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庶妃-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人马。百姓们暗暗拍手称快。

贺清风来到潞州后,也了解了这些情况,不过他认为这与他无关,因为他又不会去欺压百姓,反而喜欢周济穷人。在京城的时候,他的慈悲与慷慨就是有口皆碑的。这次到了潞州,他依旧在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除夕将至的时候搭棚舍粥,因此枯鹰涧的山匪将他列入了不被打劫骚扰的名单。

贺清风甚至设想过,要把枯鹰涧的这些山匪招到自己帐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武装力量。可是这个设想被几名心腹谋臣给否定了。他们认为,这伙山匪的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恐怕不太容易受管教,到时候万一与其他人不和,反倒是个麻烦。

而且这样做很容易引起朝廷猜忌。本来先帝在遗诏里保留了两位王爷依然拥有各自军队的权力,但是他一驾崩,太后和皇帝就想尽各种办法、找了种种借口,大大削减了他们的兵力,还明令他们到了任地之后不不许再招兵买马,否则以谋反罪论处。所以,贺清风认为那几个谋臣的提议是对的,于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想观察观察再说。

有一次朝廷派了巡抚大人到潞州来巡视,何志权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设宴招待,由于贺清风是王爷,所以何志权给了他一个面子,也将他邀请在列。

那天的宴会也算是其乐融融,可是到尾声的时候,不知道何志权是不是喝多了,竟然当面拿贺清风一直没有子嗣的事情开玩笑,尽管不是很过分,只是轻描淡写地笑话了贺清风一下,可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贺清风尤其生气,当场拂袖而去,任凭那位巡抚大人怎样劝阻都无济于事。

何志权酒醒之后,恨得牙根儿痒痒,心想你就算是王爷又能怎样,现在还不是一点儿权力也没有?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也是皇帝的舅子哥,你怎么敢当场给我下不来台。可是下属们都劝他,贺清风毕竟是王爷,面子上的和气还是必须有的。

何志权总算忍下了这口气,可随即向朝廷送了一份加急奏折,说潞州枯鹰涧的山匪逐渐实力强大,经常骚扰百姓,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地方治安,可是由于潞州地方军队力量薄弱,所以请求朝廷派人来剿匪。

太后和皇帝一看到这封奏折就笑了。他们认为,何志权是个很聪明的人,就在他们想要试探一下贺清风的时候,何志权就送来了这么一个很好的理由。

于是皇帝批复了这封奏折。说朝廷一时之间也抽调不出军队来长途跋涉剿匪,刚好骁勇善战的东盛王就在潞州,就让东盛王剿匪吧。

又给贺清风发了一道圣旨,令他在某月某日前将枯鹰涧的山匪剿灭干净。

圣旨到达潞州后,何志权暗喜不已,因为他终于逮找了一个既可以整治贺清风、又可以整治枯鹰涧的好办法。将来贺清风与枯鹰涧打起来,不管谁输谁赢,他何志权都是坐山观虎斗的最后赢家。

贺清风则陷入了两难之中。从本心来讲,他是不愿意剿匪的,何况枯鹰涧的山匪也不是非剿不可。但是如果不去剿匪,就会给太后一个抗旨不尊的把柄,万一弄不好,东盛王府与山匪私自勾结意图谋反的大帽子也是可以随时扣到他头上的,而这个大帽子,正是太后和皇帝急于找到的。

想来想去,贺清风只得调集了自己的人马前去剿匪。

本来他想手下留情,也想过是不是要和枯鹰涧的首领先沟通一下,双方做个样子给朝廷看看就行了,可是又怕弄巧成拙。因为枯鹰涧并不一定会相信他的诚意,而且就算是真做样子,很容易给何志权那个人识破,到时候反倒弄得自己被动。

于是贺清风将心一横,开始攻打枯鹰涧。

何志权奉旨做监军,要贺清风于凌晨时分、也就是人最容易困乏、警惕性最弱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

后来,这场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何志权在给朝廷的捷报中说,枯鹰涧的山匪已经被全部消灭了。

太后总算对贺清风又多了一些放心。皇帝也对她说,贺清风毕竟身上着父皇的血,不会对朝廷不忠的。

可是只有贺清风自己知道,他还是对枯鹰涧手下留情了。他来到潞州不久就知道,枯鹰涧分涧前和涧后两处地方,这两个地方被一条深不见底的涧水隔开,而且涧水之上一年四季雾气腾腾,两边怪石林立,树草丛生,几乎没有道路可以到达涧后。只有枯鹰涧的山匪们知道,有一条秘密的通道连通着涧水的两边。

那天凌晨,看着涧前上千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身首异处,贺清风对何志权说,枯鹰涧的山匪都死了。何志权并不知道枯鹰涧的秘密,当下喜不自胜,赶忙回去写了捷报,向朝廷邀功请赏。但是太后并没有如他的愿,将他调到京城做官,而是继续将他留在了潞州,目的么,主要是继续监视贺清风。不过太后也许诺,这个功劳她会记得,以后有了合适的机会,她一定优先考虑何志权。

…………………………………………………………………………………………………。

贺清风捏着这封简短的信,不禁长叹一声。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才做了违心的事情,可没想到那些并不知内情的山匪们竟然对自己如此仇恨,拿了孟晓和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做筹码逼自己就范。也许,他们是想替那些死去的人们报仇吧。 。











第二十六章 王妃有喜了

。 第二十六章 王妃有喜了 贺清风不禁对孟晓产生了一丝愧疚。因为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与她毫无关系,他剿匪时候,孟晓还没有来到潞州呢。

贺清风认为,自己必须到枯鹰涧去一趟,不管那些山匪能不能相信自己的解释,他也要让孟晓平安回来。

可是,自己真的很希望她平安回来吗?或许,借了山匪的手让这个奸细合理地消失,是最好的结果?

正在沉思之际,谨太妃来了“风儿,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贺清风急忙收回飘渺的思绪“母亲,儿子正在想,要不要立刻去枯鹰涧。”

谨太妃点头道“当然要去。如果你不去的话,晓儿和我的孙儿怎么能回来?不过你可以多带些人手,秘密随你一同前往。”又担忧道,“枯鹰涧的山匪不是那么好惹的。”

贺清风痛苦地扶住额头“母亲,你是知道的,依我的本意,根本就不想将枯鹰涧的那些人怎样,可是当时我能怎么办?不去,太后和皇上会立刻以抗旨不尊的罪名将我押解到京城,如果他们再给我安一个与山匪勾结谋逆的罪名,那么连你和柔儿都会受到株连。可是最后去了,又是这样的结果,其实我已经对他们手下留情了,我根本没有告诉何志权,涧后还有山匪。但是,我今天去枯鹰涧向他们解释,他们会先信我吗?会相信我当初对他们手下留情了吗?”

谨太妃皱眉道“是啊,如果他们肯相信的话,那早就相信了,何至于弄出今天的事来?”

贺清风说“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因我而起,与晓儿毫无关系,她不应该为此而受到伤害。”

谨太妃点头道“是啊,晓儿现在肚子里怀着我们东盛王府唯一的后嗣,决不能出任何差池。”

贺清风有些头痛。难道为了那个背叛自己的女人,这就要去只身涉险吗?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谨太妃看出了儿子的犹豫“风儿,我知道,现在的晓儿对于我们东盛王府来说,除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毫无价值,可是,这个孩子,我还是很在乎的。”

贺清风勉强笑笑“母亲,你放心吧,我一定将晓儿平安带回来。”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轻快的脚步声,又焦急地停住。原来是叶婉柔的贴身侍女落雪带了另外两名侍女,说有重要的事情告诉王爷和太妃。

贺清风与谨太妃都挺纳闷,在这个节骨眼上,叶婉柔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要知道,嫁给贺清风五年了,她一直都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加上生性柔弱温和,所以,这几年来,依旧是谨太妃在府里当家,叶婉柔几乎什么都不管。

贺清风担心叶婉柔的身体,赶紧叫了落雪进来。

岂料落雪满脸喜色,深施一礼“恭喜太妃和王爷,刚刚慕容大夫和秦大夫给王妃诊过脉,说王妃有喜了!”

谨太妃和贺清风同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向叶婉柔住的紫竹苑走去,一大仆从跟在他们两人身后。

来到紫竹苑叶婉柔的卧室,却见叶婉柔躺在床上,脸色有些苍白。

贺清风转头问侍女们“王妃的脸色怎么不太好?”

跟上来的落雪急忙解释“回王爷的话,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王妃说胸口有些闷,奴婢想去请大夫,可王妃说不碍事儿,早饭也只吃了两口。到了中午,王妃的脸色更不好了,吃饭的时候竟然呕吐不止。奴婢等慌了神,赶紧请来了慕容大夫和秦大夫,诊过脉后,两位大夫却说王妃有喜了。”

贺清风与谨太妃对望了一眼。母子俩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那就是,去枯鹰涧,还有必要吗?

当然还是王妃重要。

贺清风陪伴了叶婉柔好一会儿,叫她安心养胎,又吩咐厨房这些天做些清淡的粥菜和点心,叫侍女们好好服侍,这才离开。

回到房,支开了下人们,谨太妃问道“风儿,你还打算去枯鹰涧吗?”

贺清风有些茫然。本来,他是下定了决心要去救回孟晓的,因为孟晓怀着他唯一的骨肉,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有必要和那些山匪拼一拼。可是现在,孟晓腹中的孩子不是他唯一的骨肉了,他的柔儿也被诊出了喜脉,这也就是说,孟晓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既然如此,自己去冒着险,还值得不值得?

谨太妃果断地说“风儿,既然柔儿已经有了身孕,那么晓儿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已经不那么重要,我看,你也没有必要和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山匪周旋了。”

不知为什么,贺清风并不如平时那样决断,反而露出了一丝忧虑“可是母亲,晓儿她一个人被山匪劫持,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她会很危险的。而且,这件事情和她本来没有关系,她是被无辜牵连进去的。”

话一出口,无论是谨太妃还是他自己,都有些惊讶起来。一则,贺清风并不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而且对于背叛了他的孟晓,他一度想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因为一想到一年长的时间里,自己枕边竟然潜藏着一个外表美丽温柔、实际上居心叵测的细作,他就无法释怀。二则,借用山匪的手杀了这个细作,其实是最好的结果了。因为这件事情完全是个意外,与他贺清风毫无关系。即便太后责难,也怨不得任何人,只能怨孟晓自己运气太差,被当做了人质。

但是,真的就不管她了吗?

…………………………………………………………………………………………………。

此刻的孟晓,不知道贺清风为了自己而来枯鹰涧只身犯险的几率有多大。不过她已经想到,贺清风也许会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丧生,这样一来,身边消失了一个间谍,而且消失得那么合情合理,即使太后责难,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但是,她还是寄希望于贺清风,因为不管怎样,自己腹中的孩子,是东盛王府目前唯一的子嗣。也就是说,贺清风也许能为自己死于山匪之手而窃喜,但也会为他的骨肉命丧母腹而悲痛。

因为这时候的孟晓,并不知道叶婉柔有喜的消息,她仍旧希望贺清风和谨太妃能看在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的面上来救她。 。











第二十七章 谨太妃的决定

。 第二十七章 谨太妃的决定 谨太妃是一个很理智的女人。多年的宫廷生活,早已使她丢弃了所有的天真烂漫和美好幻想。她很清楚,目前的现实就是,儿媳妇叶婉柔已经怀孕,既然叶婉柔都可以怀孕,那么贺清风的其他女人怀孕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她不再需要姜玉容派来的细作为自己生一个孙子,而且,如果这个细作这次能死在山匪手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现在,她必须断绝儿子贺清风残留在心中的最后一点仁慈,尽管她也有些不忍,如果孟晓不是细作而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也许不会这样对待她。可是现在,她有什么两全之策呢?

“风儿,”谨太妃思虑片刻,开口道,“在这个时候,绝不能有妇人之仁。你要清楚,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她了。”

不知为什么,贺清风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了以前与孟晓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是怎样的柔情蜜意啊,他曾经甚至产生过这样的念头,如果没有娶叶婉柔,他一定会立孟晓为王妃的。

谨太妃看儿子半天不吭声,厉声道“风儿,你听见我说的话了没有?如果你还对那个女人抱有什么幻想,那么我们这些年所作的一切,都会付之东。”也许是觉得自己对待儿子太严厉,又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风儿,想当年,你父皇刚刚驾崩,姜玉容不顾先帝遗诏,竟然派人暗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