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落满庭芳-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晟收军后,那名副将满腹狐疑悄悄问他,“今日敌军阵营中那个家伙是大帅的什么人啊?”

光晟叹了口气道:“他是我昔日上司辛云京的儿子。”

那名副将理解地点了点头,接着探头看了看帐外,确定无人后,他上前两步,小声问道:“朱泚败亡已成定局了,大帅可有什么打算?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都得被他拉着去阴间报到。”

光晟沉吟不语,那名副将附耳道:“既然李晟军中有大帅的熟人,大帅何不通过这人归顺李晟?”

光晟抬头盯着那名副将不作声,那位副将有点不安起来,挺尴尬地说:“大帅如果觉得不妥,就当我什么也没说。总而言之,不管大帅作出什么决定,就算要在下赴汤蹈火,在下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光晟叹气道:“你的提议是对的。只是,皇上待我也不薄,在这个时候对不起他,光晟心中难安。”

那位副将听他竟有跟着朱泚上刀山下油锅的意思,他皱起眉头,想再劝什么,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跺跺脚长吁短叹着告退了。

光晟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巡视,军心不是很稳,如果在平时,军士们早该进入黑甜乡了,此刻,他发现还有许多人没睡觉黑灯瞎火的在那里窃窃私语,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就像吹过松林的风。

光晟骑着马走出军营,在夜风中信马由缰慢慢走着,不知不觉就接近东渭桥了,李晟的军营就在前面,光晟正准备回头,前面已来了一队四十多人的巡罗兵,光晟停马取了弓箭在手,跟那队巡罗兵对峙了一阵,对方没有什么动静,光晟拨转马头,他几乎是在同时转了个身倒骑着马打算回营,忽然那队巡罗兵中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大声问道:“是张叔叔吗?”

光晟听着那个声音似曾相识,不用问也是辛家琪了。光晟应了一声“正是”,对面一骑马缓缓越众而出,正是辛云京的儿子辛家琪。光晟看着这个年青人挺拔的身影,由衷道:“家琪,你父亲九泉之下也一定以你为傲。”

辛家琪走近光晟,诚恳地说:“张叔叔,朱泚已经穷途末路了,你不要再给他卖命了吧!如果你愿意归顺朝廷,我拚了命也要想方设法让李令公接纳于你。”

李令公就是辛家琪的上司李晟了。短短几个月,李晟已经由一位神策军将军升级成了宰相,如果没有这场变故,只怕他奋斗一辈子也只能做个禁军统领吧?光晟感慨万千,辛家琪见他半天不说话,关心地问:“张叔叔,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没什么,”光晟叹了口气说:“家琪,我要回营去了,你自己多多保重。”

“等等,”辛家琪拍马追了两步,他一字一顿语重心长对光晟道:“张叔叔,以后每天晚上人定时分家琪都会来此等候,张叔叔如果改变主意了,请在这个时间段来东渭桥找我吧。”

这个年轻人倒是挺热心的。光晟默默拱手一礼就催马回营了。

光晟回到营中,依然无法入眠,作为一个久经沧海的老军人,年轻人都能看出来的局势变化,他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可能的下场,只是他是性情中人,自从背叛大唐皇帝做了朱泚的臣子后,他的良心一直都很不安,现在如果再趁着朱泚势穷落井下石以求自己的功名富贵,他真的做不来。已经一大把年纪了,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是不能不为家人着想。这才是他进退两难烦恼郁结所在。他该如何做,才能既对得起良心又不致拖累家人呢?光晟辗转反侧,不知不觉帐中渐渐被晨晖照亮,新的一天又来临了。

光晟望着帐顶,脑中忽然响起了安史之乱时王思礼在梦中对他说的话:“光晟,你我兄弟一场,也是缘份。我就要走了,现在天下不宁,时局动荡。你是性情中人,容易冲动,乱世之中,行事更要谨慎小心、仔细掂量,千万不能行差踏错啊。”

光晟苦笑一声,头晕晕沉沉的,想着当年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平定叛乱的光景,他心中隐隐绞痛不已,谁能想到时隔二十多年,天下还是这么动荡不安呢。王思礼就是做梦也不敢相信他这个义弟有一天也会成为反贼吧?他喃喃自语道:“大哥,你告诉我,我究竟该怎么做啊?”

  
 第五十六章 时势造英雄 '本章字数:3045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5 13:08:50。0'
朱泚垂死挣扎,命令韩旻、宋归朝领着二万人去攻夺武功,结果被浑焱路虬埽郎艘煌蚨嗳耍珪F逃回长安,宋归朝单人匹马逃到河中去投奔李怀光。

当初朱泚引诱李怀光背主叛君,害得怀光里外不是人,怀光正恨得要命,宋归朝作为朱泚的臣子,居然跑去投奔一个恨不得把朱泚剥皮抽筋的人,那不是往火上去浇油吗?怀光甚至都没给宋归朝开口求饶的机会,直接把他抓了起来派人用囚车押着送给浑>艘灰郏鞗佋笊耍负踔挥械人赖姆萘恕

五月,朱泚孤注一掷,派仇敬忠去攻夺蓝田,又被唐将尚可孤打败。李晟率领骆元光、尚可孤等军乘胜东进,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深夜,光晟正迷迷糊糊间,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他睁开眼,一个亲卫走进帐来,光晟坐起来问道:“什么事?”

那个亲卫显然没料到光晟还没睡觉,被光晟这么一问,他反倒吃了一惊,赶紧屈膝一礼道:“禀报大帅,皇上派使者来了,他要面见大帅。”

朱泚深更半夜派使者前来,一定是有什么大事了,光晟警惕起来,伸手摘下挂在帐上的宝雕弓,又取了几支箭藏在身上,才淡淡道:“那就请他进来吧。”他边说边摸起火石打火点灯。

朱泚派来的使者居然是他的侄子朱遂,有些读者可能会以为朱遂就是朱滔的儿子,别误会,朱遂的父亲是朱泚的哥哥而不是那个连兄长都要算计的没有半点亲情的朱滔。

朱遂看到光晟拿着弓接见他,在这微妙时刻,没有谁能信得过谁,受到这样的待遇,朱遂虽然并不感到意外,他还是难免吃惊害怕。朱遂努力镇定心神,佯装平静地说:“皇上请张大人即刻回京有要事相商,皇上说了,如果张大人不敢信任皇上,那就不必回了。”

光晟迟疑了一下,才道:“既是急事,光晟这就跟殿下回去。”

朱遂松了一口气,满脸堆笑道:“皇上果然没有看错人。”

光晟叫亲卫将他的心腹副将唤醒,把军中事务交待给他后,自己连夜跟朱遂回到长安城内。

大明宫延英殿里灯火通明,朱泚端坐殿上,身边还有几位重要文武大臣,看这形势,确实不像有什么阴谋手段的。光晟跟着朱遂进殿,悄悄扫了一眼,悬着的心放了下去。朱泚迎了上来,光晟正要下跪行礼,朱泚已双手拉住他,“张爱卿免礼。”

朱遂引着光晟入座,朱泚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目前的形势,大家都心知肚明,朕就不多说了。大唐气数未尽,长安城不是久留之地。当今之计,我们只有设法冲出重围,再找一个根据地落脚,以便他日徐图东山再起。否则的话……”朱泚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扫视众人。所有人都明白,否则就是全军覆没尸骨无存,虽然他们在长安城里目前还有将近两万人马。

姚令言迟疑半晌,才大着胆子道:“自古成王败寇,陛下已经失败,天下藩镇虽多,但是敢奉迎陛下的,只怕已是不多。依臣之见,目前唯一可去之处,只有泾原节度府。”

姚令言的话虽然不中听,倒句句是大实话。朱泚把大唐皇帝李适逼得那么狼狈,已经不可能再向他投降,那就只有逃往边塞找一个藩镇落脚这一条生路。天下虽然有许多节度使明里暗里在跟中央抗衡,但还没有几个敢明目张胆挑起造反大旗的,除了淮西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李希烈。泾州距长安不算很远,又是西北要塞,目前的泾原节度使田希鉴还是朱泚加封的,以前朱泚曾担任过多年的泾原节度使,在那里本来就有根基。逃到泾州去,倒真是目前最佳的出路。

姚令言提出“巡幸”泾州后,朱泚没有立即接腔,其他人也不敢搭话,大殿内陷入一片沉寂,姚令言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莫非是自己的话触到了皇上的痛处?他正懊悔不已,朱泚慢慢发话了,“去泾州倒是可行之策。”姚令言终于松了口气,举起衣袖擦掉额上的冷汗。

原来朱泚半夜召光晟前来开会,就是因为他手上掌握着五千精兵,又守在长安城外,逃跑之际,当然也要他拚命保护“御驾”杀出重围了。

决定好了巡幸泾州之后,众人就开始商量如何突围而出。光晟始终一言未发。他该怎么办呢?护着朱泚一起逃跑吗?如果西逃,庭芳和保家还有可能再见吗?如果放弃保家,庭芳今后还会有幸福吗?光晟脑子里乱糟糟的。就算他留下来,庭芳跟保家就有可能吗?他心里没底了。

天快亮的时候,这个会议总算结束了,至于方案么,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可行的。众人筋疲力尽告退,光晟也下意识地跟着起身准备出殿。

朱泚慢慢站了起来,忽然发话道:“张爱卿慢走,”已经一只脚出了门的光晟疑惑地回过头来,朱泚微笑问他,“爱卿可有什么高见?”

光晟吃了一惊,终于回过神来,嗫嚅道:“臣——愚昧。”

“爱卿刚刚一直在走神,”朱泚拍拍他的肩膀,“朕倒想听听爱卿个人的意见,爱卿不至于不知道都讨论了些什么吧?”

“这个……”光晟使劲晃了晃脑袋,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到一边,沉思了一下,认真地说:“臣以为,如果硬杀出长安,军队伤亡惨重,老百姓也难免遭受池鱼之殃,而且结局还未可知……”

朱泚点了点头,“那么爱卿是不是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依臣之见,李晟、骆元光、尚可孤等人虽然已兵临城下,浑⒑喂宓木右舱诮疲钦庑┤说氖滓康氖鞘崭闯ぐ玻惫怅捎淘チ艘幌虏诺溃骸八遣⒉煌耆且苣帽菹隆

“如果有机会,这些人能有哪一个不想生擒朕呢。”朱泚苦笑道:“你不必有什么顾忌,朕能听得进真话。”

朱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光晟自然也不再担心触了霉头引得朱泚大发雷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目前对我们有利的是,长安城外敌人的军队有好几支,虽然李晟才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其余将领都得受他节制,但事实上还是:谁先攻进长安,谁的功劳最大。毫无疑问的,每位将领都想第一个率领军队杀进长安来。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立功心切的弱点。”

朱泚赞赏地点头,问道:“怎么利用?”

“长安城外的敌军中,骆元光的实力半点也不比李晟的弱,而且他在这一次变故中打败皇上的骁将何望之夺下华州并扼守潼关,害得陛下的军队无法东进,可以说他已经立下的功劳也并不比身为副元帅的李晟小。所以,他应该是李晟最忌讳的一个盟友。”光晟停了一下,又道:“目前我们虽然已经没有可能翻身了,但是困兽犹斗,逼得太急了,难免鱼死网破。这些敌将们一方面想立功,另一方面当然还想活着享受胜利果实。既然是这样,那就直接挑选其中一位将领谈判:我们可以把长安让给他,让他不必硬拚兵不血刃甚至都不会毁损任何东西就能收复长安,只要他愿意放陛下出城。”

“爱卿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朱泚终于兴奋起来,“朕看很可行,爱卿觉得挑哪一位敌将谈判效果最好?”

光晟立即答道:“臣觉得驻军东渭桥的李晟倒是最佳人选。毕竟他的权力最大,应该也是他最担心被其他人抢了功劳。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骆元光对李晟的忌惮之心,绝对没有李晟对骆元光的忌惮之心重。”

“好,那派谁去谈判最好?”朱泚终于一扫之前的愁闷,语气不知不觉变得轻松起来。

光晟郑重地说:“陛下如果信得过臣,臣愿意出面跟李晟谈判。臣有两位故人李太清、辛家琪都在李晟军中任职,通过他们取得李晟的信任,应该不难。”

朱泚似乎犹豫了一下,大概他还是有点担心自己会被光晟卖了,不过他也只犹豫了一刹那就不露声色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爱卿,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说完他又叹了口气,“唉,即使出了长安跑到泾州,也还是难免李适派军追杀围剿。”

光晟安慰道:“出城以后,大唐天子还会下令追杀围剿,确实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民穷财尽,老百姓经不起折腾,大唐天子想削掉河北几个藩镇,前前后后讨伐了这么多年,结果这些藩镇越斗越勇,终于导致天下大乱,大唐天子不得不下罪己诏自我批评并且承认他们的地位。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陛下只要能保住手中的兵马,今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