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外交-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及挪威北部进入芬兰。在途中他们将切断德国取自挪威北部及瑞
典、由挪威纳尔维克港( Narvik)运送的铁矿沙的运输。但这两国并
不准备允许英法军队过境,英法参谋人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同盟国有可能干预这一点,或许有助于芬兰获得比苏联原本开出
来的条件要好的结局,但斯大林要把苏联的国防线自列宁格勒附近向
外推展的意图,终究无法阻挡。史学家至今仍未能解释,是什么因素
促使英法差一点就要同时与苏联及纳粹德国作战,而三个月后法国的
陷落证明这整个计划不过是一场空想。
希特勒的愿望
1940年5月,“假战争”结束。德军重演1914年的历史,由比利
时转进攻法国,主要的不同点则在于此次主要的攻势是放在中央而非
右翼。法国望风披靡,为15年来的犹疑及逃避付出代价。虽然德军
效率之高此时已众所周知,但法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被击溃的确令
人震惊。在一次大战时,德军花费四年时间向巴黎进攻,每前进一英
里,死伤均极为惨重,最后并未成功。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术在法
国长驱直入;到6月底,德军已走在香榭丽舍大道( Champs Elysees)
上。希特勒仿佛已是整个欧陆的主人。
但他也像过去的征服者一样,对自己莽撞地开启的战端不知应如
何收尾。他有三个选择:试试看能不能击败英国;与英国讲和;或先
征服苏联,再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回过头来倾全力西进,摧毁英国。
1940年夏,希特勒试探了前两个选择。他在7月19日一次洋洋
自得的演说中,暗示愿意与英国妥协讲和。他要求英国放弃战前属于
德国的殖民地,并宣布不介入欧陆事务。他则保证英帝国不受侵犯。
希特勒的提议跟一次大战前德国帝制时期,连续20年向英国所
提的方案没有两样,只是当年德国的语气比较缓和,而英国的战略地
位更为有利。或许,希特勒如果对德国规划的欧洲面貌能够说得更具
体一点,若干英国领袖如哈利法克斯等人——当然绝不可能是丘吉
尔——他们曾想过要不要与德国谈判,此时也许会心动。希特勒实际
上是要求英国同意让德国在欧陆为所欲为,他得到的则是英国一贯的
反应,就如格雷在1909年,对比希特勒理性得许多的德国领袖所提
的类似建议(且法国当时仍是一大国),曾有如此的回应:若英国牺
牲欧陆各国交由德国处置,迟早英伦三岛也会遭到攻击(见第七章)。
英国也不会相信对其“帝国”的保证。德国的领袖均不了解英国的想
法,英国以为任何能够保护其帝国的国家,同样也能够征服其帝
国——克劳在1907年那份著名的备忘录中早已说得很清楚(见第七
章)。
丘吉尔当然看得更透彻得多,对历史也下过不少工夫,因此不会
有任何幻想,以为在这场大战结束后,英国还能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甚
至名列前茅的地位。不是德国就是美国,将取得第一。因此丘吉尔在
1940年夏不肯与德国妥协,可视为他宁要美国而不要德国称霸的表
现。美国跻身世界第一大国或许有时也会令英国不满,但至少英美语
言文化相近,彼此也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更何况英美之间总是有可
能建立起“特殊”的关系,但与纳粹德国则是绝无可能。到1940年
夏,希特勒已使他本人成为“开战的原因”了。
讲和不成,希特勒转向另一选择,打算摧毁英国空军,必要时不
惜进攻英伦三岛。但对这一点他只是想想而已。登陆作战原不在德国
战前拟定的计划中,如今则因缺乏登陆舰艇,德国空军又不能摧毁皇
家空军,这个计划只好放弃。夏季结束时,德国发现又面临与一次大
战相仿的景象:虽已打赢不少重大战役,却无法将这些战果转换为最


后的胜利。
当然希特勒的处境极适于采取战略上的守势,因英国没有能力单
独挑战德国;美国几乎不可能参战;至于斯大林,不论他曾经如何想
过要干预,到最后必然会找个理由拖延。但等待别人采取主动不符希
特勒的本性。因此他的心意势必会转向进攻苏联。
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便下令研拟攻打苏联的初步参谋计划。
他对手下将领表示,一旦苏联被打败,日本便可倾全力攻打美国,把
华盛顿的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孤立的英国在美国不可能支援的情况
下,只有放弃抵抗:“英国的希望在俄美。”希特勒说得很对,“若寄
予俄国的希望破灭,那美国也会自顾不暇,因为消灭俄国后,日本在
远东的力量将大增。”不过当时希特勒尚不准备下令攻打苏联。他想
先试探是否能诱使苏联一同进攻英帝国,好在东进之前先解决英国。
斯大林太清楚自身处境的困难。法国沦陷之快,打破他与西方军
事专家的预期,大家原以为这场战争会像一次大战一样是长期的消耗
战。斯大林的如意算盘是德国与西方民主国家会耗尽彼此的人力物
力,但这个希望已落空。若英国也被打败,德军便可放手向东进攻,
而且根据《我的奋斗》当中所宣扬的概念,充分运用欧洲所有的资
源。
斯大林的反应不出其一贯的作风。他一生中从未对危险表现出畏
惧,即使有时他心中一定也会害怕。他认为示弱必会导致对手拉高姿
态,因此向来都是以强硬不妥协来掩饰自己的劣势。若希特勒想利用
在西欧的胜利向苏联施压,斯大林就会尽量使要他让步变得很困难很
不值得。不过以他这般处心积虑精于算计,却未能考虑到希特勒神经
质的个性,便以为希特勒是不可能因苏联的挑衅而两面作战的,不论
这么做有多么大胆。
斯大林选择双管齐下的策略。他加速攫取其余在密约中划归他的
战利品。1940年6月,希特勒仍忙于征服法国之际,斯大林向罗马尼
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让出比萨拉比亚并割让北边的布科维纳
( Bukovina)。布科维纳不在密约的约定之中,有了这片土地,苏联军
队便可进驻于整个属罗马尼亚的多瑙河沿岸。同一月他又强迫波罗的
海国家举行假投票,虽然投票率不及二成,他却借机并吞了这些国
家。完成这一步后,斯大林已收回苏俄在一次大战结束时丧失的所有
领土;而同盟国也付出将苏德排除于1919年巴黎和会之外的最后一
笔代价。
一方面加强本身战略地位的同时,斯大林仍继续努力安抚不怀好
意的邻国,供应希特勒征战所需的原料。早在1940年2月,德国尚
未席卷法国之前,便在斯大林见证之下签订苏德贸易协定,苏联承诺
运送大批原料给德国。德国则提供苏联煤与工业成品。苏联不仅切实
遵守协定的条款,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几乎是到希特勒最后
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苏联火车仍载着物资越过边界关卡走向德国。
但这一切作为均无法改变德国已成为中欧霸主的这个地缘政治现
实。希特勒已表明得很明白,他不会容许苏联的扩张行动逾越密约的
范围。1940年8月,德、意强迫罗马尼亚将特兰西凡尼亚的2/3归还
匈牙利,当时斯大林已将罗马尼亚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匈牙利则
已几近于加入轴心国。希特勒便决定保护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而在
9月间摆出更明显的态势,除保证罗马尼亚安全,还派出一个机械化
师及空军到罗马尼亚为其保证做后盾。
同一月,在欧洲另一端的紧张情势升高。在密约中原属苏联势力
范围的芬兰,违约同意让德军通过其境内前往北挪威。此外德国还运
交不少武器,其唯一可想象的目标可能是要强化芬兰以对抗苏联的压
力。莫洛托夫要求柏林提供更具体的说明,对方的答复却是闪烁其
词。苏德军队开始在整个欧洲的战场上相互寻衅。
不过对斯大林而言最不祥的新征兆发生于1940年9月27日,德
日意签订三国条约(Triapartite Pact),规定它们必须对任何新加入英
国这一边的国家作战。说得明确些,条约中特别将这三国与苏联个别
的关系排除在外。其意义为不论谁先发动攻势,日本均无义务加入苏


德之战。但美国若加入攻打德国,日本就有义务反击美国。虽然三国
条约明显的是针对美国而来,斯大林却没有理由感到安心。因为不论
条约中如何规定,这三国仍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转而攻击他。在条约谈
判期间他根本毫不知情,由此可知他已被摒除在外。
到1940年秋,紧张情势急遽恶化,斯大林、希特勒两人进行了
最后一次想要压倒对方的外交交手。希特勒的目标是诱使斯大林联合
攻击英帝国,以便在德国的后方稳固后更容易将苏联摧毁。斯大林则
想要争取时间,希望有一天希特勒会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但另一方
面也想确定在此过程中能否渔翁得利。在三国条约签订后两人都无意
于安排面对面的沟通,彼此都尽量推诿,以国事为重而不能分身为由
避免见面。而合理的会面地点,靠近边界的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
( Brest Litovsk),又有太重的历史包袱。
1940年10月13日,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给斯大林,对自他
前一年访问莫斯科以来情势的演变,做了一番自己的诠释。外交部长
不写信给外国同层次的官员,却写给一个连正式官衔都没有的领袖,
颇有违外交礼仪(斯大林唯一的职位仍是共产党总书记)。
里宾特洛甫的信以华丽的辞藻弥补其在外交上有欠妥当。他将苏
德对芬兰及罗马尼亚的歧见归咎于英国的阴谋破坏,却未解释英国如
何能从中作梗。他坚称三国条约不是针对苏联而来——事实上还欢迎
苏联加入德意日在战后的分赃行动。最后他邀请莫洛托夫礼尚往来访
问柏林。里宾特洛甫肯定地表示,有可能借此机会讨论苏联加入三国
条约之事。
斯大林谨慎异常,不会在领土尚未征服前就觊觎分赃,更不会走
人在他人设计下的冲突的第一线。但他也要保留余地,以便若英国也
不堪一击,他仍有向希特勒分一杯羹的机会——正如他后来在1945
年战争进入尾声时对日宣战,并获得极高的报偿。10月22日斯大林
回了一封明快但含讽刺意味的信。他感谢里宾特洛甫“对最近情势发
展的精辟分析”,却不愿提出他本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或许为表现
双方都能不顾外交惯例,斯大林接受对莫洛托夫访问柏林的邀请,并
单方面决定了一个很快的日期11月10日,距当时不到三周。
希特勒立即接受这个提议,却引起又一次误会。斯大林以为希特
勒如此快速的同意,代表苏联的关系对德国仍与前一年一样重要。由
此可证他的强硬战术有效。不过希特勒之所以如此热心,是因为他若
真想在1941年春进攻苏联,就得尽快着手策划。
这两个可能携手的国家之间有多么不信任,在尚未会面前便表现
得很明显。莫洛托夫拒绝搭乘德国派至边界迎接他到柏林的火车。苏
联代表团显然是担心德国车厢豪华的程度,可能跟担心其窃听装置的
无所不在不相上下。(最后是德国车厢接在苏联火车之后,这节苏联
火车的车盘还经特别设计,可加以调整以适应轨距较窄的欧洲铁轨。)
谈判终于在1 1月12日展开。比希特勒个性稳定得多的人莫洛托
夫都有本事得罪他们,在纳粹领袖面前他更彻底地发挥了蛮不讲理的
作风。莫洛托夫粗暴的天性因对斯大林的畏惧而变本加厉,他怕斯大
林远胜过怕希特勒。他一心一意顾虑自己在国内的地位,这是整个苏
联时期一般外交官的通病,只是斯大林掌权时代尤甚罢了。苏联谈判
人员好像永远更在乎国内的种种限制,却不甚重视国际社会的约束。
外长很少是政治局委员(葛罗米柯任外长已16年后,始于1973
年进入政治局),因此他们在国内的地位很不稳,而且永远有在谈判
出差错时成为替罪羔羊的风险。又因为苏联认为他们掌握着历史真
理,所以在谈判时,造成的僵局总是多于促成广泛的解决之道。每一
次与苏联外交官谈判都是一次耐力的考验;在苏联谈判代表能说服自
己,尤其是说服在莫斯科看电报的那些人,对方所有的弹性均已被榨
干后,他才有可能让步。他们遵循这种外交游击战的做法,可争取到
一切靠耐力与压力所能获得的成果,但通常都会错过真正能有所突破
的机会。苏联的谈判者,尤以葛罗米柯为其中翘楚,对于抱持种种构
想又急于达成协议的对手,极长于消磨对方的斗志。但另一方面,他
们失之于见树不见林。因而在1971年,苏联错失与尼克松举行高峰


会谈的机会,如果能举行此次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