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咱们辩论队的优点在于许凯擅长逻辑推理,理智,冷静,能应付各种突变。吴炫你思维跳跃,反应敏捷,本来你们两个都在对方那两个女同学之上,只是吴炫你个性冲动,禁不起对方的言语刺激,只要对方同学言语上有所藐视时,你就会乱了方寸,说的话就会偏题,导致对方同学有机可趁,对方同学也发现你的这个弱点,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抓着你的软肋打击你。当时如果不是许凯及时救场,咱们会输得更惨。”
“而且我觉得你们之所以会输,还有一点是选人不当上。就说这次的那个女生吧,是要能对付对方的那个男生的,就算不能对付对方,但是多少也要能说两句。但是她站在那就像是一个花瓶,好看是好看,却起不了作用。那男生的每一个问题,她都只是吱吱唔唔的,没办法回答。反而需要许凯一再去救场。如果当时那个女生能回答一些问题,再加上许凯的救场,而吴炫你再理智一点,那这次辩论的输赢还未定呢。我觉得这次你们输给文学系也没什么,这次的辩论实则是以你们两个人的力量去打三个人。而且我认为这也确实是经济学最好的一次成绩。”
“那按你说的,如果场中的是你,那些问题你就都能回答?我们就一定能赢了这场辩论?”吴炫问道。
“是”我昂首道。
“那好,咱们下个礼拜还有一场比赛,到时候就你上。”吴炫指着我道。“因为我们胜了另一组,而文学院是输给他们的,所以我们还要和他们再比一场。”
“好!”我一下子就答应了。
“慢着,要是你输了怎么办?”见我这样快的答应下来,吴炫不由得又问道。
“你说怎么办?”我问。他这一问我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了。
“我要你做我的女朋友。”吴炫指着我一副施恩的样。
“好!“我爽快的答应着。”不过要是我赢了呢?“
“你说怎样就怎样。”吴炫也道。
“如果我赢了,我会泼你一盆凉水,让你在这好好的冷静一下。”我道。
“好,就这样。”吴炫道。
就这样一个星期后,所有的人再次聚集在了一起。在后台,我和许凯,吴炫在谈着辩论中的策略。”上次我看你们的辩论,我发现对方那个有着一双长腿的美女擅长逻辑推理,但是只要许凯一开口就能压制对方。而另一边那个五官轮廓像外国人的西洋美女,则思维跳跃。我觉得吴炫你的思维正好和她一样,也是跳跃性的,那个西洋美女你足可以应付,至于中间那个喜欢掉书袋的男生就由我来应付。“
两个男生互相看看,点点头。正说着,就见文学院的那三个人也来了。因为上次胜利的是他们,所以应该是他们先上场。
“哟,这次又换花了,不错嘛!不过你们再怎么换花,都是没用的。辩论要赢是要靠这的。”那男生指指脑袋,又指着脸刻薄的道。“在辩论中靠脸是不管用的,只有头脑简单的肌肉男才知道耍这些花招。”说完转身趾高气扬的进到前台。
吴炫闻言,不由得一脚跨出,就要马上冲过去揍人的样子。
我一把用力的抓住了愤怒中的吴炫:“冷静点,千万不要冲动。对方这是激将法,他知道你的软肋在于你经不起激,所以故意开口挤兑你。就是要你失去理智。这样你就不能发挥正常水平,起到了从心里上赢了你的效果。”
“上次辩论中你就吃亏在这,这次你要吸取教训,沉住气,不为对方任何话所动。要知道你一冲动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也就应验了他的话,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那你还没比,就已经输了。”我分析道。
吴炫闻言,立刻醒悟,点了下头,做了个深呼吸,平复了情绪。许凯则意外的看着我。接着就听见外面的主持人在报着文学系上台。场外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呼叫声。
待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后,我就听到前台在报着:”这次和文学系比赛的是经济系。获胜的辩论队将有机会代表本校,和临校比赛。现在,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经济系上台。“
“记住我刚才的话,我们要做的是盯住各自的对手,不要去管对方的问题问的是谁,只要你的对手一开口,就立刻接上去,让你的对手无话可说。知道了吗?”我看看两个男生,郑重的叮嘱着。两个人都点了下头。
我伸出了手,两人一看也搭上了各自的右手,三人六只手互相叠加紧握了下。“加油”我们一齐互相激励。然后在吴炫带领下,依次走上前台。
一时经济的同学为们为我们鼓起掌来。欢呼,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十五章 唇枪舌战
更新时间2012224 11:50:19 字数:306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主持介绍完辩论双方后,文学系的男生先开始发言。他慢悠悠的吟着孔子。接着又一转,道“文学悬浮于经济之上,文学高于经济。你们经济学只知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只知道马尔萨斯经济学说,只知道道琼斯指数,只知道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怕是我们的老祖宗是谁都忘了吧?”
“辩方的这位同学一定精通论语,那我可否请教同学一个问题呢?”我不去理会对方的挑衅,开口问道。
“请。”那男生道。
“可否请教同学,孔子的‘六艺’指的是什么啊?”我问。
“笨女人连这都不知道。”还没等辩论方男生回答。文学系里传来一片嘲讽讥笑声。
“不知道就不要乱开口,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啊,让你出风头的地方吗?”是经济系中的同学抱怨声一片。甚至有人高声喊了出来。
“所谓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男生因为场中一边倒的气氛十分得意,有意卖弄着。
“哦,那再请问同学,这‘数’是如何解释呢?”我不理会任何杂音,接着又问道。
“数,数学之数,是算法。也可称计数。”男生的回答道。
“那是不是可以解释为算术呢?”我有问。
“哦,是。”男生的声音有些迟疑,显然摸不清我的意图。
“你说学经济的人只知道斤斤计较。但这斤斤计较的算法、计数就连孔夫子也要求掌握的基本才能,是不是呢?”我问。一时那男生无言。
我又道:“自古以来就有商人,连《史记》这样的伟大文学中也有专门的《货殖列传》篇,其中列举计然、范蠡、子贡等16位商人。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富裕社会,人与人间可以以礼相待的思想﹗
“《货殖列传》中有两个例子,来证明‘富者得势益彰’的情形。一个例子是巴寡妇清。‘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司马迁以为:巴寡妇清,以一个寡妇,很难抵抗社会方面、政治方面的压力,而她能够自保名节,完全因为她有财富。”
“另一个例子是子贡。子贡是孔门弟子中,较受孔子喜欢的一个学生,但他经商,则非孔子所喜。《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赐(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可能是孔子已经劝过子贡不要做买卖,专心读书,而子贡不听教导。好在子贡发了大财,不然的话,更要给师父骂。”讲到这,我发现自己竟然在往对方的话题上跑了。暗暗道糟糕,想着要如何挽回。
“子贡因为做生意成功,周游列国都受到达官贵人的礼遇,并因此而令孔子的名声响遍天下,所以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你所举子贡的例子恰恰证明了连孔子也认为文学高于经济。”长腿美女立时发现了其中的漏洞,抓住不放。文学系的同学为己方的队友鼓掌加油。
“我方同学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就连孔子那样的圣人,他的学生宁可挨老师骂,也要做生意,把做生意看得比做学问高,所以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许凯马上接上,我会意的看了眼许凯。松了口气。经济系的同学立马为许凯鼓掌。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孔子的弟子怎么样,而是说文学和经济。况且即便是经济再怎样的重要,如果没有文学的传播,做为后人又如何能知道古人的经济活动呢。”西洋美女将话题一下扯开。
“文学一旦成为作品后,除非你束之高阁,否则只要传播,就成了商品,既然是商品,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吴炫道。
“你们学经济的对任何东西都论斤称两的,连文学也不例外。在你们眼里什么都是钱,什么都要往经济上套,像《论语》那样的文学也不放过。可真是充满了铜臭味。”对方男生嘲讽道。
“我想这位同学可能不了解经济。你所谓的‘钱’在经济学中称为‘货币。’只是用于衡量商品价值高低的,‘钱’属于经济,讲钱就一定是讲经济。但讲经济不一定是讲钱。‘经济’还包括研究如何有效的运用有限的钱来满足最大的需求的法则。”
“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经济学这一说。古代的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它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包含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专指理财的经济学是19世纪晚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到现在也不过百多年。最初,经济学被直接译为‘富国策’、‘生计’、‘理财学’等词。到现代经济才解释为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经济和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大到国家,小致个人,都离不开经济。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不行,那就是一个穷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甚至别人会欺负我们。中国人以前之所以被外国人看不起,被外国人侵略,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弱后与别人。同样如果一个家庭经济不好,也会被人取笑,认为你是因为懒惰才会贫穷的。”
“经济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是国家提高国民产出水平、提高就业、降低失业率,调整整体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方针或政策。”
“如果说宏观经济讲的是国家如何调控经济的话,那微观经济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我们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钱,作为我们在学校里的生活费。这钱的多或少,那就是刚才所讲的货币,但具体如何使用这些钱,比如用多少钱在生活开支上,用多少钱购买学习用品上,还有多少钱是用在娱乐上,如何具体分配这些钱,就是要用到经济学。”一时台下的同学不断的点头鼓掌。
“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如果不讲究合理运用经济,那再怎么富有,也会败落。像红楼梦中的贾府,到了后来已是寅吃卯粮。是一个空壳了。就连那个最具有文学性,最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也会和宝玉讲,她为他们算过,他们家出的多,进的少的话。可见经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运用到的。经济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这时场中早已是掌声不断。文学系的同学也从一开始的暗自点头,到稀稀落落的掌声,再到所有的人都开始鼓掌。
“文学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所表达的是人的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是由人来完成。人在这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关系,以及人在这些关系中的得失,内心情感,都是文学所关注的焦点。文学所关注的是人。写的是人,通过人来反应一个社会。而人只有在经济活动中,最能体现人的悲欢得失。”
“文学如果脱离社会,脱离生活,那只是象牙塔里的学说。缺乏现实性,不具备深刻感人的魅力。是无病呻吟。也就失去了广为流传的动力。文学只有走进生活,关注人,关注人和人的关系,关注人在特定社会里的种种行为,才会在大多数人心中产生共鸣,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也才有流传的价值。”
经济是考量人灵魂的一把尺子,人的矛盾冲突都源于经济关系的得失。当文学关注这些时,也就深入到人的内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倡的真善美才会深入人心,感人至深。
“文学是一个脑力劳动的过程。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就要为读者接受,从生活到作家,到文学作品,再到读者,这也是一个创造经济的过程。每一个文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别人的认可,并由此而创造经济利益,所以文学也脱不了经济。”
“而经济离开了文学也不行。自古以来的经济活动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