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师的第四旅是由全军善射将士里面选拔的,又名鸣镝旅,有曹性统领。本来第一师是全骑射装备,特别设一个鸣镝旅,一是因为他们射术更强,二是因为他们不必冲锋肉搏,他们背着三个箭袋,还携带劲弩,是更纯粹更精锐的骑射劲旅,专门给其他肉搏兵团做火力支持,只有迫不得已才拔出环首腰刀去肉搏。
  第一师的第五旅那帮匈奴骑兵眼神呆傻,表情麻木,还需要大力汉化,要让他们融入到中央军里,不然他们再厉害的骑术箭术都是摆设,起不到作用。要赶快培养出一批参军前去帮助徐晃改造这帮匈奴兵,不然徐晃的将才会被这帮蛮子给连累死。
  徐晃有大将之才,怎奈现在年轻,经历的战阵比张辽还少,吕布不放心派他做一个师帅,便带在身边先做一个旅帅,同时让他兼任第一师副师帅,做自己的副手。
  接下来检阅的是黄忠的第二师,第二师以何进、何苗残兵为核心,下辖一个骑兵旅、两个弓兵旅、两个步兵旅,算是一个步骑混杂的师团,是一个拉出去可以独立战斗不需要其他师团支援的,不像吕布的第一军第一师虽然精锐但全是骑兵无法攻城,不像高顺的第一军第一师虽然精锐但全是步兵无法追击敌人。
  黄忠第二师的第一旅为弓兵旅由黄忠统率,第二旅亦为弓兵旅由宋宪统领,第三旅为骑兵旅由魏续统领,第四旅、第五旅都是步兵旅,分别由这些部队里的宿将李升、王都统领,对这两个人,吕布没啥好印象,因为他们是世家子弟,虽然不是依附袁氏的,但依然存在危险,尤其是王都,似乎跟太原王氏有瓜葛,还是早点招到名将把这两个人给换了。
  张辽的第三师,除了队长级别以上将领身着黑色鳞甲披着红色披风很有精神之外,剩下的士卒几乎都是面黄肌瘦士气不振,他们的主体是白波贼降兵,比起呼啸山林的黑山贼还差一些,实际上这种黄巾余党被郭太等野心家挟裹起来动辄几万几十万,不事耕种,专门劫掠,现在各地都被世家大族筑起高高的邬堡防御,他们抢不到什么东西,一天到头都是饥肠辘辘的,本来他们是不太想投降官军,但架不住吕布让官军大喊“肚里有粮,心里不慌,加入官兵,顿顿管饱”,很多饿得眼睛发蓝的白波贼兵听到这话就扑通跪了下来。甄选出来的一万人虽然面黄肌瘦,但他们骨架大,只要营养跟得上,很久就能恢复肌肉恢复体力,几个月后就会脱胎换骨。
  因第三师原先是最弱的师团,所以吕布安插了近卫秦谊、陈卫、李黑、许猛做旅帅,其他将领也没有反对,但在张辽的统率下,它早晚也会成为一只精兵。
  第一军第四师便是卢植的侄子卢冲统率的北军五校,北军五校在迎战郭太、张燕、于毒诸贼的三大战役中战损严重,便被吕布乘机补入了近一半黑山贼精锐,队长以上的将领也多半被吕布的飞虎军嫡系将士替代,卢冲碍于伯父卢植的存在暂时没有投效吕布,但看他言行,也对吕布敬畏有加。
  因为前一段时间有卢植统领过,所以这第四师的综合情况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能拉起来打战了。
  检阅完第一军,接下来检阅的是高顺统率的第二军第一师,这一师以并州步兵为核心,收编了其他部队的步兵精锐,因高顺的统帅和吕布的刻意打造,它可能会是中央军最精锐的一个步兵师。
  第二师第一旅便是高顺的陷阵营,二千人均是个头高大魁梧,头戴铁盔,身罩黑色鳞甲,手持斩马剑,背后插着几杆标枪,遇敌时先用标枪投掷,待敌阵骚乱,再冲进去挥动斩马剑砍杀。因师帅高顺个性谨严,这两千人也被他感染,都变成面无表情的冷酷男,吕布策马过去对他们笑了笑,他们依然是屏气凝神,面无表情,根本不像其他阵营里面欢声雷动,吕布不禁暗叹高顺治军之严正。
  第一师第二旅也是从各个队伍里面挑选的精锐步兵,由郝昭统领,跟第一旅截然不同,这一旅的训练倾向于防御,特别是守城,在护送太后天子圣驾到达邺城以后,这一旅便会在郝昭的统领下前去收复箕关。
  第一师第三旅主体是西园左军,依然由原西园左军校尉夏牟统领。
  第一师第四旅主体是西园助军右校尉冯芳的部曲,依然由冯芳统领。
  自从夏牟和冯芳主动投效了吕布,他们便被看作嫡系,主管辎重器械的郑浑便给他们换了全新装备。
  第一师第五旅主体是原来西园上军校尉蹇硕的部曲,蹇硕死后群龙无首,被吕布整编,把队长以上的将领都换成飞虎军的人,然后从那里面挑选了一个宿将张奎为旅帅,张奎是十常侍张让的远方侄子,能力甚是平庸,只是靠着张让的关系才据此高位,等到日后有合适人选就把他换掉。
  第二师由眭固执掌,第三师由张颌执掌,第四师由高览执掌。这三个师都是黑山贼改编而成,暂时还谈不到有战斗力。李封、薛兰和吕布部将赵庶、李邹、刘何等人分散在这些师里面做旅帅,李封、薛兰、赵庶分兼三个师的副师帅。
  吕布望着深黑色盔甲,大红色战袍,军容整齐,气势雄伟的中央军,不禁豪情万丈,举起方天画戟,厉声大喝道:“黑是铁,红是血,唯有铁与血才能复兴大汉!铁血兴大汉,唯我中央军!”
  十六万中央军望着他们心中的战神,不禁热血澎湃,跟着齐声呐喊:“铁血兴大汉,唯我中央军!”杀气腾腾,喊声震天!
  !#
  。
  第150章 沮授董昭
  。第150章 沮授董昭
  卢植强撑着病体站在一旁眺望,见如此景象,不禁叹息:“吕布如此得军心,孚人望,恐以后尾大难掉,又成了另一个董卓!”
  一旁的黄琬笑道:“卢公何须多虑,只要卢公多加教诲,吕布必能心存忠义,不会做出像董卓那般冒天下大不韪之事。”
  卢植点点头:“只盼事情能像黄公讲得那般理想了。”
  中央军整编以后,陈琳禀告吕布:“主公,黎阳乃冀州门户,又当黄河水路之要害,且严牧先生已将数百万石粮食屯于黎阳,魏续将军也将十常侍宝藏源源不断运往黎阳,然后又向邺城输送,黎阳之重,仅有宋宪将军两千人马不敷使用,万一兖州、青州黄巾闻听黎阳有大量粮食和金银,倾巢出动,近百万黄巾贼将黎阳团团围困,如之奈何?请主公速发精兵,守住黎阳。”
  吕布不敢怠慢,忙让张辽领他的第三师战辅兵二万人马前去防守黎阳,魏续、宋宪两支劲旅负责运输,同时命屯聚内黄的典农中郎将韩浩从二十万屯民中甄选二万精锐,积极训练,万一黎阳有变,马上支援。
  韩浩的二十万屯民开始分布在黄泽湖沿岸,筑造大堤,围湖造田,湖里养上鱼虾、鸭、鹅和莲藕,湖边种上树木,巩固水土,又命人开挖沟渠,大兴水利,临近湖边种上稻谷,远离湖边的则开垦等待种植小麦。黑山脚下的大片荒山上也种上果树和牧草,山脚下的草场上则放养牛马,水土紧固的地方则开始垦荒。
  目前做的最多的便是开窑烧砖,建造房屋,进而建造邬堡。
  数月之后,从黑山到黄泽再到邺城的大片土地上,筑起了数十座邬堡,尤其是邺城四围,建造的十几个邬堡高大巍峨,比一些县城还要坚固,这些邬堡一则给屯民栖身安全之所,防止黑山贼和黄巾余党的侵扰,二则便是对抗世家大族武装的袭扰。
  韩浩以这二十万屯民为基础,稳扎稳打,以黄泽到邺城这一片地方为中心,慢慢蚕食周边郡县的荒地,以山林、河流、湖泊无主为由,把山林、河流、湖泊以及附近的荒地尽皆占领。
  若是有世家大族中的小家族挑衅,则组织护田兵精锐对抗,甚至冒充黑山贼洗劫对方的产业,但一开始并不主动挑衅那些世家里面的大家族,等待吕布邺城政权稳定以后,他们才会大动干戈。
  冀州这一大块地方在后世能耕出来九千万亩田地,现在只耕出来五千万亩,即便保护水土,水土不固之处种上草做牧场,也有两千万亩荒地可供开荒,再加上流民抛荒的有一千多万亩,屯田大军可有三千万亩的荒地可供开垦,每人十亩地,可供收揽三百万流民。
  当然那些流民现在大部分都依附于黑山贼、青州黄巾和兖州黄巾,冀州境内还有许多小股黄巾余党在活动,等把这些黄巾余党都收编了,吕布就不再畏惧林立在冀州的世家大族了。
  大军拔营起寨,往邺城进发,四天后,到达魏郡治地邺城。
  邺城北临漳水,西靠太行,气势雄伟,五百多年前,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
  邺城之富饶雄奇,仅次于洛阳,又因为历史上曹操以邺城为陪都,汉人的大英雄冉闵建立的后魏以此地为都城,东魏、北齐也立都在此,吕布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邺城作为圣驾暂避董卓的临时都城,太后何莲和天子刘辩皆无异议,大军便进发邺城。
  到了邺城南门外,吕布仅看到数十位武将领着数千部曲在南门外迎接,至于那些峨冠博带的士大夫仅有二人。
  吕布很生气,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儿人前来迎驾,我不是派人前去通知魏郡太守以及附近几个郡县的郡守、县令了吗?怎么只到了两个。
  吕布领一万飞虎军护驾当前,因飞虎军全是骑兵,纵横奔驰,列阵在邺城外,军容严整,雄壮威武。
  吕布一马当先,张颌、高览紧随其后,到了邺城南门,飞身下马,走到那两个文士面前,吕布躬身道:“二位独具慧眼,疏远董卓袁隗逆贼,忠于汉室,拥护天子,吕布深感敬佩!”
  那两人亦躬身道:“我等皆知天子有卢太傅与吕将军护佑,必定能诛灭董卓逆贼,迎天子还旧都。”
  张颌介绍道:“这两位都是冀州名士,此乃广平人沮授沮公与,现任魏县县令,此乃济阴定陶人董昭董公仁,现任柏人县令。”
  沮授三十五六岁年纪,身高八尺,身材消瘦,面容清瞿,眼神充满智慧,只是额头间的川字和稍许低垂的眉毛,似乎暗示了他的悲戚命运。
  看看历史上,沮授给袁绍献过多少计策,很少被袁绍采纳,若是有几条被采纳的,袁绍也不至败亡。
  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向袁绍建议派兵迎接天子都邺,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但因淳于琼等人反对,袁绍不从。
  袁绍消灭公孙瓒,置沮授谏阻不顾,以令诸儿各据一州为由,出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为兄弟阋墙埋下祸根。
  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能用。
  袁绍派颜良攻白马,沮授以颜良有勇无谋而进谏,袁绍不听,白马战败,颜良被斩。
  两军对峙旷日,沮授说袁绍派遣蒋奇率军掩护淳于琼运粮,以绝曹操抄劫,袁绍又不从。曹操夜袭乌巢,攻烧粮谷,袁军土崩瓦解,沮授不及北渡而被俘。曹操与沮授有旧,遂赦而厚待之,沮授以宗族在北,不降而谋归,遂被曹操杀害。
  吕布后头看了看张颌,也是一个被睁眼瞎袁绍拱手让给曹操的悲催良将。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但是郭图却说:“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张郃反驳:“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
  说到张颌悲催之死,《魏略》所记甚是清楚:“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当时魏国德高望重的名将只剩下张颌,司马懿为了日后掌权,所以必须除掉忠于曹氏集团的老臣,所以张颌就悲催地死掉了。
  这一次,这两个人应该都不会那么悲催了吧。
  董昭则要年轻许多,三十出头,七尺三寸,身形略胖,面色红润,没有半点皱纹,眼神明亮,表情欢愉,跟旁边那个一脸旧社会的沮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吕布知道,董昭之所以那么舒服轻松,是因为他有识主之明。
  历史上董昭最初为袁绍效力,在袁绍与公孙瓒对峙的时候假做檄文,安定了巨鹿,后因袁绍听信谗言,董昭被迫投奔张扬。
  在曹操准备西迎天子的时候又说通张扬为曹操牵线搭桥,之后又促使杨奉表荐曹操为镇东将军,奠定了曹操奉天子以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