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的平凡感到不屑一顾。在此前德国国防委员会的几次讨论中;以冯博克元帅为首的陆军将领大都认为北线之战将会是德国山地步兵的表演舞台;芬兰参战最大的意义是给德军提供了一个施展能力的机会;三十万芬兰军队将成为十余万德军的陪衬
知晓历史的罗根很清楚这种言论是多么的轻妄;由于不便明说;他只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一再要求增强北线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最终的结果是德国空军最富有对地支援经验的第8航空军全部调往北线;海军方面也增派了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和第四扫雷艇大队——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新任德国空军司令“缺乏胆识”、“难以驾驭大兵团作战”的流言在军界悄然传播着;甚至有人认为北线之战将由于这位过于年轻的统帅而招致失利
流言蜚语虽然不会带来直接的人身伤害;罗根却不由得为这种局面深层次的影响感到忧心。勃劳希奇和陆军元帅们固然是认可自己在关键时候做出的抉择;故而全力保举自己当了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元帅和军种司令;但中高层的将领们对此并不十分认可;为凯塞林元帅感到惋惜的也大有人在。按照德国目前的新体制;军种司令并非终身制;而是由国防部长提名、国防委员会审定最终由总统任命;一届或者两届选举之后;年迈的勃劳希奇和同样上了年岁的陆军元帅们必然逐渐退出这个舞台;届时自己不进则退;想要安安稳稳地坐在这个位子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冯法尔肯霍斯特似乎只是把威廉亚当的告诫当做是谨慎的表现;他不温不火地回答说:“请放心;老长官”
威廉亚当转过头;冷冷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下属;眼神中似有告诫;却又藏着一些无奈。
作为一名非贵族出身的将领;威廉亚当在德界一直以高尚的品格和出众的能力为同僚们所尊重;只要对德军山地部队有所研究的人;莫不会意识到他在山地部队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然而当年意气风发的陆军将领如今已经步入暮年;在希特勒时代;这位德军山地兵的缔造者因为对战争前景持严重悲观态度而被迫退役;战争爆发前夕虽然重新入役;但此后一直没有再受到重用;以至于肩上的将星和胸。~;nE*前的勋章都在同僚们的显赫战绩面前变得黯然失色了。
由于苏联的突然进攻;这位原本准备在不列颠战役结束后退役的“陆军荣誉大将”临危受命;起初是担任新组建的第50预备军司令;其后又被委任为第2步兵军指挥官;奉命重新组建这支在战场上遭到重创的部队;希特勒鱼刺身亡后;他调任东线指挥部;后又转入陆军总参谋部。也许是岁月不饶人;他在这些职位上干得都不甚如意。当政权更迭、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时;他再次萌生退意;这一次;罗根主动将他请来;出任北线司令部参谋长。
对于冯法尔肯霍斯特的过分自信;罗根想起了“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句名言;将其翻译成德语倒也不难;然后又补充解释说:
“不利于我们的因素是苏军更熟悉这寒冷的北方战场;我们远道而来;很多士兵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里的气候;而且我们人员装备的抗寒准备也还远没有达到万无一失的地步”
“百分之两百?这可真是个奇怪的说法
新下属的“轻视”固然是一种相当无礼的行径;但罗根并不打算用争吵或者生气来解决问题;他将亚当将军请来当自己的参谋长;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此人的声望足以镇住他在山地部队的旧部下们;这其中也包括已经在纳尔维克之战和苏格兰高地战役中建立起极高威望的爱德华迪特尔。
“百分之两百么……就是说连自身的潜力都发挥出来”
从不列颠返回挪威的迪特尔;领口已经多了一枚大十字勋章;这也是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最高军事勋章。作为挪威山地军的指挥官;迪特尔依然是冯法尔肯霍斯特的下级;而他山地兵将军的军衔也比冯法尔肯霍斯特低了一级;但在山地作战方面;迪特尔显然比自己的顶头上司更有名望
三对一;冯法尔肯霍斯特明智地选择了沉默;但看得出来;他对同僚们的谨慎态度既不屑又不满;耐着性子检阅完两个山地师;没有参加随后的午间聚餐便匆匆离开了。
两天之后;海军的000名陆战兵如期抵达特隆姆赫;这些早先从海军岸防部队和预备人员中抽调的官兵经过了不列颠战役和苏格兰高地之战的锤炼;如今已经成为一支富有登陆作战经验的精锐之师。在装备方面;他们接近于普通的国防军步兵师;炮兵数量偏少;但配备了由潜水坦克组成装甲战斗营。此外;罗根的“嫡系部队”、已经升格为团级战斗单位的模范伞兵团也搭乘海军运输船抵达。尽管北线的地势根本不适合机降;但这个团所属的重装机降营连同用于运载三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等装备的大型运输机还是被划归到了北线司令部。
你正在阅读第5章裂痕;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返回:帝国雄心推荐您使用qq浏览器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Z
第6章 进攻号
8月中旬的东京,烈日炙烤着大地,街道上行人寥寥,就连流浪的猫狗也不愿意在太阳下多滞留片刻,树上的知了拼命的叫着,让人无端地产生烦躁之感。天皇亲临的御前会议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战略走向,出席会议的内阁成员和大本营的军人代表在衣装方面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所幸这皇居之内绿树成荫,大殿里亦有阵阵凉风穿过,这才没有让那几个两鬓早已被汗珠浸湿的老骨头虚脱过去。
“新加坡的战略位置是无须多言的,马来亚和荷兰东狱仅能勉强阻挡德国人跨洋进攻加拿大,根本无暇顾及远东和南亚,这正是我们施展攻略的大好时机!”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一贯自诩为东乡第二,是个狂热的激进份子,总是嚷着不惜与英美一战。和他持相同论调的还有如今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与海军内部的两派分歧一样,日本陆军如今也分为实力相当的两派,即以东条为首的南下派和荒木贞夫大将为代表的北上派,两派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谁也没有说服对方的绝对理由——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无法完全预见结果的赌局,不论是南下触怒美国还是北上逼急苏联,两个强国都有反戈一击给日本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实力!
“英国本土战事已然宣告结束,温莎政府成为名正言顺的合法政府,我们大可以此做文章,从而避开了侵略的帽子!再者……若是等上一年半载,德国在苏联战线上取得主动,他们的海军必然沿苏伊士运河而来,配合陆军攻略西亚,转眼便可东进狱大肆东扩,如此掩耳盗铃之行径,岂不是耻笑我等无能?”
“吾皇英明!”海军大臣及川古志迫不及待地伏下身子,“美国长期孤立,欲图置身事外,然拥有世界一流之工业,年造船能力数倍于我,且拥有实力雄厚之战列舰队。我若此时南下,必然触及其利,如若迫其放手一搏,联合舰队并无必胜把握!”
作为陆军大臣,东条厉声喝道:“汝真是长夷人志气、灭皇军威风!美利坚空有战舰而无善战之人,徒有枪炮而无敢战之兵,我军若是主动出击,南太平洋之战必在三月内结束,届时挟大胜之利诱美国签署和约有何之难?若待德国胁迫英荷政府,又以海军之利抢占南亚,我便只能以乞丐状求人施舍石油,帝国威名何在?吾皇威名何在?”
及川古志胸口几乎贴着地板:“吾皇英明!南阳之战前景堪忧绝非臣一人危言耸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曾三年留学于美,对夷人强盛之工业深有感触。“与美国一战在于速胜,如若不能,国运堪矣!”陆军元帅彬山元的表态似乎让这场争论的天平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就在这时候,东条突然大声说道:“既不与美交战、又可继续获得石油,仅一路可走!”
裕仁天皇微微昂起头,“君言之!”
东条伏在地上,声音几乎是从地板上反射而来:
“接受美国恢复石油贸易所列之条件——从中国撤出全部军队!”
天皇瘦弱的身躯一颤,作为一个励精图治、能够左右国家意志的君主,他很清楚失去了中国东三省出产的煤铁矿石和粮食,即便有了美国提供的石油橡胶资源,日本这台机器也无法继续高速运转。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进则退,德国通过战争获得了惊人的疆域和资源,只要顺利击败苏联、拿下波斯湾,一个超级强国的崛起指日可待,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将继续让这个一流强国大踏步向前,而日本将继续在二流国家的行列徘徊,甚至被诸如中国这样资源劳力富裕的国家所赶超!
“朕观欧洲战事,苏联疲态已显,德军势在必得。当初苏联进攻德国之时,帝国虽然以日苏中立条约为由免于参战,但德国并未就此宣布三国同盟条约作废!冈松君……”
对于裕仁天皇这一极富暗示之意的话语,身为外相的松冈洋右立即领悟过来,他诚惶诚恐地伏地说:“德意志已挟英荷,挺进波斯湾、高加索两大油区指日可待,而我等可将北进牵制苏联作为条件,换取德国对我进占英荷亚洲殖民地的支持,届时美国反对无由,也只能任我为之!北进、南下,互为作用,互为支持!”
对于这一醍醐灌顶的言论,众人一时间都还没回过神来,而裕仁天皇已经万分得意地站起来,“此事就交托冈松君处理,诸君无比全力协助,尽速解决!”
“吾皇英明!”
这一次,形式化的恭维却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的这位“现人神”绝不仅仅是精神领袖和国体象征那么简单。
当深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本仍在为太平洋之战酝酿的时候,在地势开阔的波兰平原上,两个拥有超强陆战实力的国家正为决定性的胜利倾尽全力!
在距离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仅有20多公里处,曼斯坦因让驾驶员将装甲通讯车直接开上了一个小高地,意气风发地端着望远镜审视脚下的战场。战线上的长期对峙}}*最'快}并没有令苏军松懈下来,德军在8月日发起的全面反击在大部分地段都遭到了敌人顽强而有序的抵抗,但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部署在战线左翼的第5装甲军与空降敌后的第22机降师所部内外策应,率先攻破了苏军的坚固防线。尔后曼斯坦因和他的部队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即迂回包抄敌人的防御部队,而是加足马力向位于纵深冲去。
同一时间,由陆军第多名海军陆战兵组成的登陆部队在德国主力舰队的掩护下突袭了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主要岛屿,并对苏军最靠近前线的海军基地、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实施了严密的海上封锁。在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强大威慑下,残存的苏军炮舰自行搁浅于港内,试图作为固定炮台为守军提供火力支援,却遭到了德军舰载轰炸机的猛烈攻击,短短一个下午便已损失殆尽。由于事先采取了分散部署措施,苏联空军这一次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一面竭尽全力掩护己方陆上防线,一面以密集的攻击试图逼退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结果一场声势浩大的海空大战在立陶宛近海爆发。德国遣上两艘主力航母和一艘辅助航母,加上从东普鲁士起飞的陆基战斗机,以300余架作战飞机对抗苏军的四个航空团。在这场惨烈的空战中,双方仅8月4日一天就损失了220多架战机,但双方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德军控制着近海区域,逃生飞行员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够迅速获救,而苏军九成飞行员在海上即沦为德军战俘,剩下的就算能够自行游上岸,也必须躲过德军行军部队方有可能回到本方控制区域!
“长官!空军电报!”
戴着耳机的通讯官直接从狭窄的工作位置递上一张纸片,上面写着空中侦察到的敌军动向。曼斯坦因扫了两眼,又张开军用地图寻思片刻,命令道:
“发报,让第290步兵师迅速移动到我们右翼,苏军的这次反击来势很猛,但一定是缺乏后劲的!”
“是!”
通讯官一秒都不延迟地将电报发了出去,从这里往东看,起伏的丘陵到处是弹坑和余烬,隐隐约约的枪炮声来自于视线之外的战场。目光转向南面,长长的公路上停着数量一时间难以估计的坦克和装甲车,它们大都停在了路边,就像是爬不动的乌龟一般歇息着。当然了,再这种情况下装甲兵们可没有歇着,他们一个个光着膀子忙于检修,两百多公里下来,即便是公路也得让这些笨重的机械出现明显的磨损。
“辎重车辆怎么还没上来?”曼斯坦因有些恼火的问道,没有燃料,再厉害的装甲部队也无从发挥作用。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责怪辎重部队的官兵们——战线突破口就那么大,三个装甲师和一个装甲步兵师拼了命地挤过来,这才轮到步兵师和辎重部队,行军途中又时不时遭到敌人炮火和飞机的骚扰,出现延迟倒也是很正常的。
对着无线电通话机忙碌了一阵子,少校参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