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罂粟花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老太太。他们每到一处,就打开随身携带的标语和旗帜,摆好自行车,拉起了写着“耆老西藏禁毒行——沈阳自行车协会”的横幅,并每人手拿禁毒宣传品在发放,还认真地讲解着自己的禁毒经历和骑车到西藏去的想法。 
这群老年人从2002年开始了骑自行车走遍全国的宣传禁毒活动,他们南下华中、华南并骑车直到海南省。当然这些老年人也坦白地说,他们的一切行程还要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只要身体没事儿,就一定完成去西藏宣传禁毒的计划。经费是每人自费一万元左右。看着这些老年人坚定的目光,还有那平静的表情,以及不厌其烦地做着那些平凡而琐碎的事情,见过感动人的,没见过这么感动人的,我似乎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惠看到这个场景,哇的一声就哭了,我没敢出声,咬紧了牙。 





本文来源于:(十五)


禁毒万里行的活动结束之后,我索性搬到了苏的禁毒基地,住在原来林场的职工宿舍,一方面为了收集资料方便,另一方面为了接触更多的志愿者,亲眼目睹他们的工作点滴。原来的房子准备出租,为了避免晨有钥匙会突然来开门,我开始打听晨的去向,准备通知他。找他犹如大海里捞针,包括他过去的朋友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些人竟嘲笑我说:你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虽然不知道晨的消息,但是我却意外的知道了晨的一点儿情况,他离开我们杂志社去了戒毒中心出来之后,晨的妻子跟他离了婚,并且去了别的城市,孩子随了他妻子。说明,在晨还没有跟我失掉联系的那段时间,他已经是单身了。这种改变,他竟然也跟我只字未提。我突然意识到,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了。
说不定主任知道的内幕更多,他当初不告诉我,跟他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了,主任成了我的老朋友。
我和他约好,周日去他家看他,主任乐颠颠的同意了。
按照主任告诉我的地址,很容易就找到,开门的是他本人。
我环视着主任家漂亮的大房子,装修的相当豪华,而且收拾的非常干净,我问:“主任的理家之术还是很细致的。”
“都是她留下的习惯,她是个爱干净的人。”主任说着,表情里有一丝感伤。
“走了多久了?”
“四年了。”主任说着,将一杯茶放在我的面前,随即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看着这个满面红光、肚子微微有些隆起的男人,在他优裕的造型背后我看到了他深深的孤独。
“平时家务谁做?”
“我自己,也算解个闷吧!我没有别的嗜好,公休的时候有时爱钓钓鱼,其他的时间看看书,写写东西。那些年行政工作太劳神,写不下去,她走了以后有些寂寞了,就开始写东西了。”
“写什么?我们怎么不知道?”
“用的笔名,写的长篇小说,已经出了两本。”说着主任站起身,从书架里拿出两本装帧十分漂亮的书给我。名字叫逆光。在网上我见到过这个名字,书写的是历史题材的。
“送我这两本吧,回去看。”
主任郑重其事的给我签了名,签名的时候手有些抖,主任的头发很浓密,他签名的时候低着头,正好我观察了这些。
“要吃什么?我去做,一会儿就做好。”他看着表,已接近中午。
“出去吃多省事?我请客。”我说。
“还是在家里吃吧,你也很少吃正常的家庭饭菜,估计你是瞎对付,尝尝我的手艺吧!可怜的丫头。”
主任这会儿像我爹,我的父母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弟弟在国外定居了,平时基本不联系。主任今年也有59岁了,该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因此看着越来越慈祥了。
但是我来的目的还没有切入正题,我不想现在问,灌他几杯以后再说。
我在翻着主任闲书的空儿他喊我到厨房端菜,此前不让我插手。四个菜一个汤,做的颜色眼花缭乱的。一瓶花雕早已放在桌上,他说平时他就喝这个,很少喝白酒了。
吃饭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儿拘谨,不像跟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注意口型,毕竟还是有些陌生,尽管工作中跟这个老男人熟的不得了。
“说吧,有什么事儿?”两杯就之后,主任的脸有些潮红了,他直截了当。
“晨的事。”
“我猜也是。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就是那个女人的信我感觉怀疑,既然跟他好,怎么这么害他?所以觉得蹊跷。晨后来离婚的事情我开的证明,是协议离的,晨的妻子很理智,都不像你,疯疯癫癫的。”主任说着表情满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
我知道不会再多知道什么了,主任应该是诚恳的,我就老实的陪他喝酒是了,直到他喝得有些醉了,居然流露的仅仅是伤感,没有其他,我对他肃然起敬。
吃完饭我觉得他应该休息,毕竟年龄大了,我告辞的时候认真的说,我会常来。他也认真的点头。
整整三个月没有晨的消息了,加上分开的时间,已经八个月了,按照晨曾经说过的,我们一年之后会再在一起,我几乎已经不再抱幻想,他对我这样,确实让我伤心透了,为了晨,我可以爱他一辈子而不会结婚,就像他的外室,孤独中守候。可是,如今的结果是这样的,我痛苦于晨的无情,尽管他对我的关心是真实的,那只能说明他的良心的善,对于爱,什么都不能证明。至少他心里不再有我。当初的信誓旦旦,如今的烟消雨散,花心的男人,都是如此,哀伤中,心死。
也许我真的该有个家,嫁了算了,找一个爱我的男人,理解支持我,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填补寂寞呢?当然,找个人结婚并不容易,晨的一切成了参照,晨是浸透我骨髓的男人,爱情的标本。
找个男人,不过是女人的生活有个交代,我他妈的知道我的爱情之花已经折在晨的泥潭了再也拔不出根茎了,我没了爱的激情,犹如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童年,晨不会知道这个严重性,一个女人丢失了爱的激情,她将意味着一切都会衰老下去,女人是靠荷尔蒙才美丽的。
我恨晨,但失望的不是恨,而是对他整个人的怀疑,就像怀疑他的失踪原因,虽还不能肯定什么,但渐渐的相信了自己,对晨的蔑视在一天天增加,这增加的本身是将原来的晨异化成一个影子,越来越遥远的偶像,尽管这偶像足以使我失落爱情。
 
 
我很难说还会爱上什么人,包括生理上的需求也淡漠了,结婚只是一个象征,一次生存的理性结论,精神上跟独守空房没有区别。或许我还有报复晨的意思。虽然这样想着,但是没有目标,我试着将周围的一些男人成为我具象化的目标,有些厌恶。于是我更恨晨了。 
周末又快到了,我试着逼迫自己找主任去聊聊,试着暧昧的交流也许会有点儿意思,这些天跟苏他们像士兵一样的忙碌,调整是必要的,不然我会又该惆怅了,晨这个该死的东西。 
主任说,陪我去钓鱼吧,你有网友、博友我只有鱼友。 
都是些什么人?主任说看了你就知道了。我估计都是些假门假氏闲着没事的老家伙们。去就去吧,虽然并不情愿。 
开车的是个警官,主任叫他杨队,看来是个头头,没想到主任还有这样的朋友,其他都是文人,这社那社的编辑。倒也看着顺眼。 
一路上的话题不外乎是调侃上次的钓鱼旧闻,顺便还侃足球,都是我讨厌的话题,我一个人看着车窗外,很无聊的样子。 
到了地方,不过是一个农村荒置的大鱼坑,我以为是什么豪华的养鱼场,主任说,这里才看技术,不是哄人钓着玩儿的。 
几位都挺专业,至少在我看来动作标致,自备工具,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全都安静了下来,我不愿意直接参与残害生灵的活动只是观看,顺便带了本书,也只能看书了。找了个浓荫馥郁的地方,做悠哉状。 
书还真看进去了,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正看的入神,一个声音炸来:“有烟吗?我只要忘了带烟,算是死定了,这里就不可能找到烟了。” 
我抬起眼皮,是那个杨队,一脸黝黑的皮肤,眉毛像周恩来的式的。我从书包里拿出烟,扔给他,还有火机。 
“像是给我准备的,我也是这个牌子。”他迅速的点燃一支烟,贪婪的看着飘起的烟雾。 
我一般只抽中南海,我觉得他的话并不幽默,没有吱声。 
他没走,居然蹲在地上看我手里书的封面,这人毛病。我合上书,递给他,他没觉出我的讽刺,低声说,唉!有年头不看书了,除了禁毒的资料。 
啊!我警觉的看了他一眼,不会吧,跟我谈禁毒?还是满有共同语言的。我表情兴奋起来,我们就聊了天。 
聊天中我才知道,他是刑侦大队付队长,专门负责缉毒案子,难得有时间活动活动,他说的是钓鱼什么的。我心想,既然难得有时间,还不在家里陪陪老婆孩子,男人啊!就是自私。 





本文来源于:(十六)


第二天,杨队打来了电话,他自报家门之后我有点儿惊讶的说:“你好。”
“资料给你准备好了。”他说。
“什么资料?”
“嘿!你昨天跟我要的禁毒资料。”
“噢。”我倒忘了,忙说:“谢谢!谢谢!我抽时间去取。”
“别了,我抽时间给你送吧!”
“不会吧?人民警察都是这么助人为乐?”
“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你要当我的女朋友啊!”
“啊!忒腐败了吧?”
“怎么?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老孙昨天可是让我去相亲的。”他说的老孙是指主任。
“是相我?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私下里到底还有什么交易?”
“没有了,他就是看我一个人有些不忍。”
“你是怎么堕落成一个人的?”
“老婆去了国外,我坚决守卫祖国。离了。”
“嗯。革命立场不同。好吧,我答应你给我送资料,别的有待商榷,本姑娘一向比较矜持。”
“好吧,我看出来够矜持的,我尽快送去,先说到这儿。”
“再见。”
还有这等事,主人这破老头果真更像我爹了,但不应该不说一声就把我卖了。结果我在明处,敌人在暗处,不公平。
 
 
这杨队还算有意思,至于是否谈感情,我一时没有准备,相亲这办法,配牛似的。 
晨,我要毁了。 
杨队找我来的时候,我先是带他转了一圈禁毒基地,他惭愧的抱怨自己以前没有来过,苏不在,我只是让他匆匆的浏览一下,因为他是下班时间到的,转过以后再吃饭,回去就太晚了。 
林场的环境挺适合谈恋爱。这里漫山遍野堆绿耸翠,沟谷溪畔郁郁葱葱,裸岩极少,几无荒山。晚霞似锦,看日落残阳如血最后没。雨后初晴,水中蒸气冉冉,犹如美女披着一层面纱,有一层神秘而朦胧的感觉。 
我们在林场附近的一个路边餐厅里吃饭,好在他今天穿的便装,我们像两个游客一样的跟餐厅老板闲聊,老板说,自从这里变成禁毒基地,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老板是南方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在这里开餐厅。杨队职业病一样的借机盘问着,老板回答是诚恳的,他说,这里总有一些小毒贩子过路,这里治疗的瘾君子也常常偷偷的复吸,他好像挺明白。 
吃过晚饭之后我送杨队回去,路边分手的时候他郑重其事的对我说,这里也不是五毒区,我们会注意的。我敏感的看了他一眼,有些紧张。我闹了半天戒毒宣传,都是纸上谈兵。 
“有些情况,及时告诉我。”他关心的看了我一眼。我故作玩笑的说:“怎么?让我做线人?我不敢。” 
“不是,提醒你注意安全。” 
“明白了。干这行你害怕吗?” 
“害怕,随时会有危险,特别是要卧底跟毒枭周*旋的时候,脑袋是在裤腰带上,随时走人。” 
“天!你就是个英雄啊!” 
“讽刺我?这是正常工作,工资一点儿不比别人多。只是良心值钱。”他说着,整了整帽子,一顶白色的旅游帽,那动作像头上顶着国徽似的。看着这个一米八几的魁梧男人,我感到一种力量和威严,但想象不出他卧底做贩毒马仔时的举止是否也是这样,挺神秘的。这次见他,感觉他挺严肃的,与第一印象有些区别。我还知道,十五年前他毕业于警官大学,学校让他考研,他没有同意,而是极力争取进了公安,主动要求办缉毒案子,看来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本文来源于:(十七)


苏又准备一年一度的禁毒展览。这次展览居然选中了一个酒吧。当然他的意图很明显,酒吧和迪厅是一个高危场所,许多的毒品交易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打响禁毒的人民战争,是首先从宣传开始,苏认为,禁毒教育应该不是启蒙,与其说让不知道毒品是什么的孩子全都知道毒品,不如在毒品泛滥区抵制毒品,所以他才有了在酒吧办展览的创意。
图片的准备将大家忙得胡说八道,多亏了杨队帮忙,派了他们一个小警察配合,提供了材料,考虑到特殊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