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娱女王-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晃淖衷蜃谒偷娜毡镜丁�
苏菲轻轻抽出刀刃,一抹雪亮的刀光微微刺眼……这柄刀刃长,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刃身近柄部刻有代表皇家的16瓣菊花家徽。其下又雕有横一字纹。
“五千美元?”
苏菲还刀入鞘,看了看上面的标价,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把刀还可以便宜点儿吗?”
爱德华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摇摇头道:“哦,小姐,这个恐怕不行。这把刀是我的祖父去东方游历的时候购得的纪念品……”
苏菲翻了个白眼……谁说英国人是绅士来着,在绅士的外衣下,罩着的是一个流氓、强盗和奸商的混合灵魂。不减价也就罢了,干嘛要找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不过。她也清楚。这把刀如果再放几年。肯定不止这个价钱,而且如果让日本人现在知道,这柄刀就算再涨十倍,也会有人买下来的。
“好吧,既然是对您有着特殊的意义,那还是要认真保管起来才好,不过这把刀保养得还不错。”
苏菲摇着头将刀放回刀架。转身就要离开,欲擒故纵,这种砍价的小技俩在她七岁的时候就运用娴熟了,一个老外……嘿,他的生理年龄或许是她赶不上的,但这砍价的心理学嘛……老外拍马都追不上。
“哦,小姐,如果您真的想要的话,价钱上还是可以商量的,相信我的祖父在天堂,也希望他喜欢的东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爱德华见到苏菲很果断的要走人,知道这个价格吓到她了。他自己心里明白,店里的这些祖父从东方淘回来的东西,几乎根本没有花费多少钱,而这些东西除了年代有些久远之外,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价值……东方人,在很多欧美人看来,都是一些愚昧落后的地方。事实上,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很多年里,很多欧美人一提及中国,就联想到扎着一根猪尾巴似的辫子的形像。
“这个,恐怕不太好吧,毕竟它对您和您的祖父都有比较特殊的意义。”苏菲一脸为难的表情。
“不,不,不,”
爱德华连连摇头,“你们东方人有一句话,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过,我很高兴。小姐,三千美元,这是最低价格了。”
苏菲摇了摇头,她正想再往下砍,忽然想起那个橱窗里的佛像,便装作才看到的样子问道:“老板,那尊佛像也是来自东方的吧?”
爱德华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脸上立即露出笑容,对她伸出大拇指道:“你真的很有眼光,那是来自古老中国的艺术珍品,只需要……六千美元,它就是你的了。”
“老板,你别蒙人了。”
苏菲故作不屑地道:“这种佛像在中国的寺庙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如果不是他们不卖,我要多少就有多少。”
“为什么不卖?”爱德华倒是有几分奇怪地问道。
“这就跟圣马可教堂里的耶稣像一样,是不能随意买卖的。不过,若是肯付出一定的代价还有是有办法弄到手的,只是远远不需要用这么多的钱。”
“噢~”
爱德华明白了,他的目光闪烁起来,在琢磨用什么办法让苏菲买下来……在他看来,苏菲的年龄不大,而且生活条件似乎很富裕,既然不能从价格上占得便宜,可如果是从数量上……他记得自己家里还是有一些来自东方的东西,“小姐,你似乎是很喜欢来自东方的艺术品,我仓库里还有一些,你想看看吗?”
“可以,”
苏菲微微顿了一下,看了看爱德华,见他不像是有什么歹意的模样,便道:“如果方便的话,我很想看一看。”
“当然方便。”
爱德华立即吩咐一名店伙计照看店面,带着苏菲向后面走去,黛比拉。崔茜当然不可能让她一个人过去,拎着购物袋跟了进去。
所谓的仓库,在苏菲看来,更像是个杂物间,不过面积倒是很大,里面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倒也有一些称得上‘古旧’的东西,中世纪的盾牌、刀剑,甚至还有几根巨大的骑士枪,如果不是枪尖比较明显,苏菲还以为那是几根旗杆之类的。
“还能更脏乱差一些吗?”
在差一点儿被一段铁疙瘩绊倒之后,苏菲不禁腹诽道,都说外国人注重卫生,这个家伙也就是注重表面,杂物间……咳,这仓库也不收拾一下。
“主人,这是好东西,应该是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小薇忽然说道。
“这种生锈的玩意?”苏菲疑惑。
“应该是被锈住了,什么原因不太清楚。”小薇的语气很肯定。
小薇的能力苏菲还是相信的,不过她并没有急着去看那根粗大的铁条,而是跟着爱德华来到仓库里面……他在两只木箱跟前停下,道:“就是这些。”
“老板,这个……都是你说的纪念品?”苏菲的目光扫过箱子表面厚厚的尘埃和旁边一些东西上面的蛛网,语气中不乏揶揄。
“咳,我的祖父是一名中国通,但非常遗憾,他去世的很突然,我根本没有机会了解那种深奥的方块文字。”爱德华有些尴尬,但随即恢复了正常。他在旁边找了两付手套,都是成年人的,苏菲带了一付,觉得很别扭,不过她不愿意直接触摸那些灰尘,只好凑合着使用。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在那堆被蛛网尘封的东西当中,真的有几个好物件,苏菲整理了一下,发现一套完整的十二罗汉的雕塑……这是一套和田墨玉的雕塑,风格却是北宋时期的风格,宋代玉器风格如同宋画,构图疏朗,形象生动,刀工简练而又传神。
关于雕塑,苏菲并不陌生,无论是毕加索还是潘玉良,都是非常著名的雕塑家,尤其是潘玉良,虽然她精擅的不是玉雕,但却对玉雕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苏菲也并非一无所知,只是她对于动手雕琢什么作品,实在是没有兴趣,所以也就是在虚拟空间练练手。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而这十八件作品为一套,保存完好,相当难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雕像的表面有些黯淡,据小薇所说,上面是蒙上一层胶质,所以爱德华可能没有发现这引起雕像是墨玉所雕,而这个时候,玉石珠宝在亚洲虽然有较高的价值,但西方人还是偏爱钻石。
忽然,苏菲发现爱德华以一种探究的目光观察她,她不动声色地放下雕像,拿起了旁边的一尊滴水观音的摆件,随意地打量着,向爱德华笑着说道:“我妈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最看不得佛像、佛经流落在外,觉得这是一种亵渎,所以我们当子女的在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给买下来,带回去。”
“我明白,我明白。”
爱德华连连点头,也不知道他明白什么了,连苏菲自己都是信口那么一说,根本没有相过要表达什么,只是不想让他起疑。

☆、第二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四)

“小姐,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父亲和祖父收藏的,希望您能找到您喜欢的,我这儿什么都有。”
虽然卫生状况差了一些,但这里的东西的确是五花八门的,苏菲甚至还在角落里发现一套已经有些腐朽的清朝官服。
“我这里还有一个木雕摆件,也是你们东方的神。”
雷诺分不清东方那许许多多的神,不过他能够看出苏菲似乎确实对佛像有所偏爱,可能她所说的话是真的,所以那也不管那些所谓西方的艺术品,过来帮忙将另外一件雕像上的蛛网拂净。
这是一尊观鱼观音的木雕摆件,一方荷花状的水池中间,是一具九层的莲台,观音慵懒地倚在那里,目光看向水池,而一具宝瓶就放在她的身前……苏菲有些疑惑的是,瓶里咋没有柳条呢?
“主人,这尊观音像是用紫檀木所雕刻的摆件,盛唐时期的风格,而且在雕刻手法上颇有作独特之处,水池和莲台都是用一种异彩翡翠雕成的……”小薇向她解释这尊摆件的妙处。
“翡翠?难道他们……还别说,我也看不出来它们是翡翠。”苏菲有些难以想象这些色泽黯淡的材料竟然是翡翠,难道那东西也会老化或者氧化?
“是一种保护措施,我知道如何洗去。”小薇道。
它说得没错,这些来自东方的艺术品都是数十年前爱德华的祖父跟随一支所谓的英国考古队前往中国,在敦煌莫高窟收罗的一些艺术品。当时老爱德华是考古队那位领队教授的得力助手,当时他们以数百两白银的价格从莫高窟藏经洞中收罗了数以万计的典籍、书画、刺绣、雕像等珍贵艺术品,而老爱德华因为是得力助手,也瓜分了很多……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掠夺,因为他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
后来,老爱德华离开英国。带着这些年走遍世界收罗来的艺术品在威尼斯安家落户,并且开了这间艺术品商店,只不过这些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少有人问津。而十八罗汉和观鱼观音,却是当初莫高窟的僧人为了避免这些宝物被权势人物觊觎。而在上面涂了一层特殊的涂料,既可以保护雕塑,又可以骗过那些贪婪的人,所以老爱德华也没有想到这些并不是普通的摆件。
老爱德华是突然患上脑溢血死去的,连句遗言都没来得及交待,而且后人也没有学过中文,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卖不出去的陈货,留着不过是一些纪念罢了。今天难得的苏菲表示关注,爱德华真心想脱手,哪怕是以大白菜的价格甩卖。至于纪念……那只是扔与卖的差异而已。
在那尊观音摆件的后面,还有一些圆圆的东西,苏菲将上面的灰尘拂去,仔细看时,却是四个满脑袋包的头像……“这是佛头。可惜了。那些家伙为了携带方便,只把脑袋砍下来。”小薇说道。
这几个佛头保存得大多完好,最为难得的是,上面的色彩只是略微有些斑驳,那是在搬运的时候不小心碰撞导致的。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苏菲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看向爱德华:“老板,还有其它东西吗?我是说来自东方的。”
“当然。”
爱德华亲手打开了那两只木箱,一股腐朽中夹杂着阵阵书香的味道扑鼻而来,这种感觉非常的怪异,以至于苏菲不由自主的退后了两步,等缓过劲儿来,才看向木箱里面的东西。
木箱里是一个个油纸包,有的是方方正正的,有的是卷成一卷,发出霉味的是上面那几本,旁边还有散落的油纸……由于没有做好防潮,那几本书已经严重受潮霉变。
“这些败家玩意!”
苏菲嘟囔了一句中文,拿起一本霉变较轻的书籍……《佛说阿弥陀经》,可惜了,这本经书的大部分都已经霉坏,无可修复,没什么收藏意义了。
“主人,不必检查了。这些都是经书、画卷之类的,主要以唐宋为主,合计1024卷,不包括那些损坏的。”小薇说道。
苏菲眼睛好用,看到其中一只箱子的侧面有一个陈旧的黑皮笔记本,问道:“包括那个吗?”
“不包括……不过那个好像是一本日记。”小薇答道。
“我知道了。”
苏菲将那本发霉的经书递给爱德华:“老板,你的这些纪念品可是有些保管不善啊。”
“呃,这一定是小孩子淘气,没有好好放置。”爱德华老脸有些发红……是小孩子淘气不假,不过却是他上学的时候,以为这里有什么宝贝,翻开之后大失所望,就那么扔在那里了。
苏菲此时已经知道了这些经书和艺术品的来历……只能是来自莫高窟。她在台湾的时候,曾经和张大千等人一起去过台湾故宫博物馆,里面就有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展品,张大千也沉痛地说起过那段历史。
1900年王圆箓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录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直到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