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深日暖-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觇笔侧头看着徐礼,没成想少爷这闷声不响的,倒跟人家姑娘连暗号都打好了,这要不是自家少爷打小就是严正刻板的人儿,还当是哪家的登徒子要上门采花去呢。

徐礼先是一怔,尔后耳朵烧得通通红,他才刚摸了她的手,手指头可不就是这么摸了四下的,心里喜起来,呆立着,等夜色越来越浓,浓得瞧不见那团红了,这才招了手,请船家摇到清波门去,捧砚早早就在那儿的客栈里订了屋子,只等他们去了。

蓉姐儿看那船行走了,这才紧紧斗篷把下得楼去,甘露给她铺了床,席子早早就拿井水抹过,凉浸浸的,床边还挂了薄荷冰片的香袋儿,她到底没忍住问一声:“姐儿,你们可是说好了?”

蓉姐儿瞧瞧她,点一下头,可不是说好的,那说书的,说到打暗号,都是三长一短或是三短一长,接下来便是打家劫舍。

蓉姐儿躺在床上又想起他说要带她去看钱塘潮,心里乐滋滋的,翻了身坐起来,不叫甘露吹灯,铺开来又把那潮水看一回,那里头一个小蓝点儿,可不就是叫潮水卷起的人。

这么大一片潮水,想想就怕人的很,打过来轰隆隆炸雷一般,站近了看,还不知是怎样情景呢,蓉姐儿握了一把头发挠着脸,甘露催了几回,才肯把那画细细卷起来藏好。

“甘露,我往后也去看潮的。”躺到床上还念念不忘,大白轻悄悄跳上来,伏在她竹枕边上,卷了尾巴搭她的手,蓉姐儿翻身摸了大白一把:“大白,我以后也带你去看潮。”

梦里全是荷花灯,这回她站到河岸边上跟着他一齐放灯,那灯排成一个圈,一朵朵飞到天上去,蓉姐儿梦里还在乐,睡得香甜,清早茂哥儿都起了,她还赖在床上。

茂哥儿迈着门坎进来,扒到床榻上推她:“姐姐,起来。”叫了一声不醒,他又叫一声,蓉姐儿这才眨眨眼,茂哥儿笑得眯起眼睛:“姐夫来啦。”

一大清早就来了,还带了贺礼,说是游学恰巧路过泺水,特来拜访,潘氏喜得合不拢嘴,徐礼早就长开了,不似十一二岁的少年模样,眉目英挺,身材修长,潘氏越看越欢喜,又是茶又是点心,还问他一早来用过早饭不曾,坐下一道吃些。

秀娘晓得他是特意来了,哪有这样巧的事儿,徐礼看重蓉姐儿,她自然只有高兴的,笑道:“也不是外人了,坐下一道吃罢。”

徐礼来时用过了,这会儿也不推辞,一家子都坐下来,后边蓉姐儿才抱了茂哥儿出来,茂哥儿整个扒在她身上,越是会走会跑了,倒越是偷起懒来。

徐礼见秀娘沈老爹坐到一处,才明白一处用饭是不分男女的,知道能看见蓉姐儿,当着人还坐得板正正的,嘴角却翘了起来。

蓉姐儿是寿星,别个面前都是粥,只她面前是一碗寿面,上头盖了一个蛋,还有一大块鸭脯子肉,汤料鲜得很,佐着小菜香喷喷一摆上来,茂哥儿就流口水,不肯再吃自己的粥,扒上去就要吃姐姐的面。

沈家也没甚个食不言的规矩,喝粥吃菜,还要扯上两句世情,外头又有甚个新鲜事,萝姐儿的婚事,王老爷回乡的事,再有孙家大姐女儿也要出嫁,样样都要备礼送人情,

热热闹闹扯开来便是日子,徐礼越听越笑,待看见蓉姐儿偷眼瞧过来,又红着耳朵转过去,茂哥儿坐在她腿上要吃要喝,张着嘴小麻雀吃食似的,嚼一口急急咽下去,叫蓉姐儿揪了耳朵:“慢着吃,狗儿争食呀?”

茂哥儿露了牙对她笑,还是着急着吃,等吃完了,跳下来就去抱徐礼的腿:“面具!糖!”他还记着呢,徐礼糖粥吃了一半儿,低头看着他就笑,一把把他搂起来:“还要甚?”

秀娘倒不好意思起来,潘氏看见先是笑,又细细皱了眉头,这个孙女婿好是好,到底年纪大了些,茂哥儿叫徐礼抱出去买东西,秀娘吩咐小厮盯着,潘氏却把秀娘拉进屋里。

“这个徐家哥儿,看着总有十七八了吧?”抱着茂哥儿倒跟抱着儿子差不离,那些个成亲早的,可不早早就当了爹,她背了蓉姐儿,神叨叨的问:“可别是已经有了房里人了罢?”

秀娘摇头:“这倒是不曾,他舅妈打了保票,这可是个守礼的哥儿,屋子连使唤丫头都无。”可潘氏说的话却有道理,徐礼哪里是十七八,他已经二十岁了,就要回去行冠礼的,她同四郎两个还备了一份大礼,预备着给他送到徐家去。

潘氏作了难:“这门亲事好是好,哥儿人也俊秀,满镇子也没比他生得好的,可这两个差得多了,妞妞嫁过去,可懂事?”

潘氏说的懂事,自然是男女之事,秀娘一脸尴尬:“娘!她都不曾及笄的,哪里就好同她说这些。”想着也跟着发起愁来,自家的娃儿看着总长得慢,妍姐儿都晓得给婆婆缝衣裳作鞋子,给戚少爷的大嫂也做了个八条绦环的荷包,她家这个瞧起来还一团孩气。

“说小也不小了,真让哥儿等到二十五六?虽说如今都作兴十七八岁再嫁人,可咱们妞妞等着起,徐家哥儿还能再等?万幸是个没娘的,要有娘,说不得孩子都有了。”后妈再送人进来,那也不能贴心,他看着守礼,正等碰上了那事儿几个男人能守礼。

哪个男人不是一发达就想着讨小妾,乡下地方多打两筐粮还想着买一个妾呢,潘氏叹一口气:“你再舍不得她,这遭也得走,按我说的,明年就能嫁过去了。”

王四郎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东西早就备好了,家具一道道的上油,这会子也都得了,五礼只差最后一道,王家也派了人去量过房子,还装模作样的说些甚个房子小,姐儿的两面大穿衣镜只能搁得下一面,那徐大夫人徐二夫人听见彼此哧笑,心里总也有些不得劲。

“既行到这一步,赶早比赶晚强,总要嫁人,拖着叫别人得了先作甚。”潘氏拍了巴掌:“便这么定下,到时我也去吃酒,这会儿倒该打头面做衣裳了。”

秀娘一把拉了她:“娘,哪就这样急了,再没有七八月嫁女的,过了生日总要九月十月,这会儿也太早了些。”

这两个在里间说着话,蓉姐儿在外间竖了耳朵听,先还隐隐绰绰听不分明,越到后来越明白,竟是在论嫁,蓉姐儿听见明年就要嫁人了,心里闷着难受。

前边茂哥儿拎了糖葫芦买了小木马,两三个鬼脸大面具,还有一把木头刀,他啃一口糖葫芦再伸到徐礼嘴边,咬得嘴角都是糖渣渣,手上也粘乎脸上也粘乎,徐礼一把他放下来,他拉着他就往里头跑。

竟把他一路带到院子里来了,徐礼自知不对,可茂哥儿跌跌冲冲,就怕他摔着了,茂哥儿一路叫着娘跟阿婆,蓉姐儿出来迎他。

两个都是毛燥燥的性子,一个奔进来,一个跑出去,茂哥儿一溜儿蹿进去,这两个倒在门边撞在一处,徐礼赶紧扶住她的肩,蓉姐儿一把揪住他的前襟,撞成一团。

茂哥儿哪里知道闯祸,拎着一串东西显摆给秀娘看,丫头急急分开两人,蓉姐儿捂着额头,徐礼捂着下巴,别个不知道,这两个却明白,才刚那一撞,徐礼低了头正香在蓉姐儿额头上。

潘氏“哎呀哎呀”的跑出来,还当蓉姐儿是小娃,伸手给她揉额头:“跌跌高跌跌高,我们妞妞还长高。”

蓉姐儿却羞,一屋子人都在笑,她趴在潘氏怀里不起来,徐礼也背过身去,退到房门外头,潘氏看着这一对笑开了眼,摸着蓉姐儿的头发:“我们妞妞好福气。”

一直把徐礼留到晚上,知道他住客栈,潘氏还想叫到家里住两日,还是秀娘给阻了:“再不好说这话,还没过门呢。”

却也让蓉姐儿一路送他出去,甘露远远跟着,既已同觇笔打过照面,两个也不再尴尬了,总归姐儿哥儿有话好说,他们便一边一个立着当自家是个木头人。

“我明年九月十月就嫁给你了。”蓉姐儿扭头看他,徐礼一听就笑,她却皱了眉毛:“到你家里,就要受欺负的。”

“哪个欺负你!”徐礼上前一步,低头看她:“别怕,没人欺负妞妞。”

觇笔装死,甘露恨不得捂住耳朵,蓉姐儿听见了正要笑,徐礼从袖子里头摸了个小瓷盒子出来:“街上寻不到好的,等回去了,我给你做。”

一手是脂粉香,茉莉味儿的,香的淡雅,蓉姐儿眨巴眨巴眼,立时高兴起来,买了送现成的有甚了不得,他还会做,眯起眼睛,脑袋点个不住,笑盈盈的说:“等笄礼了,我就戴那朵芍药花!”

第165章 一朝身死如灯灭七夕会成白事祭

徐礼原是陪她过了生辰立时就要回去的;哪里知道蓉姐儿生辰才过了三两日,王家塘就送了信来;说是王老爷身上不好;眼看着便不行了。

今岁为着送王老爷家来,出茶已是迟了;若不是茶路通了;又有自家的铺子销货,定是要赔本的,这会儿王四郎只怕还在往蜀地去的船上;他总有一年没见过陈仁义;两个约定了见一面,再说说到绸铺子的事儿。

秀娘一听这话赶紧收拾衣裳;叫来旺来福两个预备下船,王家塘的老宅子自迁坟便盖起来,前后总有三十来间,前年盖好一向不曾住过人,王老爷回去了就住在正房里。

他总归有这么一桩心病,日日对着过世妻子的坟茔,拈了香说上两句话,原还当守了她便不会再作那梦,谁晓得夜夜不断,梦里头妻子还同他说起话来。

秀娘不好在丈夫面前说些甚,也只跟潘氏两个说一回:“哪里就那么些个鬼鬼神神的,若真有灵在,早八百年就立到他床头去了。”把几个女儿折腾成这样子,换作是她夜里飞魂也要去寻仇。

潘氏双手合什念了一句佛:“许是真事儿,你家公爹原是个官儿,头顶上压着官帽子,寻常东西怎能进得身,那可是官老爷,天上的星呢,如今他不做官了,想是寿数也到了,人气儿弱了呀,你婆婆可不就找来了!”

秀娘越听这话越是胆颤,赶紧也念一声佛:“娘赶紧别说了,我这骨头都打颤了。”朱氏虽没跟着到乡下去守坟,在泺水呆着也不见得就好,女儿嫁了,孙女眼看着也要出门,剩下王大郎跟苏氏两个,日子哪里还能好过。

如今收到王老爷不好的消息,秀娘怔一怔才立起来,问那个报信的:“到底怎么个不好法?”回来的报不好,总也折腾过两回了,王四郎不在家,她这个当儿媳妇的定要回去看,若是要去,她这头也得尽早备起来。

“是不好,王家塘大伯家的叫咱来报信,躺在床上便只有进气儿无出气了。”这话一说,秀娘赶紧收拾东西,又着人去各处报信,又叫丫头把带来的东西都收起来,若真有了孝,便不能再住在沈家了。

潘氏跟着她忙前忙后,一拍巴掌:“你赶紧着跟她三姑说一回,若真有事,那亲事可得快着些。”连朱氏那儿也少不了跑一回,小厮来来回回五六次,还得去泮水报给杏娘桃娘知道。

蓉姐儿急着翻箱子,寻摸了半日只寻出两身清淡颜色的衣裳来,一身竹叶青的,一身蓝云缎的,便是这两身也不能用,一件拿闪缎包了边,一件盘了绣金领。

还是潘氏想着了:“妍姐儿她外家办丧事,做了几身蓝的绿的,我去开她的箱子寻出来,那素银的头面也一并寻出来罢。”

秀娘也寻了孙兰娘的衣裳来换了,如今她还有哪件衣裳不盘金,倒是兰娘那几件守孝衣裳是素的,连银边都没挑,如今穿着正合适。

这头理东西,那头又去寻了玉娘,要是办丧事,要的孝服孝幡孝布,挂的绣像,挑黑线蓝线绣的布幛,殓衣缠带衫裙直缀,一样样都缺不得,最要紧的一件寿衣,那却是怎么华贵怎么来。

她这里先拿出缎子来,又拿了五十两做定钱,叫玉娘请人先绣起来,若要别个再差了人来报信,茂哥儿还在睡午觉,小黄趴在他肚皮上,大白给他当枕头,叫人推醒了哼哼两声要哭,叫蓉姐儿一把抱了,也不要养娘动手,扶住他坐定了换上素缎无花的衣裳。

茂哥儿衣裳颜色虽不对,却因着小娃儿费衣裳,不曾做那盘金的,家常穿着便能见人,一家子带了箱笼雇了船只,坐上船就往王家塘去。

还是蓉姐儿叫甘露寻个小厮去清波门报信,徐礼只能呆到七夕,想好了跟蓉姐儿一处,越是这丝蚕地方越是要乞巧的,还要挂花灯放河灯,家家都要炸巧果子,今岁花驳岸边还拿彩纸扎了个鹊桥,牛郎织女拿彩扎了,下这一排都是巴掌大的喜鹊,却是今年年成好,各家富户出的钱办节。

蓉姐儿知道了等徐礼又来,送出门去时道:“你留下来过七夕吧,还要踩鹊桥呢。”徐礼再想不着竟是她先开的口,笑着应下来,把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念了不知多少回。

既有了这事儿,七夕定是过不成了,总要使个信去,不好叫他白等,茂哥儿被惊起来,揉着眼睛撒娇,趴在蓉姐儿身上,小脸鼓出一块,眼睛还眯着,不一会就打起小呼噜。

秀娘却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