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素材,然后触景生情,稍微抒发一些便是佳作。驾轻就熟,意思是驾轻车就熟路,用最简便的工具做最熟悉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就,比如我不善歌赋,我便不做歌赋,我不善四言体,便不做四言古体,我创七言绝句,我创长短句,因为这些都是我擅长的熟悉的。”吕布硬着头皮解释道。
  “甚好,难怪你能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原来都是你厚积薄发驾轻就熟的结果!今日与奉先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蔡邕欣喜道,他对吕布更加欣赏了。
  “伯喈兄,你跟奉先若是探讨如何作诗作词,还是改天再好好聊,”卢植笑道:“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听到奉先的新词了。”
  吕布指着邺城城外,太行山下,漳水河边那一大片红色的枫树林,又指了指滔滔东去的漳水河,见大家跟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便吟诵起那首著名的《沁园春》:“独立寒秋,漳水东去,邺都城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河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吟诵完《沁园春邺城》以后,吕布趁众人沉醉在这首词带给他们的震动时,吕布大声说道:“诸位大臣,还记得你们年轻求学时的理想吗?”
  卢植、蔡邕、杨彪等大臣都不禁惭愧地低下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不畏权贵,屡屡表指责朝中奸党大臣的行径,正如这首词里面所提到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时的他们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虽千万人吾往矣”,满想主义,对现实极其不满,一心一意想改造这个世界,却不料这个世界越来越糟,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高,跟现实越来越妥协,自己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远。
  卢植欣慰地看着吕布,他还年轻,还有改造这个世界的理想、勇气和锐气,不像他们这些老官僚,暮气横生,渐渐地屈从家族的利益或跟其他世家妥协,忘却了整个大汉子民的利益所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感叹完自己暮气横生浑然忘却少年时期的理想,卢植等人才恍然想起听到这首词的最大惊诧之处:“奉先,不知此句是什么意思?”这句词很容易让人怀疑吕布怀有巨大野心。
  “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诸公,且看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种种消长兴衰,此起彼伏。”吕布摆出一副哲理思考的模样:“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人主宰这世事浮沉?”
  “这个嘛,谁能知道。”卢植等人语塞。
  过了许久,田丰才悠悠答道:“您之前曾对我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在主宰这一切沉浮,但我们可以史为鉴,尽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让兴旺久一点儿,让衰败来得迟一点儿。”
  一千多年后的牛人用尽一生都答不对的问题,吕布也不奢望面前这些人能够答对。
  吕布他自己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能够把这个民族带出那个古怪的兴衰此起彼伏的怪圈,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他不知道。
  j
  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
  第206章得民心得天下
  一直努力,一天一万二,非常给力了,但订阅只占收藏的三十分之一,推荐票刚破一万一千,跟收藏人数持平,老常看一次成绩难受一次,希望大家能尽力支持一下老常!支持的方法参见公众版的《支持你喜欢的作品的省钱秘笈》
  吕布想到,每逢改朝换代,中华大地总会有数十年的腥风血雨,每每以数千万汉人的死亡为代价,换来新王朝的诞生,新王朝开始了几十年,才慢慢从改朝换代的战乱中恢复过来,经过几十年的繁荣期,就又开始了几十年的衰败期,随之而起的便是几十年的战乱频频,又是一轮新的重演,从汉、隋、唐、宋、明皆是如此,不要提蒙元满清,那个时候的汉人严格意义只是亡国奴。魂魂混混无弹窗广告下载
  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这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的四百年。在这四百年间,汉人的疆域四分五裂,被胡人霸占了一半以的疆域,无数汉人百姓沦为牛羊一般被胡人屠宰。
  跟其他改朝换代的战乱相比,这四百年战乱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刘汉皇室的无能,更在于世家阶层的腐朽,当统治这个国家的层只靠投胎投得好,就可以不用干活出力不用卖命打拼,便可以尽享荣华富贵,这个国家的前途可想而知。
  后世那些越来越嚣张跋扈越来越舒服自在的后清汰渍裆和灌二帯,不就是现在的世家子弟翻版吗?
  他在后清只是一个屁民,只能看着那些汰渍裆和灌二帯们骑在草根屁民的头作威作福,来到这个时代,他能忍心看那四百年乱世重演吗?他能忍心看同胞们被那些胡人像宰牛羊一样宰杀吗?
  跟世家子弟们斗争,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汉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不能退缩,不能松懈,虽然暂时还需要利用袁绍等人去打董卓,利用那些世家子弟为自己卖命干掉其他的反对派,但他铲除消灭世家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五十年不动摇,一百年不动摇。
  也许,等到所有大汉子民都有知识了,都有思想了,不再那么奴顺了,能够从思考个人的利益问题,进而思考整个民族的前途问题,有能力参与到民主制度的讨论中,这个怪圈才能被打破,汉民族才不必老是改朝换代地空内耗,不必反复流血反复伤筋动骨,也不必牛逼了几千年到了最后沦落到被那些自己一向鄙视的蛮夷鬼佬给欺压着死死的地步。。
  吕布陷入了沉思,忽然一个白皙嫩滑的小手在他眼前挥舞:“师兄,醒醒!”
  吕布这才从思想者的状态里惊醒,发现在座的数十名朝廷大臣都在一脸钦佩地看着自己。
  卢植笑问道:“奉先,你想出来了吗?到底是什么在主宰浮沉?”
  “稍微有了一点点儿头绪,”吕布苦涩一笑道:“但我的见解可能冒天下大不韪了,唯恐在座诸公听得不入耳。”
  吕布这么一说,反倒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异口同声地说道:“奉先,你就,你不说出口,怎么会知道你的话不入我们的耳呢?”
  “那我就说了,”吕布还是有点迟疑道:“你们要保证不把我今天的话到处散播啊?!”
  “奉先,你就别吊我们的胃口了,”卢植高声说道:“诸位,老夫今日把话放在这里,奉先今日所言,若是有谁敢泄露出去,邺城朝廷不会再有他的位置!”
  卢植贵为太傅,内阁首辅,德高望重,他的话在某种程度比圣旨还有威力,在场的人都凛然受命。
  吕布这才放下心,沉声说道:“主宰浮沉的不是你,不是我,不是在座的任何人!”
  “那究竟是谁?!”大家还以为他要展示他的野心,谁知道他把自己都否定了,松了一口气以后,心又揪了起来,赶紧追问道。
  “是他们,是占据大汉子民百分之九十的他们!”吕布指了指楼阁下面正在清扫的奴仆。
  “啊?!”众人尽皆吃惊道:“奉先,你说的是什么胡话,他们不过是一些奴仆、佃户、自耕农而已,有什么能力掀起大风大浪?!”
  “不要小看这些象草根一样的平民贱民们,他们一个个虽然不通文墨也没有兵器,看起来软弱可欺,”吕布说到这里,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猛然走到高阁的中间,高声说道:“可他们联合起来的力量,浩荡如江河,有谁能阻挡!
  强横如暴秦,不也被陈胜吴广掀起来的造反狂潮给掀翻了社稷吗?
  伟大如高祖,不也是尾随着陈胜吴广才打下了大汉江山?!
  强大如新莽,不也被赤眉等农民义军给打得落花流水吗?!
  伟大如光武,不也是尾随着赤眉才中兴了大汉?!
  便是那张角逆贼的黄巾起义,我们何曾彻底破灭过,黑山张燕、白波郭太、青州管亥、汉中张鲁不都在四处肆无忌惮地活跃着吗?”
  吕布见自己一席话让在座的大臣们陷入沉思,便继续把自己烧起来的火升腾的更旺一些:“自古以来,得民心得天下!
  大禹得民心,才能把基业传给儿子夏启,建立夏朝。
  商汤得民心,伐暴虐夏桀,遂立商朝。
  周文周武得我祖吕尚辅佐,又得民心,以仁义伐无道之商纣,遂建立大周八百年基业。
  秦国对其他六国子民虽然暴虐,但商鞅变法顺应了秦民之心,耕战得法,才吞并六国,实现大一统。
  我大汉高祖在咸阳约法三章,取信于民众,关中根据才能稳固,才以此打败残暴不仁的西楚霸王项羽。
  还有更多的例子,就不用再举了!”
  卢植抚掌大笑:“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奉先此言深得我意。”
  司徒杨彪却冷冷地说道:“奉先的意思是,我大汉朝廷现在不得民心了,所以张角才会起了暴乱?”
  不待吕布发话,太师蔡邕冷冷地回道:“杨司徒你以为我们的朝廷很得民心吗?我被先帝数次流放,游历了大半个国土,那些黎民百姓对先帝重用十常侍卖官鬻爵祸国殃民无不怨声载道,当然朝廷不得民心的不只是十常侍一桩事而已!”
  “还有什么事?请蔡太师明言!”杨彪觉得吕布和蔡邕的话都很刺耳,隐隐都有影射某些东西。
  “还有什么?!杨司徒心知肚明,还须老夫明言吗?”蔡邕怒气冲冲道。
  “两位都是朝廷重臣,何须如此针锋相对!”卢植赶紧打圆场:“还是我来说。
  本朝自从开国之时倚重地方豪强,所以纵容地方豪强做大,渐渐成了世家大族。
  某些世家大族,老夫说的是某些世家大族,他们拒不向朝廷交税,反而强取豪夺地方平民的田地商铺。
  朝廷又正遇到西羌、鲜卑频频寇边,向世家大族那里征不到税,只好向平民百姓征税,所以贫民的负担日益加重,既受世家大族的盘剥,又受朝廷的横征暴敛,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还则罢了,实在难以忍受的便加入张角逆贼的太平道揭竿造反。”
  吕布点头称是:“太傅所言极是。”
  吕布越来越佩服卢植这个老头,卢植是幽州一个极其强大的世家范阳卢氏的家主,出身于世家大族,还能说出世家大族对江山社稷的不利之处,如此大公无私,整个大汉朝廷恐怕只有卢子干一人而已。
  卢植求学于大儒马融,与同学郑玄并称海内大儒,与蔡邕共修儒家经典,并著有《尚章句》、《三礼解诂》,若非小黄门左丰因索贿不成,卢植就能大破张角,成就盖世大功,整个东汉末年,诸多英雄豪杰,若提到立德立功立言的盖世伟人,非卢植莫属。
  卢植这么一说,有些出身于世家的大臣也无话可说。
  吕布暂时还要利用这些世家大臣来对付董卓和其他敌对的世家,不愿开罪他们,便笑道:“说是自古得民心得天下,似乎这民心很难得,其实不然,这民心最容易得到!”
  杨彪等世家大臣拱手道:“奉先公,我等愿闻其详。”
  “与周边撮尔小国的国民相比,我们的大汉子民最是温顺,甚至可以说是奴顺,他们最容易满足,只要让他们有口饱饭,他们就绝对不会造反。”吕布说着指了指西边:“在遥远的西方,有个小国叫做高卢,也叫做法兰西,这个国家的百姓最是懒惰,又很刁钻,只要他们的国王或领主让他们稍微不满,他们就全体罢工不做事,逼得国王领主向他们屈服,你们可以想象,若是我们的大汉子民像高卢国的刁民们一样,你们还能如此饱食终日坐而论道吗?”
  说到这里,吕布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简而言之,想要得到民心,就要让他们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关键是让他们要有饭吃,可是他们如此简单的要求却不能得到满足,一旦遇到饥荒,朝廷补给不及时,地方世家一毛不拔,贫民们只能沦为流民,饿死路边。在座的各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路边的死尸和白骨,有没有扪心自问一下,有没有做到亚圣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
  j
  第207章 基本国策
  。第207章 基本国策
  杨彪想起弘农杨家、汝南袁家以及其他世家大族的平时行径,不禁汗颜,羞愧地低下头。
  吕布看了一眼卫尉郑泰,赞扬道:“并非所有世家都是一毛不拔的吝啬之辈,像荥阳郑家家富於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因郑家多施粥与贫民,因郑家而得以幸存之流民足有上万。在这里,我替天下难民向公业鞠躬致谢。”
  说着,吕布就走到郑泰面前躬身施礼,虽然郑泰一直在跟洛阳那边勾勾搭搭,吕布暂时找不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