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道绵绵-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他一样有这么多优秀武官学生围在周围,还怕什么陶克陶胡马匪啊!
衙役跑过来报告,这才打断了戴彰勋的思绪。
“启禀大人,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中营、左营的守备大人前来拜访二府老爷。”
“协台衙门的人来了?快请进,请他们到大堂上就坐!”说完,戴彰勋赶进返回内宅,换上了官府出迎。
这个协台衙门,又称“协镇都督府”,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宣化府下辖的两个协镇之一,主要职责就是镇守朔漠。
在大堂上,协台衙门的三位守备依次而坐。见到戴彰勋进来,三人马上站起,相互谦让了几句,然后自报家门。
“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中营守备刘兰芳,恭喜戴大人到我多伦诺尔抚民厅就任同知!”
协台衙门中营守备刘兰芳,四十多岁,细高细高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正五品武官。
“同喜,同喜!”戴彰勋拱手回答。
刘兰芳接着道:“昨日,在迎接戴大人之后,因西面的镶黄旗一带有一股马匪暴露了行踪,宣化府急命我们三个守备率部前往剿办,因而未能如期赴宴,还请戴大人恕罪。”
“去剿匪?战果如何?”戴彰勋问。
刘兰芳道:“十几个马匪,小菜一碟!”
十几个马匪竟然倾巢出动!看样子够窝囊的。戴彰勋只好敷衍了一句:“几位大人保民护疆,辛苦之至。”
接着,又一个人上来一拱拳:“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给戴大人贺喜啦!”
这个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白白胖胖的,戴着从法国进口的金丝镶边眼镜,一副新派文人的模样,就更不像武官了。
孙立明的话音刚落,一个人立刻说道:“嘿嘿嘿,本官是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守备穆兴云,我们来晚了,望大人海涵呐!嘿嘿。我们协台李大人是正二品的副将,可是他老人家有病,到宣化府长期养病去了。这不,命令我们三个部将负责这里的防务。戴大人如有需要,尽管吩咐就是了。”
戴彰勋望了一眼这个满脸横肉,说起话来皮笑肉不笑的右营守备穆兴云,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从他圆滑、世故的话语中,感觉到这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各位守备大人,何必这么客气。??衙役们,给三位大人看茶,请坐!”戴彰勋说。
衙役们忙乎着沏茶倒水。
戴彰勋继续客套地说:“各位大人,本官初到贵地,不甚明了这里的规矩,还望各位大人多加指教呐。”
几位守备回应道:
“哪里,哪里!”
“哪能谈得上‘指教’啊!听说大人您是科拔贡生出身,学识渊博得很哩!”
待三位守备大人坐定后,戴彰勋问道:“本官在直隶总督府就听到陶克陶胡马匪已经打到了多伦诺尔东北这一情况。直隶总督杨士骧大人与下官长谈之后,特派本官到多伦诺尔,就是要迅速剿灭马匪、保境安民。总督大人还令本官在剿办陶克陶胡马匪过程中,全权指挥协台衙门的八旗兵。本官刚刚上任,希望各位大人多多支持。不甚明了的情况,还请各位大人不吝赐教啊。”
戴大人与直隶总督相识,并全权指挥协台衙门!有这么大的背景,三个守备心里有些发悚。因为在来同知署之前,三位守备还没有接到直隶总督府下发的关于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归戴彰勋节制文牍。他们到这里的目的,无非是官场上一般的礼节性拜访。
协台衙门左营守备孙立明、中营守备刘兰芳见戴大人问陶克陶胡马匪已经打到了多伦诺尔东北这件事,他们望了望穆兴云。最后,刘兰芳说了一句:“戴大人!我们中营和左营的防区分别在多伦诺尔城和多伦诺尔城以西,城以东可是穆大人率领的右营防区啊。”
言罢,他俩默不作声了。这也难怪,协台衙门各营原有两千名的编制。近来,内地匪患频繁,各营相继被抽走不少八旗兵。当然,这三个守备中,谁的根子硬,谁的兵士就被抽调的最少。现在,左营守备孙立明、中营守备刘兰芳手上各自剩下四百多名八旗兵了,加起来还不及右营守备穆兴云兵力的一半,势力自然就没有他的大。再加上这小子仗着有来路,飞扬跋扈的,更是引起二人的不满。
穆兴云见状,心里骂道:“这两个王八犊子,抱起膀来出卖我。等以后我慢慢收拾你们!”
他看了看戴彰勋,只得应答:“是,是有这么回事儿。”
穆兴云习惯地咂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原来本官的防区在多伦诺尔城东至经棚一线,我部大概有一千六百多名八旗兵,执行着这一带的防务。原本太平得很。可是,陶克陶胡在东面竟然抗垦造反,袭杀我朝廷官员,大逆不道,并和我大清官兵打了上百仗。终因我大清国国力强盛,强将如云,才打败了这些马匪。我们协台衙门就本官这一支能征惯战的八旗兵了。近来,这些被剿灭了的马匪死灰复燃,其残部竟然流窜到经棚以北的乌珠穆沁旗地带,威胁到我多伦诺尔城。于是,口北道的道台邢大人便把本官调到了城内驻访,准备再次剿灭他们!”
孙立明、刘兰芳二人见穆兴云说只有他能征惯战,明显是站在他俩的肩膀上抬高自己,便不满地瞪了穆兴云一眼。
“听说,我们多伦诺尔的商民被陶克陶胡马匪洗劫了。三位大人,有这个事儿吗?”戴彰勋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
孙立明幸灾乐祸地说:“戴大人,这您得问穆大人了,他管那片儿!”
刘兰芳也讥讽地说:“就是嘛,穆大人可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呢!”
提到商民在他自己的防区里遭到洗劫,这让“能征惯战”的穆兴云颇有点下不来台。
穆兴云瞪了他俩一眼,忙道:“是这么回事儿。我部刚一调遣,陶克陶胡马匪就乘机占领了这一线。前两天,有一个商户跑到本官这里来报官,说是被抢了。本官怀疑他是‘私通陶匪’,是他把他们引来的呢!再说,本官驻防在那里的时候,陶克陶胡马匪可不敢来,要是让本官碰上,早就把他们剿灭了,哪还能等到今天呀?”
孙立明见刘兰芳刚才替自己说了话,于是,他文绉绉地揭了穆兴云的伤疤:“穆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前一段儿时间,您和您的八旗兵不是让陶克陶胡马匪给撵到经棚镇子里去了么?而且还死了那么多的八旗兵!”
穆兴云用手指着孙立明,急赤白脸地说:“你、你,那是本官以退为进!”
刘兰芳立即驳道:“以退为进?穆大人的兵法学得不错嘛。本官觉得您应该做到‘以进为退’才是,只不过本官从没看见过穆大人的房间里有书的。”
穆兴云登时语塞。
戴彰勋一见三人竟然不顾他的存在而互相打起嘴架来,想必是彼此之间的矛盾颇深。他赶紧扭转话题:“哎呀,就不要说这些了。各位守备大人到我衙门来看望本官,真有些过意不去。来,本官略备一桌薄酒,请诸位大人赏光。??周主簿,你下去抓紧时间安排!”
站在戴彰勋身边的周青山一听,立刻跑出去准备了。
抚民同知署的厨子赵广是个山东人,一手地道的鲁菜做起来翻云覆雨的。他很快就备好了一桌丰盛的筵席。
“请!”
“戴大人您请!”
四人来到了餐厅,分宾主坐下,戴彰勋道:“今日三位大人至此,令我这做主人的面目增光不少啊。今后还需多多往来,我们同心协力,尽力完成杨制台交给的使命,让这古城再次繁荣起来。”
三个守备自是说“今天得到同知大人的款待,感激不尽。”“为朝廷效力乃本官之职责。”之类的客套话。还好,三位守备在酒桌上表现的彬彬有礼,并未重启争执。应该说是给了二府爷不少面子。
酒足饭饱之后,三位守备大人起身告辞。
戴彰勋将三位守备送出了同知署大门口。他望着守备们远去的马队,心里更加担心了。三位负责保卫多伦诺尔的清军将领,互相攻轩,互不团结,怎么去保卫多伦诺尔城?怎么去完成杨制台交给的任务啊!
  
   010:第四章:察民意,戴彰勋微服访民间 '本章字数:4168 最新更新时间:20120518 01:48:09。0'
 
  二、繁华的老城

戴彰勋又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一般,新官上任,微服私访这道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戴彰勋也不例外。在吃完简单的早点之后,他把金旺、肖化南和周青山叫了过来。
戴彰勋说:“我们到这儿已经是第三天了,不能总是坐在衙门里了解情况。该到城内去看看啦。”
“坐在衙门里了解民情,可谓是管中窥豹啊。”金旺文邹邹地接了一句。
戴彰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书看的不错,知道措辞啦。”
周青山道:“卑职去叫衙役们。”说完,他就要出去。
“不行!”戴彰勋喊住了他,“穿着官服,大摇大摆地下去,能了解古城的情况么?”
“大人,那咋出去嘛!”由于戴彰勋刚到,周青山还不了解他的办事风格。
“先听听我这约法三章。”戴彰勋说。
“大人,哪‘约法三章’?”周青山忙问。
“第一,我们必须换上便装,装扮成客商,微服私访;第二,不许暴露我们的身份,否则诸多事情难以了解;第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叫我‘大人’之类的官称。都记住了吗?”
周青山不解地问:“不叫大人,那卑职怎么称呼您呢?”
“你真笨。叫‘老爷’不就行了?这已经有过很多次了。”
金旺颇有经验地答道。
戴彰勋继续说:“还有。肖化南,你就不要跟着我们了。那样人多太扎眼,有金旺保护就足够了。”
肖化南有些着急:“杨大人叫卑职贴身保护您呢!”
“这老城都是商民,哪有那么多凶险?用不着的。”戴彰勋笑着说。
金旺打趣儿地接了一句:“以前没有你肖队长的时候,都是我在保护老爷,啥时候出过事儿?”
金旺说完,晃了晃他那小笸箩般的拳头。
肖化南无奈地摇了摇头。

古城醒得特别的早。两条小河儿紧紧地围绕着多伦诺尔城。这两条小河分别叫东西鸳鸯河,是从草原深处流淌下来的。河水非常清澈。小河边芳草萋萋,河底细沙粼粼,让人一望便有一股想赤脚踩上去的冲动。两条小河蜿蜒向东北流去,最后抱在一起拥入滦河。不过,这两条看似美丽温柔的鸳鸯河也有它暴戾的一面。每逢雨季,它便加入到了内地山区河流的队伍里,像它们一样奔流咆哮,洪水卷走了人畜,冲毁了道路桥梁。因而,商民们在这座老城建起了几座龙王庙,用来镇住河水。
早晨的太阳半睁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瞪瞪地爬上了山丘,越过了树梢,让鸳鸯河环绕的古城逐渐热闹了起来。慢慢地,城墙、庙宇以及所有店铺等建筑开始泛起了光亮。美丽的古城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地苏醒过来。
多伦诺尔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镇子叫兴化镇,在城区的南端。兴化镇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就建立起来的。它东西宽两里、南北宽四里,建有新盛、福盛、义合、兴隆、富善、永乐、太平、仁和、承恩、棋盘、永盛、惠安、永安十三条商业街道。在城市的北端,是新镇子,叫新盛营镇。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外蒙古的二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为躲避准噶尔部大小策零的侵扰,奉旨迁居到多伦诺尔善因寺居住了十年,随身还带来了大量的随从、王公贵族和商人。乾隆六年(1741年),外蒙古稍定。二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征得了皇帝的批准之后,自多伦诺尔善因寺迁回外蒙古,遗留在多伦诺尔的随从及商贸民众非常之多。为了安置喀尔喀蒙古的这些商民,于是,多伦诺尔厅在此又建新营,即新盛营镇。新盛营南北长二里,东西宽一里,有柔远、宁人、阜财、裕本、通利商业街道五条,只不过现在这些街名大都更改了。多伦诺尔抚民同知署就坐落在新盛营镇的北端。
在这座古老的商城里,娘娘庙、城隍庙、会馆、清真寺、关老爷庙、牌坊、楼阁、戏台、商号、民居、衙门鳞次栉比,那些山西风格的灰色陶瓦、蒙古风格的蓝色琉璃瓦、伊斯兰风格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炫目的光芒。
一条清浅的小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潺潺的流水把古城一分为二。多伦诺尔城墙虽不算宽阔,但城门上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是乾隆年间建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有那斑驳陆离的门额,依稀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西北城门下宽宽的鸳鸯河河面上横着一座宽大的桥。大桥以石为墩,用圆木搭建。这里是出城的主要通道,汇宗寺、善因寺的活佛、喇嘛们进城就是从这里通过的。城门边还有守护城门的绿营兵盘查着过往行人。
鸳鸯河外的大草滩上,摆列着许多临时搭建起来的各式蒙古包和帐篷,白皑皑一片,一直连到了善因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