,翻炒均匀;加入杏仁和剁辣椒,拨一拨就可以出锅了。
苦乐肉丸:将苦瓜用擦子擦成细丝,杏仁用擀面棍擀碎,胡萝卜擦成丝。猪肉馅加盐、香油、料酒、鸡蛋、五香粉和匀。肉馅用手捏成小丸子,蘸上胡萝卜丝、苦瓜丝、杏仁碎,装在盘中,盖上布用中火蒸五分钟。剩下的胡萝卜丝、苦瓜丝、杏仁加上棒子面、鸡蛋调匀,在煎锅里煎成两面焦黄的小饼。
杏梅酱蒸排骨:小排斜切一点,用活水冲洗干洗,把里面的血水冲掉。用料酒和少许淀粉腌一下。话梅用温水稍微的泡软,把梅肉切下来,和杏干一起剁碎。热锅,倒入一点油,炒香葱姜末,倒入杏梅碎,翻炒一下,加入适量的酱油、白糖、盐和一些水,煮开了以后,改小火煮约3分钟,加一小勺淀粉勾芡。小排摆放在蒸碗中,撒上一些葱姜。然后倒上杏梅酱,铺平。大火蒸20-25分钟就可以了。出锅后,撒上一点香菜碎,就可以吃了。
杏仁西芹炒虾仁:虾仁开背去黑线,洗净,调入1/2茶匙盐、白胡椒粉腌5分钟;西芹撕去老筋洗净,斜切成段,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浸入凉水备用;将剩余调料倒入小碗中和匀;热锅,7分热的油,入拌过芡粉的虾仁迅速滑炒,虾仁变色、弯曲后就盛出来;热锅,入少量油,爆香蒜米、葱米后倒入调料,滚开后,依次倒入西芹、虾仁和杏仁,颠锅翻匀,既可出锅。
银耳蒸杏:银耳泡发,杏洗净;银耳摆在盘底;杏掰开去核,放在银耳上;每个杏里面摆上一块冰糖;上蒸锅二十分钟,冰糖溶化即可关火。
杏汁鲜奶炖木瓜:木瓜洗净后从顶部切开呈一盅形,用金属勺轻轻刮除里边的小果核弃之(不要刮到果壁)。把鲜杏仁洗净浸透,加入清水,打成杏仁汁,将适量冰糖加入杏仁汁中煮融,再加入鲜奶煮滚。煮好的杏仁汁鲜奶舀入木瓜中,覆上木瓜盖,用大火隔水炖25分钟,这样木瓜的营养和清香就融到杏仁鲜奶中去了。炖木瓜不但可以止咳润肺,还能滋润皮肤,使人容光焕发,经常吃让皮肤细腻白嫩。
六菜,两个甜品,再配上粥品,就算简单的家宴啦!这粥也是杏仁做的,算是全了杏宴。
花生杏仁粥:将干花生仁研细粉,甜杏仁干燥后研细粉,锅加水350毫升,烧沸,入花生仁粉、甜杏仁粉,煎煮至熟,大约5分钟左右,兑入蜂蜜拌均匀。装汤碗即成。
、第三十九章 四郎婚事
第三十九章 四郎婚事
吃罢杏宴,灞桥折柳送别,相顾无言。
三娘回了岭南,四郎和阿幼正是情浓之时,两家商议,待到秋高气爽之时,三娘归了家,两人便成婚。
岭南气候不同,本是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小的特点,说是要等秋高气爽,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端看三娘的归期而已。
三娘回来以后,一家人就忙起了裴大郎的婚事。
准备婚事倒是不难,许多人帮忙呢!好歹四郎也是苗寨的苗裔后人,白苗寨的大多数还算四郎姻亲,哪有不帮忙的!
难的是递请帖--林老爷子收了威武镖局从军报国以后,这岭南就根本没了镖局,其他州的镖局也少的可怜--有识之士均报国,无能之人做不长。
三娘亲自去了青州递请帖,托了镖局送帖子到霸州裴老爷子处;雍州林老爷子、大娘、二娘处;和州张昌、裴碧云、金成杰处;又亲自去幽州请了三郎洛季之,上京去请了裴大郎、乔四海、司马空空、李烈陛下。
自三娘走后,裴大郎没有差事的大多时间都望着柳树发呆--扦插的柳枝成长的极快,不过四十天就出根,裴大郎细心呵护的那一枝折柳,现在已是一颗小树苗了。
三娘不到三个月便重回上京,让裴大郎惊喜不已,待到听得三娘只是来上京带话儿,递帖子,不日就要回岭南,裴大郎心中又一阵失落。这小丫头,总能勾起他的情绪反应。
不过这也是个好事,折腾了司马空空,欧阳青青和司马长虹看他的眼神都不对。这次作为惩罚,留了司马空空镇守上京,他和乔四海正好去岭南吃老七的喜酒,他也可以看看三娘待的地方和记忆中的苗寨有什么不一样,也可以好好看看三娘,看她忙碌的笑容灿烂的脸庞。
司马空空就这样又一次的被恶意算计了,这一次,裴大郎和乔四海离京一个月,把司马空空忙的啊--那叫一个哭天喊地,求救无门!
李烈陛下明言,来不了!贺礼还是让三娘带了回去,一对玉如意!
远在雍州的林老爷子递了信给李烈陛下,说是派个人给他换换班,自己徒弟的喜酒,怎么着也得喝喝啊!李烈陛下勉强同意了,派了个禁军的副统领去雍州和林老爷子换班。不过李烈陛下加了但书,这假期只有七天,你看着办吧!
霸州的裴老爷子把差事移交秦猛,幽州的洛季之本来就是副手,跟马玉涛告了假,青州和岭南近不是,林忠当日去当日回,就当练兵了,只是和司马空空一样苦命的,是留在了和州的张昌--老婆要去凑热闹,自己也是主帅,副帅乃是结义哥哥,人家也要告假,他只有认命留守了,关键还没有老婆作陪,多可怜的娃啊!
四郎的婚礼定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乞巧节,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多浪漫不是!
六月底,大家伙陆陆续续就到了。除了只有七天假的林老爷子和青州的林忠。
这苗族的婚期又分为三天,说是七月初七的婚礼,实际上七月初六到七月初八,三天时间里面,苗寨都是热热闹闹的--本来嘛!双方都不是外人,两边都要吃酒,两边都要招待,大家自然吃好喝好唱好,好好热闹热闹!
结婚的前一天,也就是七月初六,新郎要送给新娘家的迎亲礼,这迎亲礼中必须要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的直径通常为二尺五寸到三尺一寸,厚二至四寸,远处看去,活象一只大簸箕。
它是四郎的舅舅徐二郎徐耀祖在婚期前夕用三十五斤糯米面做成的,表示祝贺新婚夫妇团团圆圆、丰衣足食。
这糯米粑粑送到新娘家后,是全体客人和主人的宵夜食品。当晚,阿幼家将连同粑粑一起送去的四只鸡宰杀后,放进大锅里盹,再撤上几把干辣子面,熬成鸡肉辣子汤。
睡觉前,苗三刀给每个客人送去一碗鸡肉辣子汤,客人们多数会吃得满头大汗,嘴里不断发出“嘘嘘”的声音,这时,主人客人都笑逐颜开,心里乐滋滋的。苗族同胞称这叫“喜事喜办”。
其他人都还好,只是可怜了金成杰和他的夫人欧氏,两人本就家住涿州,吃海鲜长大的,并不吃辣,金成杰虽然从军多年,但还是没有养成吃辣的习惯,就更不要说他的夫人欧氏了。
两人不但是吃得满头大汗,嘴里不断发出“嘘嘘”的声音,而且眼中饱含热泪,一脸乞求,似乎在说可不可以不喝了!可是,这哪里行,两人勉强喝完汤,一人灌下一大壶茶水,看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最可怜的不是金成杰和欧氏,而是对苗家婚俗一无所知的乔四海。乔四海来到苗寨后,徐氏便和他商议,让他挑着酒和肉,到新娘家去迎亲。这人,苗话叫“把曲”。乔四海自然满口答应,然而,这就是乔四海灾难的开始。
七月初六这天晚上,新娘家的父光叔伯陪“把曲”--乔四海同志喝酒吃饭。饭后,新娘的姊妹好友来与新娘话别。大家围坐在火塘边,有说有笑“把曲”乔四海同志一无所知,也和大家坐在一起。
突然,一只涂上锅烟灰的黑手朝“把曲”脸上抹来,留下黑黝黝的五道手指印。瞧着乔四海的大花脸,众人一阵欢笑,笑声未了,几只黑手又劈头盖脑朝乔四海袭来。乔四海只能招架,不能逃走,更不能生气。
苗家风俗认为,画“把曲”是件吉利事。“把曲”画得越黑越好,这样,新娘过门后,喂猪喂狗,养鸡养鸭,才会肥肥壮壮。乔四海这夜遭受了无数袭击,然也只有把苦果往肚子里面噎--这事情人家问过自己,可是自己答应的!
裴大郎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应下这差事。一来觉得自己的命盘,与人家的喜事总该避一避;二来觉得四郎结婚自己帮着迎亲总是别扭,有种乱、伦的违和感(感情你真把自己当人家妹夫啦!)。总之,拒绝的好,拒绝的妙,看看乔四海的脸,都这样了,还要带笑,还不能生气。
金成杰和欧氏本觉得自己很悲催,看看乔四海,他们也就心理平衡了。人就是这样,有比较才有幸福感。
、第四十章 大婚
第四十章 大婚
“嗯,我宣布,良辰吉时已到,迎亲队伍出发喽。”随着白苗寨主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吆喝着,随着这声吆喝,从这迎亲开始,这场热闹的苗族婚礼正式开始了。
虽然没有怎么搞排场,但随着院里很是响亮的唢呐声响起,挑着各种装满礼物的担子被前来帮忙凑热闹的白苗小伙儿挑起,一行人也是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