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硕点了点头,正色道“请胡部长放心,我们华晶虽然改制了,但对华虹依然会不遗余力的提供支持。908工程作为一个项目虽然失败了,但他自力更生发展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精神,我们华晶依然还会坚持下去。只要对中国电子产业有利,我们就一定会去做!”(未完待续。。)
927 1434149150713
第三百三十六章 竞争
第三百三十六章 竞争
“不容易啊,说起来九五规划里,909工程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条月产10万片以上200mm晶圆的芯片生产线。”
胡老此时也在身上穿着全套的防尘服,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华晶生产线的运转情况。他的身边此时只有周硕一个人,其他人倒是也想进来,无奈的是人数太多防尘服不够用,而且车间本身也有人数限制。
胡老倒是表现的很无所谓,把陪同人员硬是全部都留在了外面。当场表示既然不能全进来,那么就他自己跟着周硕进车间好了。最后还是他的秘书劝说,这才带上了下面一个科室的年轻人。据说这个被称作小钱的年轻人,还是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硕士,在芯片制造技术上有两把刷子。
当周硕和胡老进入生产车间的时候,整条芯片生产线已经全部开动了起来。距离车间出口最近的是用来进行晶圆抛光和清洗工艺的设备,它们对无尘环境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正适合这个位置灰尘密度相对较大的情况。
当晶圆清洗抛光完毕之后,它们会被装上布置在车间屋顶的由线性电机驱动的,全自动晶圆盒传输系统。后世晶圆厂提高良品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减少人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本身华晶的工人队伍素质就比这个时代的中国工厂高出一截来,操作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并不是什么太过于困难的任务。
自动化设备使用的越多,生产线的良品率就越稳定。对晶圆厂来说,正是这种一个个的小细节。最终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哪怕每一处改进只能提高0。1%的良品率,积少成多之下就是天壤之别。
华晶这条重新建设的晶圆厂。说起来还是周硕亲自参与了很多地方的设计。后世的华星集团生产用的芯片,多数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周硕作为甲方台积电的工厂去过的次数也不少。实际上对整个生产流程都有着一般性的了解。如今华晶建设的生产线,很多地方都参考了台积电的做法。
胡老边走边看,嘴上还不停的感慨道“只是没想到国家定下的目标,竟然被你们私企先达成了。作为电子工业部的部长,我却没有对华晶做出什么有力的支持,真是惭愧啊。”
周硕跟在旁边,连忙摆手道“胡部长说的哪里话,我能够收购华晶集团,哪里能绕得过电子工业部的首肯?没有国家和电子工业部的支持。华晶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底子。我就算收购下来,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建设速度。而且国际上芯片制造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即使是0。5微米技术其寿命也有限的很。我估计再有两年时间,技术升级就要让它面临淘汰。在这样紧迫的压力下,不快马加鞭就只能吃人家的尘土了。”
“周总这话说的过了吧?”原本只是一直在老实记录的小钱,突然抬起头来插嘴道“0。5微米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就算过几年开发出0。35和0。25微米的技术,其本身的产品线也不会立刻就被淘汰。要我说,关键还是形成产品线。打出自己的产品品牌。”
小钱本身虽然学历不低,但一直沉沦下僚。这次也是因为要参观华晶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才被安排在了胡老的身边。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给胡老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出头之日还真是不知道还要多久。在他看来,与其失去这次机会,不如拼死搏上一次。如果能在华虹的经营策略上投了胡老的意。说不定就能在未来的华虹捞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呵呵,钱先生说的没错。比如ti的ucc38系列新品。使用的技术还是很多年前的2微米工艺。”周硕看了看他,丝毫不以为意的笑着说道“但首先ti在这种低功耗电流模式控制芯片上。有成熟的技术体系。自己生产芯片用在自己的设备上,当然是够用就好。但是华晶不行,甚至是中国的芯片产业目前都不行。”
小钱不服气的哼道“这有什么不行?不就是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么,国内的市场大的很,只要有产品就一定能占领市场。一味强调技术追赶唱唱高调,不过是为了骗取国家的扶持经费吧。”
周硕呵呵笑了笑,摇头说道“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发展潜力,你就无法真的在市场上打败外国公司。国外这些低工艺的芯片之所以还在使用,只是因为没有强力的竞争对手而已。当你也拿出来2微米工艺的芯片之后,人家大可升级道0。5微米。当你再拿出0。5微米工艺的芯片,别人又可以拿出0。35微米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继续追赶,结果还不是要在市场上吃人家的灰?”
历史上的华虹可不就是吃了这个亏,当项目上马的时候0。5微米还算是主流技术,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但随即日本人就升级技术,让0。5微米工艺制造的内存条大为编制。没有技术储备的华虹随即陷入亏损的境地,只好拱手被nec包养了五年。
小钱张了张嘴,嘴硬道“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生产0。5微米工艺的芯片。中国市场大的很,根本不用担心会卖不出去。”
周硕淡淡的看了小钱一眼,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脸上却看不出来,反而笑呵呵的点头说道“钱先生的意见是不错,不过我们华晶现在是中国技术最先进的晶圆厂,未来也还会努力保持这个桂冠。止步不前这种事情,不是我们的风格。”
小钱被周硕挤兑的没有话说,只好小声的哼道“大言不惭,外国技术是那么好追赶的?”
胡老哑然失笑,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华晶这个精气神我喜欢,如果连追赶的勇气都没有,那还办什么工厂。周硕你这样的年轻企业家,就是要有这种敢闯敢拼的气势!”
“胡部长您的鼓励,我一定会牢牢记住的。”
周硕可不是真的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领导说随便一点,你也跟着随便起来不是人。领导越是表示不在乎,你就越要表现的谨慎,这才是正确的持身之道。
“你这个小同志啊,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哦!”胡老点了点周硕,哈哈笑着摇了摇头,显然是对他这个态度非常满意。原本他曾经还犹豫不决的一件事情,到这里总算在心中下定了决心。目前电子工业部面临的困难,说不定真的只有周硕才有办法解决吧。
两个人一前一后,参观过了大半个车间。在整个生产车间的中部,这里是最重要的光刻机生产车间。超高的洁净要求,让进入这里甚至需要重新更换带有呼吸机的防尘服。然而即使如此,胡老也没有嫌弃太过麻烦,仍然无比认真的仔细进行了参观。
“不得了啊,这就是尼康的0。5微米工艺光刻机?听说你们得到了尼康光刻机的成套技术,他们和国内的设备有什么区别?”胡老的声音从面罩后面传出来,显得有些瓮声瓮气的。
周硕点了点头,感叹的说道“我们虽然使用中科院0。8微米技术,曾经改造出来过0。5微米水平的光刻机,但和尼康仍然拥有极大的差距。首先从良品率上来说,我们的对准系统就比尼康差了一个层次。其次是生产效率,尼康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相同时间内产量是国产设备的两倍以上。这次我们虽然得到了尼康光刻机的成套技术,但消化下来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
“消化光刻机技术的单位,是泛翰研究院吧?”胡老欣慰的笑了笑,看向周硕道“你们这个研究院真是不得了,一个月时间里就拿出了0。5微米工艺的改进技术,现在又承担了尼康光刻机和纳米光栅技术的消化任务,担子很重啊。”
周硕眼睛一亮,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这种时候不哭不闹那哪行?他连忙挺了挺胸,拍着胸口说道“这个胡部长您是知道的,我们泛翰研究院是一家私企,在人才招聘上面其实困难很大。不过只要有国家做我们的后盾,泛翰研究院就有信心完成任务!”
胡老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点头道“国家的支持嘛?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就是看你泛翰集团实力够不够,是不是能拿到了。”
周硕哪想到竟然真的有门,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这时候哪里是客气的时候?
他像模像样的打了个立正,笑嘻嘻的说道“没问题,胡部长您尽管说好了,我们泛翰集团最不怕的就是竞争了。”
“不错,你们能有这个觉悟,我就放心了。”胡老转过身来,看着周硕说道“你听说过‘中中外’项目吗?”
周硕听到这句话,原本笑逐颜开的脸立刻就沉了下去。(未完待续。。)
伐开心,要美女!
927 2020129152059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中外
这“中中外”项目是什么?它又不是安利,也不是传销,怎么能让周硕在胡老面前,就沉下了脸?
不由得他不担心,因为这个“中中外”项目,实在是个深的不能再深的大坑。原本周硕以为胡老找到自己是为了华虹的事情,却没想到竟然转过弯来是为了联通!
作为未来中国通信业市场的一大霸主,周硕当然知道联通的意义。可以说单纯从体量上和前途上,十个华虹也比不上一个联通。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联通的建设中来,应该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这个“中中外”项目,真的是让人躲之不及。
什么是“中中外”项目?这还要从联通刚成立的时候开始说起。一九九四年七月,由电子工业部、铁道部和电力部三者联合,未来的电信业霸主联通终于成立了。然而这个稚嫩的联通,刚开始的资本金却只有少的可怜的13。4亿元人民币。从刚一出生,先天的营养不良就开始纠缠在联通身上。
这么一点钱,对于一个要想建立全国网络的电信运营商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的。而竞争对手中国电信只固定资产就总值上千亿,因此,尽快筹到建设资金成为当务之急。由于联通刚刚成立,毫无资质和业绩可言,根本不可能通过银行贷款。为了筹集资金,联通不得不开始考虑走一些“弯路”,简单地说就是招商引资。
但是别忘了,联通最大的竞争对手电信,可是邮电部的亲儿子。邮电部人家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当起黑哨来,那可当真是肆无忌惮。何况电信业事关国家命脉。不允许外资进入是再正当不过的理由了。没事儿都要折腾一下的邮电部,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联通获得外国投资的帮助。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位聪明人、或者是笨蛋,想出来一个“中中外”的办法来。说他聪明,是因为这个办法作为绕开邮电部障碍,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说他是笨蛋,则是因为“中中外”本身不啻是一杯伪装成可乐的毒药。
这个“中中外”究竟是做了什么呢?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既然电信业投资不对外国资本开放,那总要对国内资本开放吧?而合资企业,这个究竟算是国内资本,还是国外资本?一时间倒还真是说不清楚。
“中中外”正是抓住了这一不算漏洞的漏洞。通过电子工业部、电力部和铁道部下面的企业,和有投资意向的外国资本进行合资,先成立一个外资和国资的合资企业,然后以这个合资企业参与到联通的组建中来。
说白了,这里面的国资不过是个拿干股的。所谓的合资企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外资而已。
本来没事儿都要找茬的邮电部,又怎么会对这么大的破绽松手?从联通1995年成立开始,到2000年上市为止。“中中外”就好像陈年肺痨一样,始终伴随着联通的成长。没有被它拖死。反而还让联通成长起来,只能说对手电信真的是垄断地位坐久了,市场能力废柴到了kmt的程度。
而原本引入“中中外”项目的目的,通过自身运作完成原始积累。却根本没有成效。原因很简单,外资并不是雷锋,怎么会愿意为联通做嫁衣?联通本身资金极为稀缺。在很多地方外资股份都占有绝对优势。像是吉林或者烟台,甚至有外资出资100%的情况发生。联通在中中外模式的合作中。很大程度上成了外资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一张皮。
中方的联通在合作中只能那到一些干股,现金流分配的70%、甚至是90%都被外资抽走了。外资也不傻。当然知道联通强大起来之后,自己是难免被抛弃的命运。也正是这种觉悟,让这种合作从一开始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