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浩明和李志的酒量差不多,那可是从小偷李志老爸的白酒浇灌出来的,自然是杯到酒干,不时还讲些在座同学的当年丑事,引来阵阵笑声。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结账的自然是大款李志,本来李志还打算请大家去卡拉OK,只是每个人多少也都有些事情,聚会就在笑声与回忆中结束了,同学之间也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回到家中之后,看到自己有些孤单的身影,再想到刚才聚会时的热烈场面,王浩明忽然觉得,自己没有在母亲所在的城市上大学的选择是否错了。
一时心中若有所思,灵力的存在似乎可以改变一些什么。
这日王浩明在潘家园溜达,这个地方,是收藏品种类最为集中、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几乎是这个古城所有收藏爱好者淘宝闲逛的好去处,是一处机会和陷阱同在、快乐和失落并存的所在。
市场上的收藏品种类非常多,可以说,几乎能想到的收藏品,这里都有可能找到,收藏爱好者只要留心,基本上都不会空手而归。
玉器、铜器、钱币、木器、瓷器、银器、杂件、书画、小人书……种类实在是太多,有的还是汉代的器物了,像汉镜、汉罐、汉画像石拓片等等。
和国内很多收藏品市场一样,一张报纸或是一块绒布也成了柜台,把四下里张罗来的五花八门的老旧玩意儿往上一摆,后面再弄个小凳子一坐,这生意就算开张了。
热闹归热闹,王浩明心里可是知道的,要出手时还是小心为好。在这个世界上,淹死的人大多都是会游泳的。
而对于古玩这行当来说,宰的就是那些对古玩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人,这些人往往买十个物件里面,能有一个是老东西,那就算是运气不错了。
收藏行当的规则就是真假都有,全凭购买者的一双慧眼,拨沙淘金弄到老东西不是不可能,一不留神买到新货那更是经常有的事。
所以说,究竟是捡漏淘到宝还是打眼掏腰包,全在收藏者的一念之间了,对于一般人而言,收藏,玩的就是眼力、机会,玩的就是心跳,不过王浩明感觉自己似乎不在这个行列之内。
王浩明顺着人流,慢悠悠的在街两边的地摊上逛游着,他可不想进那些店铺。
他以前在和老板聊天时,也听他提起来过,在古玩收藏界这行当里,能开的起店铺的,一般都是吃老客,并且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店里明面架子上所摆的东西,大多都是现代工艺品。
所以说眼前的这些店铺,先不说真货不会摆在架子上,就光是那些伙计拿个痰盂就说是乾隆皇帝用过的那嘴皮子,也是让人吃不消的,王浩明也懒的去讨没趣。
王浩明对那些卖书画的摊子比较干兴趣,往往一蹲就是半天,每样都拿起来细细查看,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内行呢,看的那么仔细。
殊不知他要一件件的去分辨,当然耗费时间了,只是逛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也看了十几个摊位,王浩明愣是没找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来,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这位大哥,我这有些个老东西,您要不要看看?”
眼看马上中午了,王浩明摇了摇头,有些失望的转过身,准备回去时候,冷不丁的被人拉住了衣袖。
“你喊的是我?”
王浩明停下脚步,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拉住自己的人,那个人也是个小青年。
年龄大约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瘦瘦弱弱的,一双眼睛有点小,笑起来眯成一条缝都快看不见了;长的有点像那个情景喜剧片‘我爱我家‘里面的梁天’。
这人的穿着打扮也是特别有意思,很是有喜剧效果,有点像皇宫里面倒痰盂喂马的小太监。
“这位大哥,我在旁边看了您老半天了,看得出大哥您是行家,这才找您的,不知道您对字画感兴趣不?去我的摊位看看吧,都是名人真迹,还有幅郑板桥的画,一般不拿出来的。”
喂马太监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凑近王浩明小声的说道,上来就是先把王浩明一通好夸,只不过一双小眼睛四处瞄着,滴溜溜的直转,怎么看都是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哦?你的摊位在哪啊?远了我可不去啊……”
王浩明不置可否的问道,要是不在这市场之内,他是绝对不会去的。
现在这社会,尤其是这种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一个不小心,丢财倒是小事,送命也不是没有生过的。
第二十二章 古玩市场有劫匪 求收藏,求推荐啦
李志就曾经给王浩明说过一件事,在去年的时候,有个农村小伙子在这里摆摊,卖的是一些锈迹斑斑的古代钱币。
按小伙子自己的说法,是在种地的时候从土里刨出来的,当时以为是些破铜烂铁。
后来听村子里的人说这些东西有人收,才来到古玩市场想碰碰运气的。
不过市场里面卖钱币的人多了去了,他的这些钱币品相也不好,是以摆了一天也没什么收获。
小伙子晚上正要收摊的时候,有个老先生蹲在他摊位前不走了,这位老先生独具慧眼,看出来他所卖的钱币是真的战国齐刀币。
并且其中有一枚居然是齐刀中的六字刀币,六字刀的存世和出土、数量历来都是最为稀少的。
齐国所在就是现在的山东,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活先生曾在他编著的《古钱新典》中提到过,山东各地出土的各类齐刀数量为495o枚。
但六字刀却只有16枚,这就使得六字刀币弥足珍贵起来,在市场上的、价格、一枚至少要六万元RmB以上,就算是这样,还是有许多喜爱古钱币的藏家是一币难求。
这枚六字刀币虽然有些残破,但大体上的品相还是完好的,并且老先生还现了四枚品相相对完好的五字刀币,五字刀虽然存世量多一些。
但是一枚也能卖到上万的价格,老先生当下是兴奋难忍,激动之下就嚷嚷了开了,这一嚷嚷不要紧,顿时让整个古玩市场轰动起来了。
要知道,摆散摊的这些人,他们所卖的东西,说的好听点叫做现代工艺品,说的不好听就是些赝品瞎货,专门蒙弄那些看了几本书就来淘宝的人的。
一般金额比较大的交易,大多都是在那些店铺里面进行的,交易物品和成交金额也都是保密的,是以地摊上出现了六字刀这个消息,没过几分钟,就像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市场。
这位老先生喊出口以后也知道失言了,心中自然是后悔不迭,这一嗓子使得自己少了个捡漏的机会,不过老先生确实找寻六字刀币已久,是诚心想买。
而小伙子这时听到旁边看热闹的人议论之后,也大概知道了自己这些钱币的价值。
由于那枚六字刀品相不是很好,价格要稍微低一些,两人商讨一番之后,最后老先生以九万元的价格将这一枚六字刀和四枚五字刀币买下了。
并且当时就带着这个农村小伙子去银行取出钱来交易了。
按说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老先生一句话使得自己没能捡成漏,白白多花了几万块钱,而大多数看热闹的人,也只能在心里暗叹那农村小伙子运气好,平白了笔横财。
只是在这个市场里面,想财并且居心叵测的人也不少,在现那些钱币的价值之后,几双贪婪的目光就盯紧了这二人,其后更是以看热闹的名义跟随到了银行。
老先生在交易完就打了个的士走了,让那几个人无从追起,而刚刚获得一笔巨款的农村小伙,却是处世经验不足,当时在银行就没想到要把钱开个账户再存起来。
而是兴奋的随身携带着那笔钱离开了银行,这也就给了那几个人可乘之机,跟随那农村小伙走到一处人少的地方下了黑手,将九万元抢劫一空。
幸亏农村小伙命大,在头部被重击晕迷之后,被路过的好心人送到了医院,经过开颅手术后清醒了过来,他也指认出了那几个平时就游荡在古玩市场对他下黑手的人。
虽然追回了欠款,只是经此一事,九万元里有三万多被那伙歹徒挥霍掉了,还有四万多变成了医药费。
那些歹徒都是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身无分文之人,自然没有钱去承担给小伙子看病的民事责任,虽然最后都被法律重判严惩了。
但是农村小伙实实在在的损失却没有人能帮他弥补了,这也算是乐极生悲了吧。
自从生了这件事情以后,古玩市场就加强了管理,增设了保安,一些整天游手好闲声名不佳的人,都被清理了出去,而市场内的商家对一些交易金额比较大的生意,更是谨慎了许多。
就是因为这里生过那样的事情,王浩明才会有上面那一问,这年头,为了钱铤而走险的人多了,不得不防啊。
“大哥,我的摊位就在这旁边,您刚才走过了,没注意。”
喂马太监一脸谄笑,躬着身子,手指着王浩明刚才来路上的一个摊位。
王浩明松了口气,听到面前这人说摊位就在自己刚才走过的街面上,反正自己都要回去,看看也无妨。
“牛哥,把咱们的那幅郑板桥的字拿出来,给这位大哥掌掌眼……”
王浩明的眼睛余光看到,那个瘦弱青年在喊话的时候,眼睛好似进了沙子一般的眨个不停,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了起来。
今个儿真是涨见识了,平时倒是听说过医托,酒托,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个唱双簧的古玩托。
牛哥的摊位和旁边的那些地摊都一样,一张两米见方的红布在地上一铺,上面摆着一些钱币青铜器之类的物件。
从外表上看,一个个都是锈迹斑斑,像是有些年头的摸样,不过对于这些东西,刚才也没停留,直接就把这摊位给忽略了。
“猴子,我不是早就给你说过了嘛,那幅画有人订下了,没看到我都不摆出来了,你怎么又带人看货了。”
摊主牛哥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嘴上是对着那瘦弱青年说话,但是王浩明注意到,牛哥的眼睛似乎正瞄向自己。
在古玩店和老板聊天的时候,老板曾经提起过,在没解放那会,江湖中专门有人倒腾真假古董,经营古玩字画,后来一些摸金盗墓的人也加入了进去,更是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并且还追宗溯源,认了贼祖宗时迁为祖师爷,其行径倒是和面前这两人有些相符。
“有人要了就算了,我也买不起郑板桥的真迹,得了,那我走了啊。”
在这市场之中,自己老板也是能称得上字号的,所以王浩明虽然不怕事,但是也懒的去招惹这些地头蛇,当下返身就要离去。
“别,别介,大哥,这好东西可是难得一见的,看看再走也不迟啊,牛哥,没见过你这样往外赶客人的啊。”
瘦弱青年连忙拉住王浩明,一边不住的向那个牛哥打着眼色,这要是再拿劲的话,人可就真走了。
“看看是没事,可是这位兄弟看中的话,我不好办啊,都答应了别人了,得,先看看再说……”牛哥看到王浩明要走,脸上也露出一丝慌乱的神色,语气马上软了下来。
其实王浩明也是高看了这两位,眼前这两位充其量也就是唱个双簧,糊弄着不懂行或者刚入行的新手,赚点小钱。
他们的专业水平比起老板所说的那些老江湖们,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最起码两人之间玩弄的那些个小把戏,就连王浩明都能一眼看穿。
王浩明闻言停住了脚步,反正看看也无妨,也不怕这两人强买强卖。
他心中也存有一丝侥幸,从农村老大娘手里都能收到《功甫贴》伪帖手稿,说不定这人手上还真有什么好货色,如果是真的话,就算自己买不起,吸收了其中的灵气,那也是稳占便宜不会吃亏的买卖。
牛哥看到这个小伙子回转身来,也是心中暗喜,刚才他和猴子观察了半天,见他在每个出售旧书画的摊子边都是驻足不前,可又只是看,没有出手购买。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对字画应该是懂点行情,但是看他的年龄估计也是入行的时间不长,属于一瓶子醋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那种,用自己手中的高仿作品最是好糊弄的那一类人群。
牛哥站起身来,王浩明才看见,原来他做的不是板凳,而是个藤条编织的箱子。
打开箱子以后,牛哥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捧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着的卷轴,揭开包裹卷轴的黄布,单看外表,卷轴两头的木制轴杆都磨损的有些破旧了,打眼看去,倒是像个老物件。
第二十三章 蝈蝈葫芦(一) 求收藏 、求推荐!
字迹大小不一,歪斜不整,在诗的下方题有郑燮二字,并且印有数个印章。
王浩明低下头,借着额前缕遮掩住别人的视线的时候,凝神向那副所谓郑板桥的字画看去,一片黄色光芒闪过,灵力已然在画中绕了一圈,待得灵力返回到眼中,却是没有丝毫异象。
不用问了,王浩明在心里已经给这幅字画判了死刑。
自从可以由对联和那手稿中吸取灵力以来,王浩明在许多书籍上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