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后者。
因为没有中国空军参战,在此前对上海北站的轰炸又没有遭到地面的火力攻击,这让曰机很嚣张。带着两支很夸张的大浮筒的水上飞机,笨拙而毫无顾忌地在一二百米的低空对着十九路军的阵地进行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
当曰军四架水上飞机开始对防守天通庵路口的十九路军阵地轰炸时,却突然遭到地面十几挺12。7mm大口径高射机枪的集中射击,突如其来的密集火网,一下子就将当先俯冲下来的两架水上飞机打起了火,后面的两架见事不好,急忙拉起,其中一架拉起的稍晚一些,一个浮筒竟被打掉。
着火的两架飞机还想着急忙飞回去,只是这两架飞机刚刚飞到租界上空,就一头载到地面。剩下的两架,则慌忙狼狈地逃向海面。只不过,掉了一个浮筒的那架飞机,恐怕是无法安全降落了。
很快,鲛岛具重在重新调整部署后,发起了闸北巷战以来,攻势最为猛烈的一击。
单纯从场面上看,曰军此时绝对处于上风。经过一夜激战,十九路军无法越过北四川路这条曰军发起进攻的马路,而且十九路军的伤亡也要远大于曰军。
但曰军陆战队指挥官鲛岛具重,却有着说不出的苦。
别看曰军此时处于优势,但这是倾上海曰军陆战队的全部家底了。而自己的对手,却远远没有投入主力,仅仅投入两个团。一旦对方全力投入,别说保持优势,连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一切都取决于时间,而时间却被自己白白浪费了。
鲛岛具重此时对自己的轻率部署悔恨莫及。早知道中国人如此顽强,白痴才会分散自己的大半兵力不用,而仅用区区两个中队去进攻,而且还是各个路口一线平推,结果一边苦战一边增兵,锐气消磨殆尽,白白让中国人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过来。
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最要紧的,是尽快在对方援军大部队赶到之前,打垮当面的中队,瓦解对方的防御体系。
一旦不再轻敌,鲛岛具重的处置就显得冷静了很多。
鲛岛具重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就会对他越不利。但是这一回,鲛岛具重却显得异常沉着。这次进攻,鲛岛具重不再像之前那样,在短时间内连续仓促发起进攻,而是在作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的充分准备后,在上午10点才开始进攻。
这次进攻,也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平摊分兵齐头并进,而是把兵力集中在左翼,在战线南部的虬江路,发起了开战以来最凶猛的一击。
挡在他们前面的,依然是第6团第1营。这个营的官兵,在一整晚的激战中,堪称中队的中流砥柱。1营当面对付的曰军兵力是最多的,但伤亡却要小于友邻部队,战绩也最出色。
然而,再坚硬的堤防也经不住无止境的冲刷。连续打退曰军,1营付出的代价已经不小,而上一轮反攻又使1营付出了沉重代价,实力已经大损。最糟糕的是,1营挑的担子最重,却既没有得到援兵,也没有缩短战线。
援兵,都被增派到北面去了。
而原先稳如泰山的装甲列车已经被曰机炸出了战场。可以依托的高楼乃至后方都被炸得烈焰腾腾。此消彼长,1营驻守在虬江路的部队在曰军的猛攻下险象环生。
在曰军一波又一波的不间断猛攻之下,曰军很快就冲过了淞沪铁路,向上海北站方面突进。1营官兵虽竭力抵抗,却依然被打得节节后退。
对于曰军的进攻,翁照垣和张君嵩并非一点防备都没有。第6团第3营作为预备队,一直雪藏着不动,就是为了对付这种突发的恶劣局面。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3营投入战场后,竟然还是挡不住曰军的凶猛攻势!血战中,3营第9连的连长林玉甚至也战死了。
鲛岛具重这一击,够狠,而且后劲十足。
之前的每次进攻,曰军都没持续多长时间。但这次进攻,集中了兵力的曰军却攻击了两个多小时,还依然攻势不减,继续沿着虬江路推进。
此时,翁照垣已经很清楚的看出,鲛岛具重的目标,就是上海北站。然而翁照垣却焦急的发现,自己已经打光了手中的所有牌,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挽救这个危局了。
上海北站,就是老的上海火车站,之所以称为北站,是因为南市区当初还有个火车南站。北站是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孙中山从这里上车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宋教仁在这里遇刺身亡。
为了加强南面的攻势,中午11点半,鲛岛具重甚至命令北面的曰军第2大队放弃已经夺得的淞沪铁路以西阵地,返回铁路以东,一切为了南面的攻势。
预备队全部使用上去尚且不能扭转局势,翁照垣已经打光了手中的牌,他只剩下最后一丝希望,那就是他期望上海北站的守军能顶得住。
因为北站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枢纽,因此十九路军在整个防区内都是线面的防守,独独在北站这个点,布置了装甲列车和宪兵第1团第1连固守。
然而,翁照垣很快就要接近绝望了。这个宪兵连,居然未经恶战,就纷纷开始跑路了。原来,曰军飞机对北站的轰炸,把北站不少房子都点成了火炬。宪兵们经受不住烈焰炙烤,纷纷脱离阵地。
这一切,或许就会这么结束吧。这一刻,鲛岛具重觉得,胜利是如此接近。而翁照垣,则是焦急万分。
夺下上海北站这个最要紧的点,十九路军的防御体系就被彻底割裂,即使中国人还不屈服后退,那再往前推进一点距离,不需要很远,往前500米,就是湖州会馆,就是六团的团部。端了它,一了百了。
但是,命运女神,最后垂青的,是翁照垣,不是鲛岛具重。
就在曰军几乎触及上海北站,几乎将其收入囊中时,十九路军的援兵,一支连翁照垣自己都没想到的援兵,突然出现了。
关键时刻丢弃阵地败退下去的是宪兵,关键时刻增援上来的,还是宪兵。
败退下去的是原来驻守上海北站的宪兵第1团一个连,增援上来的,是宪兵第6团一个营。
这个宪兵营怎么会出现呢?
还记得155旅第6团准备移防撤退的事吗?战前,为了防止和曰军冲突,南京派出宪兵第6团准备接防闸北,结果阴差阳错,宪兵第6团先头部队第1营当晚只赶到真如车站,来不及接防。但是这个营宿营的真如车站离闸北却已经不远了。
不过,战斗打起来的时候,翁照垣还没想到宪兵营会出现。道理很简单,宪兵营属于宪兵司令部管辖,不是19路军的部队。再说,宪兵是维持军中风纪的,后方值勤的多,几乎不可能会派上第一线作战。
因此,翁照垣向蔡廷锴求援时,压根没想到来的会是宪兵。
其实,真要有援兵可派,蔡廷锴也不会用上宪兵。但战况的发展,也确实超出了19路军战前的预计。
按照战前的安排,驻守闸北的张君嵩的155旅第6团在遭到曰军进攻时,应能支撑三天,以利于援军的开进。但是没想到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半天,155旅就投入全部两个团,结果还是处境艰难,连连求援。
此时,19路军的主力还远在南京、镇江、苏州一带,集结输送都需要时间,能马上投入战斗的援军并不多。
而史明的部队由于人员都是分散在各地,为了不引起怀疑,多数部队都分散在江北,集结起来需要时间,到现在为止,仅仅集结到了两个营,此刻正在换穿十九路军军装和领装备。
阴差阳错,宿营在真如车站的宪兵第6团第1营成了距离战场最近的部队。不用它,还用谁呢?
只是,宪兵营的任务本来是来接防的,不是来参战的。19路军又如何指挥得动宪兵呢?
这话是没错,蒋光鼐蔡廷锴是不能直接向宪兵营下令,但是淞沪警备司令是戴戟,这可是十九路军的人。上海的宪兵、警察,他可是能指挥的。
于是,这支不属于19路军的宪兵营,在战斗开始后,作为援军紧急赶往战场。得到消息的史明,也紧急带着匆忙集结的两个营,在半小时后,冲向闸北北站。
宪兵营到的很是时候,就在曰军即将攻占北站时,他们赶到了。
赶到北站的宪兵营长李上桂,见战况紧急,立即把宪兵营分成两路。一股冒着大火冲进上海北站,正面抗击曰军进攻。另一路,爬上车站边上的高楼,居高临下俯射曰军。
李上桂清楚,单靠他的宪兵营是挡不住曰军的,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延缓曰军的进攻势头,等到真如的援军赶到。
你要说宪兵的战斗力怎么样,那恐怕还真不咋样。宪兵第6团原本就是南京海陆空军总指挥部宪警处的直属部队改编而来,长期在后方,当然比不上19路军的野战部队那样身经百战。而且,宪兵营只有长短枪和十几挺轻机枪,没有迫击炮,就是重机枪都没有一挺,不要说挡住曰军,就是和国内任意一支地方军阀部队对阵,宪兵营都讨不到半点便宜。
但是,关键时候在关键的地点,小小的砝码也能决定天平的倾向。更何况来的是一个营的宪兵。
此时的曰军,在虬江路上已经进攻了三个小时,如果从昨晚算起,多数曰军已经连续激战十二个小时以上。自开战以来,这也是曰军进攻后劲最足,进攻最猛烈的一次。不过,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曰军靠集中兵力,虽然一口气成功击破了第6团两个营的阻击,但攻击势头已经非常孱弱了。
曰军此时既要对付两侧还在和他们死缠烂打的六团一三两个伤亡惨重的营,又要组织力量进攻北站,以经力有不逮。
宪兵营的出现,使得原本唾手可得的胜利更是显得遥不可及。只不过,鲛岛具重很不甘心,下令陆战队继续强攻北站。
就在这时,曰军身后的淞沪铁路方向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这让鲛岛具重不由吃了一惊。从枪炮声判断,那里不仅有很多机枪在射击,迫击炮更有几十门之多。要知道,曰军海军陆战队可没有这么多迫击炮。
鲛岛具重这次集中了一千二百多人,这是他所能抽调出来的最大数量的兵力,其它部队除了警戒租界内的重要目标,剩下的部队都在北线和十九路军对峙,如果此时他被中国人的援军包围在这里,那可是凶多吉少……

第六百零九章 抗战淞沪抗战围歼鲛岛(一)

后方的枪声很快就停了下来,这是史明的两个营也赶到了闸北,刚才的枪炮声,第四路军的两个营在清除鲛岛具重留在铁路线上的曰军。
翁照垣兵力不足,他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竭力阻止鲛岛具重占领北站。可是,史明就不同了。
得知北站危急,史明心急如焚,向在真如总指挥部的蒋光鼎、蔡廷锴表示他可以马上率领刚刚编成的两个营驰援闸北。
焦急的蒋光鼎和蔡廷锴,正在指挥部里一面派出通信班,骑马去向已经在路上的78师师长区寿年传达命令,命令正从吴淞、昆山、嘉定一线赶往上海的一五五旅加速前进,一面不断催促驻沪宁铁路沿线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的沈光汉六十师火速赶往闸北,同时又连电催促军政部和行政院,放行驻防在南京的毛维寿六十一师。
区寿年和沈光汉部都好说,他们的驻地都不在南京,接到命令马上就出发了,可在南京的毛维寿六十一师就不行了,没有军政部的同意,寸步不敢离开南京。因为接防的中央军系统部队还没有到达南京。
最后,还是在南京人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的十九路军老大陈铭枢急眼了,冲到军政部拉着何应钦一起找到汪精卫,逼着何应钦和汪精卫下令放行六十一师。
上海一开打,南京就不安全了,因为曰军的军舰可以朔江而上直抵南京,首都南京没有有力部队警戒是绝对不行的。汪精卫也不敢做主,只好给蒋介石去电请示,最后还是蒋介石拍板,命令军政部长何应钦放行六十一师,在命令87、88师等接防南京的部队立即昼夜急进,尽快抵达南京。
可是远水不解近渴,七十八师一五五旅最快也要傍晚赶到闸北,而六十师、六十一师则要明天上午才能到。翁照垣和张君嵩这两员悍将已经几次催促援兵,说明战场形势必定极为严峻,否则翁照垣不会如此焦急。
北站一失,一五六旅在闸北的防线必然崩溃,十九路军就会被曰军赶出市区。虽然援兵一到还可以凭借优势兵力重新夺回市区,可十九路军丢不起那人啊!他们可是当年声名赫赫的铁军唯一的正宗传人。
不得已,只好把现在唯一能调动的宪兵营派往北站。可他们两人都知道,派宪兵营去北站,仅仅是尽人事而已,宪兵营助助拳还行,要他们硬顶曰军,能打上一个小时就烧高香了。
就在蒋光鼎和蔡廷锴焦急万分的时候,史明前来请命,这让两人高兴万分。虽然史明现在仅有两个营,可盛名之下无虚士,第四路军威名不下当年的铁军,有这两个营在,守住北站等待区寿年一五五旅赶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当下,两人马上同意了史明的请求。
得到两人的首肯,史明命令刚刚编成的两个营跑步赶赴闸北,他自己只率一个警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