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庶妃-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下溅种子,还说不是你偷的?这下子,人赃俱获,看你还怎么抵赖?”

吴管家皱起了眉头:“是什么人在这里大呼小叫的?还有没有规矩了?惊动了诸位姑娘怎么办?”

早有人飞跑着来向他汇报:“是纹姑娘那里一个侍女偷了首饰准备去变卖,却被人发现了。”

吴管家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又去了周绮纹那里。其实他们一到畅风园,首先去的就是那里,可是一无所获,连双鱼形耳环的影子都没见着。而且那名侍卫虽然觉得,周绮纹的高矮胖瘦和行动举止与那天的卖花女子十分相像,但由于那两次没有看着脸,加上周绮纹又换了很华丽的衣服,没有穿那天的粗布衣裳,所以,侍卫也不能肯定,只对吴管家说,似乎有点儿像。

吴管家又来到周绮纹的住处,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仆妇正拿着一把扫帚,殴打一个跪在地上的、瘦小的侍女。那个侍女大约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头上还梳着两个丫角,此刻正在哭泣求饶。

“应大娘,我再也不敢了,求求您,饶了我吧……”

看见吴管家前来,应大娘住了手,喘着气,拄着扫帚站在原地,大概,是打累了。

吴管家很没心情管这等闲事。丢一件首饰有什么关系啊?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办呢。

于是敷衍着问道:“她偷了什么?”。w。

第一百七十一章彷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弹劾

应大娘看见吴管家前来,更是对那个侍女投去了幸灾乐祸的表情,大概她认为,有吴管家在,这个可恶的小偷儿就不可能逃脱法网了。

“这个丫头,平时手脚就不干净,不过,胆子也不算大,只是拿些不甚值钱的东西偷偷去卖。可是我们没有理会,她胆子愈来愈大,竟然偷了纹姑娘的一副纯金耳环”应大娘厌恶地看了一眼依旧跪在地上抽泣着的侍女。

纯金耳环?

吴管家忙问:“偷来的东西在哪里?”

应大娘从袖子里拿出一副双鱼形的耳环:“在我这里。幸亏啊,被我发现了,要不然的话,又不知道被这该死的丫头卖到哪家当铺里去了。”

吴管家心情激动地接过了那对纯金的双鱼形耳环。

侍卫悄悄拽了一下吴管家的袖子,不动声色地对着他点了一下头。吴管家会意,严肃地对应大娘说:“这是赃物,我要拿去交给王爷。”

应大娘点点头:“那么这个丫头该怎么办?”

吴管家说:“我先带走吧。”喝令那个侍女,“赶紧起来,跟着我走,到王爷那里去好好求情,说不定王爷心情好会饶你这一次”

那个侍女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

应大娘又说:“吴管家,你可要在王爷面前多替我说几句好话啊,这件事儿,可是我发现的。”

吴管家不耐烦地说:“嗯,我知道了。”

…………………………………………………………………………………………………。

贺清风打量了一下这个可怜兮兮的侍女:“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的话,奴婢名叫小艾。”小艾垂着两手,一副无措的样子。

贺清风又问:“这副耳环,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小艾依旧低着头,时不时地偷眼看着贺清风的表情:“回王爷,这副耳环,纹姑娘一直都戴着,因为她说过,她最喜欢这对耳环了。可是前几天,她突然不戴了,而是放在了妆台的抽屉里面。奴婢知道那耳环是纯金的,很值钱,所以趁人不备就拿了出来。青荷姐姐问过纹姑娘,问她这对耳环怎么突然不戴了,纹姑娘只说总是戴这一对耳环,有些腻了,想换另一对。当时青荷姐姐还说,纹姑娘不是最喜欢这对耳环吗?为什么会觉得腻了?纹姑娘也没说什么,反倒嫌青荷姐姐多嘴,似乎很不高兴呢。”

贺清风让吴管家现将小艾带下去,紧接着询问那名侍卫:“是这副耳环吗?”

侍卫肯定地说“就是这副没错。当时,属下因为一个卖花女子戴着纯金耳环,还特意多看了几眼,以确定到底是不是纯金的。”

贺清风笑道:“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周绮纹。”

又吩咐江源将周绮纹捉起来,严加拷问。刚开始,周绮纹当然大喊冤枉,因为她认为红莲已死,死无对证,可后来,江源吓唬她,说要用刑,并且象征性地打了她几鞭子。没想到这周绮纹虽然嘴硬,可实际上不中用,才打了几下,就哭喊着求饶,将一切和盘托出。最后,贺清风将她丢在了后院喂狼狗。那凄厉的惨叫声直直响了一个时辰,让王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心惊胆战,夜不能寐。

谨太妃也听到了,不觉摇头。这个风儿,还是这样脾气,和他的父皇一模一样,恐怕是改不了了。当然,谨太妃并不是同情周绮纹,这个女人,纯属自作自受,害得一个好好的女子一尸两命,喂狼狗都算便宜她了。谨太妃只是担心,贺清风的这个决定,会向整个王府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孟晓在王爷的心目中,是愈来愈重要了。

尽管谨太妃仍然在叶婉柔与孟晓之间徘徊不定,拿不定主意,究竟让谁来辅佐自己的儿子最终登上皇位——因为目前的情况,让这两个人同时辅佐贺清风是不可能了,叶婉柔已经对孟晓恨之入骨——可仍然不希望孟晓在王府的地位升得如此之快。毕竟,孟晓虽然本人不错,可她没有家世背景,不像叶婉柔,有一个在朝中举足轻重的父亲,有几个前途无量的哥哥。

是的,她的儿子,必须登上皇位,而不只是做一位王爷。因为,即使安心做一个王爷,姜太后也不可能对他们母子完全放心,就像她不会对西平王贺远宁放心一样。前一阵子,贺远宁派人送来一封密信。信上说,最近,姜太后和皇帝对他们两位王爷已经愈来愈不放心了,他不知道潞州这边情况如何,反正,他那边,已经嗅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似乎有人在刻意搜集对他不利的证据。

当时,这封密信送来的时候,刚好贺清风还没有出发去东越国。看了这封信,贺清风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能确定自己的秘密军队是否已经被京城那边发现。

实际上,贺清风的情况,远比贺远宁那里要复杂。贺远宁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嫔,以前是个宫女,只是因为偶然被先皇宠幸,生下了贺远宁这个儿子,才做到了嫔一级,而且没过多久,这个可怜的女子就生病死了。也许是被人害死的,但是无从得知真相。谨太妃对这位嫔的死心有余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惶惶不可终日,等待着自己可能遭受到的相同的命运。因为她知道,贺远宁的母亲本来是个粗使宫女,身体很健壮,不可能莫名其妙得病。但是后来,谨太妃还是凭着自己的机智大胆和皇上的信赖,渡过了一次次危险,熬到了远离京城的这一天。

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远离京城,只是意味着皇宫里的争斗告一段落,而新的斗争,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拉开了帷幕。她不敢有丝毫松懈,只能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守候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短暂的宁静日子,等待新的波澜,被姜玉容重新掀起。

因此,贺清风的身边,必须有一个坚强而聪慧的女子,其坚强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不测,其聪慧可以帮助贺清风完成登上皇位的大业。

而叶婉柔,真的不是这样的女子。她太柔弱了,而且远不够聪明。她连王妃都做不好,将来怎么管理错综复杂充满血腥的后宫?而且,她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还很难说。只是,她有坚强的后盾。比如,她的父亲,比如,她的哥哥们。这些人,因为叶婉柔是贺清风妻子的缘故,一定会站在东盛王府这一边,成为贺清风完成大业的强大支撑。

那么孟晓呢?孟晓本人,是无可挑剔的。尽管,她曾经是个细作。但是谨太妃不在乎这一点,她不管过去,只管现在和将来。而最重要的是,孟晓这个女子虽然年轻,可遇事镇定,有勇有谋,居然能够在多次危难中保住性命且反败为胜,这就说明,她完全可以帮助贺清风登上皇位。只是可惜呀,她除了她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家世,没有背景,没有强有力的娘家。

这叫谨太妃实在是难以抉择。

因此,她决定不着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叶婉柔有长进,那么,她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孟晓。

………………………………………………………………………………………………

就在谨太妃左右为难之际,忽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贺清风去东越国的事情,被人告诉了姜玉容母子。当时龙颜大怒,立刻下旨,着东盛王贺清风即刻启程进京,向皇帝和满朝文武解释清楚。因为,那个弹劾的人在奏折里面说,贺清风是打算里通外国,想利用东越国来助他谋朝篡位。甚至,这个人还知道贺清风私下里训练军队的事情。

顿时,东盛王府从阳春三月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季,笼罩着一层浓霜。

贺清风与谨太妃已经在静思斋考虑了一晚上,因为第二天天一亮,他们就要作出决定,究竟贺清风要不要按照圣旨,只身跟着传旨的太监去京城。那传旨的太监还是看在以前贺清风母子对他不错的面上,冒着危险给他们宽限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否则,按着姜玉容的意思,圣旨一到,贺清风必须立刻启程。

圣旨的事情,谨太妃做主,已经告诉了叶婉柔和孟晓,因此,她们两个也陪在静思斋,一起想对策。

孟晓一言未发,只是将圣旨翻过来调过去研究了无数遍,叶婉柔则是流了一夜的泪。贺清风越发心烦,想让她回去,可是谨太妃说,多个人多个主意,其实是想借这个最后的机会,促使自己做出选择。

外面的更鼓又一次敲响,孟晓看了看窗外,已经是四更天了。她展开手中的圣旨说:“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细细考虑,而且这个时候,也不适合讲客套话。我先来说说我的意思吧。圣旨上虽然说明,要王爷一个人进京,不许带任何人同行,但是,并没有说明不许王爷带人在别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带一定数量的人马,驻扎在京城之外。这不算抗旨。”

谨太妃说:“虽然不算抗旨,可姜玉容母子俩不会不明白我们的意思。”

“可是,如果不带去军队做后盾,王爷的安全谁来保证?万一京城有什么动作,我们远在潞州鞭长莫及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客栈的大火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客栈的大火 第一百七十三章客栈的大火

最后决定,贺清风带领五千精兵先行到达京城,五千人马暂时驻扎在离京城三十里外的西郇山,因为那里十分隐蔽,虽然道路不太通畅,但是这五千精兵的实力,完全可以在贺清风遇到危险的时候很快杀入京城。然后,贺清风一个人进城负荆请罪。而谨太妃在潞州这边也不能闲着,即刻与叶可甄联系,让他在京城做好接应的准备。

安排完这些之后,谨太妃看了一眼仍是一脸期期艾艾的叶婉柔和面色沉静的孟晓,心里叹道,关键时刻,还是得用叶家的人啊。晓儿,对不起你了,我没有办法选择你,谁叫你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呢?以后,你的路要怎么走,只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当然,这些话,谨太妃是不可能告诉任何人的,包括自己的儿子贺清风。而且,她虽然已经放弃了孟晓,但仅仅只是放弃了让孟晓将来站在贺清风身边的希望,却并没有放弃让她为贺清风成就大业而作出必要牺牲的打算。因为,如果最好的情况,贺清风登上帝位,那么,以后仍旧少不了要依靠叶家的人。

…………………………………………………………………………………………………

可是,贺清风前脚刚刚启程,紧接着,东盛王府又迎来了第二道圣旨。

这道圣旨比较奇怪,指名要孟晓即刻动身进京,也没有说明理由。

带来这道圣旨的太监,没有前面那个太监好说话,当然不会给她们宽限一个晚上的时间,宣读完毕,就催着孟晓立刻启程。孟晓说:“请公公稍候,在这里喝杯茶,我去换件衣裳就跟公公出发。”

太监面无表情地说:“那好吧,不过你得快点儿。临来的时候皇上说了,孟姑娘可以带些换洗衣裳与随身物品,只是需要经过检查才能带往京城。”

孟晓抓紧时间,一面胡乱往包袱里面塞了几件衣服,一面与谨太妃商量:“这道圣旨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谨太妃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来不及细想了,你只能跟着他们走。不过,我怎么觉着,这道圣旨不大对劲呢?但是,如果你不去,那就是抗旨不尊,传旨太监可以强行将你带到京城去,甚至可以以抗旨的罪名将你就地正法。”

孟晓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这么严重啊”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问的是废话。

时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