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灵动的眼睛骨溜溜一转,计上心头:“我们要到处搜买的是所有药店都没有的,比如存放了一百年的牛黄,存放了二十年的童子尿,存放了四十年的蛤蟆皮。”
  众人恍然大悟:“就是找些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嘛。”
  刚开始的三天时间里,一行人都是在邺城附近的县乡转悠,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繁华,吕布颁布的各项政策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跟内阁六部的报告非常吻合。
  吕布开始有点怀疑白莲圣女王鲁莲所说的话是危言耸听,便有些想要打道回府。
  郡吏出身的李严和县吏出身的邓芝一起劝阻道:“主公,邺城乃天子脚下。有您与御史大夫田大人在,周边县乡各级官僚又岂敢胡乱行事,但那些远离邺城的郡县远离监督。便如主公您曾说过的,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以我们对地方官吏的了解。只要上面监督不到,上有政策,下面必有对策,一旦有对策,便多是坑民害民之举,望主公明察。”
  吕布听从李严、邓芝的建议,继续往东行进,准备在冀州边境诸县转一个大圈。看看这些远离邺城的郡县到底是如何应对自己颁布下来的政策。
  一日后,吕布一行人到达了魏郡的元城县一个叫做沙亭的地方。
  赶了一天的的路,人困马乏,恰逢路边有一处驿站,牵招就要策马过去,进去住宿。
  比牵招年长两岁的田豫还没被漫天大雪给冻昏脑袋,赶紧策马上前。拉住牵招的缰绳:“你怎的如此糊涂,我们现在是商人,不是官吏,哪有资格进驿站住宿。”
  这驿站是汉代首创的,不仅有传递公文和军情的功用。还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的职能。
  牵招这才醒悟过来,拍拍自己的脑袋,自嘲道:“看我这榆木脑袋,怎得如此糊涂。”
  吕布笑眯眯地说道:“你这不是糊涂,是缺乏应变经验,以后要多锻炼一下。”
  郭嘉跟王越练剑三年,现在练得眼明手快,他放眼远望,透过漫天风雪,看到驿站那边一里外貌似还有一个闪烁着灯光的建筑,一面破旧的旗帜在暴风雪中翻滚,上面隐约写着一个客字。
  郭嘉笑道:“主公,那里想必是一家客栈,现在天色已晚,道路更加难辨,我们不妨在那里住上一晚,等明日风雪稍停,我们再启程吧。”
  吕布点点头,重申道:“等进了客栈以后,不要再叫我主公,要叫我掌柜!”众人都点头称是。
  走得近了,果然是一个客栈,却已经十分破旧,房间陈设看样子有十几年没换了,屋顶还漏着一个大洞,风雪呼呼地往里面灌,客栈掌柜是一个老头,佝偻着身子,须发已经花白,身上穿着全是补丁衣服,甚是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失望地盯着风雪笼罩着的四野,暗暗叹息道:“这一夜又没有客人。”
  掌柜的儿媳妇牵着两个孩子又抱着一个孩子,屹立在柜台边,抬头望着那破了一个大洞的屋顶:“这雪太大了,又烂了一个这么大的洞,客人都不会住我们这里的。咦,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陈到抢前一步,走入客栈,扫视了客栈里的各个角落,然后抬头看了一下屋顶上那个好大的破洞,回头低声对吕布说道:“掌柜,这客栈里面没有什么危险,只是屋顶破了一个大洞。”
  吕布往大路前方看去,风雪弥漫,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又凝视着客栈里面破旧的装设,不禁皱起眉头问那客栈掌柜:“掌柜,请问前方可还有客栈?”
  那客栈掌柜憨厚一笑道:“不瞒客官,这方圆十里,除了那个驿站,就是我们这间客栈。您要嫌弃我们这间客栈太简陋的话,不妨返回元城县,县城里的客栈比我们这里就好太多了。”
  吕布迟疑了一下,这里距离元城县二十余里,若是没有一尺多深的积雪,两刻钟就可赶回,可现在夜幕降临,风雪更加肆虐,要想回到元城县至少要二个多时辰,而且非常有可能迷路。
  吕布最后决定还是在这里住下来。
  那客栈掌柜却犹豫地指着屋顶上的破洞:“客官,你看这顶上的破洞,在马棚里也有一个,都怪这风雪太大,老朽年迈,我这儿媳妇又是妇道人家,我们修补不好,却也为难你们了。”
  吕布摆摆手,笑道:“老丈,这有何难,我这二十多个伙计都有把子力气,只要你们有茅草,我们就能给你们修补好。”
  原来吕布入得客栈,看得清楚,这个客栈居然只是茅草房不是瓦房,难怪禁不住这样的暴风雪。
  陈到领着二十个白耳兵,帮着客栈掌柜把客栈客厅和马棚上的破洞修缮完毕,客栈掌柜连连称谢,还想免去吕布一行人的房钱,却被吕布谢绝:“老丈,我们那是举手之劳,而您这是小本生意,房钱还是要付。”
  吕布一行人便在这里住了下来,整个客栈里面只有六个房间,大家挤一挤便可凑合一夜。
  客栈掌柜帮着他儿媳妇照顾孙子孙女,他儿媳妇给吕布一行人做饭去了。
  吕布不忘自己此番出外的目的,亲昵地抱过一个小孩,笑问客栈掌柜:“孩子的爹爹去哪里了?”
  客栈掌柜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低头长叹一声道:“我那儿子二十七八岁年纪,算是有把子力气,按照骠骑大将军吕布的那个全民皆兵的国策,他被编入乡兵,因为训练积极,又被编入县兵,却在前不久公孙瓒打过来的时候,元城被攻破,我儿子被白马义从射死了。”
  “不是有抚恤金吗?”吕布唏嘘了一阵子,接着问道:“按照大将军吕布颁布下来的制度,你儿子的阵亡抚恤金至少也有二十万钱吧,有了这么多钱,你们的日子应该不会这么穷苦吧。”
  那老掌柜猛地摇摇头:“说是有二十万,可到最后落到我们手里的连两万都没有,亭长说乡里扣了,乡里的乡丞说县里扣了,县里的县丞说骠骑大将军吕布那里根本就没发那么多钱。”
  “根本没发那么多钱?”吕布剑眉倒竖:“这怎么可能?!明明。。。。。。。”
  郭嘉见吕布怒发冲冠,眼看一个难得的了解下层民情的机会就错过了,赶紧打断吕布的话:“老丈,吕大将军自己是军旅出身,他对奋勇杀敌的将士可是从来都不吝啬的,这里面莫非有什么误会,哎,对了,那个县丞为什么说吕大将军根本就没发那么多钱?”
  那个掌柜低着头,没有注意到吕布脸色的剧变,听郭嘉问起,不假思索地答道:“那县丞说,那个吕大将军说一套做一套,布告公文写得好听,就是为了蒙骗你们这些苦哈哈为他卖命的,可到了你们有困难的时候,他又缩了起来,哼,吕布不过是一个食言而肥的小人罢了!”
  吕布勃然大怒道:“元城县县丞!!我要。。。。。。”
  不待吕布把那个杀字说出口,郭嘉再次截断吕布的话:“老丈,那县丞的话您信吗?”
  那老掌柜猛地抬头,恨恨地说道:“我怎么不信!
  他颁布了激励生育政策,我们相信了他的话,我儿媳妇便生了第三个孩子,按照这个政策,每个月应该能拿到三斗米粮的补助,实际上呢,我们去到县里拿补助,结果县里告诉我们,吕布那里根本就没有发下来那么多补助,补助很少,只能先尽着官宦家庭的孩子!
  说起来可笑不可笑,我们这样的贫寒家庭多生的孩子拿不到一点补助,反倒是那些官宦及其亲戚家庭多生孩子可以得到补助,有时候那些官宦人家干脆抱着穷人家的孩子冒充自己的孩子去拿补助。
  我们信他,兴冲冲地多生了孩子,结果到头来没有领到一丁点补助,现在客栈生意又不好,看来这第三个孩子是养不活的。”
  那个掌柜的儿媳妇站在一旁一边抹泪,一边劝阻公公:“您别说了,他们都是商人,又能帮上什么忙,再说祸从口出,那吕布手底下养了好多探子,分布在冀州各地,要是被他的探子知道了,我们全家的性命就不保了!”。。
  ♂♂
  第618章 微服私访三
  第619章 廉政风暴一
  第620章 廉政风暴二
  吕布虽然心底深处是把刘辩当成傀儡,可当着众大臣的面,他竭尽全力维护刘辩的天子尊严,因为他吕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有威仪有尊严,那他吕布从天子那里领来的诏令才有人尊重,所以吕布第一个山呼万岁,支持刘辩的新法案。
  因为满宠的中情司是秘密侦查机构,御史大夫田丰执掌的御史台是明面上的监察机构,所以在这次吏治大清洗里御史台大抖威风。
  御史台很快就算出那些世家应该被清除,那些世家该被留存,结果冀州、并州、青州、朔州、幽州、司州、凉州、豫州这七个州里面有一半以上的世家都要被清除掉。
  太师蔡邕、司徒郑玄、尚书令黄琬等清廉世家大臣连忙上奏,请天子莫要株连如此之广。
  天子刘辩见朝中所有清廉世家大臣都起来反对,便目视吕布,着他拿个主意。
  吕布见那些清廉的世家大臣都起了兔死狐悲之心,知道自己现在麾下完全能撑得起场面的治政人才还非常缺乏,那些从中央大学堂毕业的吕布门生至少还要十年才能成长为一方大员,自己在未来十年内还要倚重这些清廉的世家大臣,便决定还是宽恕那些未曾贪腐的世家子弟,但也不能太过便宜那些世家。
  吕布跟田丰、沮授等在场谋士商议一下,博学多识的田丰想到一个完美的办法,悄悄告诉了吕布。
  吕布听后大喜。连忙上前奏道:“臣想起,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原是一家,到袁良二子袁昌和袁璋时分为两支。袁昌一支即为汝南袁氏的源头,袁璋一支即为陈郡袁氏之源。汝南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然袁绍、袁术若败,汝南袁家必然湮没无闻。反观陈郡袁氏门风比较谦恭清素,不求过分显达,也不聚敛财富,必无倾覆之忧。
  微臣以为,为了以表吾皇之圣明仁慈宽厚,不妨宽恕那些未曾贪腐的世家子弟。可让他们效仿陈郡袁氏另立门户,与之前的贪腐家族脱离关系,划清界限,但同时亦可以保持先祖清名,如此也就不必再限制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比例了。”
  吕布这个办法在此时也算是很好的折中办法,天子刘辩有了台阶可下,那些世家也有了保全的希望。虽然按照吕布的办法,他们偌大的家族要四分五裂,再也没有以前的气势,可这样也比除名抄家要好啊。
  太师蔡邕听到吕布说出这个从根子上削弱世家的办法,最通历史的他不禁长叹一声道:“当年主父偃献策给武帝用推恩令来削藩。现在有吕布献策给今上用分家令来削弱世家。”
  吕布这个办法,跟当年汉武帝削藩使用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因为削藩不利郁郁而终,汉武帝刘彻牢记父亲的教训。在当时藩国,藩王去世后,嫡长子作为继承人继承他父亲的所有领土和权势,其他孩子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汉武帝的亲信主父偃提出了一个新政策,内容是经过报请皇帝同意,诸侯王可以把自己封地的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封立他的子弟为侯。这些侯国的名分要由中央确定,而侯国的领土来自于原来的诸侯王国。这些侯国一旦确立,就不再隶属于原来的王国所有,而转属附近的郡,也就是说改属中央直辖领导。起名为推恩令,就是把皇帝的恩泽推广开来,在这样一个好听的名义下,各藩王名义上没有任何损失,但却使他们的绝对领土很快由大变小,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吕布将推恩令的方法用在削除世家大族上面,亦是像打蛇打中七寸一样,吕布本来也想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推恩令,但他知道那些世家大族都熟知前朝的事情,搞推恩令明摆着是为了削弱他们世家的实力,吕布便干脆不提推恩令的事情。
  蔡邕顾及吕布是自己女婿,也知道世家做大对朝廷的长治久安并无益处,所以他思虑再三,没有把吕布献出的分家令的严重后果讲给其他的世家大臣。
  那些世家大臣被天子刘辩刚才说得家族里有三分之一害群之马就吵架灭门给吓住了,当他们听说可以分家避祸,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样一来,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司州、凉州、豫州这七州的一百多个大世家和四百多个中等世家一下子分成了四五千个小世家,而那些小世家一旦分家后便成了单门独户的小地主,对吕布的威胁直线降低。
  虽然那些清廉的世家子弟可以从他们贪腐的家族里另立门户,但为了防止他们重聚起来,他们都不能再在原来家族的周围立足,而是要去朔州、幽州、凉州等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距离他们本家千里之外的其他州郡重建家业,他们能够带走的资财也只是足够他们另立门户而已,原来那个贪腐家族的大部分资财全部被抄没,一半进入户部国库,一半进入中央军的中央钱庄。
  在效仿推恩令提出分家令大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